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A注册会计师负责审计甲公司2010年度财务报表。在审计过程中,A注册会计师遇到下列事项:
(1)甲公司拥有3家子公司,分别生产不同的饮料产品。甲公司所处行业整体竞争激烈,市场处于饱和状态,同行业公司的主营业务收入年增长率低于5%,但甲公司董事会仍要求管理层将2010年度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确定为8%。管理层编制的甲公司2010年度财务报表显示,已按计划实现收入。
(2)甲公司管理层除领取固定工资外,其奖金金额与当年完成主营业务收入的情况挂钩。
(3)在以前年度审计中,A注册会计师未将收入确认作为由于舞弊导致的重大错报风险领域。
(4)在对日常会计核算过程中作出的会计分录以及编制财务报表过程中作出的其他调整进行测试时,A注册会计师向参与财务报告编制过程的人员询问了与处理会计分录和其他调整相关的不恰当或异常的活动。
[要求]
问答题ABC会计师事务是一家新成立的事务所,最近制定了业务质量控制制度,有关内容摘录如下:
(1)合伙人考核和晋升制度规定,连续3年业务收入额排名前3位的高级经理晋级为合伙人,连续3年业务收入额排名后3位的合伙人降级为高级经理。
(2)内部业务检查制度规定,以每3年为1个周期,选择以已完成业务进行检查,如果事务所当年接受相关部门的外部检查,则当年暂停对所有业务的内部检查。
(3)项目质量控制复核制度规定,除上市公司审计业务外,其他需要实施质量控制复核的审计业务由审计项目组负责人执业项目质量控制复核。
(4)工作底稿保管制度规定,推行业务档案电子化,将纸质工作底稿经电子扫描后,存为业务电子档案,同时销毁纸质工作底稿。
(5)独立性政策规定,每年需要保持独立性的人员提供关于独立持要求的培训,并要求高级经理以上(含高级经理)的人员每年签署遵守独立性要求的书面确认函。
(6)分所管理制度规定,分所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自行制定业务质量控制制度。
要求:
针对上述(1)至(6)项,分别指出ABC会计师事务所业务质量控制制度是否符合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准则的规定,并简要说明理由。
问答题U会计师事务所首次承接了X公司20×9年度财务报表的审计业务,并指派A注册会计师担任项目经理。在执行审计业务的过程,发生了以下事项。 (1) 在接受委派后,A注册会计师为编制审计计划,立即开始了解X公司主要股东、关键管理人员、关联方及治理层的商业信誉,并在获悉X公司的某主要关联方商业信誉很差后,将X公司与该关联方之间发生的交易作为重大错报风险高的审计领域。 (2) 外勤工作期问恰逢项目组成员B注册会计师的生日,X公司财务负责人赠送给B注册会计师一条金项链作为生日礼物。项目经理A责令B注册会计师退还礼物后,亲自对B已完成的工作进行了复核,并向会计师事务所做了汇报。 (3) 在执行审计业务过程中,项目组对于X公司通过网上销售方式确认的营业收入存有疑虑。由于现行会计准则没有针对性规定,考虑到业务约定中有关保密的承诺,项目组决定向X公司财务部门负责人进行咨询。 (4) 为保证审计质量,A注册会计师主动要求会计师事务所实施项目质量控制复核。会计师事务所为保证项目质量控制复核的独立性,要求A注册会计师避免与项目质量控制复核负责人及其他复核人员接触。 (5) 项目质量控制复核负责人C注册会计师对项目组在准备报告时形成结论进行了重点复核,但与项目组在某些方面存在很大的争议。为按期完成业务,项目组决定先出具无法表示意见审计报告,然后要求会计师事务所对本项目实施意见后复核。 (6) 项目组出具审计报告后,U会计师事务所负责质量控制的D主任会计师了解到上述情况,并认为项目的做法不妥。作为补救措施,D主任会计师责成C注册会计师对X公司审计项目进行质量检查,并对本所制定的项目质量控制复核制度提出改进建议。 要求: 请根据中国注册会计师业务质量控制准则的相关规定,逐一指出上述情况是否符合规定,并简要说明理由。
问答题A注册会计师是X公司20×1年度财务报表审计业务的项目合伙人。在整个审计过程中,A注册会计师都需要合理运用分析程序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相关情况如下: (1)在计划审计工作时,A注册会计师针对风险评估阶段如何运用分析程序进行具体规划并编制具体审计计划。 (2)A注册会计师不仅考虑是否有必要将分析程序用作实质性程序,也考虑如何在控制测试中运用分析程序。 (3)在评估重大错报风险时,A注册会计师拟计算财务费用占固定资产的百分比,并与上年对应比例比较。 (4)相邻两年营业收入发生额的比较表明,20×1年度营业收入比上年大幅增加。由于X公司无法给出合理解释,A注册会计师要求相应调整财务报表。 (5)X公司采用计时工资制,工时与应付职工薪酬之间存在稳定的可预期关系,A注册会计师据此决定对应付职工薪酬余额仅实施实质性分析程序,不实施细节测试。 (6)由于项目组已在风险应对阶段获取了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A注册会计师认为没有必要在完成审计阶段运用分析程序。 要求:针对情况(1)至(6),不考虑其他情况,指出A注册会计师在计划审计工作和实施审计工作阶段是否存在不当之处。如存在,请简要说明原因。
问答题A、B注册会计师负责对常年审计客户甲公司(外商投资企业)2×10年度财务报表进行审计,涉及固定资产项目审计工作时,请代为回答以下问题。
问答题上市公司甲公司系ABC会计师事务所的常年审计客户,从事房地产开发业务。XYZ公司是ABC会计师事务所的网络事务所。在对甲公司2013年度财务报表执行审计的过程中存在下列事项:
(1)2013年10月,甲公司收购了乙公司25%的股权,乙公司成为甲公司的重要联营公司。审计项目组经理A注册会计师在收购生效日前一周得知其妻子持有乙公司发行的价值1万元的企业债,承诺将在收购生效日后一个月内出售该债券。
(2)2013年12月,审计项目组成员B注册会计师通过银行按揭,按照市场价格500万元购买了甲公司出售的公寓房一套。
(3)甲公司聘请ABC会计师事务所为其提供税务服务,服务内容为协助整理税务相关资料。ABC会计师事务所委派审计项目组以外的人员提供该服务,不承担管理层职责。
(4)甲公司拟进军新的产业,聘请XYZ公司作为财务顾问,为其寻找、识别收购对象。双方约定服务费为10万元,该项收费对ABC会计师事务所不重大。
(5)甲公司内审部负责对所有子公司的内部控制进行评价。由于缺乏人手,甲公司聘请XYZ公司对其中3家子公司与财务报告相关的内部控制实施测试,并将结果汇报给甲公司内审部。该3家予公司对甲公司不重大。
(6)甲公司的子公司丁公司从事咨询业务。2013年2月,丁公司与XYZ公司合资成立了一家咨询公司。
要求:
针对上述第(1)至(6)项,逐项指出是否可能存在违反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守则有关独立性规定的情况,并简要说明理由。
问答题X公司系公开发行A股的上市公司,注册会计师于2009年年初对X公司2008年度财务报表进行审计。经初步了解,X公司2008年度的经营形式、管理及经营机构与2007年度比较未发生重大变化,也未发生重大重组行为。相关资料如下 (金额单位:万元): 资料一:X公司2008年度未审利润表及2007年度已审利润表如下: 项 目 2008年度(未审数) 2007年度(未审数) 一 营业收入 104300 58900 减:营业成本 91845 53599 营业税金及附加 560 350 销售费用 2800 1610 管理费用 2380 3260 财务费用 180 150 资产减值损失 130 130 加: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170 170 投资收益 980 16 二 营业利润 7555 -13 加:营业外收入 100 150 减:营业外支出 260 300 三 利润总额 7395 -163 减:所得税费用 800 0 四 净利润 6595 -163 资料二:X公司2008年度1至12月份未审营业收入、营业成本列示如下: 上半年各月 营业收入 营业成本 下半年各月 营业收入 营业成本 1 7800 7566 7 7950 7115 2 7600 6764 8 7700 6830 3 7400 6512 9 7600 6862 4 7700 6768 10 7900 7111 5 7800 6981 11 8100 7280 6 7850 6947 12 18900 15139 为确定重点审计领域,注册会计师拟实施分析性程序。具体方法包括绝对额比较、相对额比较、比率分析、方向分析、趋势分析、结构比例分析等方法。 要求: (1)请对资料一进行分析后,指出利润表中的重点审计领域,简要说明理由,并在括号中注明所使用的具体方法; (2)对资料二进行分析后,指出营业收入和营业成本的重点审计领域,并简要说明理由(不要求列示分析过程)。
问答题注册会计师测试畅达公司2007年12月31日应收账款余额的存在性和总价值。注册会计师将与应收账款的存在性和计价认定有关的重大错报风险进行了评估,认为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为高水平;2007年12月31日应收账款明细账显示其有420户顾客,账面余额为20 000万元,其中有20个金额超过100万元的账户,共计4 000万元;不存在应收账款贷方余额的明细账户,其他明细账户的余额均在60万元到100万元之间。注册会计师决定对这余额较大的20个账户进行百分之百检查,其他明细账户使用非统计抽样函证应收账款账面余额,注册会计师不拟对应收账款的存在性与计价认定实施与函证目标相同的其他实质性程序。注册会计师确定的可容忍错报为1 000万元,预计应收账款的错报为200万元。 保证系数 评估的重大 错报风险 其他实质性程序未能发现重大错报的风险 最高 高 中 低 最高 3.0 2.7 2.3 2.0 高 2.7 2.4 2.0 1.6 中 2.3 2.1 1.6 1.2 低 2.0 1.6 1.2 1.0 要求: (1)确定应收账款函证的样本量。 (2)假定注册会计师计算确定抽取60个账户进行测试。审定结果如下: 组 账面金额 样本账面金额 样本审定金额 高估金额 100万元以上 4000万元 4000万元 3794万元 206万元 100万元以下 16000万元 2600万元 2426万元 174万元 合计 20000万元 6600万元 6220万元 380万元 注册会计师检查了所发现的错报,这些错报都是由会计流程中的普通错误所导致的,每个样本错报金额相差不大,且认为总体错报金额与总体规模相关的可能性比与总体项目的总金额相关的可能性更大。请计算应收账款总体错报金额。如果注册会计师建议畅达公司调整已发现的错报,畅达公司管理层也接受了的注册会计师的调整意见,注册会计师是否能接受总体,应当采取何种措施?
问答题ABC会计师事务所接受X公司2005年度会计报表审计的业务委托,并指派注册会计师李欣为该公司审计业务的项目负责人,于2006年初带领审计小组成员进驻X公司,按照审计计划的要求实施实地审计工作。 X公司未经审计的资产负债表列示的资产总额为60000万元,主营业务收入为55000万元,主营业务成本为46000万元,利润总额为10000万元。 根据以往经验和X公司的实际情况,注册会计师确定的X公司2005年度会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为300万元,并利用分配的方法确定了资产负债表各项目的重要性水平,并进一步确定了利润表项目的重要性水平。部分会计报表项目的重要性水平如下: 会计报表项目 重要性水平 会计报表项目 重要性水平 应收账款 30万元 其他应付款 10万元 其他应收款 10万元 主营业务收入 50万元 固定资产 40万元 主营业务成本 25万元 累计折旧 20万元 营业外收入 10万元 存货 70万元 营业外支出 10万元 长期投资 50万元 管理费用 50万元 投资收益 20万元 财务费用 10万元 应付债券 30万元 资本公积 10万元 在审计过程中,除了以下情况需要加以考虑外,没有发现其他问题。 (1)X公司2005年12月9日向甲公司赊销含税价款为158万元的产品一批,发票已开具,并作了借“应收账款”158万元、贷“主营业务收入”135.04万元、“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22.96万元的会计记录,同时结转了相应的“主营业务成本”120万元。至2005年12月31日,货款尚未收回。2006年1月9日,甲公司因质量不合格将所购产品全部退回。X公司据此冲减了当月的主营业务收入,并于当月月底向甲公司支付了退货款。 (2)X公司于2005年12月20日以产生于2005年12月10日、债务人为K公司、账面余额为80万元、按X公司规定无须计提坏账准备的应收账款与乙公司的一项产生于 2005年12月8日、债务人为J公司、账面余额为60万元、按乙公司规定无须计提坏账准备的应收账款及公允价值为15万元的固定资产A、公允价值为10万元的固定资产B进行交换。12月20日当日交换完毕,X公司作了以下会计处理:借记“应收账款——J公司”60万元、“固定资产——A”15万元、“固定资产——B”10万元贷记“应收账款——K公司”80万元、“营业外收入”5万元。 (3)李欣在审计固定资产的增减变动情况时,从X公司“固定资产”账户中抽取了一部分已接近或超过预计使用年限的固定资产进行实地观察,发现实物中短缺一辆运输卡车。公司“固定资产”及“累计折旧”账户记录显示,该卡车的原值为45万元,已提折旧 36万元,预计使用年限10年,预计净残值为零。2005年10月,因发生重大交通事故,造成车辆报废。公司依据交通管理部门的处理和保险协议的规定应向保险公司索赔7.2万元,其余损失由丙公司承担(不考虑其他费用)。但至2005年底,X公司没有取得赔偿款。财务部门以此为由,尚未对与此次交通事故相关的事项进行会计处理。 (4)检查会计报表的资本公积项目时,发现X公司于2005年12月10日因即将进行大修而对生产车间进行了资产评估,并于年末将249万元的评估增值作了借记“固定资产”、贷记“资本公积”的会计处理。 (5)X公司2005年度仅销售A、B两种产品,年初年末存货除产成品库存外,无其他存货,存货发出采用先进先出法核算。公司存货跌价准备年初、年末账户余额均为1300万元。A、B两种产品的详细资料如下: A产品年初库存1000件,单位成本2万元,单位产品可变现净值为1.5万元;本年生产 A产品2000件,单位成本为1.8万元,本年销售1500件,A产品年末单位可变现净值为1.7万元; B产品年初库存800件,单位成本为5万元,单位产品可变现净值为4万元;本年生产B产品2000件,单位成本4.5万元,本年销售300件,B产品年末单位可变现净值为5.5万元。注册会计师李欣在审计中发现X公司在2005年度未作存货跌价准备的转销和转回等会计处理。 (6)X公司于2005年4月1日发行了3年期、面值为2000万元、债券票面利率8%的债券。X公司按1700万元的价格出售,折价按直线法摊销。2005年4月1日,A公司做了借记“银行存款”1700万元、“应付债券——债券折价”300万元,贷记“应付债券——债券面值”2000万元的会计处理。年底编制会计报表时,X公司未对该笔发行债券业务做进一步处理。 (7)X公司2001年1月1日以货币资金方式对W公司投资10000万元,取得了W公司股权的48%,采用权益法核算。由于W公司连续亏损,2001年1月1日至2004年12月 31日四年间,X公司按48%的比例累计已承担了W公司4800万元的亏损。2005年1月 1日,由于W公司增加了新的投资者和资本,使X公司在W公司的持股比例由原先的 48%下降到10%,X公司因此将对此笔投资的核算方法由权益法改为成本法,冲销了 2001年1月1日至2004年12月31日按权益法核算期间已计入投资损失中的相应于38%的部分,共计3800万元,相应地调整为2005年度的投资收益。 (8)X公司与Z公司均系U公司的子公司,两公司之间并无投资关系。李欣在审计中发现X公司与Z公司经批准于2005年8月1日签订协议进行债务重组。协议规定X公司以其持有的账面余额为500万元、当日市价为400万元、已提跌价准备60万元的短期股票投资支付所欠Z公司的800万元货款。交易双方已于当月办妥相应的法律手续。X公司对此笔交易作了如下会计处理(假定不考虑相关税费):借记“应付账款——Z公司” 800万元、“短期投资跌价准备”60万元,贷记“短期投资”500万元、“营业外收入” 360万元。 (9)X公司于2000年初为K公司向银行借款100万元提供担保。2005年10月借款到期时,因K公司经营严重亏损,已进入破产清算阶段,无力偿还已到期的该笔银行借款。贷款银行因此向人民法院起诉,要求X公司承担连带偿还责任,支付借款本息120万元。2006年2月20日,法院终审判决贷款银行胜诉,由X公司支付借款本息120万元,并于2006年2月28日执行完毕。X公司在2005年度未对该诉讼案件作相应的会计处理,也未进行披露。 要求: (一)假定不考虑重要性,请分别针对以上每种情况,分析X公司的会计处理是否符合企业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的规定。如认为符合,请简要说明理由,如认为不符合,亦请简要说明理由,并列示相应的审计调整分录,列示调整分录时无需考虑增值税(增值税税率为17%)以外的其他税费,也不考虑损益结转和调整对所得税的影响; (二)在考虑重要性的情况下,请分别考虑上述每种情况,确定注册会计师是否需要建议X公司调整(如果有)。如认为无需建议调整,请简要说明理由;如果认为需要建议调整,指出在X公司不接受调整建议的情况下注册会计师应发表何种类型的审计意见; (三)综合分析所述各种情况,在X公司均不接受审计意见的情况下,确定这些情况对 X公司的资产的影响额,并基于这一影响,作为注册会计师,确定应出具何种意见类型的审计报告; (四)综合分析所述各种情况,在X公司均不接受审计意见的情况下,确定这些情况对 X公司的利润总额的影响额,基于这一影响,作为注册会计师,确定应出具何种意见类型的审计报告; (五)假定X公司接受了注册会计师关于问题(1)、(2)、(3)、(5)、(7)、(9)的处理建议,但拒绝接受关于问题(4)、(6)、(8)的处理建议,请代为确定审计意见的类型,并代为起草审计报告的说明段。
问答题ABC会计师事务所的A注册会计师负责对甲公司2008年度财务报表进行审计。2009年2月15日,A注册会计师完成审计业务,并于5月15日将审计工作底稿归整为最终审计档案。2009年5月20日,A注册会计师意识到甲公司存在舞弊案爆发,A注册会计师擅自销毁了甲公司审计工作底稿。
要求:根据审计工作底稿准则和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准则,回答下列问题。
问答题甲注册会计师作为Z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项目合伙人,在审计以下单位2013年度财务报表时分别遇到以下情况:
(1)A公司拥有一项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500万元,持股比例30%。2013年12月31日,A公司与K公司签署投资转让协议,拟以450万元的价格转让该项长期股权投资,已收到价款300万元,但尚未办理产权过户手续,A公司以该项长期股权投资正在转让之中为由,不再计提减值准备。注册会计师确定的重要性水平为30万元,A公司未审计的利润总额为120万元。
(2)B公司于2012年5月为L公司1年期银行借款1000万元提供担保,因L公司不能及时偿还,银行于2013年11月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B公司承担连带清偿责任。2013年12月31日,B公司在咨询律师后,根据L公司的财务状况,计提了500万元的预计负债。对上述预计负债,B公司已在财务报表附注中进行了适当披露。截至审计工作完成日,法院未对该项诉讼作出判决。
(3)C公司在2013年度向其控股股东M公司以市场价格销售产品5000万元,以成本加成价格(公允价格)购入原材料3000万元,上述销售和采购分别占C公司当年销货、购货的比例为30%和40%,C公司已在财务报表附注中进行了适当披露。
(4)甲注册会计师在审计时,发现D公司应在2013年6月确认的一项销售费用200万元没有进行确认。D公司在编制2013年度财务报表时,未对此项会计差错进行任何处理。D公司2013年度利润总额为180万元。
(5)E公司与2013年末更换了大股东,并成立了新的董事会,继任法定代表人以刚上任、不了解以前年度情况为由,拒绝签署2013年度已审财务报表和提供管理层声明书。原法定代表人以不再继续履行职责为由,也拒绝签署2013年度已审计财务报表和提供的管理层声明书。
要求:假定上述情况对各被审计单位2013年度财务报表的影响部是重要的(各个事项相互独立),且对于各事项被审计单位均拒绝接受甲注册会计师提出的审计处理建议(如有)。在不考虑其他因素影响的前提下,请分别针对上述5种情况,判断甲注册会计师应对2013年度财务报表出具何种类型的审计报告,并简要说明理由。
问答题审计T公司2005年度会计报表时,审计项目经理马华根据以往经验确定该公司会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为50万元,并进一步确定应收账款等项目的重要性水平为10万元。按照审计计划中的人员分工安排,T公司应收账款项目的审计业务由注册会计师李欣负责实施。在实施审计程序之前,李欣编制了T公司2005年12月31日的应收账款明细资料。
债务单位
客户情况
应收金额
发货日期
账龄(月)
全年交易额
A公司
5000
20050815
4
80000
B公司
4000
20000202
71
0
C公司
控制股东
20000
20050618
6
95000
D公司
要求退货
60000
20050505
7
60000
E公司
70000
20050410
8
90000
F公司
150000
20020610
42
110000
G公司
3000
20051111
1
770000
H公司
120000
20051220
0
120000
I公司
20000
20030219
34
50000
J公司
5000
20051010
2
30000[要求] (1)一般情况下,注册会计师应当选择哪些单位函证对象?针对T公司的具体情况,李欣应当向哪些债务单位发函询证,简要说明原因,并将所选择的公司名称及简要原因填入下表:
选择的函证对象
简要原因
(2)当债务人符合哪些条件时,采用积极式函证方式较好?针对T公司应收账款的明细资料,李欣至少应选择哪些债务人发出积极式询证函?简要说明理由。
问答题在对H公司2005年度会计报表进行审计时,N注册会计师负责审计应收账款。N注册会计师对截止日为2005年12月31日的应收账款实施了函证程序,并于2006年2月15日编制了以下应收账款函证分析工作底稿。
H公司应收账款函证分析工作底稿资产负债表日:2005年12月31日
索引号
B-3
编制人
日期
复核人
日期
一、函证
笔数
金额(元)
百分比
2005年12月31日应收账款
4000
4000000√★
100%
其中:积极函证
108
520000
13%
消极函证
280
40000
10%
寄发询函证小计
388
560000
23%
选定函证但客户不同意函证的应收账款
12
选择函证合计
400
二、结果
(一)函证未发现不符
积极: 确认无误部分W/PB-4
88C
360000
9%
消极函证:未回函或回函确认无误部分W/PB-4
240C
32000
0.8%
函证未发现不符小计
328
392000
9.8%
(二)函证发现不符
积极函证W/PB-4
4CX
20000
0.5%
消极函证W/PB-4
40CX
8000
0.2%
函证发现不符小计
44
28000
0.7%
(三)选定函证但客户不同意函证的应收账款
12
标识说明:√与应收账款明细账核对相符★与应收账款明细账核对相符C回函相符CX回函不符
总体结论:回函不符金额28000元低于可容忍错报,应收账款得以公允反映
要求:假定选择函证的应收账款样本是恰当的,应收账款的可容忍错报是30 000元,请简要回答以下问题: (1)N注册会计师编制的上述工作底稿中存在哪些缺陷? (2)针对上述工作底稿中显示的实施函证时遇到的问题和回函结果,N注册会计师应当实施哪些审计程序?
问答题简述注册会计师应当在哪些情况下实施控制测试,并回答应当从哪些方面获取关于控制运行有效的证据?
问答题A和B注册会计师了解C公司内部控制时,发现C公司相关的内部控制采用自动化信息系统(以下简称系统)和手工控制相结合的方式设计和执行。A和B注册会计师基于以往执业经验,认为控制效果受所采用的控制方式的影响,决定在评价控制效果前先针对C公司业务特点和控制目的所采用的控制方式的适当性进行评价。
要求:
问答题ABC会计师事务所的A和B注册会计师对公开发行A股的XYZ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度的会计报表进行审计。XYZ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审计的2005年度的部分会计资料如下:
项目
金额(万元)
2005年度主营业务收入
120000
2005年度营业务成本
100000
2005年度利润总额
18000
2005年度净利润
12060
2005年度12月31日资产总额
90000
2005年度12月31日长期股权投资
36000
2005年度12月31日股东权益
44000
其中:股本(每股面值1元)
20000
资本公积
4000
盈余公积
3600
未分配利润
16400 A和B注册会计师经审计发现以下五个事项: (1)2005年1月1日,XYZ股份有限公司经批准,将短期闲置的10000万元资金用于短期股票投资,XYZ股份有限公司作了借记“其他应收款”科目10000万元、贷记“银行存款”科目 10000万元的会计处理,但对2006年2月5日收到的2005年度现金股利80万元尚未作会计处理。 (2)XYZ股份有限公司采用平均年限法核算固定资产折旧,漏计2005年7月办公大楼折旧。该办公大楼原值1200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 20年,预计净残值率为5%。 (3)2005年11月30日,XYZ股份有限公司清查盘点原材料,发现短缺15万元,作了借记“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15万元、贷记“原材料”科目 15万元的会计处理。2005年12月,查清短缺原因,其中属于非常损失部分为14万元、属于一般经营损失部分为1万元,公司作了借记“营业外支出——非常损失”科目15万元、贷记“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15万元的会计处理。 (4)XYZ股份有限公司采用备抵法核算坏账,坏账准备按期末应收账款余额的5‰计列。2005年12月31日未经审计的资产负债表反映的应收账款项目为借方余额10000万元,坏账准备项目贷方余额为10万元。应收账款项目的明细组成如下: 应收账款——A公司 8000万元 应收账款——B公司 4000万元 应收账款——C公司 -2000万元 合 计 10000万元 (5)XYZ股份有限公司漏计上述办公大楼2005年12月的折旧。 要求: (1)如果以资产总额、净资产(股东权益)、主营业务收入和净利润作为判断基础,采用固定比率法,并假定资产总额、净资产、主营业务收入和净利润的固定百分比数值分别为0.5%、1%、 0.5%和5%,请代A和B注册会计师计算确定 XYZ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度会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 (2)假定不考虑XYZ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度会计报表项目层次的重要性水平,就审计发现的上述五个事项,请代A和B注册会计师列示审计调整分录(不考虑调整分录对税费、期末结转损益及利润分配的影响)。 (3)假定A和B注册会计师将已确定的XYZ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度会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分配至各会计报表项目,其中部分会计报表项目的重要性水平如下:
会计报表项目
重要性水平(万元)
银行存款
10
应收账款
100
短期投资
10
坏账准备
0.50
其他应收款
30
存货
30
其中:原材料
20
固定资产
100
累计折旧
90
股本
0
资本公积
30
盈余公积
0
主营业务成本
100
营业费用
10
管理费用
20
财务费用
15
营业外支出
5 针对审计发现的上述五个事项,请指出上述审计调整分录中,哪些为A和B注册会计师必须建议XYZ股份有限公司调整的审计调整分录?必须建议调整的审计调整分录中,哪些应归入“审计差异调整表——未调整不符事项汇总表”?(不考虑调整分录对所得税、期末结转损益及利润分配的影响。)
问答题公开发行股票的x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X公司)系ABC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客户。甲和乙注册会计师负责对x公司2017年度财务报表进行审计,经初步了解,x公司2017年度的经营形势、管理和经营机构与2016年度比较未发生重大变化,且未发生重大重组行为。甲和乙注册会计师获取的x公司营业收入与营业成本的数据如表7—4和表7—5所示。要求:(1)针对以上资料,运用分析程序,指出X公司可能存在的重大错报风险。(2)针对x公司存在的重大错报风险指出注册会计师应实施的主要审计程序。
问答题ABC会计师事务所接受委托审计D公司20×8年度财务报表,在审计应收账款项目时,注册会计师需要明确应收账款项目审计目标与认定及审计程序之间的对应关系。 要求:请根据以下资料正确填写下表。 (1)根据已经给出的审计目标写出对应的财务报表认定。 (2)将相应的审计程序代码填写在表中“对应的审计程序”一栏中,每一个程序被选取的次数可能是零,也可以大于等于1次,同时要正确区分审计程序是实质性程序还是控制测试。 审计目标 财务报表认定 对应的审计程序 实质性程序 控制测试程序 资产负债表中记录的应收帐款是存在的 所有应当记录的应收帐款均已记录 资产负债表中记录的应当收帐款由被审计单位拥有或控制 应收帐款以恰当的金额包括五笔财务报表中,与之相关的计价或调整已恰当记录 相应的审计程序 1 获取或编制应收帐款明细表 2 获取或编制应收帐款帐龄明细表 3 对应收帐款进行函证 4 检查销售发票连续编号的完整性 5 检查销售发票是否经适当的授权批准 6 评价坏帐准备计提的适当性 7 检查银行存款和银行贷款等询证函、会议纪要、借款协议和其他文件,确定收帐款是否已被质押或出售 8 检查验收单连续编号的完整性
问答题XYZ会计师事务所接受委托,委派A和B注册会计师负责对ABC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ABC公司”)2014年度财务报表进行审计。ABC公司2014年财务报告于2015年3月25日获董事会批准,并于同日报送证券交易所。其他相关资料如下:
资料一:ABC公司系电视机制造厂商,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ABC公司的客户均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所得税税率为25%。ABC公司未经审计的财务资料显示:
项 目
金额(万元)
资产总额
18000
股本
7500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4000
法定盈余公积
1000
未分配利润
900
营业收入
15000
利润总额
300
净利润
100
A和B注册会计师接受XYZ会计师事务所的委托,于2014年11月底对ABC公司进行预审,以便为编制ABC公司2014年度财务报表的审计计划提供依据。A和B注册会计师将ABC公司资产总额的1%作为2014年度财务报表整体重要性。2015年3月5~10日,A和B注册会计师在上年预审的基础上,对ABC公司2014年度财务报表的重要项目实施并完成了外勤审计工作,并以持有到期投资、投资性房地产等项目和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等业务为审计的重点领域。2015年3月15日,XYZ会计师事务所向ABC公司正式提交了审计报告。
资料二:在对ABC公司审计过程中,A和B注册会计师注意到以下事项:
(1)2014年1月5日,ABC公司向P公司销售材料一批,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为500万元,增值税额为85万元,至2014年9月30日尚未收到上述货款,ABC公司对此项债权已计提50000元坏账准备。2014年9月30日,P公司基于财务困难,提出以其生产的一批产品和一台设备抵偿上述债务。经双方协商,ABC公司同意P公司的偿债方案。用于抵偿债务的产品和设备的有关资料如下:P公司用于抵债的产品的成本为200万元。为该批产品开出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为300万元,增值税额为51万元。用于抵债的设备的公允价值为200万元,账面原价为434万元,至2014年9月30日的累计折旧为200万元。P公司清理设备过程中以银行存款支付清理费用20000元。ABC公司已于2014年10月收到P公司用于偿还债务的上述产品和设备。ABC公司收到的上述产品作为存货处理,收到的设备作为固定资产处理。ABC公司账务处理如下:
借:库存商品
317.4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51 坏账准备
5
固定资产
211.6
贷:应收账款
585
(2)ABC公司2014年1月30日将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建筑物)转为本公司的行政管理部门办公使用。该建筑物2013年12月31日_的公允价值为2000万元(成本1900万元,公允价值变动1OO万元),2014年1月30日的公允价值为2100万元。转换日该建筑物的尚可使用年限为15年,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无残值。2014年1月30日,ABC公司账务处理如下:
借:固定资产
2000 贷:投资性房地产——成本
1900
——公允价值变动 100
2014年年底,ABC公司对该项建筑物计提了折旧,相应的会计分录为: 借:管理费用 122.2
贷:累计折旧 122.2
(3)ABC公司采用实际成本对发出材料进行日常核算,期末存货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价,并按单个存货项目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假定在本题核算时ABC公司和E公司均不考虑增值税以外的其他税费。ABC公司用于生产新产品的K设备的账面原价为120万元,至2014年年末,该设备已提折旧18万元,可收回金额均为86.4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4年。
2014年4月30日,因停止生产新产品,ABC公司不再需要K设备,并决定将K设备与E公司的一批A材料进行交换,换入的A材料用于生产B产品。双方商定设备的公允价值为80万元,换入原材料的发票上注明的售价为60万元,增值税额为10.2万元,ABC公司收到补价9.8万元。ABC公司账务处理如下:
借:固定资产清理 86.4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15.6 累计折旧
18 贷:固定资产
120 借:原材料
6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0.2
银行存款
9.8
营业外支出
8.2 贷:固定资产清理
88.2
资料三:A和B注册会计师对ABC公司相关内部控制实施控制测试,注意到以下事项:
(1)2014年下半年业务增长迅速,因库房容量有限,部分原材料只能堆放在生产车间外临时搭建、未设围栏的大棚里,但仍由在库房内办公的人员负责管理。仓库人员解释,因大棚位于生产车间的出入口旁,若加装围栏,将影响车间人员和运输工具的出入,但已在大棚四周悬挂了“仓库重地,闲人莫入”警示牌。
(2)C注册会计师检查验收部门在2014年10月28~31日期间所开具的验收单,注意到其起讫号为10089至10134,但C注册会计师在验收部门留存的验收单里未能发现10116号验收单。验收部门解释,该验收单因填写错误而作废,未予留存。C注册会计师在仓库、采购部门和会计部门也未找到该验收单。会计部门解释,因经常有废票导致缺号,因此,在进行会计处理时并不检查验收单的顺序。
(3)根据B公司成本核算办法,人工费用和制造费用按产品实用工时比例分配计入产品成本。2014年9月的人工费用和制造费用分配表中,用以计算当月产品实用工时的主要产品产量使用的是预算数,会计部门的复核人员未对此提出异议。
(4)2014年10月人工费用和制造费用分配表的复核人员由原来的职员L变成了职员N。据介绍,职员L已于9月离职,而获授权接替相关复核工作的职员R又在10月和11月生病休假,因此,该分配表由虽未经授权但拥有丰富成本核算经验的职员N代为审核。
(5)2014年9月末,会计部门根据经核对无误的地址,向10家应收账款余额最大的顾客寄送对账单。D注册会计师检查了回函档案,发现只收到1封回函。经调查,回函所反映的应收账款差异系顾客已经在9月30日开出付款票据,但B公司的开户银行在10月5日才收到款项所致。
(6)2014年9月末,仓库和会计部门明细账反映的H型电视机结存数均为350台,A公司自10月起未生产H型电视机。D注册会计师在仓库观察到400台H型电视机。据仓库人员解释,9月销售给W公司的100件H型电视机因该公司运输车辆调配原因只拉走50台,剩余50台被存于A公司库房的独立区域,并作简单标明。D注册会计师检查后未见异常。
(7)2014年7月产成品盘点表与会计部门账簿所列的产成品数量相符,但与仓库的账簿所列产成品数量不符。原因是部分产品在7月末签发发货单并完成装运,于8月初开具销售发票,会计部门于8月确认相应主营业务收入和成本。在编制盘点表时,仓库将该部分产品数列在7月末的结存数中。D注册会计师在8月的主营业务收入和成本明细账中查到了相应记录。
(8)D注册会计师抽查了2014年7~10月入账的30笔主营业务收入,其记账凭证均附有销售发票、发运单和销售单,但各月初入账的若干笔主营业务收入所附的销售发票日期虽均为入账当月,发运单日期却为上月最后几天。
要求:
问答题A和B注册会计师负责对D公司2014年度财务报表进行审计。在了解D公司及其环境时,请代为作出正确的专业判断。
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