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成本法核算时,下列各项应该确认投资收益的是( )。
预付账款属于负债类的会计科目,预收账款属于资产类的会计科目。
某商业企业采用毛利率法计算期末存货成本。A类商品2014年4月1日期初成本为700万元,当月购货成本为100万元,当月销售收入为900万元。A类商品第一季度实际毛利率为25%。2014年4月30日,A类商品月末结存成本为( )万元。
下列各项税金,应在“管理费用”账户中列支的有( )。
企业计提的长期借款利息中,符合计入产品成本条件的,应通过“制造费用”科目核算。( )
企业产品成本中原材料费用所占比重较大时,月末可采用的在产品和完工产品之间分配的方法是( )。
下列各项中,属于政府补助的有( )。
下列各项不属于企业收入的是( )。
A公司和B公司均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2016年11月20日,双方约定:A公司于12月1日交付B公司商品500件,总成本为400万元;B公司支付A公司价税合计585万元。当月末,A公司得知B公司因意外火灾造成重大财务困难,导致该项约定款项收回的可能性很小。为维持良好的企业信誉,A公司仍按原约定发货,并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同时代垫运杂费1万元,A公司在2016年12月由于该项业务减少的存货为______万元。
下列各项中,影响制造企业现金流量表“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项目金额的是______。
对于接受捐赠的非现金资产,没有相关凭据且未经资产评估、同类或类似资产的市场价格也无法可靠取得的,应( )。
甲公司系上市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增值税税率16%。甲公司共有职工520人,其中生产工人380人,车间管理人员60人,行政管理人员50人,销售机构人员30人。2016年12月发生与职工薪酬有关的事项如下。 (1)本月应付职工工资总额500万元,其中:生产工人工资为350万元,车间管理人员工资60万元,行政管理人员工资60万元,销售机构人员工资30万元。 (2)分别按照当月工资总额的2%和1.5%计提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根据当地政府规定,按照工资总额的10%计提并缴存“五险一金”。 (3)公司为10名高级管理人员每人租赁住房一套并提供轿车一辆,免费使用;每套住房年租金为6万元,每辆轿车年折旧额为4.8万元。 (4)公司为每名职工发放一台自产产品作为福利,每台产品成本0.4万元,市场售价0.5万元(不含增值税)。 (5)31日,预计由于职工累积未使用的带薪年休假权利而导致的预期支付的金额为2.5万元,假定该企业实行累积带薪缺勤制度,适用范围仅限于中层以上管理人员。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不考虑其他相关因素,分析回答下列小题(答案中的金额单位用元表示)。
甲公司2018年11月30日资产负债表中“固定资产”项目金额为2560万元,12月1日外购固定资产500万元,甲公司预计该固定资产使用年限为10年,预计净残值为0万元,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12月将自有的厂房对外出租,已知厂房原值为1000万元,截至12月31日已计提折旧800万元。除当月购入固定资产及对外出租厂房以外的其他固定资产当月计提折旧为200万元,假定不考虑相关税费,则甲公司2018年12月31日资产负债表中“固定资产”项目填列的金额为( )万元。
某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增值税税率17%。2009年3月有关资料如下: (1)月初“原材料”账户余额为150000元,“材料成本差异”账户借方余额为3100元。 (2)本月入库材料计划成本450000元,入库材料产生节约差异7900元。 (3)本月生产产品领用材料的计划成本为360000元。 [要求](1)计算本月生产产品领用材料应分配的成本差异。 (2)计算月末结存材料的实际成本。 (3)编制本月发出材料的有关会计分录。 ____________________
甲企业于2003年12月10日销售商品一批,售价600 000元(不含增值税),增值税税率17%,成本312 000元。A企业已收到购货方于2003年12月18日支付的款项。2004年5月10日,该批商品因质量出现严重问题被全部退回,A企业同意退货并将所收货款退回。要求:编制甲企业相应的会计分录。___________
下列各项,应通过“固定资产清理”科目核算的有( )。
在科目汇总表核算形式下,总分类账必须逐日逐笔登记。 ( )
下列各项关于要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表述正确的有( )。
某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为22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6年,预计净残值为10万元,采用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该固定资产在使用的第2年应当计提的折旧额为( )万元。
2017年12月,某公司甲产品生产成本的有关资料如下:计划耗用材料数量为480千克,材料计划单位成本为25元;实际耗用材料数量为450千克,材料实际单位成本为28元。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该产品耗用材料的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的差额为(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