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端承桩,单桩单柱基础,桩径0.8m,桩长12m,桩顶平地面,作用在桩顶荷载F=500kN,由于地表大面积堆载使桩产生负摩阻力,其平均值=20kPa,中性点位于地面下6.0m,求该桩最大轴力接近。
某单层建筑位于平坦场地上,基础埋深d=1.0m,按该场地的大气影响深度取胀缩变形的计算深度zn=3.6m,计算所需的数据列于下表,按《膨胀土地区建筑技术规范》(GBJ112—87)计算胀缩变形量,其值最接近( )。
某桩基工程安全等级为二级,其桩型、平面布置、剖面和地层分布如图所示,土层物理力学指标及有关计算数据见下表。已知作用于桩端平面处的平均有效附加压力为420kPa,沉降经验系数Ψ=1.1,地基沉降计算深度至第⑤层顶面,按《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计算桩基中心点处最终沉降量,其计算结果为。(C0=0.09,C1=1.5,C2=6.6)土层名称重度(KN/m3)压缩模量Esi(MPa)①填土18②粉质黏土18③粉砂1930④黏土1810⑤细砂1960
某箱形基础埋置深度d=7m,地下水位距地表1m,地基土的水上容重为18kN/m3,水下容重为18.7kN/m3,采用全补偿基础8m×20m,则上部结构及基础总重为 。
对某处理的复合地基进行现场载荷试验,实测得三个测点的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分别为160kPa、170kPa、175kPa。按《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作答。试问:确定该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spk(kPa)最接近于下列( )项。
某钢筋混凝土预制桩边长450mm×450mm,桩长12m,穿越土层如下:第一层黏土,厚1.8m,极限摩阻力值qsu=45kPa;第二层粉质黏土,厚9m,极限摩阻力值qsu= 52kPa,第三层为砾石层,极限摩阻力值qsu=70kPa,极限端阻力值qpu=6000kPa。按土的支承能力,此桩竖向极限承载力Qu为 kN。
某港口码头采用条形基础,基础底面宽度为6m,抛石基床厚度为2.5m,抛石基床底面合力标准值的偏心距为0.5m,则抛石基床底面处的有效受压宽度为 m。
某市的一个供水井群供水时形成的平均水位下降值为15m,在这个范围内,黏性土及粉细砂的厚度约为10m,卵石土的厚度为5m,在经过三年的供水后,降落漏斗中的地面平均下降138mm,在同一地貌单元的临近地段上,新完成了一个供水井群,该井群的降落漏斗中的地下水位平均降幅为20m,其中卵石土的厚度为6m,其余为黏性土及粉细砂。在原供水井群停止抽水后,地面有了一定幅度的回升,回升值为12.1mm,试预测在现供水井群抽水引起的地表沉降值中,不可恢复的变形量是 mm。
某三形承台桩基础,承台高度1.1m,钢筋保护层厚0.1m,C25混凝土(ft=1.27MPa),计算底部角桩冲切承载力接近 (a11=1.8m,c1=2.2m)。
某挡土墙高5m,墙背倾斜角α=10°,填土坡角β=30°,填土重度γ=18.5kN/m3,φ=30°,c=0,填土与墙背的摩擦角δ=20°,如图2.5.5所示。试问:按库仑理论,确定其主动土压力Ea(kN/m)最接近下列()项。
某钻孔进行压水试验,试验段位于水位以下,采用安设在与试验段连通的侧压管上的压力表测得水压为0.75MPa,压力表中心至压力计算零线的水柱压力为0.25MPa,试验段长度为5.0m,试验时渗漏量为50L/min,则透水率为 。
某基坑采用单层锚杆支护结构,三级基坑,锚杆的水平分力T=65.7kN/m,Ea1=35.8kN/m;Ea2=74kN/m;Ea3=25.6kN/m;Epk=50kN/m,计算支护桩的嵌固深度接近。
某公路桥梁基础宽3m,埋深3.5m,若地基容许承载力[σ0]=200kPa,地基为一般黏性土,基底以上和以下土的容重分别为16.0kN/m3和18.5kN/m3,则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为 。
一岩块测得点载荷强度指数Is(50)=2.8MN/m2,按《工程岩体分级标准》(GB 50218—1994)推荐的公式计算,岩石的单轴饱和抗压强度最接近 。
某正方形承台底面下设9根钢管桩,桩径为0.4m,桩长为15m,桩间距为1.2m,承台底面尺寸为3.0m×3.0m,桩侧为黏性土,桩端为粗砂土,基桩总极限侧阻力标准值为240kN,总极限端阻力标准值为490kN,承台底土总极限阻力标准值为180kN,承台底土阻力群桩效应系数为0.63,极限阻力标准值均按经验参数法计算,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94),复合基桩的竖向承载力设计值为 kN。
某场地为Ⅱ类建筑场地,位于8度烈度区,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40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建筑物自振周期为1.6s。则多遇地震条件下该建筑结构的地震影响系数为( )。
某地下室外墙,墙高5.0m,填土为砂土,λ=18kN/m3,φ'=40°,c=0。计算静止土压力接近 。
某场地土层分布和标贯击数如表,8度设防,设计地震分组第一组,地下水位埋深2m,计算液化指数接近 。 题29表 土名 层底深度(m) 层厚(m) 标贯深度(m) N Ncr ρc(%) 黏土 5.0 5 粉土 8.0 3 6.5 5 6.3 12 粉砂 10 2 9.0 6 8.2 细砂 13 3 10.5 8 9.5
某工程中对四根试桩进行破坏性单桩竖向静荷载试验,桩截面尺寸0.4m×0.4m,桩长20m。第1根试桩的Q-s曲线先在300kN处出现明显拐点,下沉15mm后趋于平缓,最后在800kN处出现第二个明显拐点,其余3根试桩只在900kN、1000kN、 1200kN出现明显拐点,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94)的规定,所采用的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为 。
某采用筏形基础的高层建筑,地下室2层,按分层总和法计算出的地基变形量为 160mm,沉降计算经验系数取1.2,计算的地基回弹变形量为18mm,地基变形允许值为 200mm,下列地基变形计算值中正确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