某粉土场地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为140kPa,采取CFG桩处理,桩径为400mm,桩间距为1.86m,正三角形布桩,桩体承载力特征值为6600kPa,桩间土承载力折减系数取0.95,粉土层压缩模量为8MPa,则加固后复合地基的压缩模量为 。
某预制钢筋混凝土方桩(450mm×450mm,C30),测得桩顶(地面处)在水平力 H0=25kN作用下的位移值x0=9mm;已知ah=4.5,桩的抗压弹性模量Ec=3×104MPa。则相应的地基土水平抗力系数的比例系数m为 。
某场地地面下的黏性土层厚5m,其下的粉砂层厚10m。整个粉砂层都可能在地震中发生液化。已知粉砂层的液化抵抗系数Ce=0.7。若果用摩擦桩基础,桩身穿过整个粉砂层范围,深入其下的非液化土层中。根据《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 004— 89),由于液化影响,桩侧摩阻力将予以折减。在通过粉砂层的桩长范围内,桩侧摩阻力总的折减系数约等于( )。
某塔桅结构高30m,包括基础重G=8×103kN,基础宽b=10m,埋深2.0m,持力层为砂土,c=0,ψ=35°,已知产生失稳的偏心距e=4.8m,计算作用于塔顶的水平力为 ,塔将处于倾倒的临界状态(略基础侧面抗力)。
某工程岩体风化岩石饱和单轴抗压强度为4.2MPa,压缩波速度为2.1km/s,新鲜岩石饱和单轴抗压强度为10.5MPa,压缩波速度为3.4km/s,该岩石的风化程度为 。
某房屋建筑物地基土样的天然含水率w=45%,天然重度γ=16.2kN/m3,土粒相对密度ds=2.60,液限wL=41%,塑限wP=23%。
试问:确定该土的性质和状态为下列( )项。
已知作用于岩质边坡锚杆的水平拉力H1k=1140kN,锚杆倾角α=15°,锚固体直径D=0.15m,地层与锚固体的黏结强度frb=500kPa,如工程重要性等级、锚杆工作条件及安全储备都已考虑,锚固体与地层间的锚固长度宜为 。
一悬崖上突出一矩形截面的完整岩体(如图),长L为8m,厚(高)h为6m,重度γ为22kN/m3,允许抗拉强度[σt为1.5MPa,试问该岩体拉裂崩塌的稳定系数最接近于下列何项数值?______
某9桩承台基础,承台尺寸4m×4m,桩截面0.4m×0.4m,桩间距1.6m,桩长12m,桩端平面处附加压力为400kPa,桩端平面至3.4m,为粉砂,Es=20MPa,3.4m处附加压力为260kPa,3.4~8.4m为黏土,Es=4MPa,8.4m处附加压力为30kPa,8.4m以下为基岩,计算桩基沉降接近 (ψ=1.0,ψe=0.259)。
已知某墙下条形基础,底宽b=2.4m,埋深d=1.5m,荷载合力偏心距e= 0.05m,地基为黏性土,内聚力ck=7.5kPa,内摩擦角φk=30°,地下水位距地表0.8m,地下水位以上土的重度γ=18.5kN/m3,地下水位以下土的饱和重度γsat=20kN/m3。根据理论公式确定地基土的承载力,其结果为 。
图为一工程地质剖面图,图中虚线为潜水水位线。已知:h1=15m,h2=10m,M=5m,l=50m,第①层土的渗透系数k1=5m/d,第②层土的渗透系数k2=50m/d,其下为不透水层。问通过1、2断面之间的单宽(每米)平均水平渗流流量最接近下列哪个选项的数值?
0m的油罐基底附加压力为100kPa,油罐轴线上罐底面以下10m处附加压力系数a=0.285,由观测得到油罐中心的底板沉降为200mm,深度10m处的深层沉降为40mm,则10m范围内土层的平均反算压缩模量最接近于。
某水利水电地下工程围岩为花岗岩,岩石饱和单轴抗压强度Rb为83MPa,岩体完整性系数Kv为0.78,围岩的最大主应力σm为25MPa,按《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 50287—99)的规定,其围岩强度应力比 。
某民用建筑场地为砂土场地,采用圆形平板荷载试验,试坑深度为1.5m,承压板面积为2500cm2,修正后初始直线段方程为s=0.05p(式中:s为承压板沉降值(mm);p为承压板底面压力(kPa))。该砂土层的变形模量为 。
某9桩承台基础,桩截面0.3m×0.3m,承台尺寸2.8m×2.8m,C25混凝土,承台高度h=0.74m,h0=0.7m,h1=0.4m,柱尺寸0.5m×0.5m,计算柱边承台受剪承载力接近。
某铁路桥墩台基础,所受的外力如图5.3—7所示,其中P1=140kN,P2=120kN,F1=190kN,T1=30kN,T2=45kN。基础自重W=150kN,基底为砂类土,根据《铁路桥涵地基和基础设计规范》TB10002.5—2005,该墩台基础的滑动稳定系数最接近下列哪个选项的数值?
某场地为均质黏性土场地,在2.0m深度处做平板荷载试验4次,测得承载力特征值分别为200kPa、205kPa、210kPa、292kPa,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 2002),该土层承载力宜取 。
某沉井靠自重下沉,沉井外径20m,高17.0m,壁厚1.0m,地下水位平地面,土层分布:0~9.0m淤泥质黏土,qsia=8kPa;9~20m黏土,qsia=10kPa,qpa=60kPa。当沉井沉至底后的下沉系数K为 。
某建筑拟采用天然地基,基础埋置深度1.5m。地基土由厚度为du的上覆非液化土层和下伏的饱和砂土组成。地震烈度8度。近期内年最高地下水位深度为dw。按照《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对饱和砂土进行液化初步判别后,下列哪个选项还需要进一步进行液化判别?
如图2.3—24所示的顺层岩质边坡,已知每延米滑体作用在桩上的剩余下滑力为900kN,桩间距为6m,悬臂段长9m,锚固段8m,剩余下滑力在桩上的分布按矩形分布,试问抗滑桩锚固段顶端截面上的弯矩是下列哪个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