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技术资格
公务员类
工程类
语言类
金融会计类
计算机类
医学类
研究生类
专业技术资格
职业技能资格
学历类
党建思政类
教师考试
乒乓球裁判员
演出经纪人
CCAA注册审核员
教师考试
法律职业资格
导游资格
专利代理人
注册消防工程师
房地产经纪专业人员职业资格
房地产估价师
不动产登记代理人职业资格
出版专业技术资格
新闻记者职业资格
拍卖师
社会工作者
图书资料专业技术资格
黄金交易从业
教师职业资格
教师职业资格
教师招聘考试
特岗教师招聘
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认证
高校教师资格证
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教育知识与能力
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综合素质
面试
普通话
某教研室组织教师学习《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下列教师对7—9年级阅读教学目标的认识,错误的是( )。
进入题库练习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是初中数学的重要定理之一。教师在教学中,应基于课程标准和实际学情,确定教学目标,实现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注重自主探究式教学方式,让学生体会判定定理的形成过程。 针对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进入题库练习
教师准备在班级内组织一场“科学知识小博士”主题竞赛,要求学生提前阅读相关文学作品。下列不适合学生阅读的是( )。
进入题库练习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规定:“义务教育地理课程分为四大部分:地球与地图、世界地理、中国地理、乡土地理。”谈谈你对这一规定的理解。
进入题库练习
世界各地有很多闻名遐迩的城市雕塑,如希腊雅典的雅典娜神像、丹麦哥本哈根的美人鱼等,它们体现着一个城市的文化内涵和品位。这些被人们称作“城市的眼睛”的雕塑______。 ①意味着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②彰显着世界文化的认同感归属感 ③蕴含着城市生活美好的精神追求 ④决定着城市发展的文化方向
进入题库练习
下列旋律属于______。A.商五声调式B.宫五声调式C.羽五声调式D.角五声调式
进入题库练习
下列与漫画蕴含哲理相近的诗句有()。①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②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③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④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进入题库练习
阅读《苏州园林》教学实录(片段),回答问题。 案例: 师:苏州园林是一幅完美的图画,请问作者是从哪些角度加以说明的? 生1:从亭台轩榭的布局、假山池沼的配合、花草树木的映衬、近景远景的层次四个角度进行说明。 生2:还有角落、门窗、彩绘等。 生3:从整体和局部两个方面进行说明。 师:不错,同学们回答得很准确。下面请大家齐读课文第二段。 (学生齐读) 师:如果为第二自然段划分层次,可以怎样划分? 生1:可划分为三层,第一句为第一层,最后一个句子为第三层,中间为第二层。 生2:我也分三层,但我认为第一层应为第一、二句,最后两句是第三层,中间剩下的句子为第二层。 生3:我认为分两层最好,就在“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一句后划开,前后各为一层。 生4:我觉得还是分成三层好,第一句为第一层,最后两个句子为第三层,中间为第二层。 师:大家的发言都有道理,相对而言,我更赞同第三位同学的意见。下面请用一句话概括这段话的主要内容。 生1:苏州园林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生2: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生3:总括说明苏州园林的特点。 师:要求概括这段话的主要内容,所以第二位同学的发言欠妥。但这句话很重要,这个句子揭示苏州园林的共同点,是全文的中心句。 问题: 以上是一位初中语文教师有关《苏州园林》一课的教学实录(片段),请指出其中的问题并提出修改建议。
进入题库练习
读“某发达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的转变表”,完成下面问题。 阶段 出生率(%) 死亡率(%) 自然增长率(%) ① 3.8 2.4 1.4 ② 2.9 1.7 1.2 ③ 3.8 3.2 0.6 ④ 1.3 1.0 0.3
进入题库练习
斯瓦西里语版的中国电视剧《媳妇的美好时代》在坦桑尼亚国家电视台热播。坦桑尼亚观众在欢笑中领略中国媳妇处理婆媳关系时的善良和智慧,在感动中体会中国“和”文化的美好。该剧成功走出国门说明______。
进入题库练习
学习《威尼斯商人》一课时,教师打算放映其同名电影的视频资料。下列教师使用电影资料的做法中,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进入题库练习
第30届奥运会将于2012年7月27日19点12分(零时区区时)在伦敦开幕,结合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题。
进入题库练习
我国西南地区的悬棺文化散发着谜一般的魅力。考古人员在四川珙县发现371幅历经风雨的悬棺岩画。画面中的钓鱼狩猎、骑马竞技、舞蹈杂耍、舞刀弄剑等场景依稀可辨,让现代绘画艺术家惊叹不已。该考古发现佐证了______。 ①精神文化越古老越接近社会生活的本质 ②精神文化总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③精神文化的价值不因时代变迁而改变 ④精神文化的展示离不开一定的物质载体
进入题库练习
某地是我国重要的人工多层经济林区。下图为该地某日太阳处在最高位置时的示意图。此时北京时间为12:40,树影遮挡地被植物的面积在一年中达到正午时的最大。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进入题库练习
某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醉翁亭记》一课时,用对联“饮既不多缘何能醉;年犹未迈奚自称翁”引入,学生对对联这一文学形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教师为了丰富课堂内容,活跃课堂气氛,又为学生布置了以下四副对联,要求学生对应四位文学家。以下对应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①金石文章空八代江山姓氏著千秋 ②刚正不阿留得正气凌霄汉幽而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 ③何处招魂香草还生三户地当年呵壁湘流应识九歌心 ④大河百代众浪齐奔淘尽万个英雄汉词苑千载群芳竞秀盛开一枝女儿花
进入题库练习
设{an}为数列,对于“存在正数M,对任意正整数n,有|an|≤M”的否定(即数列{an}无界)是______。
进入题库练习
某教师开展课堂演讲活动,让同学们分成5组,为每一位演讲者打分,最后结合老师自己的评价,综合判定每位演讲者的分数。该教师在实施教学评价时注意到了______。
进入题库练习
概括地说,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的基本理念就是______。 ①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是本课程构建的基础 ②帮助学生做负责任的公民、过积极健康的生活是本课程的追求 ③坚持正确价值观念的引导与启发学生独立思考、积极实践相统一是本课程遵循的基本原则 ④理论说教是本课程最重要的教育方法
进入题库练习
玉米是世界重要的农产品之一。下图示意中国、印度、南非和巴西四国的部分地区,玉米种植、收获生产活动的时段。读图,回答第题。甲、乙、丙分别位于______。
进入题库练习
刘禹锡《陋室铭》原文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思考探究 《陋室铭》结尾引用孔子的话“何陋之有”,有什么深意?与同学交流一下,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应该如何看待作者所说的“惟吾德馨”? 积累拓展 1.背诵并默写这篇短文。 2.“之”有时充当代词;有时相当于助词“的”;有时用于标明前置宾语;有时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辨析下列句子中的“之”字各属于哪种用法。 (1)何陋之有? (2)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3)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4)友人惭,下车引之。 (5)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单元介绍 本单元所选的文章,从不同角度展现了中华美德以及时代对这些美德的呼唤。阅读这些课文,可以陶冶情操,净化心灵,使人追求道德修养的更高境界。 本单元重点学习略读。通过精读了解某一类文章的特点后,就可以推而广之,去略读许多同类的文章。略读侧重观其大略,粗知文章的大意。略读时可以根据一定的目的或需要,确定阅读重点,其他部分的文字则可以快速阅读。另外,还要注意在阅读文章的基础上,对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 预习提示 “铭”是文言文的一种文体。查找资料,说出几篇属于这种文体的文言作品。 认真阅读课文,参考注释或工具书,试着自己解决疑难问题。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相关要求 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 学生情况 七年级,班级人数45人。 课时安排 l课时 教学条件 教室配有多媒体设备,能够演示PPT.播放音频,视频文件,投影实物等。 问题:
进入题库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