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兴星股份有限公司(本题以下简称“兴星公司”)为上市公司,2014年企业合并、长期股权投资有关资料如下: (1)2014年1月1日,兴星公司向薇灵公司定向发行1000万元普通股(每股面值1元,每股市价10元)作为对价,取得薇灵公司拥有的甲公司80%的股权,并于当日取得控制权。在本次并购前,薇灵公司与兴星公司不存在关联方关系。 为进行本次并购,兴星公司发生评估费、审计费以及律师费100万元,为定向发行股票,兴星公司支付了证券商佣金、手续费200万元。 2014年1月1日,甲公司资产账面价值为24000万元,负债账面价值为16000万元,净资产账面价值为8000万元,经评估后甲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为25000万元,负债公允价值为16000万元,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为9000万元。 兴星公司在购买日,确认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10100万元。 (2)2014年甲公司发生亏损2400万元,兴星公司在个别报表上确认了投资损失3840万元。 (3)兴星公司于2014年7月1日从证券市场上购入乙公司(系上市公司)股票2040万元,其中包括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40万元,另外支付相关税金和手续费2万元。购入股票后,兴星公司拥有乙公司1%的表决权资本,对乙公司生产经营决策不具有重大影响。兴星公司拟长期持有该股票,将其作为长期股权投资,确定的初始投资成本为2002万元。 要求:
问答题2013年1月1日,经股东大会批准,甲上市公司(以下简称“甲公司”)与100名高级管理人员签署股份支付协议。协议规定:①甲公司向100名高级管理人员每人授予10万份股票期权,行权条件为这些高级管理人员从授予股票期权之日起连续服务满3年,公司3年平均净利润增长率达到12%;②符合行权条件后,每持有1份股票期权可以自2016年1月1日起1年内,以每股5元的价格购买甲公司1股普通股股票,在行权有效期内未行权的股票期权将失效。甲公司估计授予日每份股票期权的公允价值为15元。2013年至2016年,甲公司与股票期权有关的资料如下: (1)2013年5月,甲公司自市场回购本公司股票1000万股,共支付款项8050万元,作为库存股,待行权时使用。 (2)2013年,甲公司有2名高级管理人员离开公司,本年净利润增长率为10%。该年年末,甲公司预计未来两年还将有2名高级管理人员离开公司,预计3年平均净利润增长率将达到12%;2013年年末每份股票期权的公允价值为16元。 (3)2014年,甲公司没有高级管理人员离开公司,本年净利润增长率为14%。该年年末,甲公司预计未来一年将有4名高级管理人员离开公司,预计3年平均净利润增长率将达到12.5%;2014年年末每份股票期权的公允价值为18元。 (4)2015年,甲公司有2名高级管理人员离开公司,本年净利润增长率为15%。2015年年末每份股票期权的公允价值为20元。 (5)2016年3月,96名高级管理人员全部行权,甲公司共收到款项4800万元,相关股票的变更登记手续已办理完成。 要求:
问答题A公司为一家工业生产企业,属于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该公司所处行业为高危行业,2014年的部分业务资料如下: 资料(一),A公司2014年8月份有关安全生产的资料如下: (1)A公司依据其产品产量按月提取安全生产费用,提取标准为10元/件,假定A公司2014年8月份的产品产量为10万件。 (2)2014年8月初,A公司购入一套车间防爆除尘系统,价款为300万元,增值税进项税额为51万元,款项已支付。 购入当日即投入安装,安装过程中,领用自产产品一批,实际成本为10万元,市场售价为15万元;支付人工费8万元。8月底安装完毕。假定A公司8月底的“专项储备—安全生产费”余额为600万元。 (3)2014年8月底,A公司按规定进行安全生产专项检查,发生安全生产检查费20万元。 资料(二),2014年9月,A公司决定自行建造一条新的生产线,有关资料如下: (1)购入一批工程物资,收到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为200万元,增值税额为34万元,款项已通过银行转账支付。 (2)工程领用工程物资190万元。 (3)工程领用生产用甲原材料一批,实际成本为100万元;购入该批甲原材料支付的增值税额为17万元;未对该批甲原材料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4)应付工程人员职工薪酬104万元。 (5)工程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进行试运转,领用生产用乙原材料实际成本为20万元,购入该批乙原材料支付的增值税额为3.4万元;以银行存款支付其他支出5万元。未对该批乙原材料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工程试运转生产的产品完工转为库存商品。该库存商品成本中耗用乙原材料的增值税额为3.4万元,经税务部门核定可以抵扣;该库存商品的估计售价(不含增值税)为38.3万元。 (6)2014年9月底,工程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并交付使用。 (7)剩余工程物资转为生产用原材料,并办妥相关手续。 资料(三),2014年10月,A公司决定处置一项固定资产,有关资料如下: 2014年10月31日,A公司与B公司签订一项资产转让协议,协议约定A公司将于2015年1月10日将一台丙设备转让给B公司,售价为200万元,预计清理费用为2万元。A公司该台设备原价1000万元,购入时预计使用寿命为10年,预计净残值为10万元,截止2014年10月31日已提折旧640万元。 (“应交税费”科目要求写出明细科目及专栏名称;答案中的金额单位用万元表示) 要求:
问答题甲公司拥有A、B、C三家工厂,分别位于国内、美国和英国,假定各工厂除生产设备外无其他固定资产,2011年受国内外经济发展趋缓的影响,甲公司产品销量下降30%,各工厂的生产设备可能发生减值,该公司2011年12月31日对其进行减值测试,有关资料如下: (1)A工厂负责加工半成品,年生产能力为100万件,完工后按照内部转移价格全部发往B、C工厂进行组装,但B、C工厂每年各自最多只能将其中的60万件半成品组装成最终产品,并各自负责其组装完工的产品于当地销售。甲公司根据市场需求的地区分布和B、C工厂的装配能力,将A工厂的半成品在B、C工厂之间进行分配。 (2)12月31日,A、B、C工厂生产设备的预计尚可使用年限均为8年,账面价值分别为人民币6000万元、4800万元和5200万元,以前年度均未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3)由于半成品不存在活跃市场,A工厂的生产设备无法产生独立的现金流量。12月31日,估计该工厂生产设备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为人民币5000万元。 (4)12月31日,甲公司无法估计B、C工厂生产设备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以及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也无法合理估计A、B、C三家工厂生产设备在总体上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但根据未来8年最终产品的销量及恰当的折现率得到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为人民币13000万元。 要求:
问答题某事业单位2010年收到上级补助收入50000元,当年开展专业业务活动生产产品一批,全部用于销售,取得收入40000元,按规定应交销售税金200元。生产该批产品发生的成本费用31000元(已知该事业单位开展专业业务活动实行内部成本核算)。 要求:
问答题2014年1月1日,经股东大会批准,甲上市公司(以下简称“甲公司”)与100名高级管理人员签署股份支付协议。协议规定:①甲公司向100名高级管理人员每人授予10万份股票期权,行权条件为这些高级管理人员从授予股票期权之日起连续服务满3年,且公司3年平均净利润增长率达到10%;②符合行权条件后,每持有1份股票期权可以自2017年1月1日起1年内,以每股4元的价格购买甲公司1股普通股股票,在行权有效期内未行权的股票期权将失效。甲公司估计授予日每份股票期权的公允价值为12元。2014~2017年,甲公司与股票期权有关的资料如下: (1)2014年5月,甲公司自市场回购本公司股票1000万股,以银行存款支付款项5000万元,作为库存股待员工行权时使用。 (2)2014年,甲公司有4名高级管理人员离开公司,本年净利润增长率为8%。2014年末,甲公司预计未来两年将有4名高级管理人员离开公司,预计3年平均净利润增长率将达到10%;当日每份股票期权的公允价值为13元。 (3)2015年,甲公司有2名高级管理人员离开公司,本年净利润增长率为10%。2015年末,甲公司预计未来一年将有2名高级管理人员离开公司,预计3年平均净利润增长率将达到11%;每份股票期权的公允价值为13元。 (4)2016年,甲公司有4名高级管理人员离开公司,本年净利润增长率为13%。2016年末,每份股票期权的公允价值为15元。 (5)2017年3月,90名高级管理人员全部行权,甲公司共收到款项300万元,相关股票的变更登记手续已办理完成。 要求:
问答题甲、乙、丙公司均系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相关资料如下。 资料一:2016年8月5日,甲公司以应收乙公司账款438万元和银行存款30万元取得丙公司生产的一台机器人,将其作为生产经营用固定资产核算。该机器人的公允价值和计税价格均为400万元。当日,甲公司收到丙公司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价款为400万元,增值税税额为68万元。交易完成后,丙公司将于2017年6月30日向乙公司收取款项438万元,对甲公司无追索权。 资料二:2016年12月31日,丙公司获悉乙公司发生严重财务困难,预计上述应收款项只能收回350万元。 资料三:2017年6月30日,乙公司未能按约付款。经协商,丙公司同意乙公司当日以一台原价为600万元、已计提折旧200万元、公允价值和计税价格均为280万元的R设备偿还该项债务,当日,乙、丙公司办妥相关手续,丙公司收到乙公司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价款为280万元,增值税税额为47.6万元。丙公司收到该设备后,将其作为固定资产核算。假定不考虑货币时间价值,不考虑除增值税以外的税费及其他因素。 要求:
问答题考核借款费用。 深圳公司为提高绿色能源产品的生产能力,决定投资1.5亿元新建一条生产线,其筹集资金和投资情况如下: (1)2014年1月1日为购建该生产线,深圳公司按面值发行固定利率债券10000万元,期限为5年,票面年利率10%,利息在每年末支付一次,到期支付最后一次利息和本金。假设不考虑发行费用。 (2)深圳公司于2014年2月1日动工兴建该生产线,并于2015年6月末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其中,由于设备运输途中发生事故,该工程于7月1日~10月30日被迫临时停工4个月。 (3)深圳公司发行债券取得资金除专门用于支付工程款外,与银行签订合同,将暂时闲置资金按照固定月收益率0.5%从银行收取资金占用费。深圳公司支付工程进度款和闲置资金情况如下:
支付工程款和闲置资金情况
单位:万元
日期
支付工程款
累计支出
闲置资金
2014年1月1日
0
0
10000
2014年3月1日
1000
1000
9000
2014年4月1日
1000
2000
8000
2014年6月1日
4000
6000
4000
2014年11月1日
3000
9000
1000
2015年1月1日
2000
11000
0
2015年2月1日
3000
14000
0
2015年6月30日
1000
15000
0
(4)2015年1月1日,深圳公司从建设银行借入一般借款2000万元,期限3年,贷款年利率为12%,利息在年末支付。 (5)假设上述工程支付的款项首先用发行债券款支付,然后动用一般借款资金,仍不足时用自有资金支付。 (答案中的金额单位以万元表示) 要求:
问答题甲公司20×3年至20×5年有关资料如下: (1)20×3年1月1日,甲公司与丁公司签订技术转让协议,自丁公司取得其拥有的一项专利权。协议约定,专利权的转让价款为3000万元,甲公司应于协议签订之日支付600万元,其余款项分四次自当年起每年12月31日支付600万元。当日,甲公司与丁公司办理完成了专利权的权利变更手续。 上述取得的专利权用于甲公司机电产品的生产,预计使用年限为10年,预计净残值为零,采用直线法摊销。 20×5年2月1日,甲公司与庚公司签订技术转让协议,将20×3年从丁公司取得的专利权转让给庚公司,转让价款为2000万元。同时,甲公司、庚公司与丁公司签订协议,约定甲公司因取得该专利权尚未支付丁公司的款项1200万元由庚公司负责偿还。 20×5年2月5日,甲公司收到庚公司支付的款项800万元。同日,甲公司与庚公司办理完成了专利权的权利变更手续。 (2)20×3年3月1日,甲公司开始自行研究开发一项用于企业产品生产的新产品专利技术,在研究开发过程中发生材料费2000万元、人工工资500万元,以及用银行存款支付的其他费用200万元,总计2700万元,其中,符合资本化条件的支出为1800万元,20×3年12月31日,该专利技术已经达到预定用途。假定形成无形资产的专利技术采用直线法按10年摊销,无残值。 (3)其他相关资料如下: ①假定上述交易或事项不考虑增值税及其他相关税费,相关资产未计提减值准备。 ②假定实际利率为6%。 ③复利现值系数:(P/F,6%,1)=0.9434,(P/F,6%,2)=0.8900,(P/F,6%,3)=0.8396,(P/F,6%,4)=0.7921。 ④年金现值系数:(P/A,6%,3)=2.6730,(P/A,6%,4)=3.4651。 要求: (答案中的金额单位用万元表示)
问答题ABC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其2017年12月份发生的与职工薪酬有关的业务如下: (1)2017年12月份,ABC公司以其生产的成本为0.3万元/台的洗衣机作为福利发放给200名职工,每台洗衣机的市场售价为0.6万元/台;同时将公司上月外购的200套百变衣柜发放给上述人员,企业购买这些衣柜的含税价格为0.5万元/套,已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假定200名职工中120名为企业生产人员,30名为销售精英,50名为总部管理人员。 (2)ABC公司实行累积带薪缺勤货币补偿制度,补偿金额为放弃带薪休假期间平均日工资的2倍。2017年,ABC公司有25名管理人员放弃5天的带薪年休假,该公司平均每名职工每个工作日工资为300元。 (3)ABC公司2016年经营业绩超出预期,董事会决定对该公司的管理人员进行奖励。2017年6月20日,ABC公司从公司外部购入20套商品房奖励公司的20名高级管理人员,该商品房每套100万元,公司以每套65万元的价格出售给职工,但要求相关人员需要自2017年7月1日起在公司继续服务5年。 (4)2017年12月,计提并发放11月份职工工资1670万元,其中生产人员工资850万元,销售人员工资500万元,管理人员工资320万元,其中代扣个人所得税170万元。 (5)因业务整合需要,ABC公司与部分职工签订了正式的解除劳动关系协议。该协议签订后,A公司不能单方面解除。根据该协议,ABC公司于2018年1月1日起至2018年6月20日期间将向辞退的职工一次性支付补偿款1000万元。该辞退计划已经公布,尚未实际实施。 要求(答案中金额单位用“万元”表示):
问答题2014年1月1日,经股东大会批准,甲公司与50名高级管理人员签署股份支付协议。协议规定:①甲公司向50名高级管理人员每人授予10万份股票期权,行权条件为:第一年年末的甲公司净利润增长率达到20%;第二年年末的甲公司净利润两年平均增长17%;第三年年末的甲公司净利润三年平均增长10%;②符合行权条件后,每持有1份股票期权可以自次年1月1日起1年内,以每股5元的价格购买甲公司1股普通股股票(每股面值1元),在行权期间内未行权的股票期权将失效。甲公司估计授予日每份股票期权的公允价值为15元。2014年至2017年,甲公司与股票期权有关的资料如下: (1)2014年,甲公司有1名高级管理人员离开公司,本年净利润增长率为18%。该年年末,甲公司预计未来两年将有1名高级管理人员离开公司,预计至2015年年末可以满足两年净利润平均增长17%。 (2)2015年,甲公司没有高级管理人员离开公司,本年净利润增长率为14%。该年年末,甲公司预计未来1年将有2名高级管理人员离开公司,预计3年平均净利润增长率将达到12.5%。 (3)2016年,甲公司有1名高级管理人员离开公司,本年净利润增长率为15%。 (4)2017年3月,48名高级管理人员全部行权,甲公司共收到款项2400万元,相关手续已办理完成。 要求:
问答题长江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江公司”)有关股份支付的资料如下。 (1)2007年1月1日,经股东大会批准,长江公司授予100名中层以上管理人员每人200份现金股票增值权,相关人员从2007年1月1日起必须在该公司连续服务3年,即可从2009年12月31日起根据股价的增长幅度获得现金,该增值权应在2011年12月31日之前行使完毕。长江公司估计,该增值权在负债结算之前的每一资产负债表日以及结算日的公允价值和可行权后的每份增值权现金支出额如下:(金额单位为元)
年份
公允价值
支付现金
2007
12
2008
14
2009
15
16
2010
20
18
2011
22
(2)第一年有10名管理人员离开公司,长江公司估计未来两年还将有5名管理人员离开公司;第二年又有8名管理人员离开公司,长江公司估计未来一年还将有7名管理人员离开公司;第三年又有6名管理人员离开公司。 (3)假定第三年来(2009年12月31日),有20人行使股票增值权取得了现金;第四年末(2010年12月31日),有32人行使了股票增值权;第五年末(2011年12月31日),剩余24人全部行使了股票增值权。 要求:
综合题考核会计差错更正+会计政策变更。 甲公司的财务经理在复核2016年度财务报表时,对以下交易或事项会计处理的正确性难以作出判断: (1)为减少交易性金融资产市场价格波动对公司利润的影响,2016年1月1日,甲公司将所持有乙公司股票从交易性金融资产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并将其作为会计政策变更采用追溯调整法进行会计处理。2016年1月1日,甲公司所持有乙公司股票共计300万股,其中200万股系2015年1月5日以每股12元的价格购入,支付价款2400万元,另支付相关交易费用8万元;100万股系2013年10月18日以每11元的价格购入,支付价款1100万元,另支付相关交易费用4万元。2015年12月31日,乙公司股票的市场价格为每股10.5元。甲公司估计该股票价格为暂时性下跌。 2016年12月31日,甲公司对持有的乙公司股票按照年末公允价值进行了后续计量,并将其公允价值变动计入了所有者权益。2016年12月31日,乙公司股票的市场价格为每股10元。 (2)为减少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对公司利润的影响,从2016年1月1日起,甲公司将出租厂房的后续计量由公允价值模式变更为成本模式,并将其作为会计政策变更采用追溯调整法进行会计处理。甲公司拥有的投资性房地产系一栋专门用于出租的厂房,于2013年12月31日建造完成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并用于出租,成本为8500万元。 2016年度,甲公司对出租厂房按照成本模式计提了折旧,并将其计入当期损益。在投资性房地产后续计量采用成本模式的情况下,甲公司对出租厂房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出租厂房自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的次月起计提折旧,预计使用25年,预计净残值为零。在投资性房地产后续计量采用公允价值模式的情况下,甲公司出租厂房各年末的公允价值如下:2013年12月31日为8500万元;2014年12月31日为8000万元;2015年12月31日为7300万元;2016年12月31日为6500万元。 (3)2016年1月1日,甲公司按面值购入丙公司发行的分期付息、到期还本债券35万张,支付价款3500元。该债券每张面值100元,期限为3年,票面年利率为6%,利息于每年末支付。甲公司将购入的丙公司债券分类为持有至到期投资,2016年12月31日,甲公司将所持有丙公司债券的50%,予以出售,并将剩余债券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重分类日剩余债券的公允价值为1850元。除丙公司债券投资外,甲公司未持有其他公司的债券。甲公司按照净利润的10%计提法定盈余公积。 本题不考虑所得税及其他因素。 要求:
综合题考核日后事项。 甲公司为上市公司,适用所得税税率为25%,预计未来期间税率不变。2015年的年度财务报告于2016年3月15日编制完成,注册会计师审计完成后,2016年4月5日董事会批准对外公布。甲公司发生了下列业务: (1)2015年12月20日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一项销售合同销售产品一批,12月28日甲公司发出货物并向乙公司开出增值税专用发票。发票上注明的货款金额300万元,增值税额51万元,该批产品的成本为180万元,乙公司尚未支付全部款项。2016年1月5日乙公司收到货物后发现不符合合同要求,经协商予以退货。1月12日甲公司收到乙公司退回的货物和税务机关开具的退货证明。假定甲公司对应收账款(不含增值税额)采用余额百分比法计提坏账,坏账损失率为2%。 (2)甲公司共有1000名员工,每名员工每年可享受5天带薪假,该公司实行累积带薪缺勤制度,未使用年休假只能顺延1年,过期作废。首先使用当年享有的权利,不足部分再从上年结转的带薪假扣除。2015年,每个员工当年未使用带薪假2天。预计2016年管理人员30人、销售人员50人、车间工人150人,合计230名员工,会使用6天带薪假。其他员工休假不超过5天。该公司平均每名职工每个工作日工资300元。 (3)2015年8月20日,甲公司与丙公司签订一份货物代管合同,按合同规定应收取代管费30万元。由于后期丙公司发生其他违约行为,损害了甲公司的经济利益,于是甲公司没有经过丙公司同意,把丙公司货物出售给丁公司。丙公司于12月5日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甲公司赔偿其损失1000万元,截至2015年12月31日,该诉讼尚未判决。甲公司代理律师估计未来甲公司很可能败诉,若败诉,就要退还丙公司货款800万元和增值税款136万元,减去应收代管费30万元,预计甲公司应支付给丙公司906万元。2016年3月8日,法院判决甲支付给丙公司850万元。甲公司和丙公司均不再上诉,当日甲公司将款项全部支付给丙公司。 (4)2016年4月15日甲公司董事会决定分配现金股利,每10股派发2元。已知甲公司发行在外的普通股10000万股。 要求:
综合题甲公司2012年度和2013年度发生的有关交易或事项如下: (1)2012年5月10日,甲公司的客户(丙公司)因产品质量问题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法院裁定甲公司赔偿损失200万元,截止2012年6月30日,法院尚未对上述案件作出判决,在向法院了解情况并向法院顾问咨询后,甲公司判断该产品质量诉讼案件发生赔偿损失的可能性小于50%。 2012年12月31日法院尚未对案件作出判决,甲公司对丙公司产品质量诉讼案件重新进行了评估,认定该诉讼案件状况与2012年6月30日相同。 2013年6月5日,法院对丙公司产品质量诉讼案件作出判决,驳回丙公司的诉讼请求。 (2)因丁公司发生经营亏损无法支付所欠甲公司货款,甲公司2012年6月2日与丁公司达成债务重组协议。协议约定:双方同意丁公司以其持有乙公司的60%股权用以抵偿其欠甲公司货款5000万元,该股权公允价值为4200万元。甲公司对上述应收账款已计提坏账准备500万元。 2012年6月20日,上述债务重组经甲公司、丁公司董事会和乙公司股东会批准。2012年6月30日,办理完成了乙公司的股东变更登记手续。同日,乙公司的董事会进行了改选,改选后董事会由7名董事组成,其中甲公司委派5名董事。乙公司章程规定,其财务和经营决策需经董事会半数以上成员通过才能实施。2012年6月30日,乙公司可辨认净资产的账面价值为6300万元,除一项固定资产外,其他资产和负债的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相等。该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为600万元,公允价值为800万元,原预计使用年限为30年,截止2012年6月30日已使用20年,预计尚可使用10年。乙公司对上述固定资产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预计净残值为零。 (3)2012年12月31日,甲公司对乙公司的商誉进行减值测试。在进行商誉减值测试时,甲公司将乙公司的所有资产认定为一个资产组,而且判断该资产组的所有可辨认资产不存在减值迹象。甲公司估计乙公司资产组的可收回金额为6990万元。 (4)2013年6月28日,甲公司与戊公司签订股权置换合同,合同约定:甲公司以其持有乙公司股权与戊公司所持有辛公司30%股权进行置换;甲公司所持有乙公司60%股权的公允价值为5000万元,戊公司所持有辛公司30%股权的公允价值为4800万元。戊公司另支付补价200万元。2013年6月30日,办理完成了乙公司、辛公司的股东变更登记手续,同时甲公司收到了戊公司支付的补价200万元。 (5)其他资料如下: ①甲公司与丁公司、戊公司均不存在任何关联方关系。甲公司通过债务重组取得乙公司股权前,未持有乙公司股权。乙公司未持有任何公司的股权。 ②乙公司2012年7月1日到12月31日期间实现净利润200万元。除实现的净利润外,乙公司未发生其他影响所有者权益变动的事项。 ③本题不考虑所得税及其他相关影响事项。 要求:
综合题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乙公司)为华东地区的一家上市公司,属于增值税一般纳税企业,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乙公司2012年至2015年与固定资产有关的业务资料如下。 (1)2012年12月1日,乙公司购入一条需要安装的生产线,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生产线价款为1150万元,增值税额为195.5万元,款项以银行存款支付;没有发生其他相关税费。 (2)2012年12月1日,乙公司开始以自营方式安装该生产线。安装期间领用生产用原材料实际成本和计税价格均为40万元,发生安装工人工资6万元,没有发生其他相关税费。该原材料未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3)2012年12月31日,该生产线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当日投入使用。该生产线预计使用年限为6年,预计净残值为20万元,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 (4)2013年12月31日,乙公司在对该生产线进行检查时发现其已经发生减值。 乙公司预计该生产线在未来4年内每年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100万元、150万元、200万元、300万元,2016年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以及该生产线使用寿命结束时处置形成的现金流量净额合计为200万元;假定按照5%的折现率和相应期间的时间价值系数计算该生产线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该生产线的销售净价为782万元。 已知部分时间价值系数,见下表。
系数
1年
2年
3年
4年
5年
5%的复利现值系数
0.9524
0.9070
0.8638
0.8227
0.7835
(5)2014年1月1日,该生产线的预计尚可使用年限为5年,预计净残值为12.56万元,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 (6)2014年6月30日,乙公司采用出包方式对该生产线进行改良。当日,该生产线停止使用,开始进行改良。在改良过程中,乙公司以银行存款支付工程总价款122.14万元。 (7)2014年8月20日,改良工程完工验收合格并于当日投入使用,预计尚可使用年限为8年,预计净残值为10.2万元,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2013年12月31日,该生产线未发生减值。 (8)2015年4月30日,乙公司与丁公司达成债务重组协议,以该生产线抵偿所欠丁公司货款1000万元,此时该项固定资产公允价值为800万元。当日,乙公司与丁公司办理完毕财产移交手续,不考虑其他相关税费。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答案中的金额单位用万元表示)
综合题甲公司2013年至2015年对乙公司股票投资的有关资料如下: 资料一:2013年1月1日,甲公司定向发行每股面值为1元,公允价值为4.5元的普通股1000万股作为对价取得乙公司30%有表决权的股份。交易前,甲公司与乙公司不存在关联方关系且不持有乙公司股份;交易后,甲公司能够对乙公司施加重大影响。取得投资日,乙公司可辨认净资产的账面价值为16000万元,除行政管理用W固定资产外,其他各项资产、负债的公允价值分别与其账面价值相同。该固定资产原价为500万元,原预计使用上限为5年,预计净残值为零,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已计提折旧100万元;当日,该固定资产的公允价值为480万元,预计尚可使用4年,与原预计剩余年限相一致,预计净残值为零,继续采用原方法计提折旧。 资料二:2013年8月20日,乙公司将其成本为900万元的M商品以不含增值税的价格1200万元出售给甲公司。至2013年12月31日,甲公司向非关联方累计售出该商品50%,剩余50%作为存货,未发生减值。 资料三:2013年度,乙公司实现的净利润为6000万元,因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增加其他综合收益200万元,未发生其他影响乙公司所有者权益变动的交易或事项。 资料四:2014年1月1日,甲公司将对乙公司股权投资的80%出售给非关联方,取得价款5600万元,相关手续于当日完成,剩余股份当日公允价值为1400万元。出售部分股份后,甲公司对乙公司不再具有重大影响,将剩余股权投资转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资料五:2014年6月30日,甲公司持有乙公司股票的公允价值下跌至1300万元,预计乙公司股价下跌是暂时性的。 资料六:2014年7月起,乙公司股票价格持续下跌,至2014年12月31日,甲公司持有乙公司股票的公允价值下跌至800万元,甲公司判断该股权投资已发生减值,并计提减值准备。 资料七:2010年1月8日,甲公司以780万元的价格在二级市场上售出所持乙公司的全部股票。 资料八:甲公司和乙公司采用的会计政策、会计期间相同,假定不考虑增值税、所得税等其他因素。 要求:
综合题甲公司和乙公司采用的会计政策和会计期间相同,甲公司和乙公司2016年至2017年有关长期股权投资及其内部交易或事项如下: 资料一:2016年度资料。 ①1月1日,甲公司以银行存款18400万元自非关联方购入乙公司80%有表决权的股份。交易前,甲公司不持有乙公司的股份且与乙公司不存在关联方关系;交易后,甲公司取得乙公司的控制权。乙公司当日可辨认净资产的账面价值为23000万元,其中股本6000万元,资本公积4800万元、盈余公积1200万元、未分配利润11000万元;各项可辨认资产、负债的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均相同。 ②3月10日,甲公司向乙公司销售A产品一批,售价为2000万元,生产成本为1400万元。至当年年末,乙公司已向集团外销售A产品的60%。剩余部分形成年末存货,其可变现净值为600万元,计提了存货跌价准备200万元;甲公司应收款项2000万元尚未收回,计提坏账准备100万元。 ③7月1日,甲公司将其一项专利权以1200万元的价格转让给乙公司,款项于当日收存银行。甲公司该专利权的原价为100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10年、残值为零,采用年限平均法进行摊销,至转让时已摊销5年。乙公司取得该专利权后作为管理用无形资产核算,预计尚可使用5年,残值为零。采用年限平均法进行摊销。 ④乙公司当年实现的净利润为6000万元,提取法定盈余公积600万元,向股东分配现金股利3000万元;因持有的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权益工具投资)公允价值上升计入当期其他综合收益的金额为400万元。 资料二:2017年度资料。 2017年度,甲公司与乙公司之间未发生内部购销交易。至2017年12月31日,乙公司上年自甲公司购入的A产品剩余部分全都向集团外售出;乙公司支付了上年所欠甲公司货款2000万元。假定不考虑增值税、所得税等相关税费及其他因素。 要求: (答案中的金额单位用万元表示)
综合题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该企业购进固定资产相关的增值税额可以抵扣,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甲公司20×0年至20×3年与固定资产有关的业务资料如下: (1)20×0年11月1日,甲公司以自营方式建造一条生产线。购入工程物资,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为2200万元,增值税额为374万元;发生保险费78万元,款项均以银行存款支付:工程物资已经入库。 (2)20×0年11月15日,甲公司开始以自营方式建造该生产线。工程领用工程物资2278万元。安装期间领用生产用原材料实际成本为100万元,发生安装工人薪酬70.4万元,没有发生其他相关税费。该原材料未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工程建造过程中,由于非正常原因造成部分毁损,该部分工程实际成本为50万元(不考虑增值税问题),未计提在建工程减值准备;应从保险公司收取赔偿款10万元,该赔偿款尚未收到。工程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进行试运转,领用生产用原材料实际成本为20万元。未对该批原材料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工程试运转生产的产品完工转为库存商品,该库存商品的估计售价(不含增值税)为40万元。 (3)20×0年12月31日,该生产线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当日投入使用。该生产线预计使用年限为6年,预计净残值为26.4万元,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 (4)20×1年12月31日,甲公司在对该生产线进行检查时发现其已经发生减值。甲公司预计该生产线在未来4年内每年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200万元、300万元、400万元、600万元,20×6年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以及该生产线使用寿命结束时处置形成的现金流量净额合计为400万元;假定按照5%的折现率和相应期间的时间价值系数计算该生产线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该生产线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为500万元。 已知部分时间价值系数如下:
1年
2年
3年
4年
5年
5%的复利现值系数
0.9524
0.9070
0.8638
0.8227
0.7835
(5)20×2年1月1日,该生产线的预计尚可使用年限为5年,预计净残值为25.12万元,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 (6)20×2年6月30日,甲公司采用出包方式对该生产线进行改良。当日,该生产线停止使用,开始进行改良。在改良过程中,甲公司以银行存款支付工程总价款253.88万元,被替换部分的账面价值为10万元。 (7)20×2年8月20日,改良工程完工验收合格并于当日投入使用,预计尚可使用年限为8年,预计净残值为20万元,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20×2年12月31日,该生产线未发生减值。 (8)20×3年4月20日,甲公司与丁公司达成协议,将该固定资产出售给丁公司,价款为2000万元,增值税税率为17%。20×3年4月30日,甲公司与丁公司办理完毕财产移交手续,开出增值税发票并收到价款,不考虑其他相关税费。 要求: (金额单位以万元表示)
综合题甲公司为一家大型国有企业集团公司,2015年度和2016年度,甲公司发生的相关业务如下: (1)2015年3月31日,甲公司与境外A公司的某股东签订股权收购协议,甲公司以110000万元的价格收购A公司的80%股份。6月30日,甲公司支付了收购款并完成股权划转手续,取得了对A公司的控制权,当日,A公司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为135000万元,账面价值为125000万元,其差额系一批存货导致,该批存货的公允价值为50000万元,账面价值为40000万元。收购前,甲公司与A公司之间不存在关联方关系,甲公司与A公司采用的会计政策及会计期间相同。 (2)2015年10月1日,甲公司向A公司出售一项专利权。交易日,甲公司专利权的成本为2800万元,累计摊销1600万元,未计提减值准备,公允价值为1500万元,增值税税额90万元;A公司换入专利权作为管理用无形资产,采用直线法摊销,预计尚可使用5年,预计净残值为零。 (3)A公司2015年实现净利润60000万元,假定利润均衡实现。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不一致的存货于2015年全部出售。A公司无其他所有者权益变动。 (4)2016年1月2日,除甲公司以外的A公司的其他股东向A公司投入货币资金170000万元,致使甲公司持有A公司股权比例降至40%,丧失对A公司的控制权,但对A公司具有重大影响。 (5)A公司2016年实现净利润70000万元,宣告并分配现金股利20000万元,无其他所有者权益变动。 假定:(1)除增值税外,不考虑其他相关税费。 (2)甲公司按净利润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3)不考虑其他因素。 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