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A.B.C.D.
单选题现有边长1米的一个木质正方体,已知将其放入水里,将有0.6米浸入水中,如果将其分割成边长0.25米的小正方体,并将所有的小正方体都放入水中,直接和水接触的表面积总量为______。
单选题
单选题下列各句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______。 A.济南市工商银行系统推行文明服务用语,戒绝服务忌语,受到客户好评 B.化肥厂推行夜班厂长负责制,对提高生产效率起到了推动作用 C.为了减轻农民不合理负担,市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政策 D.夕阳也不甘寂寞,在“晚眺亭”的身上小心翼翼地搽了薄薄的一层晚霞的余晖
单选题有一项工作任务,小明先做4小时,小方接着做8小时可以完成,小明先做6小时。小方接着做4小时也可以完成,如果小明先做2小时后再让小方接着做。那么小方可以完成工作还需要几个小时?( ) A.8 B.10 C.11 D.12
单选题为了加强公司的知识产权保护,某饮品生产公司打算和某些员工签署一项协议,协议规定员工在离开公司后的两年内不得从事饮品行业的工作,公司为此补贴每位员工2万元,该公司研发部门的8位员工均拒绝签署该项协议。他们认为,公司的这项规定使得他们失去离职后两年内重新就业的机会。
以下哪项是上述8位员工观点的基本假设?______
单选题人类思维进化的顺序,是从具象到抽象,从图形到语言。粗略了解一点文物史的人都知道,早期文明及其器物上只有图形,如世界各地的史前壁画,像半坡陶器上的鱼纹、人脸等。没有文字,因为语言能力不发达。语言能力发达以后,才有文字,人类文明才真正脱离原始阶段。而文字的进化本身也遵循同样过程,最初是图形,不脱具象,涵盖力很有限,慢慢离开图形阶段,真正成为文字,表示人的语言能力愈来愈深刻,思维愈来愈独立。
这段文字谈论的主题是______
A.研究文物史的意义
B.语言文字的主要功能
C.史前文明的表现形式
D.思维的演变过程
单选题在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兴起背后的基本论点是:在过去五年间,曾经存在着集中的市场激励的奇特结合,导致了计算技术、生物技术、电子通讯和运输领域巨大的技术进步,并已开始______经济组织和政府按未来将要据以行使其职能的方式发生巨大变化的新希望。的确,有大量令人______的证据表明,在高技术和高技能服务以及由它们创造的新的产品和服务结构里的突然和不断加速的爆发式增长,可能对我们亲身经历的生活生产方式产生深远的影响。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______。
单选题1.03,3.04,3.05,9.06,5.07,27.08,______ A.7.09 B.9.09 C.34.01 D.44.01
单选题大部分拖稿狂天天活在催稿的阴影中,听到电话响就______害怕是催稿,上MSN怕被编辑抓到只能______玩隐身,微博只敢看不敢发怕被说有时间更新没时间写稿,编造的拖稿理由______,什么手指软组织挫伤、眼压高导致间歇性失明……还有比这更猥琐的生存状态吗?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______。
单选题要使地下管线合理埋设、各得其所,必须要有一个统一的规划,应把管线铺设与房屋、道路、树木、电杆等联系起来统一考虑。由于城市的现代化水平会不断提高,难以准确地预测将来的发展状况,所以还要预留出将来可能增加的地下管线位置来。各种地下管线都应该与道路平行,如果有一条管线斜着埋设,就会占去别的管线的位置。为了使地下管线的铺设合理,一些国家还规定了它们之间的最小距离,如俄罗斯就规定,自来水管离污水管至少要5米,行道树离下水道至少要1.5米。
对文意理解不准确的是______。
单选题春秋、战国的确是中国历史上举足轻重的“盛世”,虽然政治上混乱不堪、军事上征战连绵,痛苦、泪水、鲜血始终纠缠着这一时期的人们,但对于思想、对于文化、对于科技等却是前所未有甚至空前绝后的“黄金时期”,甚至从无序的政治混沌角度着眼,旧有政治体系在激烈的社会变革中土崩瓦解,代之以更为先进、更加充满活力的新兴政治架构,亦不失为一种良性事实。即使攻战杀伐不休的军事活动也催生出《孙子兵法》这样的“珍珠”,也用大国吞并小国的方式为中国大地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如果乱世拥有的只是痛苦,那么璀璨的文明就无以诞生,也无以继复。根据这段文字,可以推断出下列哪一选项为正确的?( )
单选题有3户人家共订了10份日报,每户人家至少2份,最多4份。问: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订法?______ A.6 B.12 C.18 D.21
单选题阅读以下文字,并完成下面的题目。
成语是常用的固定词组,在汉语中多数由四个字组成。
“四字格”是汉语成语的常见形式,也是汉语使用者最喜欢的形式之一。吕叔湘先生曾这样指出:“四音节好像一直都是汉语使用者非常爱好的语音段落,最早的诗集《诗经》里的诗以四音为主。启蒙课本的《千字文》《百家姓》《李氏蒙求》《龙文鞭影》等等都是四音。亭台楼阁常有四言的横额。流传最广的成语也是四言为多。”为什么“四字格”成语备受使用者喜爱呢?其中有诸多原因。
首先,因为它是最具有汉语文化特点的庄重典雅的形式,它最符合汉语文化中“以偶为佳”、“以四言为正”的审美要求。“以偶为佳”是古人崇尚对偶的美学观,本质上也是认识世界的哲学观。古人对客观美的认识,就是成双成对的:“天”和“地”,“方”和“圆”,“日”和“月”,“山”和“川”等等。反映在文学艺术上,对联要求上下两联字数、结构相同,平仄相对;诗歌讲究对仗,尤其是律诗,颔联和颈联是一定要用对仗的。古人之所以格外重视四言,是因为“四言”是唯一的字数较少却既能一次四分又能两次偶分的一种形式,最能体现“以偶为佳”的要求。从语言内部考察,“四字格”结构灵活多变,它几乎能配置任何一种语法关系,满足结构变化的需要。再从音律上看,“四字格”大多能平仄相间,体现出汉语声调特有的节奏感和音乐美。由此可见,汉语成语在形式上选择了“四字格”,其根深深扎在汉语文化的土壤中。从现代心理特点来分析,它能提高记忆的效率。可见,“四字格”作为汉语文化特有的一种“经典”形式,确有它的精妙之处。
其次,从内容上看,成语也是汉族语言文化的精华所在。出自寓言故事的成语如狐假虎威、守株待兔等,这些成语都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闪动着智慧的火花。出自神话传说的成语如点石成金、南柯一梦等,这些成语往往反映某种精神或说明某个道理,使人们受到鼓舞或得到启示。出自历史故事的成语如一鼓作气、纸上谈兵等,这些成语有些是历史事件的概括,有些则是历史人物的言行。还有一些非典故性的成语,大多来自古代的作品,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古代一些名家的名篇。这些名篇,也是我们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珍品”。由这些“珍品”锤炼出的成语,往往是作品的精华所在。如儒家经典《论语》一书产生的成语,收在《成语探源辞典》中的有166条。这些成语,有的就是《论语》中的原文,如哀而不伤;有的则把较长句子______,变成四音节成语,如患得患失;还有的是把出处不同,而意思相关的双音节词合在一起,构成四音节成语,如屏气凝神。还有一些其他方法,但无论是用哪种方法,其结果都保留了原文中的精华部分。
单选题精神文明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个方面一起努力,共同配合,形成合力,常抓不懈。______,这中间各级党委和政府领导的重视是起决定性作用的。______这又不仅仅是党和政府的事,______不仅仅是文化宣传单位的事,______是全社会的事,只有各级领导以及工厂、农村、学校、家庭、法律等各个方面各行各业都来重视,都来努力, 取得实效和长效。 填入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当然 然而 而且 而 以便B.然而 因为 而且 所以 才能C.固然 然而 更 而 以便D.当然 但 也 而 才能
单选题晴朗:阴沉A.吃饭:穿衣B.生:死C.炎热:凉爽D.色彩:缤纷
单选题根据以下图表资料,回答下列小题。以下3个表格呈现了全国2012年1~10月份房地产开发、销售情况,请根据表格信息,回答问题。
单选题一天,老师让小马虎把甲、乙、丙、丁、戊的作业本带回去,小马虎见到这五人后就一人给了一本,结果全发错了。现在知道: (1)甲拿的不是乙的,也不是丁的; (2)乙拿的不是丙的,也不是丁的; (3)丙拿的不是乙的,也不是戊的; (4)丁拿的不是丙的,也不是戊的; (5)戊拿的不是丁的,也不是甲的。 另外,没有两人相互拿错(例如甲拿乙的,乙拿甲的)。 则五个人拿的本子分别是谁的?( )A.丙,戊,丁,甲,乙B.戊,甲,丁,乙,丙C.甲,丙,丁,戊,乙D.戊,甲,丁,丙,乙
单选题金刚石:石墨______。
单选题相对剥夺感是指人们在与那些地位相近,又不完全等同于自己的人或群体做比较时,由价值期待和价值能力不一致的认知所产生的一种心理状态。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相对剥夺感的是______。 A.参加学生会竞选的人数比往年多了一倍,小燕感到竞选的压力更大了 B.王某从海外名校学成归来,总觉得在单位里无法施展自己的才华和能力 C.小张经常出色地完成各项工作,项目组其他人认为小张就是喜欢表现自己 D.小杨原本认为自己的工作还不错,但是参加同学聚会后,他觉得跟同学相比显得没有前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