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心距e<0.1m的条形基础底面宽b=3m,基础埋深d=1.5m,土层为粉质黏土,基础底面以上土层平均重度γ
m
=18.5kN/m
3
,基础底面以下土层重度γ=19kN/m
3
,饱和重度γ
sat
=20kN/m
3
,内摩擦角标准值φ
k
=20°,黏聚力标准值c
k
=10kPa,当地下水从基底下很深处上升至基底面时(同时不考虑地下水位对抗剪强度参数的影响)地基( )(M
b
=0.51,M
d
=3.06,M
c
=5.66)。
某电站引水隧洞,围岩为流纹斑岩,其各项评分见表15.1.1,实测岩体纵波波速平均值为3320m/s,岩块的纵波波速为4176m/s。岩石的饱和单轴抗压强度Rb=55.8MPa,围岩最大主应力σm=11.5MPa,按《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作答。 试问:围岩分类为下列( )项。
有一重力式挡土墙墙背垂直光滑,无地下水,打算使用两种墙背填土,一种是黏土, c=20kPa,φ=22°;另一种是砂土,c=0,φ=38°,重度都是20kN/m
3
。问墙高H等于下列哪一个选项时,采用黏土填料和砂土填料的墙背总主动土压力两者基本相等?( )
某场地用振冲碎石桩复合地基加固,填料为碎石,桩径0.8m,正方形布桩,桩距2.0m,现场平板载荷试验测定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200kPa,桩间土承载力特征值为150kPa,试问,估算的桩土应力比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按《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12作答)
某受压灌注桩桩径为1.2m,桩端入土深度20m,桩身配筋率0.6%,桩顶铰接,桩顶竖向压力设计值N=5000kN,桩的水平变形系数α=0.301 m
—1
桩身换算截面积A
n
=1.2m
2
,换算截面受拉边缘的截面模量W
0
=0.2m
2
,桩身混凝土抗拉强度设计值f
t
=1.5N/mm
3
,试按《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计算单桩水平承载力设计值,其值最接近( )kN。
某场地地表以下2一10m为粉土层,桩的极限侧阻力标准值q
s1k
=60kPa;10~20m为黏性土,q
s2k
=50kPa;20~40m为中砂,q
s3k
=70kPa,极限端阻力q
pk
=6000kPa。承台底在地表下2m,采用直径900mm的沉管灌注桩,桩端入土23m,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计算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Q
uk
,其结果最接近下列哪一个数值?( )
某基坑开挖深度为6m,土层依次为人工填土、黏土和含砾粗砂,如图所示。人工填土层,γ1=17kN/m3,c1=15kPa,φ1=10°;黏土层,γ2=18kN/m3,c2=20kPa,φ2=12°。含砾粗砂层顶面距基坑底的距离为4m,砂层中承压水水头高度为9m,设计采用排桩支护结构和坑内深井降水。在开挖至基坑底部时,由于土方开挖运输作业不当造成坑内降水井被破坏、失效。为保证基坑抗突涌稳定性、防止基坑底发生流土,拟紧急向基坑内注水。请问根据《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基坑内注水深度至少应最接近于下列哪个选项的数值?()
有一工业塔高30m,正方形基础,边长4.2m,埋置深度2.0m。在工业塔自身的恒载和可变荷载作用下,基础底面均布压力为200kPa。在离地面高18m处有一根与相邻构筑物连接的杆件,连接处为铰接支点。在相邻建筑物施加的水平力作用下,不计基础埋置范围内的水平土压力,为保持基底面压力分布不出现负值,该水平力最大不能超过下列何值?()
某灌注桩桩径为0.4m,配筋率为0.6%,水平静载试验所采取每级荷载增量值为15kN,试桩H0—t—x0曲线明显拐点的荷载为155kN时对应的水平位移为4.2mm,其前一级荷载和后一级荷载对应的水平位移分别为2.8mm和6.8mm。已知(vy)5/3=4.425,(EI)2/3=875kN.m2。 提示:按《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作答。 试问:
某公路桥墩基础在荷载长期效应组合下的基底处附加压应力为180kPa,基础截面尺寸b×l=15m×21m,地基土均匀,Es=7MPa。沉降计算深度zn=24m。地基承载力基本容许值[fa0]=250kPa。试问:确定该桥墩基础中点的沉降量s(mm)最接近下列( )项。
某安全等级为一级的建筑基坑,采用桩锚支护形式。支护桩桩径800mm,间距1400mm。锚杆水平间距:1400mm,倾角15°。采用平面杆系结构弹性支点法进行分析计算,得到支护桩计算宽度内的弹性支点水平反力为420kN。若锚杆施工时采用抗拉设计值为180kN的钢绞线,则每根锚杆至少需要配置几根这样的钢绞线?
某排桩基坑支护结构,基坑深度15m。具体土层分布情况如表7一1所示。地下水埋深为3m,采用旋喷桩截水。支护结构外侧地面上作用均布附加竖向荷载q0=10kPa。根据《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1999)第3.4.1条的计算规定,在地面下8m粉细砂和地面下15m黏土处,作用在支护结构上的水平荷载标准值eak分别是()。
高层建筑高42m,基础宽10m,深宽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
a
=300kPa,地基抗震承载力调整系数ξ
a
=1.3,按地震作用效应标准组合进行天然地基基础抗震验算,问下列哪一选项不符合抗震承载力验算的要求,并说明理由?( )
在地震烈度为8度的场地修建采用天然地基的住宅楼,设计时需要对埋藏于非液化土层之下的厚层砂土进行液化判别。下列哪个选项的组合条件可初步判别为不考虑液化影响?( )[2009年真题]
某一薄层状裂隙发育的石灰岩出露场地,在距地面17m深处以下有一溶洞,洞高H
0
=2.0m。若按溶洞顶板坍塌自行填塞法对此溶洞的影响进行估算,地面下不受溶洞坍塌影响的岩层安全厚度最接近于下列哪个选项的数值?(石灰岩松散系数k取1.2)( )[2009年真题]
某黄土场地中拟建建筑物轮廓为20m×30m,采用单液硅化法消除地基湿陷性,满堂三角形布桩,钻孔间距为0.8m,压力灌注,湿陷性黄土层厚5.0m,孔隙比为0.95,灌注时硅酸钠溶液的相对密度为1.14,溶液填充孔隙的系数为0.7,加固该场地需用硅酸钠溶液( )t。(注: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02)计算)
某建筑物按地震作用效应标准组合的基础底面边缘最大压力P
max
=380kPa,地基土为中密状态的中砂,问该建筑物基础深宽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
a
至少应达到 ( )时,才能满足验算天然地基地震作用下的竖向承载力要求。
压水试验段位于地下水位以下,地下水位埋藏深度为50m,压水试验结果如表所示,则计算上述试验段的透水率(Lu)与()的数值最接近。
某高层建筑物的箱形基础,底面尺寸为12m×40m,埋深为4.5m,土层分布情况为:第一层为填土,厚度h1=0.8m,γ1=17.0kN/m3;第二层为黏土,天然含水量w=28%,wL=38%,wP=18%,ds=2.70,水位以上γ2=19.0kN/m3,水位以下γ2=19.5kN/m3。已知地下水位线位于地表下2.5m处,测得黏土持力层承载力特征值fak=190kPa。试问:确定经修正后的承载力特征值fa(kPa)最接近下列( )项。
某饱和黏性土样,测定土粒相对密度为2.70,含水量为31.2%,湿密度为1.85g/cm3,环刀切取高20mm的试样,进行侧限压缩试验,在压力100kPa和200kPa作用下,试样总压缩量分别为s1=1.4mm和s2=1.8mm,试问,其体积压缩系数mv1—2(MPa-1)最接近下列哪个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