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基坑深6.0m,采用悬臂桩支护,土层分布:0~2.0m填土,γ=18kN/m3,c=10kPa,ψ=12°;2.0~5.5m砂土,γ=18kN/m3,c=0kPa,ψ=20°;5.5~14m黏土,γ=20kN/m,c=20kPa,ψ=30°。计算坑外侧主动土压力引起的支护结构水平荷载标准值接近 。
对取自同一土样的五个环刀试样按单线法分别加压,待压缩稳定后浸水,由此测得相应的湿陷系数δs见下表,按《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 50025—2004)求得的湿陷起始压力最接近 。 试验压力/kpa 50 100 150 200 250 湿陷系数σs 0.003 0.009 0.019 0.035 0.060
软土层某深度处用机械式(开口钢环)十字板剪力仪测得原状土剪损时量表最大读数Ry=215(0.01mm),轴杆与土摩擦时量表最大读数Rg=20(0.01mm);重塑土剪损量表最大读数R'y=64(0.01mm),轴杆与土摩擦时量表最大读数R'g=10(0.01mm)。已知板头系数K=129.4m-2,钢环系数C=1.288N/0.01mm,问土的灵敏度接近下列 数值。
某灌注桩,直径0.8m,桩长20m,C25混凝土,土层分布:0~4m为淤泥质黏土①;4~10m为粉质黏土②;10m以下为中砂③。对该桩进行静荷载试验,并采用滑动位移计进行桩身内力测试,单桩极限承载力Qu=100kN,在淤泥质黏土①层的检测数据如表,计算①层土的平均极限侧阻力接近 (Ec=1.2×104MPa)。 测距(m) 1 1 1 1 1 测点深(m) 2 4 6 8 10 土层 ① ① ② ② ② △l×10-2(mm) 0.389 0.378 0.280 0.281 0.278
某盐渍土场地的铁路为Ⅱ级铁路,该地区蒸发强烈影响深度为0.8m,地下水位最深为1.0m,地基土为均质砂土,最大分子吸水率为10%,有效粒径为0.05mm,平均粒径为0.20mm,该路段路堤的最小高度不应小于 。
某公路桥梁场地地面以下2 m深度内为亚黏土,重度18 kN/m3;深度2 m~9 m为粉砂、细砂,重度20 kN/m3;深度9 m以下为卵石,实测7m深度处砂层的标贯值为10。场区水平地震系数kh为0.2,地下水位埋深2 m。已知地震剪应力随深度的折减系数Cv=0.9,标贯击数修正系数Cn=0.9,砂土黏料含量Pc=3%。按《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 044—1989),7 m深度处砂层的修正液化临界标准贯入锤击数N0最接近的结果和正确的判别结论应是 。
某沟谷存在稀性泥石流地质灾害,泥石流固体物质相对密度2.6,流体重度γ=13.8kN/cm3,湿周长126m,沟谷过水断面面积为560m2,泥石流水面纵坡4.2%,粗糙系数4.9,估算泥石流流速接近 。
在均匀砂土地层进行自钻式旁压试验,某试验点深度为7.0m,地下水位埋深为1.0m,测得原位水平应力σh=93.6kPa;地下水位以上砂土的相对密度ds=2.65,含水量w=15%,天然重度γ=19.0kN/m3,请计算试验点处的侧压力系数K0最接近下列哪个选项?(水的重度γw=10kN/m3)
某均质土层地基,第一层为软塑黏性土,厚度6m,qs1=15kPa,fak=140kPa;第二层为砂土层,厚度8m,qs2=30kPa,fak=140kPa,采用高压旋喷桩处理,桩径为0.6m,桩体抗压强度平均值fcu=4.0MPa,正方形布桩,桩间距为1.2m。桩体竖向抗压承载力修正系数βp=1.0,桩间土承载力修正系数βs=0.4。桩端土承载力折减系数α=1.0。按《复合地基技术规范》GB/T50783—2012作答。试问:当桩长设计为8m时,处理后的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kPa)最接近下列( )项。
某场地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场地典型地层条件如下表,地下水位深度为1.00 m,从建筑抗震来说场地类别属于 。 题35表 成因年代 土层编号 土名 层底深度/m 剪切波速/(m/s) Q4 1 粉质黏土 1.50 90 2 粉质黏土 3.00 140 3 粉砂 6.00 160 Q2 4 细砂 11.0 350 岩层 750
当采用换填法处理地基时,若基底宽度为10.0m,在基底下铺设厚度为2.0m的灰土垫层。为了满足基础底面应力扩散的要求,垫层底面宽度应超出基础底面宽度,则至少应超出 。
某工程场地进行了单孔抽水试验,地层情况及滤水管位置见下图,滤水管上下均设止水装置,主要数据如下:
某建筑基础采用独立柱基,柱基尺寸为6m×6m,埋深1.5m,基础顶面的轴心荷载Fk=6000kN,基础和基础上土重Gk=1200kN。场地地层为粉质黏土:fak=120kPa,γ =18kN/m3,垫层的压力扩散角θ=28°,由于承载力不能满足要求,拟采用灰土换填垫层处理,当垫层厚度为2m时,按《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02)计算垫层底面处的附加应力,其值最接近 。
有一6m高的均匀土质边坡,γ=17.5kN/m3,根据最危险滑动圆弧计算得到的抗滑力矩为3580kN·m,滑动力矩为3705kN·m。为提高边坡的稳定性提出图示两种卸荷方案,卸荷土方量相同而卸荷部位不同,试计算卸荷前、卸荷方案1、卸荷方案2的边坡稳定系数(分别为K0、K1、K2),判断三者关系为下列哪一选项?(假设卸荷后抗滑力矩不变)
某一细颗粒土层,通过土体微结构分析,测得土体平均孔隙直径D=0.04mm,水膜的表面张力T=7.56×10-5kN/m。毛细力的方向角a=0°,水的密度γw=9.8kN/m3。则土体毛细上升高度hc。为( )。
某矩形基础底面尺寸为2.0m×2.5m,地基及基础剖面如图所示。原地下水位在地面下6.0m,后地下水位上升至距地面1.0m,若忽略地下水位变化对土的抗剪强度指标的影响,则水位上升后地基承载力比原先下降。
某季节性冻土层为黏性土,厚度为2.0m,地下水位埋深为3m,地表标高为 160.391m,已测得地表冻胀前标高为160.231m,土层冻胀前天然含水率w=30%,塑限 wp=23%,液限wL=45%,该土层的冻胀类别为 。
重力式挡土墙的断面如图所示,墙基底倾角6°,墙背面与竖直方向夹角20°,用库仑土压力理论计算得到单位长度的总主动土压力为Ea=200kN/m,墙体单位长度自重300kN/m,墙底与地基土间摩擦系数为0.33,墙背面与土的摩擦角为15°,计算该重力式挡土墙的抗滑稳定安全系数最接近。
6层普通住宅砌体结构无地下室,平面尺寸为9m×24m,季节冻土设计冻深0.5m,地下水埋深7.0m,布孔均匀,孔距10.0m,相邻钻孔间基岩面起伏可达7.0m,基岩埋深浅的代表性钻孔资料为:0~3.0m为中密中砂;3.0~5.5m为硬塑黏土;以下为薄层泥质灰岩。基岩埋深深的代表性钻孔资料为:0~3.0m为中密中砂;3.0~5.5m为硬塑黏土;5.5~14m为可塑黏土;以下为薄层泥质灰岩。根据以上资料,下列 是正确的和合理的,并说明理由。
某建筑物桩基础设计等级为乙级,桩基采用预应力高强度混凝土管桩,桩外径400mm,壁厚59mm,桩尖为敞口形式。有关地基各土层分布情况、地下水位、桩端极限端阻力标准值qpk、桩端极限端阻力标准值qsk及桩的布置、柱及承台尺寸等,如图6.6.2所示。试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