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建筑物条形基础,埋深1.5m,条形基础轴线间距为8m,按上部结构设计,传至基础底面荷载标准组合的基底压力值为每延米400kN,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估计为200kPa,无明显的软弱或坚硬的下卧层。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进行详细勘察时,勘探孔的孔深以下列 深度为宜。
某矩形基础尺寸为2.4m×4.0m,设计地面下埋深1.2m(高于自然地面0.2m),作用在基础顶面的荷载为1200kN,土的重度γ=18kN/m3,基底水平面1点和2点下各3.6m深度处M1和M2的附加应力为kPa。
某黏性土样做不同围压的常规三轴压缩试验,试验结果摩尔包线前段弯曲,后段基本水平,这应是 的试验结果,并简要说明理由。
某砂土的比重为2.65,干燥状态密度为1.56g/cm3,若砂土置于水下,其浮密度为 。
直径为0.8m的钻孔灌注桩,桩长L=30m,采用泥浆护壁、水下浇灌混凝土工艺,桩端持力层为中砂,低应变反射波法实测波形如图,判定桩身扩颈位置接近。
已知钢管桩外径0.8m,内径0.76m,材料质量密度ρ=7800kg/m3,纵波波速C= 5120m/s,则桩的力学阻抗为 N·s/m。
某一黏性土层,根据6件试样的抗剪强度试验结果,经统计后得出土的抗剪强度指标的平均值为φm=17.5°,cm=15.0kPa;并算得相应的变异系数δφ=0.25,δc=0.30。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则土的抗剪强度指标的标准值φk,ck分别为 。
某条形基础埋深为2.0m,传至基础顶面的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标准组合值为500kN/m,地基土为均质黏土,γ=18kN/m3,e=0.8,IL=0.7,fak=250kPa,地下水埋深为6.0m。则基础底面宽度宜为 m。
某箱形基础,上部荷载和基础自重传至基底平均压力Pk=90kPa,土的γ=18kN/m3,地下水位在地表下1.0m,计算基础埋置深度为 时为全补偿基础。
某山区公路路基宽B=20m,下伏一溶洞,溶洞跨度b=8m,顶板为近似水平厚层状裂隙不发育坚硬完整的岩层,设顶板岩体的抗弯强度为2.4MPa,顶板总荷载Q=19000kN/m,安全系数为2,计算溶洞顶板最小安全厚度接近 。
某桥墩钻孔灌注桩,成孔桩径1.65m,地基土为密实细砂类砾石,容许承载力 400kPa,重度21.8kN/m3,河床、桩底标高分别为335.34m、320.66m,一般冲刷线和最大冲刷线标高分别为332.66m、330.66m,如果已知λ、k2、m0分别为0.7、3、0.8,该桩的桩端容许承载力为 。
已知重型动力触探圆锥探头及杆件系统的质量为38.9 kg,锥底面积为43 cm2,落锤质量为63.5kg,落距为76 cm,重力加速度为9.81m/s2,5击的贯入深度为4.8 cm,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该点的动贯入阻力值应为( )
某路堤填土高8m,如图所示。填土γ=18.8kN/m3,c=33.4kPa,φ=20°,地基为饱和黏土,γ=15.7kN/m3,土的不排水抗剪强度cu=22kPa,φu=0,土的固结排水抗剪强度cd=4kPa,φd=22°,路堤填土速度很快,使得地基土中孔隙水压力来不及消散。用太沙基公式判断该工况下地基的稳定性(安全系数K=3),其结果为。
某条形基础,宽7m,基础埋深1.0m,每延米基础上布置5根桩,桩间距1.5m,基础顶作用偏心竖向荷载F=1800kN/m,偏心距e=0.4m,计算基桩最大竖向力接近。
已知预应力锚索的最佳下倾角,对锚固段为β1=ψ-α,对自由段为。某滑坡采用预应力锚索治理,其滑动面内摩擦角ψ=18°,滑动面倾角α=27°,方案设计中锚固段长度为自由段长度的1/2,问依据现行铁路规范全锚索的最佳下倾角β计算值为以下哪一数值?
某场地自0~10m为砂土,极限侧阻力标准值为50kPa,10m以下为中等风化花岗岩,饱和单轴抗压强度为30MPa,桩基采用钻孔灌注桩,桩长11m,桩径0.6m,桩顶入土深度为2.0m,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94),单桩承载力为( )kN。
某15层住宅基础为筏板基础,尺寸30m×30m,埋深6m,土层为中密中粗砂,γ=19kN/ m3,地下水位与基础底面相平,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300kPa,则地基抗震承载力为 kPa。
某膨胀土地基,基础埋深0.5m,浸水影响深度地面下5.0m,膨胀变形经验系数0.6,取土进行室内膨胀率试验如表,计算地基土的膨胀变形量接近 。 取样编号 1 2 3 4 5 6 取样深度(m) 1.0 2.0 3.0 4.0 5.0 膨胀率δepi 0.016 0.018 0.014 0.015 0.013 0.018
某水工建筑物隧道围岩资料如下: (1)岩石饱和单轴抗压强度为69MPa; (2)岩体完整性系数为0.65; (3)结构面平均张开度为2.0mm,有泥质充填,结构面平直光滑; (4)地下水活动状态为线状流水,10m洞长每分钟出水量为50L; (5)结构面产状无规律,延长度小于3.0m; (6)洞室围岩应力状态为σ1=4.2MPa;σ2=σ3=1.8MPa,洞轴线与σ1方向平行。该水工建筑物围岩类别应为 。
沉井靠自重下沉,若不考虑浮力及刃脚反力作用,则下沉系数K=Q/T,式中Q为沉井自重,T为沉井与土间的摩阻力(假设T=πD(H-2.5)f),某工程地质剖面及设计沉井尺寸如图所示,沉井外径D=20m,下沉深度为16.5m,井身混凝土体积为977m3,混凝土重度为24kN/m3,则沉井在下沉到图示位置时的下沉系数K最接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