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某条形基础,b=3.0m,埋深1.5m,合力偏心距e=0.01m,土的重度γ=19kN/m3,ψK=20°,cK=10kPa,当地下水从深处上升至基础底面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减少百分数为( )(Mb=0.51,Md=3.06,Mc=5.66,忽略水位上升对土抗剪强度影响)。 (A) 7.8% (B) 8.8% (C) 9% (D) 8%
单选题两场地,软土层厚度一样,预压荷载一样,A场地为双面排水,B场地为单面排水,同时A场地土层固结系数为B场地的2倍,计算A、B场地达到相同竖向固结度时的时间比值接近( )。 (A) 1/5 (B) 1/8 (C) 1/10 (D) 1/12
单选题
单选题已知基础底面尺寸4m×2m,在基础顶面受上部结构传来的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的偏心竖向力为500kN,偏心距1.41m,基础埋深2m,如图3.1.2.6所示,则基底边缘最大压力为____kPa。
单选题已知墙下条形基础,相应于荷载效应组合时中心荷载竖向力标准值为610kN/m,弯矩30kN·m,基础埋深2.5m,墙身厚度360mm,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218kN/m2,基础底部采用混凝土基础,H0=300mm,其上采用毛石混凝土基础,则基础总高度应为( )m。 (A) 1.95 (B) 1.55 (C) 2.45 (D) 2.15
单选题某工程场地,地表以下深度2~12 m为黏性土,桩的极限侧阻力标准值qs1k=50 kPa;12~20
m为粉土层,qs2k=60 kPa;20~30 m为中砂,qs3k=80
kPa,极限端阻力qpk=7000 kPa。采用φ800,L=21 m的钢管桩,桩顶入土2 m,桩端入土23
m,按《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1994)计算敞口钢管桩桩端加设“十”字形隔板的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Quk,其结果最接近(
)项数值。
单选题两车道公路隧道采用复合式衬砌,埋深12m,开挖高度和宽度分别为6m和5m。围岩重度为22kN/m3,岩石单轴饱和抗压强度为35MPa,岩体和岩石的弹性纵波速度分别为2.8km/s,和4.2km/s。试问施筑初期支护时拱部和边墙喷射混凝土厚度范围宜选用下列哪个选项?(单位:cm)
单选题为求取有关水文地质参数,带两个观察孔的潜水完整井,进行3次降深抽水试验,其地层和井壁结构如图所示。已知H=15.8m,r1=10.6m,r2=20.5m,抽水试验成果如表所示。问渗透系数K最接近______。水位降深S/m抽水量Q/(m3/d)观1水位降深S1/m观2水位降深S2/m5.614902.21.84.112181.81.52.08170.90.7A.25.6m/dB.28.9m/dC.31.7m/dD.35.2m/d
单选题某工程采用预制桩,截面尺寸为0.4m×0.4m,桩长12m(桩尖高0.4m),承台埋深2.0m,双桥静探结果如表,估算单桩极限承载力接近哪个值。( ) 题14表 层序 土名称 层底埋深(m) 探头平均侧阻力fsi(kPa) 探头平均端阻力qci(kPa) ① 填土 2.8 80 ② 粉质黏土 4.5 120 ③ 粉土 7.0 180 ④ 粉质黏土 10.0 140 800 ⑤ 中细砂 20.0 200 1500 (A) 1900kN (B) 1880kN (C) 1750kN (D) 1840kN
单选题某场地由碳酸盐残积土组成,土层厚度25m,在场地中发育有单个土洞,土洞底板标高与基岩一致,洞体最大高度为0.8m,土体松散系数K=1.05,土洞有坍塌可能性,试按顶板坍塌自行填塞法计算,当基础埋深为1.2m时,荷载的影响深度不宜超过( )。 A.2.8m B.7.0m C.8.2m D.16m
单选题采用土钉加固一破碎岩质边坡,上钉锚固长度L=4.0m,土钉拉力为188kN,锚孔直径d=108mm,孔壁和砂浆的极限剪应力τ=0.25MPa,钉材和砂浆粘结力τg=2.0MPa,钉材为HRB材质,fy=300MPa,其直径db=32mm,计算土钉抗拔安全系数接近( )。 (A) 4.3 (B) 1.28 (C) 1.8 (D) 2.0
单选题某港口工程勘察时测得淤泥性土的天然含水量为65%,土的相对密度为2.60,该淤泥性土的名称应为( )。
单选题某土样进行室内三轴试验,采用固结不排水测孔隙水压力试验,在σ3=50kPa的围压下固结,然后使垂直应力σ1与围压σ3同步增加至100kPa,测得孔隙水压力为50kPa;然后待孔隙水压力消散至零后,增加垂直应力至150kPa,且保持围压不变,这时测得孔隙水压力为30kPa,则孔隙水压力系数A、B分别为( )。 (A) 0.5,0.6 (B) 1,0.6 (C) 0.5,1 (D) 1,1
单选题有一6m宽的均匀土层边坡,γ=17.5kN/m3,根据最危险滑动圆孤计算得到的抗滑力矩为3580kN/m。滑动力矩为3705kN·m,为提高边坡的稳定性提出图示两种方案。卸荷土方量相同而卸荷部位不同,试计算卸荷前,卸荷方案1、卸荷方案2的边坡稳定系数(分别为K0、K1、K2),判断三者关系为下列哪一选项?(假设卸荷后抗滑力矩不变)______
单选题某场地地质勘探资料如下: ① 黏土0~6 m,可塑,vs=160 m/s; ②
砂土6~8 m,中密,vs=270 m/s; ③ 砾砂8~11 m,中密,vs=380
m/s; ④ 花岗岩,11 m以下,中风化,vs=800 m/s。
该场地的卓越周期为( )。
单选题某建筑场地为砂土场地,砂层厚10.0 m,10.0 m以下为卵石土,在6.0 m处进行标准贯入试验,锤击数实测值为16击,地下水埋深为2.0 m,拟采用打入式桩箱基础,正方形布桩,桩径为250 mm×250 mm,桩距为1.0 m,桩数为51×119=6069根,场地处于8度烈度区,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为0.30 g,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相关要求,打桩后桩间土的液化性应判定为
____
。
(A) 液化 (B) 不液化
单选题某港口工程进行地质勘察时对地面下2.0m的粗砂土进行标准贯入试验,测得锤击数为13击,该场地中地下水位埋深为2.8m,砂土的密实度应为( )。 (A) 松散 (B) 稍密 (C) 中密 (D) 密实
单选题某黏性土场地采用振冲置换法处理,桩长10m,桩径600mm,三角形布桩,桩体承载力特征值为300kPa,桩间土承载力特征值为110kPa,要求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达到 160kPa,桩间距宜为( )m。 A.1.00 B.1.11 C.1.17 D.1.25
单选题一铁路隧道通过岩溶化极强的灰岩,由地下水补给的河泉流量Q'为50万m3/d,相应于Q'的地表流域面积F为100
km2,隧道通过含水体的地下集水面积A为10 km3,年降水量W为1800
mm,降水入渗系数α为0.4。按《铁路工程地质手册》(1999年版),用降水入渗法估算,并用地下径流模数(M)法核对,隧道通过含水体地段的经常涌水量Q最接近(
)。
单选题有一重力式挡土墙,墙背垂直光滑,填土面水平,地表荷载q=49.4kPa,无地下水,拟使用两种墙后填土,一种是黏土c
1
=20kPa,φ
1
=12°,γ
1
=19kN/m
3
,另一种是砂土c
2
=0,φ
2
=30°,γ
2
=21kN/m
3
。问当采用黏土填料和砂土填料的墙总主动土压力两者基本相等时,墙高H最接近下列哪个选项?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