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甲公司于2×14年2月20日取得乙公司80%的股权,成本为8600万元,购买日乙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总额为9800万元。假定该项合并为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2×16年1月2日,甲公司将其持有的对乙公司长期股权投资的25%对外出售,取得价款2600万元。出售投资当日,乙公司自甲公司取得其80%股权之日持续计算的应当纳入甲公司合并财务报表的可辨认净资产总额为12000万元,其中自购买日至2×15年年末期间,乙公司按照购买日资产、负债公允价值计算实现的净利润为2500万元,分配现金股利300万元。该项交易后,甲公司仍能够控制乙公司的相关活动。不考虑所得税等因素的影响。要求:根据上述资料编制甲公司在2×16年1月2日个别财务报表中的处置分录及合并财务报表中的调整抵销分录。
问答题甲公司有关投资业务资料如下:
(1)2014年7月1日,甲公司以银行存款15000万元从其他股东处购买了乙公司10%的股权。甲公司与乙公司的原股东在交易前不存在任何关联方关系,当日乙公司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为160000万元(含一项存货评估增值200万元,一项无形资产评估增值400万元,预计无形资产尚可使用年限为10年,采用直线法摊销)。假定甲公司对乙公司10%的股权投资存在以下两种不同情况:第一种情况甲公司将其划分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核算;第二种情况甲公司将其划分为长期股权投资并采用权益法核算。
(2)2014年7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之间,乙公司向甲公司销售商品,该商品成本为200万元,售价为300万元,甲公司取得后至本年末已出售70%,其余形成存货;乙公司因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增加其他综合收益1000万元,在此期间乙公司一直未进行利润分配。乙公司全年实现净利润16000万元(其中上半年发生净亏损190万元)。此外,投资时评估增值的存货至本年末已经对外出售70%。2014年年末,该10%的股权投资的公允价值为18000万元。
(3)2015年1月1日,甲公司又以银行存款95000万元从乙公司其他股东处购买了乙公司50%的股权。追加投资后,甲公司对乙公司的持股比例上升为60%,取得了对乙公司的控制权。甲公司与乙公司的该股东在交易前不存在任何关联方关系,且该分步交易不属于“一揽子交易”。2015年1月1日乙公司可辨认净资产账面价值总额为175590万元(其中,股本20000万元、资本公积41000万元、盈余公积11459万元、未分配利润103131万元),公允价值为175660万元,其差额70万元为无形资产评估增值。原持有10%的股权投资的公允价值仍然为18000万元。
假定各方盈余公积计提的比例均为10%,不考虑所得税等因素的影响。
要求:
问答题ABC公司按照会计制度规定,对建造合同的收入确认由完成合同法改为从1998年起按完工百分比法确认收入,该公司保存的会计资料比较齐备,可以通过会计资料追溯计算。假设所得税税率为33%,所得税按债务法核算,税法按完工百分比法计算收入并计入应纳税所得额。该公司按净利润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两种方法计算的税前会计利润如下(计算过程略): (单位:万元) 年份 完工百分比法 完成合同法 1994年以前 400000 300000 1994年 240000 200000 1995年 180000 240000 1996年 200000 160000 1997年 260000 220000 1998年 300000 320000 要求: (1)计算ABC公司改变核算法后的累积影响数。 (2)进行账务处理。
问答题2012年1月1日,经股东会批准,大恒集团开始实施三项股份支付协议,相关资料具体如下。
资料(一)
大恒集团向其100名中层管理人员每人授予10万份股票期权,行权条件为自2012年1月1日起为公司服务满3年,协议中补充约定以大恒集团2011年经审计后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基础,若大恒集团2012年至2014年经审计后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分别达到2011年经审计后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的120%、130%、140%,则额外每人每年可以获得1万份股票期权的奖励,当年未达到可行权条件按不影响下一年的可行权处理。该项股票期权在2012年1月1日、2012年12月31日、2013年12月31日的公允价值分别为15元、18元、21元。
大恒集团每期末均无管理人员离职,并预期下一年也不存在人员离职,其在2012年达到当年补充协议的约定条件,但是在2013年未达到补充协议约定的条件。
资料(二)
大恒集团向其200名基层销售人员每人授予0.5万份现金股票增值权,其每年的行权条件分别为2012年销售收入增长25%,应收账款回款率达到80%;2013年销售收入增长35%,应收账款回款率达到75%;2014年销售收入增长42%,应收账款回款率达到68%;2015年销售收入增长58%,应收账款回款率达到65%。在达到可行权条件后,行权有效期为4年。假设该现金股票增值权在2012年1月1日、2012年12月31日、2013年12月31日的公允价值分别为4元、6元、8元。
大恒集团2012年共有20名销售人员离职,预计未来无人员离职,其在当年末即达到约定行权条件,但当期未有人行权。
大恒集团2013年4月5日又有30名销售人员离职,大恒集团共支付现金105万元。
资料(三)
大恒集团与天盛公司2012年1月15日签订一项商业合同,合同约定天盛公司在2012年向大恒集团提供1年的保洁服务,大恒集团授予天盛公司10万份股票期权。该期权与资料(一)中的信息相同。根据市场相关资料显示,天盛公司该项劳务的公允价值为120万元。
要求:
问答题A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企业,增值税税率为17%。有关固定资产的核算资料如下: (1)2002年9月19日对一生产线进行改扩建,改扩建前该生产线的原价为1350万元,已提折旧300万元,已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75万元。 (2)在改扩建过程中领用工程物资450万元,领用生产用原材料75万元;发生改扩建人员工资120万元,用银行存款支付其他费用92.25万元。 (3)该生产线于2002年12月10日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的可收回金额为1575万元。该企业对改扩建后的固定资产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预计尚可使用年限为10年,预计净残值为75万元。 (4)2004年12月31日该生产线的销售净价为1035万元,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为 1025万元。 (5)2006年12月31日该生产线的销售净价为700万元,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为750万元。假定固定资产按年计提折旧,固定资产计提减值准备后固定资产的预计使用年限变更为5年,折旧方法变更为双倍余额递减法,预计净残值不变。 (6)2007年6月1日出售该固定资产,取得价款为800万元,支付清理费用15万元,均通过银行存款收支。本月清理完毕。 要求: (1)编制上述与固定资产改扩建有关业务的会计分录。计算改扩建后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 (2)计算改扩建后的固定资产2003年和2004年每年应计提的折旧额。 (3)计算2004年12月31日该固定资产应计提的减值准备,编制相关会计分录。 (4)计算该固定资产2005年和2006年每年应计提的折旧额。 (5)编制2006年12月31日该固定资产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会计分录。 (6)计提2007年固定资产应计提的折旧额。 (7)编制处置固定资产的会计分录(金额单位用万元表示)。
问答题甲公司20×6年度发生了以下与股权投资相关的交易:
(1)甲公司在若干年前参与设立了乙公司并持有其30%的股权,将乙公司作为联营企业,采用权益法核算。20×6年1月1日,甲公司自A公司(非关联方)购买了乙公司60%的股权并取得了控制权,购买对价为3000万元,发生与合并直接相关费用100万元,上述款项均以银行存款转账支付。
20×6年1月1日,甲公司原持有对乙公司30%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为600万元(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的调整全部为乙公司实现净利润,乙公司不存在其他综合收益及其他影响权益变动的因素);当日乙公司净资产账面价值为2000万元,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为3000万元,乙公司100%股权的公允价值为5000万元,30%股权的公允价值为1500万元,60%股权的公允价值为3000万元。
(2)20×6年6月20日,乙公司股东大会批准20×5年度利润分配方案,提取盈余公积10万元,分配现金股利90万元,以未分配利润200万元转增股本。
(3)20×6年1月1日,甲公司与B公司出资设立丙公司,双方共同控制丙公司。丙公司注册资本2000万元,其中甲公司占50%。甲公司以公允价值为1000万元的土地使用权出资,B公司以公允价值为500万元的机器设备和500万元现金出资。该土地使用权系甲公司于10年前以出让方式取得,原值为500万元,期限为50年,按直线法摊销,预计净残值为零,至投资设立丙公司时账面价值为400万元,后续仍可使用40年。
丙公司20×6年实现净利润220万元。
(4)20×6年1月1日,甲公司自C公司购买丁公司40%的股权,并派人参与丁公司生产经营决策,购买对价为4000万元,以银行存款转账支付。购买日,丁公司净资产账面价值为5000万元,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为8000万元,3000万元增值均来自于丁公司的一栋办公楼。该办公楼的原值为2000万元,预计净残值为零,预计使用寿命为40年,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自甲公司取得丁公司股权之日起剩余使用寿命为20年。
丁公司20×6年实现净利润900万元,实现其他综合收益200万元。
其他资料:本题中不考虑所得税等税费及其他相关因素。
要求:
问答题甲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甲公司”)2×15年发生的有关交易或事项中,会计处理与所得税处理存在差异的包括以下几项:(1)1月1日,甲公司以3800万元取得对乙公司20%股权,并自取得当日起向乙公司董事会派出1名董事,能够对乙公司财务和经营决策施加重大影响。取得股权时,乙公司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相同,均为16000万元。乙公司2×15年实现净利润500万元,当年取得的被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的股票投资2×15年年末市价相对于取得成本上升200万元。甲公司与乙公司2×15年未发生交易。甲公司拟长期持有对乙公司的投资。税法规定,我国境内设立的居民企业间股息、红利免税。(2)甲公司2×15年发生研发支出1000万元,其中按照会计准则规定费用化的部分为400万元,资本化形成无形资产的部分为600万元。该研发形成的无形资产于2×15年7月1日达到预定用途,预计可使用5年,采用直线法摊销,预计净残值为零。税法规定,企业为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未形成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在据实扣除的基础上,按照研发费用的50%加计扣除;形成资产的,未来期间按照无形资产摊销金额的150%予以税前扣除。该无形资产摊销方法、摊销年限及净残值的税法规定与会计相同。(3)甲公司2×15年利润总额为5200万元。其他有关资料:本题中有关公司均为我国境内居民企业,适用的所得税税率均为25%;预计甲公司未来期间能够产生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用以抵扣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甲公司2×15年年初递延所得税资产与负债的余额均为零,且不存在未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或资产的暂时性差异。要求:
问答题A股份有限公司为制造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按净利润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假定对于会计差错,税法允许调整应交所得税。A公司2013年度财务会计报告于2014年4月20日批准对外报出,2013年度的汇算清缴在2014年3月20日完成。在2014年度发生或发现如下事项:
问答题2016年1月,法国的甲食品公司拟收购境内乙饮料公司60%的股权,乙公司将依法变更为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丙有限公司。中外双方达成的收购协议如下: (1)境内乙公司的债权债务由丙公司承继。 (2)法国甲公司收购境内乙公司60%的股权的价款为960万美元。自丙公司营业执照颁发之日起3个月内支付。 (3)丙公司成立后,拟将公司注册资本由原来的1600万美元增加至2000万美元,丙公司的投资总额拟定为8000万美元。 (4)丙公司采取有限责任公司的组织形式,拟建立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的组织机构:其中股东会为公司最高权力机构。 (5)根据行业主管部门测算,法国甲公司在中国境内饼干、饮料行业的市场占有率已达到20%,本次收购行为完成后,甲公司在中国的相关行业的市场占有率达到26%。 要求:根据上述事实及有关法律规定,回答下列问题:
问答题(2014年)2007年11月,A公司向B银行借款2000万元,期限2年。A公司将其所属一栋房屋作为抵押并办理了抵押权登记。2008年1月,A公司与C公司签订书面合同,将该房屋出租给C公司,租期5年,月租金5万元,每年1月底前一次付清全年租金。2009年1月,经A公司同意,C公司与D公司订立书面合同,将该房屋转租给D公司,租期4年,月租金8万元。根据约定,D公司的租金缴付方式为:每年1月底前向C公司缴付3万元,向A公司缴付5万元。但合同签订后,D公司除向C公司缴付了3万元租金外,一直未向A公司缴付,C公司也未向A公司缴付2009年租金。后A公司无力清偿对B银行的借款,经B银行同意,A公司于2009年年底与E公司签订买卖合同,以2000万元的市场价格将房屋售与E公司,并约定2010年1月初办理过户登记。2010年1月1日,D公司因违反约定使用房屋引发火灾,造成房屋损失100万元。C公司为此解除了与D公司的转租合同并收回房屋。1月5日,C公司对因火灾造成的房屋损失向A公司赔偿100万元。A公司与E公司于2010年1月6日依约办理了房屋过户手续。E公司要求C公司腾退房屋,C公司以“买卖不破租赁”为由予以拒绝。次日,C公司进而向A公司主张,A公司未告知其房屋出售之事,侵害了自己的优先购买权,A公司和E公司之间的买卖合同因此无效,E公司并未取得房屋所有权。E公司发现房屋受损,经与A公司协商,E公司在应支付房屋价款中扣除100万元,只向A公司支付了1900万元。A公司将此1900万元支付给B银行,B银行则认为,其对于A公司因房屋受损而获得的100万元赔偿款也享有优先受偿权。此外,A公司和E公司均认为,欠缴的2009年全年租金应由自己收取。要求:根据上述内容,分别回答下列问题:
问答题甲企业与乙银行签订一借款合同。合同约定:甲企业向乙银行借款500万元,借款期限自2009年8月1日至2011年7月31日,以及利息支付等事项。张某在借款合同保证人一栏签字。甲企业将其现有的以及将有的生产设备、原材料、半成品、产品一并抵押给乙银行,双方签订了抵押合同并办理了抵押登记。当事人之间未约定担保权实现的顺序。借款期限届满后,甲企业因经营不善,亏损严重,无力清偿到期借款。乙银行经调查发现:(1)甲企业可供偿债的财产不足100万元;(2)在借款期间,甲企业将一台生产设备以市价40万元出卖给丙公司,并已交付;(3)甲企业另有一台生产设备,价值50万元,因操作失误而严重受损,1个月前被送交丁公司修理,但因甲企业未交付10万元维修费,该生产设备被丁公司留置。查明情况后,乙银行于2011年8月20日要求张某承担保证责任。张某主张:借款债权既有保证担保,又有甲企业的抵押担保,乙银行应先实现抵押权。同日,乙银行分别向丙公司与丁公司主张,就丙公司所购买的生产设备及丁公司所留置的生产设备实现抵押权。丁公司则认为自己有权优先实现留置权。要求:根据上述内容,分别回答下列问题:
问答题票据的背书转让与民法上的一般债权转让有什么不同?
问答题甲公司有关资料如下。
(1)2014年1月2日,甲公司从乙公司购买一项ERP,由于甲公司资金周转比较紧张,经与乙公司协议采用分期付款方式支付款项。合同规定,该项ERP总计6000万元,首期款项1000万元,于2014年1月2日支付,其余款项在2014年末至2018年末的5年期间平均支付,每年的付款日期为当年12月31日。该ERP在购入时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假定折现率为10%。预计使用年限为10年,采用直线法摊销,预计净残值为0。(P/A,10%,5)=3.7908。
(2)2015年1月2日,甲公司与丙公司签订ERP转让协议,甲公司出售该项ERP,转让价款为5500万元。同时,甲公司、乙公司与丙公司签订协议,约定甲公司因取得该ERP尚未支付乙公司的款项4000万元由丙公司负责偿还。2015年1月5日,甲公司收到丙公司支付的款项1500万元。同日,甲公司与丙公司办理完成了ERP变更手续。
要求:
问答题AS上市公司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属于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采用交易发生日的即期汇率将外币金额折算为记账本位币。AS公司发生如下业务。
(1)20×4年10月20日,当日即期汇率为1美元=6.83元人民币,以0.2万美元/台的价格从美国购入国际最新型号的健身器材500台(该健身器材在国内市场尚无供应),并于当日以美元存款支付相关货款。购入的健身器材作为库存商品核算。甲公司另以人民币支付进口关税70万元人民币,支付进口增值税128.01万元人民币。
(2)20×4年10月25日以每股6.5港元的价格购入乙公司的H股500万股,准备随时出售,另支付交易费用10万港元,当日即期汇率为1港元=0.88元人民币,款项已用港元支付。
(3)20×4年11月26日以每股7港元的价格购入丙公司的H股800万股,不准备近期出售,将其作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核算,当日即期汇率为1港元=0.87元人民币,款项已用港元支付。
(4)20×4年12月1日以1000万美元的价格购入美国丁公司分期付息、到期一次还本的债券,AS公司不准备近期出售,但也不准备持有至到期,债券的面值为1000万美元,票面利率为12%。当日即期汇率为1美元=6.80元人民币,款项已用美元支付。
(5)20×4年12月31日,健身器材库存尚有100台,但预计售价已降至0.18万美元/台。12月31日的即期汇率为1美元=6.75元人民币。假定不考虑相关销售税费。
(6)20×4年12月31日,乙公司H股的市价为每股6港元,丙公司H股的市价为每股8港元,当日汇率为1港元=0.86元人民币。
(7)20×4年12月31日,美国丁公司债券的公允价值为990万美元,当口即期汇率为1美元=6.75元人民币。
(8)20×5年3月6日,甲公司将所购乙公司H股按当日市价每股7港元全部售出,所得港元价款存入银行,当日即期汇率为1港元=0.75元人民币。假定不考虑相关税费的影响。要求:
问答题大河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河公司”)为一家上市公司,2015年年初所有者权益总额为3100万元,其中股本1000万元,资本公积900万元(其他资本公积明细金额500万元,股本溢价明细金额400万元),盈余公积500万元,未分配利润700万元。本年度大河公司实现税后利润600万元。2015年发生如下有关业务。
(1)3月1日,股东大会作出利润分配决议,分派现金股利20万元,分派股票股利10万股,每股面值1元。
(2)4月30日,以资本公积转增股本300万元。
(3)8月1日,通过支付银行存款方式取得同一集团甲公司80%的股权,甲公司相对于最终控制方而言的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为1000万元,支付银行存款500万元。
(4)9月30日,将一项持有至到期投资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重分类日该金融资产公允价值为150万元,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明细100万元,“利息调整”借方余额25万元。
(5)12月31日,按照2014年年初制定的一项针对高管人员的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计划,计算出本年应确认的费用200万元。
要求:
问答题甲公司为高新技术企业,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15%。2014年1月1日递延所得税资产余额(全部为存货项目计提的跌价准备)为15万元;递延所得税负债余额(全部为交易性金融资产项目的公允价值变动)为7.5万元。根据税法规定自2015年1月1日起甲公司不再属于高新技术企业,同时该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变更为25%。该公司2014年利润总额为5000万元,涉及所得税会计的交易或事项如下。
(1)2014年1月1日,以1043.27万元自证券市场购入当日发行的一项3年期到期还本每年付息的国债。该国债票面金额为1000万元,票面年利率为6%,年实际利率为5%。甲公司将该国债作为持有至到期投资核算。税法规定,国债利息收入免交所得税。
(2)2014年1月1日,以2000万元自证券市场购入当日发行的一项5年期到期还本每年付息的公司债券。该债券票面金额为2000万元,票面年利率为5%,年实际利率为5%。甲公司将其作为持有至到期投资核算。税法规定,公司债券利息收入需要交纳所得税。
(3)2013年11月23日,甲公司购入一项管理用设备,支付购买价款等共计1500万元。12月30日,该设备经安装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甲公司预计该设备使用年限为5年,预计净残值为零,采用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税法规定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假定甲公司该设备折旧年限、预计净残值,符合税法规定。
(4)2014年6月20日,甲公司因违反税收的规定被税务部门处以10万元罚款,罚款未支付。税法规定,企业违反国家法规所支付的罚款不允许在税前扣除。
(5)2014年10月5日,甲公司自证券市场购入某股票,支付价款200万元(假定不考虑交易费用)。甲公司将该股票作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核算。12月31日,该股票的公允价值为150万元。
假定税法规定,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持有期间公允价值变动金额及减值损失不计入应纳税所得额,待出售时一并计入应纳税所得额。
(6)2014年12月10日,甲公司被乙公司提起诉讼,要求其赔偿未履行合同造成的经济损失。12月31日,该诉讼尚未审结。甲公司预计很可能支出的金额为100万元。税法规定,该诉讼损失在实际发生时允许在税前扣除。
(7)2014年计提产品质量保证160万元,实际发生保修费用80万元。
(8)2014年没有发生存货跌价准备的变动。
(9)2014年没有发生交易性金融资产项目的公允价值变动。
甲公司预计在未来期间有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用于抵扣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要求:
问答题(2012年)2007年10月,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天翼资本”拟对恒信有限责任公司(简称恒信公司)进行股权投资。天翼资本调查发现,恒信公司成立于2006年2月,注册资本为2000万元;自然人股东甲、乙和法人股东A公司分别认缴的出资比例为15%、15%和70%;甲、乙以现金出资,A公司以现金200万元和500平米办公用房作价1200万元出资;甲、乙一次性缴付了全部出资,A公司则于首期缴付了200万元现金,办公用房于2006年6月交付恒信公司使用,但一直未办理过户手续;按照股东协议的约定,A公司应于2006年6月底之前缴付全部出资。基于上述事实,天翼资本认为,A公司的首次出资额未达认缴总出资额的20%,不符合法定比例要求,且其实物出资义务尚未履行完毕。A公司遂应天翼资本要求,将办公用房过户给了恒信公司。甲的同学丙在获悉天翼资本有意投资恒信公司后提出,甲和丙在恒信公司成立前签订有股权代持协议,约定由丙实际出资并享受投资收益,甲仅作为名义股东代行股权。丙据此要求甲返还恒信公司分红,并请求恒信公司确认股东身份。天翼资本经调查确认,甲和丙之间的股权代持协议属实,且不存在可能导致该协议无效的其他法定情形。但甲不同意确认丙的股东身份,只同意向丙返还出资本息,且拒绝返还分红。对于丙的确认股东身份的请求,乙与A公司均表示反对,恒信公司遂予以拒绝。后经天翼资本协调,甲、丙于2007年11月达成和解,甲向丙返还300万元出资款本息并给予高额补偿,丙放弃其他请求并与甲解除股权代持协议。2007年12月,天翼资本人股恒信公司,恒信公司同时整体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2009年3月,恒信公司获准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2011年1月,恒信公司拟公开增发股票。证券公司调查发现,恒信公司从2008年至2010年分别实现可分配利润1080万元、1800万元和3000万元,并累计分配利润1280万元,其中现金分红480万元。证券公司认为恒信公司在利润分配方面不符合增发条件,建议改换其他融资方式。恒信公司遂申请分期发行8000万元公司债券,并获证监会核准。2011年7月初,恒信公司开始与B上市公司洽谈收购事宜。恒信公司总经理秘书丁无意中听到公司总经理与董事长讨论此事,遂于7月4日买入B公司股票3万股。7月6日,市场出现收购传闻,B公司股价当日及次日连续涨停。B公司询证相关股东后,于7月8日发布公告,称该公司的股东C公司正与恒信公司就收购事宜进行谈判。B公司股票随即停牌。7月15日,恒信公司与C公司正式签订协议,收购后者所持B公司30%的股份,并发布相关公告,股票复牌。丁于7月18日悉数卖出此前买人的B公司股票,获利丰厚。收购协议于2011年7月底履行完毕,恒信公司成为B公司的大股东。2012年8月,B公司发布公告称,恒信公司从二级市场再增持B公司1.5%的股份。要求:根据上述内容,分别回答下列问题:
问答题甲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甲公司”)有关无形资产业务如下: (1) 2009年1月,甲公司以银行存款1200万元购入一项土地使用权(不考虑相关税费)。该土地使用年限为50年。 (2) 2009年6月,甲公司研发部门准备研究开发一项专有技术。在研究阶段,企业以银行存款支付了相关费用400万元。 (3) 2009年8月,上述专有技术研究成功,转入开发阶段。企业将研究成果应用于该项专有技术的设计,直接发生的研发人员工资、材料费,以及相关设备折旧费等分别为500万元、300万元和200万元,同时以银行存款支付了其他相关费用200万元。以上开发支出均满足无形资产的确认条件。 (4) 2009年9月,上述专有技术的研究开发项目达到预定用途,形成无形资产。甲公司预计该专有技术的预计使用年限为10年。甲公司无法可靠确定与该专有技术有关的经济利益的预期实现方式。假定税法摊销方法和预计使用年限与会计相同。 (5) 2010年4月,甲公司利用上述外购的土地使用权,自行开发建造厂房。厂房于2010年10月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累计所发生的必要支出3650万元(不包含土地使用权)。该厂房预计使用寿命为5年,预计净残值为50万元。假定甲公司对其采用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 (6) 2012年5月,甲公司研发的专有技术预期不能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经批准将其予以转销。 要求:
问答题佳洁上市公司(以下简称佳洁公司)拥有一条由专利权A、设备B以及设备c组成的生产线,专门用于生产产品甲,该生产线于2003年1月投产,至2009年12月31日已连续生产7年。另有一条由设备D、设备E和商誉(是2008年吸收合并形成的)组成的生产线专门用于生产产品乙。佳洁公司按照不同的生产线进行管理,产品甲存在活跃市场。生产线生产的产品甲,经包装机W进行外包装后对外出售。(1)产品甲生产线及包装机W的有关资料如下:①专利权A于2003年1月以400万元取得,专门用于生产产品甲。佳洁公司预计该专利权的使用年限为10年,采用直线法摊销,预计净残值为0。该专利权除用于生产产品甲外,无其他用途。②专用设备B和C是为生产产品甲专门订制的,除生产产品甲外,无其他用途。专用设备B系佳洁公司于2002年12月10日购入,原价1400万元,购入后即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设备B的预计使用年限为10年,预计净残值为0,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专用设备C系佳洁公司于2002年12月16日购入,原价200万元,购入后即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设备C的预计使用年限为10年,预计净残值为0,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③包装机W系佳洁公司于2002年12月18日购入,原价180万元,用于对公司生产的部分产品(包括产品甲)进行外包装。该包装机由独立核算的包装车间使用。公司生产的产品进行包装时需按市场价格向包装车间内部结算包装费。除用于本公司产品的包装外,佳洁公司还用该机器承接其他企业产品包装,收取包装费。该机器的预计使用年限为10年,预计净残值为0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2)2009年,市场上出现了产品甲的替代产品,产品甲市价下跌,销量下降,出现减值迹象。2009年12月31日,佳洁公司对与产品甲有关资产进行减值测试。①2009年12月31日,专利权A的公允价值为118万元,如将其处置,预计将发生相关费用8万元,无法独立确定其未来现金流量现值;设备B和设备C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以及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均无法确定;包装机W的公允价值为62万元,如处置预计将发生的费用为2万元,根据其预计提供包装服务的收费情况来计算,其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为63万元。②佳洁公司管理层2009年年末批准的财务预算中与产品甲生产线预计未来现金流量有关的资料如下表所示(有关现金流量均发生于年末,各年末不存在与产品甲相关的存货,收入、支出均不含增值税) 单位:万元
项目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产品甲销售收入
1200
1100
720
上年销售产品甲产生应收账款将于本年收回
0
20
100
本年销售产品甲产生应收账款将于下年收回
20
100
0
购买生产产品甲的材料支付现金
600
550
460
以现金支付职工薪酬
180
160
140
其他现金支出(包括支付的包装费)
100
160
120③佳洁公司的增量借款年利率为5%(税前),公司认为5%是产品甲生产线的最低必要报酬率。复利现值系数如下:
1年
2年
3年
5%的复利现值系数
0.9524
0.9070
0.8638 (3)2009年,市场上出现丁产品乙的替代产品,产品乙市价下跌,销量下降,出现减值迹象。2009年12月31日,佳洁公司对与产品乙有关资产进行减值测试。生产线乙的可收回金额为800万元。设备D、设备E和商誉的账面价值分别为600万元, 400万元和200万元。(4)其他有关资料:①佳洁公司与生产产品甲和乙相关的资产在2009年以前未发生减值。②佳洁公司不存在可分摊至产品甲和乙生产线的总部资产和商誉价值。③本题中有关事项均具有重要性。④本题中不考虑中期报告及所得税影响。要求:(1)判断佳洁公司与生产产品甲相关的各项资产中,哪些资产构成资产组,并说明理由。(2)计算确定佳洁公司与生产产品甲相关的资产组未来每一期间的现金净流量及2009年12月31日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3)计算包装机W在2009年12月31日的可收回金额。(4)填列佳洁公司2009年12月31日与生产产品甲相关的资产组减值测试表,表中所列资产不属于资产组的,不予填列。(5)计算佳洁公司2009年12月31日与生产产品乙相关的资产的减值准备。(6)编制佳洁公司2009年12月31日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会计分录。(答案中的金额单位以万元表示)。
问答题A上市公司是甲集团公司的子公司,主要从事电子制造业务。2×10年A公司发生以下的合并交易: (1)
A公司将除货币资金450万元、持有的市价1500万元L公司限售股权和应付账款2000万元以外的所有资产和负债出售给甲集团。出售净资产按资产评估价作价28550万元。A公司资产处置后简要资产负债表如下:
单位:万元
项目
A公司
货币资金
29000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30000
资产合计
59000
应付账款
2000
负债总额
2000
股本
15000
资本公积
34500
盈余公积
5700
未分配利润
1800
股东权益总额
57000
负债及股东权益合计
59000 (2)
A公司向乙企业定向增发股票,用以购买乙企业全资子公司B公司的100%的股权。B公司是一家从事房地产开发的企业,B公司股份总额18000万股,A公司按照1.5:1的比例发行股份总额为27000万股。A公司、B公司股票每股面值1元,A股票当日发行价格为4元/股,B股票当日发行价格为6元/股。购买日A公司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较账面价值高2988万元,A、B公司的其他资产、负债项目的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相等。
(3)交易完成后,A公司其主营业务由制造业变更为房地产开发业务。A公司增发后总股本为42000万股,乙企业持有A公司股份为27000万股,占本次发行后公司总股本的64.29%,成为A公司的控股股东。
(4)B企业合并日的简要资产负债表如下表所列。
(5)假定合并前A公司与乙企业之间无关联关系。假定不考虑交易中的相关税费及利润分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