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题甲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甲公司)为非房地产开发企业,发生的有关投资性房地产的资料如下: (1)甲公司将所持有的原作为固定资产核算的写字楼经营租赁给乙公司,租赁期为1年,年租金为300万元,租金于年末结清。租赁期开始日为2017年1月1日。租赁期间,由甲公司提供该写字楼的日常维护。该写字楼的原造价为3000万元,使用寿命30年,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预计净残值为零,已使用10年,出租后,折旧方法、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均未发生变化。甲公司对投资性房地产采用成本模式进行后续核算。 (2)2017年12月,该办公楼发生减值迹象,经减值测试,其可收回金额为1600万元;2017年共发生日常维护费用40万元,均以银行存款支付;收到乙公司支付的租金并存入银行。 (3)2018年1月1日,甲公司决定于当日开始对该写字楼进行重新装修,装修完成后将继续用于经营租赁。 (4)2018年4月20日,甲公司与丙公司签订经营租赁合同,约定自2018年7月1日起将写字楼出租给丙公司。租赁期为2年,年租金为500万元,租金每半年支付一次。 (5)2018年6月30日,该写字楼再开发完成,共发生符合资本化条件的支出200万元,均以银行存款支付。开发完成后发现甲公司当地的房地产市场比较成熟、公允价值能够持续可靠取得,于是将该写字楼的后续计量模式由成本模式变为公允价值模式,当日的公允价值为2500万元。 (6)2018年12月31日该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为2700万元。 (7)假定不考虑所得税等其他因素,甲公司按净利润的10%计提盈余公积。 要求:
分析题甲公司系在深圳交易所挂牌交易的一家上市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2012年1月2日,甲公司以库存商品、投资性房地产、无形资产和交易性金融资产作为合并对价支付给乙公司的原股东丙公司,取得乙公司80%的股份。甲公司与丙公司不存在关联方关系。各个公司所得税税率均为25%,甲公司对乙公司的合并根据税法规定选择采用应税合并。 (1)2012年1月2日有关合并对价资料如下: ①库存商品的成本为800万元,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为100万元,公允价值(计税价格)为1000万元。 ②交易性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为600万元,其中成本为700万元,公允价值变动(贷方)100万元,公允价值500万元。 ③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750万元,其中原价为1000万元,累计摊销200万元,无形资产减值准备50万元,公允价值为730万元。 ④为进行企业合并另支付直接相关税费40万元。 (2)购买日乙公司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为3000万元,其中股本为2000万元,资本公积为800万元,盈余公积50万元,未分配利润为150万元。除下列项目外,乙公司其他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公允价值相同(单位:万元): 项目 账面价值 公允价值 固定资产 300 500 无形资产 500(原价1000,累计折旧500) 600 合计 800 1100 乙公司该项固定资产原预计使用年限为10年,已使用5年,预计净残值为0,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折旧费计入当期管理费用。甲公司在取得投资时乙公司上述存货分别于2012年对外出售80%,剩余20%于2013年全部对外售出。 (3)2012年4月10日乙公司向股东分配现金股利100万元。2012年度乙公司共实现净利润1000万元,提取盈余公积100万元。2012年年末乙公司确认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增加资本公积50万元(已考虑所得税影响)。 (4)2013年4月10日乙公司向股东分配现金股利500万元。2013年度乙公司实现净利润1200万元,提取盈余公积120万元。2013年末乙公司确认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上升计入资本公积60万元。 其他资料如下: (1)甲公司与乙公司无其他内部交易。 (2)不考虑除增值税和所得税以外其他税费的影响。 要求:
分析题2012年1月1日,甲公司董事会批准了管理层提出的客户忠诚度计划。该客户忠诚度计划为:持积分卡的客户在甲公司消费一定金额时,甲公司向其授予奖励积分,客户可以使用奖励积分(每一奖励积分的公允价值为0.01元)购买甲公司经营的任何一种商品;奖励积分自授予之日起3年内有效,过期作废。 2012年度,甲公司销售各类商品共计50000万元(不包括客户使用奖励积分购买的商品,下同),授予客户奖励积分共计50000万分,客户使用奖励积分共计20000万分。 2012年年末,甲公司估计2010年度授予的奖励积分将有80%使用。 2013年客户使用奖励积分8000万分,2013年年末,甲公司估计2012年度授予的奖励积分将有70%使用。 2014年客户使用奖励积分6000万分,至2014年12月31日,2012年度授予的奖励积分剩余部分失效。 要求:
分析题(1)甲公司在2010年12月31日,以8000万元的价格吸收合并了乙公司,甲公司与乙公司的原股东不存在关联方关系。在购买日,乙公司可辨认资产的公允价值为12500万元,负债(全部为应付账款)的公允价值为5000万元,甲公司确认了商誉500万元。乙公司的全部资产划分为两条生产线—A生产线(包括A1、A2、A3三台设备)和B生产线(包括B1、B2两台设备),A生产线的公允价值为7500万元(其中:A1设备为2000万元、A2设备为2500万元、A3设备为3000万元),B生产线的公允价值为5000万元(其中:B1设备为1500万元、B2设备为3500万元),甲公司在合并乙公司后,将两条生产线认定为两个资产组。两条生产线的各台设备预计尚可使用年限均为5年,预计净残值均为0,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 (2)1甲公司在购买日将商誉按照资产组的入账价值比例分摊至资产组,即A资产组分摊的商誉价值为300万元,B资产组分摊的商誉价值为200万元。 2011年,由于A、B生产线所生产的产品市场竞争激烈,导致生产的产品销量锐减,因此,甲公司于年末进行减值测试。2011年末,甲公司无法合理估计A、B两生产线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经估计A、B生产线未来5年现金流量及其折现率,计算确定的A、B生产线的现值分别为5000万元和4100万元。甲公司无法合理估计A1、A2、A3和B1、B2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以及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
分析题甲公司为上市公司,该公司内部审计部门在对其2014年度财务报表进行内审时,对以下交易或事项的会计处理提出疑问: (1)2013年1月1日,甲公司按面值购入乙公司当日发行的债券10万张,每张面值100元,票面年利率5%;同时以每股25元的价格购入乙公司股票100万股,占乙公司有表决权股份的3%,对乙公司不具有重大影响。甲公司将上述债券和股票投资均划分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乙公司因投资决策失误发生严重财务困难,至2013年12月31日,乙公司债券和股票的公允价值分别下降为每张75元和每股15元。甲公司认为乙公司债券和股票公允价值的下降为非暂时性下跌,对其计提减值损失合计1250万元。2014年,乙公司成功进行了战略重组,财务状况大为好转。至2014年12月31日,乙公司债券和股票的公允价值分别上升为每张90元和每股20元。甲公司将之前计提的减值损失650万元予以转回,并作如下会计处理: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650 贷:资产减值损失 650 (2)甲公司于2014年12月10日购入丙公司股票1000万股作为交易性金融资产,每股购入价为5元,另支付相关费用15万元。2014年12月31日,该股票收盘价为6元。甲公司相关会计处理如下: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5015 贷:银行存款 5015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985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985 (3)甲公司于2014年5月10日购入丁公司股票2000万股作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每股购入价为10元,另支付相关税费60万元。2014年6月30日,该股票的收盘价为9元。 2014年9月30日,该股票的收盘价为每股6元(跌幅较大),2014年12月31日,该股票的收盘价为8元。甲公司相关会计处理如下: ①2014年5月10日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 20060 贷:银行存款 20060 ②2014年6月30日 借:其他综合收益 2060 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2060 ③2014年9月30日 借:资产减值损失 6000 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6000 ④2014年12月31日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4000 贷:资产减值损失 4000 要求: 根据上述资料,判断甲公司的会计处理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如果甲公司的会计处理不正确,请编制更正的会计分录。
分析题天马公司2004年有关资料如下: (1)当年实现净利润540万元。 (2)公司应收账款年初借方余额210万元,年末余额190万元;应付账款年初贷方余额 90万元,年末余额120万元;应付福利费年初余额64万元,年末余额52万元;应交税金年初余额12.8万元,年末余额15万元。 (3)“累计折旧”账户年初余额为334万元,年末余额为370万元;当年计提的折旧额中有9万元计入管理费用,其余均计入制造费用;公司当年投产的产品年内全部完工,年末库存商品成本中含5万元当年基本生产车间固定资产计提的折旧费。 (4)当年累计发生财务费用63.2万元,其中借款利息为56.8万元,其余均为经营过程中发生的银行付现手续费。 (5)公司年初出售设备,原价18万元,已提折旧12万元,售出时收入款项7万元,支付税费0.5万元;年末报废设备原价5.4万元,已提折旧5.2万元,报废时支付清理费0.1万元。 (6)“待摊费用”账户年初借方余额为2.8万元,年末余额2.2万元,摊销时均计入管理费用。 (7)当年公司取得投资净收益42万元,其中含公司按权益法进行长期股权投资而从被投资方上年实现的盈利中确认的未收到现金的收益30万元,以及计提投资跌价准备冲减的金额等。 (8)年初公司存货余额为684万元,年末为626万元。 (9)“坏账准备”账户年初贷方余额为3.6万元,年末余额为3.1万元;年内核销坏账损失2.1万元;当年6月30日计提短期投资跌价准备3.7万元,年末转回2.3万元。 要求:根据以上资料编制现金流量表补充资料中“将净利润调节为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各项目金额。
分析题贝尔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贝尔公司)2013年至2015年度有关业务资料如下: (1)2013年1月1日,贝尔公司股东权益总额为11300万元(其中,股本总额为2000万股,每股面值为1元;资本公积为8000万元;盈余公积为1200万元;未分配利润为100万元)。2013年度实现净利润100万元,股本与资本公积项目未发生变化。 2014年3月1日,贝尔公司董事会提出如下预案: ①按2013年度实现净利润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按5%提取任意盈余公积。 ②以2013年12月31日的股本总额为基数,以资本公积(股本溢价)转增股本,每10股转增3股,计600万股。 2014年5月5日,贝尔公司召开股东大会,审议批准了董事会提出的预案,同时决定分派现金股利40万元。2014年6月10日,贝尔公司办妥了上述资本公积转增股本的有关手续。 (2)2014年度,贝尔公司发生净亏损900万元。 (3)2015年5月9日,贝尔公司股东大会决定以法定盈余公积弥补账面累计未弥补亏损70万元。 要求: (“利润分配”、“盈余公积”科目要求写出明细科目;答案中的金额单位用万元表示。)
分析题甲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甲公司)于2013年1月1日从乙租赁公司(以下简称乙公司)租入一台全新设备,用于行政管理。租赁合同的主要条款如下。 (1)租赁起租日:2013年1月1日。 (2)租赁期限:2013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甲公司应在租赁期满后将设备归还给乙公司。 (3)租金总额:240万元。 (4)租金支付方式:在起租日预付租金160万元,2013年末支付租金40万元,租赁期满时支付租金40万元。 起租日该设备在乙公司的账面价值为1000万元,公允价值为1000万元。该设备预计使用年限为10年。甲公司对于租赁业务所采用的会计政策是:对于融资租赁,采用实际利率法分摊未确认融资费用;对于经营租赁,采用直线法确认租金费用。 甲公司按期支付租金,并在每年年末确认与租金有关的费用。乙公司在每年年末确认与租金有关的收入。同期银行贷款年利率为6%。假定不考虑在租赁过程中发生的其他相关税费。 [要求]
分析题甲公司为上市公司,该公司内部审计部门在对其2014年度财务报表进行内审时,对以下交易或事项的会计处理提出疑问: (1)2013年1月1日,甲公司按面值购入乙公司当日发行的债券10万张,每张面值100元,票面年利率5%;同时以每股25元的价格购入乙公司股票100万股,占乙公司有表决权股份的3%,对乙公司不具有重大影响。甲公司将上述债券和股票投资均划分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乙公司因投资决策失误发生严重财务困难,至2013年12月31日,乙公司债券和股票的公允价值分别下降为每张75元和每股15元。甲公司认为乙公司债券和股票公允价值的下降为非暂时性下跌,对其计提减值损失合计1250万元。2014年,乙公司成功进行了战略重组,财务状况大为好转。至2014年12月31日,乙公司债券和股票的公允价值分别上升为每张90元和每股20元。甲公司将之前计提的减值损失650万元予以转回,并作如下会计处理: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650 贷:资产减值损失 650 (2)甲公司于2014年12月10日购入丙公司股票1000万股作为交易性金融资产,每股购入价为5元,另支付相关费用15万元。2014年12月31日,该股票收盘价为6元。甲公司相关会计处理如下: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5015 贷:银行存款 5015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985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985 (3)甲公司于2014年5月10日购入丁公司股票2000万股作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每股购入价为10元,另支付相关税费60万元。2014年6月30日,该股票的收盘价为9元。 2014年9月30日,该股票的收盘价为每股6元(跌幅较大),2014年12月31日,该股票的收盘价为8元。甲公司相关会计处理如下: ①2014年5月10日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 20060 贷:银行存款 20060 ②2014年6月30日 借:其他综合收益 2060 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2060 ③2014年9月30日 借:资产减值损失 6000 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6000 ④2014年12月31日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4000 贷:资产减值损失 4000 要求: 根据上述资料,判断甲公司的会计处理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如果甲公司的会计处理不正确,请编制更正的会计分录。
分析题(本小题可以选用中文或英文解答,请仔细阅读答题要求,如使用英文解答,须全部使用英文。)甲公司因到期无法偿还所欠乙公司货款1500万元,于2×17年6月30日与乙公司协商,达成债务重组协议。协议内容如下:甲公司以一项尚未研发完成的专利技术和一项固定资产(设备)抵偿所欠乙公司的债务。有关资料如下: (1)甲公司用于抵债的专利技术于2×16年4月1日开始研发的,该技术专门用于生产A产品。债务重组日,已发生研究阶段支出300万元,开发阶段符合资本化条件前的支出200万元,符合资本化条件后的支出500万元,符合资本化条件的部分在债务重组日的公允价值为600万元。 (2)甲公司用于抵债的固定资产为甲公司2×15年6月30日以银行存款1000万元取得,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预计净残值为零。2×17年6月30日,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为600万元,已经计提折旧400万元,未计提减值准备。该项固定资产在2×17年6月30日及2×118年1月1日的公允价值均为500万元,假定不考虑处置费用。 (3)假定有关资产的所有权转移手续已于2×18年1月1日办妥,双方的债权债务已结清。 (4)乙公司收到抵债资产后,将其中的设备作为固定资产核算,为取得该设备另发生保险费等3万元。乙公司将取得的尚未研发成功的专利技术继续进行开发,2×18年9月30日,该项专利技术研发完成。研发过程中乙公司共支付人员工资、材料、劳务成本等各项支出400万元,均符合资本化条件,另支付注册费10万元、发生员工培训费3万元。2×18年10月1日,该项专利技术正式投入生产,预计使用10年,采用直线法计提摊销,预计净残值为0。 其他资料:乙公司在债务重组前已对该项债权确认坏账准备300万元。不考虑其他因素。要求:
分析题甲公司经批准于2015年1月1日按面值发行分离交易可转债,期限为5年,票面利率为2%,按年付息,每年付息日为12月31日,每张面值人民币100元,共发行1200万张债券。债券所附认股权证按比例向债券的认购入派发,每张债券的认购入可以获得公司派发的15份认股权证,即认股权证数量为18000万份。发行时二级市场上与之类似的不附认股权的债券市场利率为4%,认股权证的存续期自认股权证上市之日起15个月;认股权证持有人有权在认股权证存续期最后5个交易日内行权。本次发行所附每张认股权证的认购价格为5元。甲公司发行债券所筹资金用于某工程项目,项目建设期为3年。已知:(P/F,4%,5)=0.8219;(P/A,4%,5)=4.4518。假定不考虑相关费用,按年确认利息费用要求:
分析题甲公司为上市公司,内审部门在审核公司及下属子公司2016年度财务报表时,对以下交易或事项的会计处理提出质疑: (1)2016年6月25日,甲公司与丙公司签订土地经营租赁协议,协议约定,甲公司从丙公司租入一块土地用于建设销售中心;该土地租赁期限为20年,自2016年7月1日开始,年租金固定为100万元,以后年度不再调整,甲公司于租赁期开始日一次性支付20年租金2000万元,2016年7月1日,甲公司向丙公司支付租金2000万元。 甲公司对上述交易或事项的会计处理为: 借:无形资产 2000 贷:银行存款 2000 借:销售费用 50 贷:累计摊销 50 (2)2016年8月1日,甲公司与丁公司签订产品销售合同。合同约定,甲公司向丁公司销售最近开发的C商品1000件,售价(不含增值税)为500万元,增值税税额为85万元;甲公司于合同签订之日起10日内将所售C商品交付丁公司,丁公司于收到C商品当日支付全部款项;丁公司有权于收到C商品之日起6个月内无条件退还C商品,2016年8月5日,甲公司将1000件C商品交付丁公司并开出增值税专用发票,同时,收到丁公司支付的款项585万元。该批C商品的成本为400万元。由于C商品系初次销售,甲公司无法估计退货的可能性。 甲公司对上述交易或事项的会计处理为: 借:银行存款 585 贷:主营业务收入 5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85 借:主营业务成本 400 贷:库存商品 400 (3)2015年12月20日,甲公司与10名公司高级管理人员分别签订商品房销售合同。合同约定,甲公司将自行开发的10套房屋以每套600万元的优惠价格销售给10名高级管理人员;高级管理人员自取得房屋所有权后必须在甲公司工作5年,如果在工作未满5年的情况下离职,需根据服务期限补交款项。2016年6月25日,甲公司收到10名高级管理人员支付的款项6000万元。2016年6月30日,甲公司与10名高级管理人员办理完毕上述房屋产权过户手续。上述房屋成本为每套420万元,市场价格为每套800万元。 甲公司对上述交易或事项的会计处理为: 借:银行存款 6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6000 借:主营业务成本 4200 贷:开发产品 4200 (4)甲公司设立全资乙公司,从事公路的建设和经营,2016年3月5日,甲公司(合同投资方)、乙公司(项目公司)与某地政府(合同授予方)签订特许经营协议,该政府将一条公路的特许经营权授予甲公司。协议约定,甲公司采用建设一经营一移交方式进行公路的建设和经营,建设期3年,经营期30年;建设期内,甲公司按约定的工期和质量标准建设公路,所需资金自行筹集;公路建造完成后,甲公司负责运行和维护,按照约定的收费标准收取通行费;经营期满后,甲公司应按协议约定的性能和状态将公路无偿移交给政府,项目运行中,建造、运营及维护均由乙公司实际执行。 乙公司采用自行建造的方式建造公路,截至2016年12月31日,累计实际发生建造成本20000万元(其中:原材料13000万元、职工薪酬3000万元、机械作业4000万元),预计完成建造尚需发生成本60000万元,乙公司预计应收对价的公允价值为项目建造成本加上10%的利润。 乙公司对上述交易或事项的会计处理为: 借:工程施工 20000 贷:原材料 13000 应付职工薪酬 3000 累计折旧 4000 其他相关资料:上述所涉及公司均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均为17%,涉及的房地产业务假设不考虑增值税,不考虑提取盈余公积等因素。 要求:
分析题甲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甲公司”)拟自建一条生产线,与该生产线建造相关的情况如下:(1)2×16年1月2日,甲公司发行公司债券,专门筹集生产线建设资金。该公司债券为3年期分期付息、到期还本债券,面值总额为3000万元,票面年利率为5%,发行价格为3069.75万元,另在发行过程中支付中介机构佣金150万元,实际募集资金净额为2919.75万元。(2)甲公司除上述所发行公司债券外,还存在两笔流动资金借款:一笔于2×15年10月1日借入,本金为2000万元,年利率为6%,期限为2年;另一笔于2×15年12月1日借入,本金为3000万元,年利率为7%,期限为1年6个月。(3)生产线建造工程于2×16年1月2日开工,采用外包方式进行,预计工期1年。有关建造支出情况如下:2×16年1月2日,支付建造商1000万元;2×16年5月1日,支付建造商1600万元;2×16年8月1日,支付建造商1400万元。(4)2×16年9月1日,生产线建造工程出现人员伤亡事故,被当地安监部门责令停工整改,至2×16年12月底整改完毕。工程于2×17年1月1日恢复建造,当日向建造商支付工程款1200万元。建造工程于2×17年3月31日完成,并经有关部门验收,试生产出合格产品。为帮助职工正确操作使用新建生产线,甲公司自2×17年3月31日起对一线员工进行培训,至4月30日结束,共发生培训费用120万元。该生产线自2×17年5月1日起实际投入使用。(5)甲公司将闲置专门借款资金投资固定收益理财产品,月收益率为0.5%。其他资料:本题中不考虑所得税等相关税费以及其他因素。(P/A,5%,3)=2.7232, (P/A,6%,3)=2.6730,(P/A,7%,3)=2.6243(P/F,5%,3)=0.8638, (P/F,6%,3)=0.8396,(P/F,7%,3)=0.8163要求:
分析题AS上市公司(本题下称“AS公司”)以人民币作为记账本位币,属于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外币交易采用交易发生日的即期汇率折算。AS公司发生如下业务: (1)20×5年10月20日,当日即期汇率为1美元=6.83元人民币,AS公司以0.2万美元/台的价格从美国购入国际最新型号的健身器材500台(该健身器材在国内市场尚无供应),并于当日以美元存款支付相关货款。购入的健身器材作为库存商品核算。AS公司另以人民币支付进口关税70万元,支付进口增值税128.01万元。 (2)20×5年10月25日,AS公司以每股6.5港元的价格购入乙公司的H股500万股,准备随时出售,另支付交易费用10万港元,当日即期汇率为1港元=0.88元人民币,款项已用港元支付。 (3)20×5年11月26日,AS公司以每股7港元的价格购入丙公司的H股800万股,不准备近期出售,将其作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核算,当日即期汇率为1港元=0.87元人民币,款项已用港元支付。 (4)20×5年12月1日,AS公司按面值购入美国丁公司分期付息、到期一次还本的债券,不准备近期出售,但也不准备持有至到期,债券的面值为1000万美元,票面利率为12%。当日即期汇率为1美元=6.80元人民币,款项已用美元支付。 (5)20×5年12月31日,健身器材库存尚有100台,但预计售价已降至0.18万美元/台。12月31日的即期汇率为1美元=6.75元人民币。假定不考虑相关销售税费。 (6)20×5年12月31日,乙公司H股的市价为每股6港元,丙公司H股的市价为每股8港元,当日汇率为1港元=0.86元人民币。 (7)20×5年12月31日,美国丁公司债券的公允价值为990万美元,当日即期汇率为1美元=6.75元人民币。 (8)20×6年3月6日,AS公司将所购乙公司H股按当日市价每股7港元全部售出,所得港元价款存入银行,当日即期汇率为1港元=0.75元人民币。假定不考虑相关税费的影响。 要求:
分析题2×14年1月1日,经股东大会批准,甲上市公司(以下简称“甲公司”)与其50名高级管理人员签署股份支付协议。协议规定:①甲公司向50名高级管理人员每人授予10万份股票期权,行权条件为这些高级管理人员自授予股票期权之日起在公司连续服务满3年,且公司3年平均净利润增长率达到12%;②符合行权条件后,每份股票期权可以自2×17年1月1日起1年内,以每股5元的价格购买甲公司1股普通股股票,在行权期间内未行权的股票期权将失效。甲公司估计授予日每份股票期权的公允价值为15元。2×14年至2×17年,甲公司与股票期权有关的资料如下: (1)2×14年5月,甲公司自市场回购本公司股票500万股,以银行存款支付款项4025万元,作为库存股待员工行权时使用。 (2)2×14年,甲公司有1名高级管理人员离开公司,本年净利润增长率为10%。该年年末。甲公司预计未来两年将有1名高级管理人员离开公司,预计3年平均净利润增长率将达到12%;该年年末每份股票期权的公允价值为16元。 (3)2×15年,甲公司没有高级管理人员离开公司,本年净利润增长率为14%。该年年末,甲公司预计未来1年将有2名高级管理人员离开公司,预计3年平均净利润增长率将达到12.5%;该年年末每份股票期权的公允价值为18元。 (4)2×16年,甲公司有1名高级管理人员离开公司,本年净利润增长率为15%。该年年末,每份股票期权的公允价值为20元。 (5)2×17年3月,48名高级管理人员全部行权,甲公司共收到款项2400万元,相关股权的变更登记手续已办理完成。 要求: (答案中金额单位用万元表示)
分析题甲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甲公司以人民币作为记账本位币,外币业务采用交易发生日的即期汇率折算,按季度计算汇兑损益。 (1)甲公司有关外币账户2016年12月31日的余额如下: 外币账户 外币账户余额(万美元) 汇率 折算人民币账户余额(万元人民币) 银行存款 400 7.56 3024 应收账款 500 7.56 3780 应付账款 300 7.56 2268 长期借款 1000 7.56 7560 (2)甲公司2017年第一季度发生的有关外币交易或事项如下: ①1月5日,用人民币从银行购入30万美元。当日即期汇率为1美元=7.9元人民币,当日银行美元买入价为1美元=7.88元人民币,银行美元卖出价为1美元=7.92元人民币。 ②1月10日,从国外购入一批原材料,货款总额为500万美元(不含增值税)。该原材料已验收入库,货款尚未支付。当日即期汇率为1美元=7.92元人民币。另外,以银行存款支付该原材料的进口关税620万元人民币,增值税税额778.6万元人民币。 ③2月14日,出口销售商品300件,销售合同规定的销售价格为每件2.5万美元,货款尚未收到。当日即期汇率为1美元=7.93元人民币。假设不考虑增值税等相关税费。 ④2月20日,收到应收账款300万美元,款项已存入银行。当日即期汇率为1美元=7.93元人民币。该应收账款系2016年出口销售发生的。 ⑤3月31日,计提长期借款第一季度发生的利息。该长期借款系2016年12月31日从中国银行借入,专门用于购买建造某生产线的专用设备,借入款项已于当日支付给该专用设备的外国供应商。该生产线的在建工程已于2016年12月开工。该外币借款金额为1000万美元,期限为2年,年利率为5%,按季计提借款利息,到期一次还本付息。该专用设备于3月20日验收合格并投入安装。至2017年3月31日,该生产线尚处于建造过程中。 ⑥3月31日,出口销售商品的货款仍未收到,当日即期汇率为1美元=7.98元人民币。 要求:
分析题 某公司2014年度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7525万元,发行在外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为15050万股。年初已发行在外的潜在普通股有: (1)认股权证8000万份,每份认股权证可以在行权日以6元的价格认购1股本公司新发股票。 (2)按面值发行的5年期可转换公司债券100000万元,债券每张面值100元,票面年利率为2.5%,转股价格为每股25元,即每100元债券可转换为4股面值为1元的普通股。 (3)按面值发行的三年期可转换公司债券100000万元,债券每张面值100元,票面年利率为1.9%,转股价格为每股10元,即每100元债券可转换为10股面值为1元的普通股。 当期普通股平均市场价格为12元,年度内没有认股权证被行权,也没有可转换公司债券被转换或赎回,所得税税率为25%。假设不考虑可转换公司债券在负债和权益成分的分拆,且债券票面利率等于实际利率。 要求:计算2014年度稀释每股收益。
分析题为适应业务发展的需要,经与乙公司协商,甲公司决定以生产经营过程中使用的机器设备和库存商品换入乙公司生产经营过程中使用的10辆货运车、5台专用设备和15辆客运汽车。甲公司机器设备账面原价为405万元,在交换日的累计折旧为135万元,不含税公允价值为280万元;库存商品的账面余额为450万元,未计提存货跌价准备,不含税公允价值为525万/元。乙公司货运车的账面原价为225万元,在交换日的累计折旧为75万元,不含税公允价值为225万元;专用设备的账面原价为300万元,在交换日的累计折旧为135万元,不含税公允价值为250万元;客运汽车的账面原价为450万元,在交换日的累计折旧为120万元,不含税公允价值为360万元。乙公司另外收取甲公司以银行存款支付的35.1万元补价,其中包括由于换出和换入资产公允价值不同而支付的补价30万元,以及换出资产销项税额与换入资产进项税额的差额5.1万元。假定甲公司和乙公司均未对换出资产计提减值准备;甲公司换入乙公司的货运车、专用设备、客运汽车均作为固定资产使用和管理;乙公司换入甲公司的机器设备作为固定资产使用和管理,换入的库存商品作为原材料使用和管理。甲公司和乙公司均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购买及销售商品适用的增值税税率均为17%,甲公司、乙公司均开具了增值税专用发票。要求:
分析题甲公司记账本位币为人民币,2×16年12月31日,以1000万美元(与公允价值相等)购入乙公司债券,该债券剩余五年到期,合同面值为1250万美元,票面年利率为4.72%,购入时实际年利率为10%,每年12月31日收到利息,甲公司将该债券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2×16年12月31日至2×18年12月31日,甲公司该债券投资自初始确认后信用风险未显著增加,每年年末按该金融工具未来12个月内预期信用损失的金额计量其损失准备余额分别为50万美元,40万美元和30万美元。2×17年12月31日该债券投资公允价值为1060万美元,2×18年12月31日该债券投资公允价值为1070万美元。有关汇率如下: ①2×16年12月31日,1美元=6.4元人民币; ②2×17年12月31日,1美元=6.6元人民币; ③2×18年12月31日,1美元=6.8元人民币。 假定每期确认以记账本位币反映的利息收入时按期末即期汇率折算,不考虑其他假定每期确认以记账本位币反映的利息收入时按期末即期汇率折算,不考虑其他因素。 要求:
分析题贝尔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贝尔公司)2013年至2015年度有关业务资料如下: (1)2013年1月1日,贝尔公司股东权益总额为11300万元(其中,股本总额为2000万股,每股面值为1元;资本公积为8000万元;盈余公积为1200万元;未分配利润为100万元)。2013年度实现净利润100万元,股本与资本公积项目未发生变化。 2014年3月1日,贝尔公司董事会提出如下预案: ①按2013年度实现净利润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按5%提取任意盈余公积。 ②以2013年12月31日的股本总额为基数,以资本公积(股本溢价)转增股本,每10股转增3股,计600万股。 2014年5月5日,贝尔公司召开股东大会,审议批准了董事会提出的预案,同时决定分派现金股利40万元。2014年6月10日,贝尔公司办妥了上述资本公积转增股本的有关手续。 (2)2014年度,贝尔公司发生净亏损900万元。 (3)2015年5月9日,贝尔公司股东大会决定以法定盈余公积弥补账面累计未弥补亏损70万元。 要求: (“利润分配”、“盈余公积”科目要求写出明细科目;答案中的金额单位用万元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