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析题图中( )比例(P)调节器的过渡过程特性曲线,如有请指出是( )。
案例分析题采用改变励磁进行调速时,在( )由于电枢电流去磁作用增大,使转速特性变得不稳定,换向性能也会下降,因此这种方法的调速范围很有限。
案例分析题图中( )负载增加时,电动机转速下降最大。
案例分析题设该异步电动机运行在电网频率为50Hz时和60Hz时转差率不变,这台进口电动机运行在电网频率为50Hz时转速为( )。
案例分析题将以下网络进行等值变换。
案例分析题分别计算过流保护和电流速断保护的灵敏系数为( )。
案例分析题电动机全压起动时母线电压相对值为( ),( )满足母线压降允许值的要求。
案例分析题下列关于复励直流电动机和并励直流电动机的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
案例分析题图中( )负载增加时,电动机转速下降最大。
案例分析题1992年4月13日,某供电公司送电处人员在一条110kV线路停电更换架空地线。在一个跨越10kV线路处(当时这条线路还带电),工作负责人自己让一名司机协助,在没有采取任何特殊安全措施又无人监护的情况下,进行拆除工作。他沿绝缘软梯向下降,双手抓住110kV导线,脚部却接近了10kV线路而发生放电,当即从高处坠落下来,造成左脚被截肢的重伤事故。
案例分析题计算电容器电流保护的灵敏系数为( )。
案例分析题2004年4月13日,某供电局北区供电所安排工作负责人杨××和工人王××、乔××三人对10kV某线路33号杆T接的甲支线5号杆进行校正杆位和处理外角拉线缺陷。11时许,三人乘车到达工作地点,杨留在公路上,指派王监护,乔操作,将33号杆T接的甲支线熔断器拉开停电。然而王、乔二人走下公路,直接走到31号杆乙支线处,误将其停电后返回公路。11时40分,三人来到甲支线5号杆处,杨安排乔登杆,王负责地面工作。当乔登上甲支线5号杆,系好安全带开始工作时触电,经抢救无效死亡。
案例分析题1998年6月18日,某供电局驾驶员王××驾驶一辆桑塔纳小轿车送本局4位职工去市里开会,13时20分许行至×××国道一下坡处,此处是水泥路面变更为沥青路面的结合区,接缝处略有高差,且沥青路面有坑洼,车辆在高速下坡行驶中轮胎突然爆破,车辆失控,冲出路面而翻车。车上5人被甩出或撞伤,其中1人当即死亡。另4人送到当地医院抢救,到当天17时30分和21时40分,先后又有两人死亡(包括驾驶员王××)。其余二人转至省医院治疗,结果1人重伤1人轻伤。
案例分析题1989年1月18日,某供电公司行政科一名司机开一辆星光客货车在某县境内行驶。他想超越前面一辆运输公司的大客车,大客车故意不让,双方开起了“斗气车”,在他强行超越时,与前车相撞。星光车被撞翻,造成我方两人死亡(包括司机本人)、两人重伤的重大伤亡事故。
案例分析题2005年1月3日,某局进行10kV112甲电缆馈线电缆头螺丝紧固工作。工作负责人王××带领工作人员叶××、李××等共10人到某110kV变电站申请办理工作票。于11时20分做好全部安全措施后,该站值长冯××许可了工作。当时王××提出让冯××指认112甲馈线户外间隔,冯即同王、万两人一起来到10kV门型架构前予以指认(但该站门型架构上112甲馈线间隔与115乙馈线间隔两块标示牌相互挂错了)。随后工作班开始工作,当李××登上“112甲馈线”(实际是正在运行的115乙馈线)门型架构,系好了安全带,开始工作时,触电倒在架构上,经抢救无效死亡。
案例分析题对于转矩与转速成比例的负载,对应产生最大转差功率损耗系数时的转差,电动机转差功率损耗系数为( )。
案例分析题关于晶闸管串级凋速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以下描述正确的是( )。
案例分析题计算过电流保护和电流速断保护的灵敏系数为( )。
案例分析题某变电所的简化接线见图6-9,计算短路点d时要考虑异步电动机对短路电流的助增。取基准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