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独立柱基采用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承台尺寸为2.0m×4.0m,布置8根桩,桩直径φ600mm,桩长7.0m,如图3.3—16所示。如果桩身抗压强度取1.0MPa,桩身强度折减系数0.25,桩间土承载力发挥系数和桩端桩阻力发挥系数均为0.4,不考虑深度修正,充分发挥复合地基承载力,则基础承台底最大荷载(作用组合标准组合)最接近以下哪个选项?
某建筑场地中进行抽水试验,含水层为承压含水层,如图所示,隔水顶板厚8.0m,承压含水层厚12m,抽水井深11.0m,过滤器安置在井底,长3.0m,过滤器顶部紧接含水层顶板,抽水井直径为60cm。第一次降深为2.0m,稳定抽水量为422m3/d;第二次降深为4.0m,稳定抽水量为871m3/d;第三次降深为6.0m,稳定抽水量为1140m3/d;地下水水头位于地表下1.0m处,如果用吉林斯基系数a=1.6计算,渗透系数为。
某工程钢管桩外径ds=0.8m,桩端进入中砂层2m,桩端闭口时其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Ouk=7000kN,其中总极限侧阻力Qsk=5000kN,总极限端阻力Qpk=2000kN。由于沉桩困难,改为敞口,加一隔板(如图)。按《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1994)规定,改变后的该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接近下列。
某场地进行压水试验,压力和流量关系见表4.6.1,试验段位于地下水位以下,试验段长度5m,地下水位埋藏深度为50m。试问:确定该试验段的透水率(Lu)最接近下列()项。
某房屋建筑物地基土的天然含水量w=35%,塑限含水量wP=26%,液限含水量wL=45%。
试问:确定该土的性质和状态为下列( )项。
四个坝基土样的孔隙率n和细颗粒含量Pc(以质量百分率计)如下,按《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CB50287—99)计算;判别土的渗透变形的破坏形式属于管涌。
某住宅楼外墙采用条形砖基础,墙厚240mm,基础埋深为2m,基础顶面处相应于作用的标准组合时的轴压力为240kN/m。地基土为人工压实填土,承载力特征值为165kPa,重度为19kN/m3。试问:该基础最小高度H0(m)最接近下列( )项。
在某单斜构造地区,剖面方向与岩层走向垂直,煤层倾向与地面坡向相同,剖面上煤层露头的出露宽度为16.5m,煤层倾角45°,地面坡角30°,在煤层露头下方不远处的钻孔中,煤层岩芯的长度为6.04m,(假设岩芯采取率为100%),下面说法最符合露头与钻孔中煤层实际厚度的变化情况。
某建筑桩基础采用水下钻孔灌注桩,桩身直径为0.8m,桩长为1.3m。桩基剖面及工程地质条件如图6.1.1所示。试问:该桩的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Ra(kN)最接近下列()项。
一锚杆挡土墙肋柱的某支点处垂直于挡土墙面的反力Rn为250kN,锚杆对水平方向的倾角β=25°,肋柱的竖直倾角a为15°,锚孔直径D为108mm,砂浆与岩层面的极限剪应力τ=0.4MPa,计算安全系数K=2.5,当该锚杆非锚固段长度为2.0m时,锚杆设计长度满足的关系式为。
建筑物基础底面尺寸为4m×8m,荷载标准永久组合时上部结构传下来的基础底面处的竖向力F=1920kN,基础埋深d=1.0m,土层天然重度γ=18kN/m3,地下水位埋深为1.0m,基础底面以下平均附加压力系数如下表所示,沉降计算经验系数Ψs=1.1,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计算最终变形量,其值最接近。
某基础下单桩为钻孔灌注桩,桩径为800mm,桩长为15m,桩顶人士深度为 2.0m,桩顶竖向力设计值为2200kN,桩侧极限阻力标准值为2000kN,桩端极限阻力标准值为1200kN。由于承载力验算不满足要求,改为扩底桩,扩底段高度为2.0m,桩侧阻、端阻抗力分项系数均为1.65,桩端土为砂土,则扩底端直径宜为 mm。
某土样采用由55型渗透仪在试验室进行渗透系数试验,试样高度为2.0cm,面积30cm2,试样水头40cm,渗透水量为每24小时160cm3,该土样的渗透系数最接近 。
某碾压式土石坝最大设计水头为80m,采用帷幕灌浆,灌孔深为15m,孔间距为 2.0m,排间距为2.5m,采用水泥黏土浆灌注,允许比降为4.0,灌浆孔的排数宜为 。
某人工挖孔灌注桩,桩径1.10m(包括护壁厚0.15m),桩长12.5m,桩端持力层中砂,干作业浇灌混凝土,混凝土强度等级C20,用瞬态机械阻抗法检验桩身完整性,实测导纳随频率变化波形如图,计算应力波波速接近。
某建筑结构自振周期0.4s,设防烈度8度,设计地震分组第一组,土层分布为:0~5.0m填土①,υs=120m/s;5~10m淤泥②,υs=90m/s;10~16m粉土③,υs=180m/s;16~20m,卵石④,υs=460m/s,计算地震水平影响系数(η2=1)接近 。
某饱和软土,厚度8m,下卧层为不透水层,采用砂井预压,P=120kPa,加载5d,预压60d,计算固结度接近 (β=3.1×10-2(1/d))。
如图所示,有一工业塔高30m,正方形基础,边长4.2m,埋置深度2m。在工业塔自身的恒载和可变荷载作用下,基础底面均布压力为200kPa。在离地面高18m处有一根与相邻构筑物连接的杆件,连接处为铰接支点。在相邻构筑物施加的水平力作用下,不计基础埋深范围内的水平土压力。为保持基础底面压力分布不出现负值,该水平力最大不能超过()。
某5桩承台基础,桩径0.6m,桩长15m,承台埋深2.0m,作用承台顶竖向力F=3840kN,弯矩M=160kN·m,地下水位埋深0.5m。计算基桩最大竖向力接近。
某边坡剖面如图所示,坡体为砂土,无地下水,地表无荷载,内聚力c=0,内摩擦角φ=30°,重度γ=18kN/m3,地面坡角β=20°,其他尺寸如图所示;按《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计算支挡结构在坡脚以上部分的侧向压力及其作用点距边坡坡脚(基坑底)的距离,其值分别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