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公司为国有控股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预计在未来期间不会发生变化。 2008年1月1日首次执行新会计准则。2008年1月1日经董事会和股东大会批准,于 2008年1月1日开始对有关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作如下变更:(1)考虑到技术进步因素,自2008年1月1日起将一套办公自动化设备的使用年限改为 5年。该套设备系2005年12月28日购入并投入使用,原价为81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8年,预计净残值为1万元(同税法),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按税法规定,该套设备的使用年限为8年,并按直线法计提折旧。(2)发出存货成本的计量由后进先出法改为全月一次加权平均法。A公司存货2008年年初账面余额为1 200万元,未发生减值损失。(3)用于生产产品的无形资产的摊销方法由年限平均法改为产量法。A公司生产用无形资产2008年年初“无形资产”账面余额为1 000万元,“累计摊销”科目余额为300万元 (与税法规定相同),已经摊销3年,未发生减值;按产量法摊销,每年摊销200万元。变更日该无形资产的计税基础与其账面价值相同。(4)开发费用的处理由直接计入当期损益改为有条件资本化。2008年发生符合资本化条件的开发费用700万元,本年摊销100万元(与税法规定相同)。税法规定,资本化的开发费用计税基础为其资本化金额的150%。(5)对某栋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出办公楼的后续计量由成本模式改为公允价值模式。该楼 2008年年初账面余额为2 000万元,未发生减值,变更日的公允价值为2 500万元。该办公楼在变更日的计税基础与其原账面余额相同。(6)将全部短期投资重分类为交易性金融资产,其后续计量由成本与市价孰低改为公允价值。该短期投资2008年年初账面价值为560万元,公允价值为580万元。变更日该交易性金融资产的计税基础为560万元。(7)所得税的会计处理由应付税款法改为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上述涉及会计政策变更的均采用追溯调整法,不存在追溯调整不切实可行的情况;A公司预计未来期间有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用以利用可抵扣暂时性差异。要求:根据上述资料,不考虑其他因素,回答下列各题。
某公司2003年12月31日购入一台设备,入账价值为4800万元,预计净残值为零,预计使用年限为8年,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税法规定的折旧年限为10年。公司采用债务法核算所得税,适用所得税税率为33%,2007年1月1日.递延税款.科目贷方余额为340万元。假设2007年度除上述事项外无其他纳税调整事项,公司在转回时间性差异时有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用以抵减可抵减时间性差异。该公司2007年12月31日.递延税款.科目贷方余额( )。
2007年1月1日,中远公司对B公司长期股权投资的入账价值是( )万元。
下列关于甲公司2008年度财务报表中有关项目的列示金额,正确的有( )。
在不考虑发行费用的情况下,甲公司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时权益成分的公允价值为( )万元。
AS公司2007年末、2008年末利润表利润总额项目金额为3600万元、4197万元。各年所得税税率为33%,与所得税有关经济业务如下: 项目 账面价值 计税基础 暂时性差异 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存货 1000 固定资产原值 1800 减:累计折旧 360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0 固定资产账面价值 1440 (1)2007年: ①2007年计提存货跌价准备90万元。②2006年12月购入固定资产,原值为1800万元,折旧年限为10年,净残值为零,会计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税法要求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使用年限为10年,净残值为零。③2007年支付非公益性赞助支出为600万元。④2007年本年发生研究开发支出1500万元,较2006年增长20%,其中900万元资本化支出计入无形资产成本。税法规定可按照实际发生研究开发支出的150%加计扣除。假定年末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⑤2007年支付违反税收罚款支出300万元。⑥2007年资产负债表相关资料如下: 2008年: ①2008年计提存货跌价准备150万元,累计计提存货跌价准备240万元,本年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60万元。②2008年支付非公益赞助支出为800 万元。③2008年发生研究开发支出1210万元,其中810万元资本化支出计入无形资产成本。税法规定可按照实际发生研究开发支出的150%加计扣除。假定年末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④2008年计提产品质量保证金300万元。⑤2008年资产负债表相关资料如下: 项目 账面价值 计税基础 暂时性差异 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存货 2000 2240 固定资产原值 1800 1800 减:累计折旧 648 360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60 0 固定资产账面价值 1092 1440 无形资产 810 0 预计负债 总计 要求: (1)计算2007年暂时性差异。 (2)计算2007年应交所得税。 (3)计算2007年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 (4)计算2007年利润表确认的所得税费用。 (5)编制2007年与所得税有关的会计分录。 (6)计算2008年暂时性差异。 (7)计算2008年应交所得税。 (8)计算2008年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发生额。 (9)计算2008年利润表确认的所得税费用。 (10)编制2008年与所得税有关的会计分录。_____________
下列有关甲公司在20×8年度利润表中应确认的所得税费用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
甲公司为购建固定资产于2007年1月1日按面值发行债券一批,面值为8000万元,期限5年,票面年利率6%,筹集资金8000万元(不考虑债券发行费用);7月1日又向银行借入2年期、年利率5%的款项4000万元。上述两项借款属于一般借款,假设无其他一般借款,则该公司2007年一般借款的加权平均年利率为( )。
20×7年度,甲公司发生的有关事项包括:减征所得税300万元;政府增加投资 1000万元;先征后返增值税100万元;政府拨入的因轮换专项储备物资而发生的轮换费500万元。甲公司20×7年度获得的政府补助金额为( )万元。
甲公司2006年3月在上年度财务会计报告批准报出后,发现2004年10月购入的专利权摊销金额错误。该专利权2004年应摊销的金额为120万元,2005年应摊销的金额为480 万元。2004年、2005年实际摊销金额均为480万元。甲公司对此重大会计差错采用追 溯重述法进行会计处理,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33%,按净利润的100%提取法定盈余公 积。甲公司2006年年初未分配利润应调增的金额是( )万元。
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11号股份支付》对职工权益结算股份支付的规定,企业应当在等待期内每个资产负债表日按照权益工具在授予日的公允价值,将取得的职工服务计入成本费用,同时增加( )。
甲公司于2007年2月1日与乙公司签订一项期权合同。根据该期权合同,甲公司有权要求乙公司于2008年1月31日购入甲公司普通股2 000股,每股为49元。合同签订日为 2007年2月1日,行权日为2008年1月31日,2007年2月1日每股市价为50元,2007年12月31日每股市价为47.5元,2008年1月31日每股市价为47.5元,2008年1月31日应支付的固定行权价格为49元,2007年2月1日期权的公允价值为日000元,2007年12月31日期权的公允价值为4 000元,2008年1月31日期权的公允价值为3 000元。假定期权将以现金净额结算,甲公司2007年应确认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为( )。
甲公司2002年12月1日购入并投入管理部门使用的设备一台,原价为15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10年,预计净残值为10万元。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2007年1月1日考虑到技术进步因素,将原估计的使用年限改为6年,净残值改为6万元。则由于上述会计估计变更对2007年净利润的影响金额为( )万元。
采用权益法核算时,下列各项中,不会引起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变动的是( )。
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38号—首次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首次执行日超出正常信用条件延期付款(或收款)、实质上具有融资性质的购销业务,不正确的处理方法 有( )。
甲公司2002年至2008年发生有关经济业务如下:(1)2002年1月10日,甲公司销售一批商品给乙公司,货款为2000万元(含增值税 额)。合同约定,乙公司应于2002年4月10日前支付上述货款。由于资金周转困难,乙 公司到期不能偿付货款。经协商,甲公司与乙公司达成如下债务重组协议:乙公司以一 批产品和一台设备偿还全部债务。乙公司用于偿债的产品成本为432万元,市场价格和 计税价格均为540万元,未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用于偿债的设备原价为1800万元,已计 提折旧720万元,市场价格为900万元;已计提减值准备180万元。债务重组日为2002 年12月31日。甲公司和乙公司适用的增值税税率均为17%。假定不考虑除增值税以外 的其他相关税费。预计该固定资产尚可使用6年,净残值为零,采用直线法摊销。甲公 司已计提坏账准备400万元。 (2)2004年12月31日,由于与该固定资产相关的经济因素发生不利变化,致使其发生 减值,其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为420万元,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为400 万元。 (3)假设甲公司为使产品进一步满足市场需要,适应新技术的发展,2006年底决定从 2006年12月31日起对该设备进行改造。 (4)2007年1月1日从银行借入专门借款500万元,期限为3年,年利率为12%,每年 1月1日付息。 (5)除专门借款外,公司只有一笔其他借款,为公司于2006年12月1日借入的长期借 款600万元,期限为5年,年利率为8%,每年12月1日付息。 (6)由于审批、办手续等原因,厂房于2007年4月1日才开始动工兴建,工程建设期间 的支出情况如下: 2007年4月1日:200万元。 2007年6月1日:100万元; 2007年7月1日:300万元; 2007年9月1日~12月31日由于施工质量问题工程停工4个月。 2008年1月1日:100万元; 2008年4月1日:50万元; 2008年7月1日:50万元。 工程于2008年9月30日完工,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专门借款中未支出部分全部存入银 行,假定月利率为0.5%。假定全年按照360天计算,每月按照30天计算。 要求: (1)编制2002年12月31日债务重组时的会计分录。 (2)编制甲公司2003年计提折旧的会计分录。 (3)编制甲公司2004年末提取减值准备的会计分录。 (4)编制甲公司2005年计提折旧的会计分录。 (5)计算2006年末固定资产账面价值。 (6)编制甲公司2006年12月31日将固定资产账面价值转入在建工程的会计分录。 (7)计算2007年借款利息资本化金额和应计入当期损益金额,并编制相关的会计分录。 (8)计算2008年借款利息资本化金额和应计入当期损益金额,并编制相关的会计分录。 (9)编制有关固定资产完工达到预定用途的会计分录。___.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职工薪酬的是( )。
企业发生的未决担保诉讼,如果律师或法律顾问等出具的书面意见上表明企业败诉的可能性大于胜诉的可能性,并且损失金额能够合理估计,就应当将损失金额( )。
AS公司为上市公司,系增值税一般纳税企业,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所得税,所得税税率33%,2006年的财务会计报告于2007年4月30日经批准对外报出。2006年所得税汇算清缴于2007年2月15日完成。2006年前该公司按净利润的10%计提法定盈余公积,2006年尚未提取法定盈余公积和法定公益金,2006年税后利润为56000万元。假定税法规定可按应收账款余额5.计提坏账准备在税前扣除;违约金和诉讼实际发生时允许税前扣除。2007年1月1日至4月30日会计报表公布日前发生如下事项: (1)2007年1月发现在2005年发生一项纳税调整事项未处理,即公司于2005年年末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500万元。该减值准备金额至2006年12月31日未发生变动。 (2)2007年1月发现一项重大差错。2006年1月18日购入一项无形资产,入账价值为30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甲公司2006年度对此项无形资产未进行摊销。 (3)2007年2月发现一项重大差错。2006年8月,甲公司与广告公司签订广告代理合同,委托该公司承办其产品广告业务。广告代理合同约定:广播电视广告费用1350万元,播放时间为2006年10月~2006年11月。甲公司于2006年9月支付上述费用计1350万元,考虑到广告的受益期间难以准确界定,将广告费计入长期待摊费用,在自2006年10月起的4年内平均摊入销售费用。假定广告费用均可税前扣除。 (4)2007年2月发现一项重大差错。公司有一项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取得成本为100万元,2006年12月31日公允价值为120万元,甲公司将公允价值变动计入损益。 (5)AS公司于2007年3月10日收到A企业通知,A企业已进行破产清算,无力偿还所欠部分货款,预计AS公司可收回应收账款的40%。 该业务为AS公司2006年3月销售给A企业的产品,价款为135万元(含增值税额)按合同规定A企业应于收到所购物资后一个月内付款。由于A企业财务状况不佳,面临破产,并已经到2006年12月31日仍未付款。AS公司为该项应收账款提取坏账准备21万元。假定税务部门尚未批准税前扣除。 (6)AS公司2007年2月10日收到B公司退货的产品以及退回的增值税发票联、抵扣联。 该业务为AS公司2006年11月1日销售给B公司的产品,价款100万元,产品成本80万元,消费税税率10%,2006年12月31日仍未收到货款,年末按5%计提了坏账准备。 (7)AS公司2007年3月15日收到C公司退货的产品以及退回的增值税发票联、抵扣联。 该业务为AS公司2006年11月10日销售给C公司的产品,价款200万元,增值税率17%,产品成本160万元,2006年12月31日仍未收到货款,年末按10%计提了坏账准备。 (8)2007年2月7日,经法庭一审判决,AS公司需要赔偿C公司违约金87万元,支付诉讼费用3万元。AS 公司不再上诉,并且赔偿款和诉讼费用已经支付。假定已经税务部门批准允许税前扣除。 该事项为AS公司与C公司签订供销合同,合同规定AS公司在2006年9月供应给C公司一批货物,由于AS 公司未能按照合同发货,致使C公司发生重大经济损失。C公司通过法律要求AS公司赔偿违约金等经济损失150万元,该诉讼案在2006年12月31日尚未判决,AS公司已确认预计负债60万元(含诉讼费用3万元)。 (9)2007年3月15日AS公司与E公司协议,E公司将其持有60%的乙公司的股权出售给AS公司,价款为10000万元。 (10)2007年3月20日公司董事会制定提请股东会批准的利润分配方案为:按照2006年净利润(调整后的)的10%计提法定盈余公积,分配现金股利300万元;分配股票股利400万元。 要求:根据以上资料,判断上述业务属于是调整事项还是非调整事项;并根据调整事项编制会计分录。涉及所得税均按每项业务调整,涉及调整利润分配项目的,合并编制相关会计分录。__________
甲公司系上市公司,2003年年末库存乙原材料、丁产成品的账面余额分别为1000万元和500万元;年末计提跌价准备前库存乙原材料、丁产成品计提的跌价准备的账面余额分别为0万元和100万元。库存乙原材料将全部用于生产丙产品,预计丙产成品的市场价格总额为1100万元,预计生产丙产成品还需发生除乙原材料以外的总成本为300万元,预计为销售丙产成品发生的相关税费总额为55万元。丙产成品销售中有固定销售合同的占80%,合同价格总额为900万元。丁产成品的市场价格总额为350万元,预计销售丁产成品发生的相关税费总额为18万元。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甲公司20×3年12月31日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为( )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