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W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了丙公司2010年度财务报表,并出具了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负责丙公司外勤审计工作的B注册会计师于2011年5月离职加入M会计师事务所,转所手续至2012年2月办理完毕。2012年1月,丙公司决定改聘M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其2011年度财务报表,并与M会计师事务所签订了审计业务约定书。该约定书中约定丙公司协助M会计师事务所与W会计师事务所进行沟通,以了解相关情况。M会计师事务所委派B注册会计师担任丙公司2011年度财务报表审计的项目合伙人,于2012年4月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
要求:
问答题A注册会计师是W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业务部负责人。20×8年4月份,W会计师事务所承接的5家审计客户的20×7年度财务报表审计业务均已完成了外勤审计工作。在复核各审计项目组的审计工作底稿时,A注册会计师发现存在以下情况:(1)甲公司项目组拟出具标准审计报告。A注册会计师发现甲公司并未调整列示在《账项调整分录汇总表》中的一项错报:20×7年,甲公司没有对管理部门年初购买的价值30万元的轿车计提折旧。项目合伙人认为,甲公司财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为100万元,《未更正错报汇总表》中未调整错报的累计金额低于重要性水平。轿车的使用寿命不低于4年,每年计提的折旧不会超过7.5万元,远远低于重要性水平。因此,该项错报不致影响出具标准审计报告。(2)乙公司于20×7年提前应用对财务报表有广泛影响的新会计准则,并已按规定在财务报表附注中进行了披露。乙公司项目合伙人认为这一情况符合相关准则和法规的要求。但考虑这一变化影响重大,为提醒财务报表使用者关注,决定针对这一情况在审计报告的意见段后增加强调事项段予以强调。(3)丙公司核心产品根据合同使用W公司的专利技术。20×8年1月,合同到期后双方没有续签。20×8年3月,W公司因丙公司在合同期满后继续使用该技术对丙公司提起诉讼,此案正在审理中。丙公司按规定在20×7年度财务报表附注中进行了披露,但丙公司审计项目合伙人仍然决定针对该情况在审计报告中增加强调事项段。(4)丁公司项目组无法对占丁公司资产总额20%的存货实施监盘,但考虑到已获取了管理层关于存货的特别声明,并且评价的存货控制风险也较低,项目组决定出具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5)戊公司项目组决定对戊公司20×7年度财务报表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为此,以计算机文档中存储的标准审计报告为基础,修改了引言段,删除了注册会计师的责任段,并对意见段进行了重大修改。要求:逐一针对上述每种情况,请代A注册会计师确定各项目组的做法是否妥当。简要说明理由。
问答题ABC会计师事务所接受委托,对甲公司20×4年度财务报表进行审计,并委派A注册会计师为项目负责人。在接受委托后,A注册会计师发现甲公司业务流程采用计算机信息系统控制.审计项目组成员均缺少这方面的专业技能。A注册会计师了解到某软件公司张先生曾参与甲公司计算机信息系统的设计工作,因此聘请张先生加入审计项目组,测试该系统并出具测试报告。在审计过程中,A注册会计师要求审计项目组成员相互复核所执行的工作,并在工作底稿的复核人员栏签字。在复核过程中,审计项目组成员之间在某个专业问题上存在分歧,A注册会计师就此问题专门致函有关部门进行咨询,始终没有得到回复。考虑到该项业务的高风险性,在出具审计报告后,ABC会计师事务所专门指派未参与该项业务的经验丰富的注册会计师实施了项目质量控制复核。 要求:指出ABC会计师事务所(包括审计项目组)在业务质量控制方面存在的问题,并简要说明理由。
问答题B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B公司)设立时的注册资本为人民币7 000万元,业经北京Y会计帅事务所于2004年5月1日审验确认,并出具Y验字(2003)008号验资报告。 (1)截止2006年12月31日,B公司的股本为7 000万元,资本公积为2 600万元(其中:股本溢价为500万元,股权投资准备为1 000万元,关联交易差价为400万元,接受捐赠非现金资产准备100万元,其他资本公积600万元),盈余公积为1 500万元,未分配利润为4 500万元。 (2)2007年2月接受外国机构设备200万元和现金100万元的捐赠。 (所得税费用率为 33%) (3)2007年3月5日,B公司宣告发放股票股利1 000万元。 (4)2007年4月,经中国证监会证监发[2006] ××号文核准,B公司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采用上网定价发行的方式首次对社会公众发行3 000万股A股股票,每股面值人民币1元,发行价格为每股8.28元。2007年4月24日,在扣除主承销商承销费用、上网发行手续费等后,主承销商将人民币23 800万元划入B公司在中国农业银行C市营业部的银行账户。 2007年4月26日,B公司收到申购新股冻结期间的存款利息1 600万元。为了本次股票发行,B公司与Y会计师事务所签订了“审计业务约定书”,约定审计费用为200万元(包括与本次发行有关的其他审计与审核服务费用,在发行前已支付150万元,2007年4月26日支付了剩余的50万元),与Z律师事务所签订了”法律业务约定书”,约定律师费用为100万元(在发行前已支付70万元,2007年4月26日支付了剩余的30万元)。此外,B公司还分别支付了审核费用3万元、主承销商公关费用100万元、主承销商财务顾问费用80万元。 Y会计师事务所接受B公司委托,承办本次股票发行的验资业务,并于2007年4月30日完成验资外勤工作。 要求:(1)分别回答下列问题: ①截止2006年12月31日,B公司可用于转增股本的资本公积的余额为多少? ②2007年2月接受外国机构设备200万元和现金100万元的捐赠中可用于转增股本的金额? ③2007年3月5日,公司宣告发放股票股利1 000万元。是否需要调整2006年会计报表。宣告发放股利后,股本是增加还是减少了? ④2007年4月所增发股票形成的股本和资本公积分别为多少? ⑤计算截止2007年4月30日B公司可用于转增股本的资本公积的余额? ⑥截止2007年4月30日B公司可用于转增股本的盈余公积的最大额度为多少? (2)如果B公司要求变更注册资本为人民币10 000万元,请代注册会计师完成Y事务所承办本次股票发行的验资报告。
问答题A注册会计师负责审计甲公司2013年度财务报表。在了解甲公司内部控制后,A注册会计师决定采用审计抽样的方法对拟信赖的内部控制进行测试,部分做法摘录如下:
(1)注册会计师使用PPS抽样从9张销售发票组成的总体中选择4张进行测试,已知9张发票总计金额为5000元,总体项目单位的累计金额表如下表:
项目号
记数金额
累计金额
1
524
524
2
1176
1700
3
416
2116
4
215
2331
5
604
2935
6
965
3900
7
404
4304
8
340
4644
9
356
5000 要求:
问答题甲公司2017年12月31日的应收账款项目由3000个项目构成,应收账款的账面价值为400万元,假定应收账款的重要性水平为20万元,A注册会计师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水平为“低”,不打算采用其他实质性程序。
问答题Y会计师事务所的K注册会计师按照审计小组的分工,专门负责审查甲公司2008年度财务报表中的固定资产及累计折旧项目。 资料一:在审计开始时,K注册会计师通过实施实质性分析程序,发现甲公司的固定资产原值与上年相比有显著上升。根据在其他企业固定资产项目的经验,K注册会计师确定了以下两个重要的项目审计目标: (1)甲公司对本年新增的固定资产是否拥有所有权,是否存在,计价是否正确; (2)本年减少的固定资产是否均已进行会计记录。 资料二:甲公司在2008年度发生了以下固定资产增加业务: (1)从T公司购进的一台A-130机床; (2)由Y建筑公司新建完工、交付使用的办公大楼; (3)从U投资公司融资微服私访的生产流水线; (4)由V公司投资转入的运输设备。 要求: (1)对于以一笔款项同时购入多项没有单独标价的固定资产,K注册会计师应当检查哪些文件与凭证,以证实其所有权与存在性;甲公司应如何进行会计处理,K注册会计师方可确认其计价的正确性。 (2)为检查甲公司是否存在未作会计记录的固定资产减少业务,K注册会计师应当实施哪些具体的实质性程序。 (3)指出注册会计师为证实甲公司对上述每项固定资产拥有所有权,应实施何种具体的实质性程序。
问答题ABC会计师事务所承接了甲公司2011年度财务报表审计业务,并委派A注册会计师担任甲公司审计项目合伙人。审计外勤工作结束日是2011年3月15日,A注册会计师于2011年3月25日向甲公司递交了审计报告。 甲公司2011年度审计前财务报表反映的资产总额为12000万元,股东权益总额为540C万元,利润总额为500万元。在审计过程中A注册会计师发现下列情况: (1)2010年末和2011年末应收账款余额分别为2200万元和3800万元,甲公司的坏账核算方法一直采用备抵法,但甲公司将其坏账准备比例由2010年的5‰变更为2011年的3‰; (2)2011年4月1日,甲公司为增加营运资金,按面值发行了2年期、面值共2400万元、票面利率为年利率10%的企业债券。甲公司当日筹足了资金并按规定作了相应的会计处理(债券发行费用忽略不计),但当年未计提债券利息; (3)2011年10月,甲公司的一个顾客以产品质量瑕疵给自身造成重大损害为由将甲公司诉上法庭.要求甲公司赔偿500万元,甲公司律师称甲公司败诉的可能性很大,如果败诉甲公司的赔偿金额不会低于500万元,甲公司已在财务报表附注中对该诉讼案作出了说明; (4)201 2年1月31日,甲公司持有的P公司股票50000股市价因P公司专利权侵权案件的败诉突然下跌,甲公司于当日计提了相应的减值准备130000元。 [要求] (1)若不考虑审计重要性水平因素,A注册会计师应分别针对审计过程中发现的上述事项提出何种处理建议?若需提出调整建议,请列示出审计调整分录(不考虑审计调整分录对税费、期末结转损益及利润分配的影响); (2)如果甲公司拒绝接受A注册会计师针对上述事项所提出的处理建议,指出A注册会计师应当出具何种意见类型的审计报告并简要说明理由; (3)如果甲公司只存在上述第2和第4这两个事项,并且接受了A注册会计师针对第4个事项所提出的处理建议,但拒绝接受对第2个事项所提出的处理建议,则A注册会计师应当出具何种意见类型的审计报告,请代A注册会计师编制一份审计报告。
问答题ABC会计师事务所的D注册会计师作为审计项目负责人,在审计以下公司20×8年度财务报表时分别遇到以下情况: (1)甲公司20×8年12月31日销售给某客户的货物100万元,经过D注册会计师审计确定是不真实的虚构销售,经过进一步审计,注册会计师发现该事项很有可能是在总经理的授意下进行的,并发现了多笔类似的虚构销售交易事项。 (2)乙公司于20×6年5月为己公司2年期银行借款1 000万元提供担保,因己公司不能及时偿还,银行于20×8年11月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乙公司承担连带清偿责任。 20×8年12月31日,乙公司在咨询律师后,根据己公司的财务状况,计提了500万元的预计负债。对上述预计负债,乙公司已在财务报表附注中进行了适当披露。截止审计工作完成日,法院未对该项诉讼做出判决。 (3)丙公司20×8年度由于库管人员度假,所以存货无法监盘,但是注册会计师注意到该公司属于是服务性企业,存货期末余额为10万元,占资产总额的比例为5%。 (4)丁公司于20X8年末由于总经理贪污,成立了新的管理层,继任总经理以刚上任不了解以前年度情况为由;拒绝签署20×8年度已审财务报表和提供管理层声明书。 (5)戊公司20×8年由于行业政策变化,财政部专门出台了新的固定资产核算办法,戊公司根据新的固定资产核算办法对固定资产进行了追溯调整,并在财务报表附注中予以披露。 要求:假定上述情况对各被审计单位20×8年度财务报表的影响都是重要的,且各被审计单位均拒绝接受D注册会计师提出的审计处理建议(如有)。在不考虑其他因素影响的前提下,请分别针对上述5种情况,判断D注册会计师应对20×8年度财务报表出具何种类型的审计报告,并简要说明理由。
问答题A注册会计师接受甲公司的委托,对甲公司管理层编制的下属子公司乙公司IT系统运行有效性的评价报告进行鉴证。甲公司拟将该评价报告提交给其他预期使用者。 要求: (1)指出该项鉴证业务属于下表中何种业务类型,直接在答题卷第2页表格中相应位置打“√”。
分类
业务类型
请在相应的位置打“√”
(1)
基于责任方认定的业务
直接报告业务
(2)
历史财务信息鉴证业务
其他鉴证业务
(2)请指出该项鉴证业务的责任方,并简要说明甲公司管理层、乙公司管理层和A注册会计师各自的责任。 (3)在评价乙公司IT系统运行有效性时,甲公司使用的是其自行制定的标准。请简要说明A注册会计师应当从哪些方面评价标准的适当性。 (4)在承接业务后,如果发现标准不适当,A注册会计师应当出具何种类型的鉴证报告?
问答题审计T公司2005年度会计报表时,审计项目经理马华根据以往经验确定该公司会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为50万元,并进一步确定应收账款等项目的重要性水平为10万元。按照审计计划中的人员分工安排,T公司应收账款项目的审计业务由注册会计师李欣负责实施。在实施审计程序之前,李欣编制了T公司2005年12月31日的应收账款明细资料。
债务单位
客户情况
应收金额
发货日期
账龄(月)
全年交易额
A公司
5000
20050815
4
80000
B公司
4000
20000202
71
0
C公司
控股股东
20000
20050618
6
95000
D公司
要求退货
60000
20050505
7
60000
E公司
70000
20050410
8
90000
F公司
150000
20020610
42
110000
G公司
3000
20051111
1
770000
H公司
120000
20051220
0
120000
I公司
20000
20030219
34
50000
J公司
5000
20051010
2
30000 要求: (1)一般情况下,注册会计师应当选择哪些单位作为函证对象?针对T公司的具体情况,李欣应当向哪些债务单位发函询证,简要说明原因,并将所选择的公司名称及简要原因填入下表:
选择的函证对象
简要原因
(2)当债务人符合哪些条件时,采用积极式函证方式较好?针对T公司应收账款的明细资料,李欣至少应选择哪些债务人发出积极式询证函?简要说明理由。
问答题C和D注册会计师负责审计Y公司2014年度财务报表,于2014年12月1日至12月15日对Y公司的相关的内部控制进行了解、测试与评价。C和D注册会计师计划实施以下程序以了解相关内部控制: (1)询问Y公司有关人员,并查阅相关内部控制文件。 (2)检查内部控制生成的文件和记录。 要求:假定不考虑其他条件,请指出C和D注册会计师还可以选择实施哪些审计程序以了解相关内部控制。
问答题正大有限责任公司设立于2005年11月15日,由A公司和B公司共同出资组建,其中,A公司为中方,B公司为外方。正大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为人民币10 000万元,其中A公司出资人民币4 000万元,占注册资本的40%;B公司出资6 000万元,占注册资本的60%,双方均以货币出资。2005年11月18日得强会计师事务所对正大有限责任公司设立验资进行了审验,审验结果是双方出资符合法律法规、合同章程的规定,并出具了验资报告(文号:得验字[2005]2356号)。 2008年5月1日双方约定对正大有限责任公司增资人民币5 000万元,并约定于2008年5月30日前一次缴足增资额,A公司应出资2 000万元,其中以货币出资1 000万元,以厂房出资1 000万元;B公司出资3 000万元,其中以货币出资1 000万元,以进口的机器设备出资2 000万元。 2008年5月15日,A公司以货币出资人民币1 000万元,厂房经评估并经双方确认的价值为人民币1 369万元。 2008年5月17日,B公司以从另外一外商投资企业分得的人民币利润出资500万元,又从境外汇入正大有限责任公司外币账户美元70万元。机器设备经商检部门检查鉴定的价值为美元275万元。出资当日汇率为1美元兑换7.5元人民币;合同约定汇率为1美元兑换 7.6元人民币。 假设:(1)经双方同意,并报经批准,本次增资中,双方实际出资额超出认缴部分的作为资本公积处理。 (2)惠威会计师事务所的张斌和李平注册会计师于2008年5月15日完成了验资的主要工作,所获取的验资事项声明上签署的日期为2008年5月16日,2008年5月17日会计师事务所完成了验资报告的编写工作。 要求:针对正大有限责任公司本次增资情况,请以惠威会计师事务所注册会计师的角度考虑并分别回答下列问题。 (1)针对外方直接从境外汇入的外币出资,注册会计师最应当实施的特殊审验程序是什么? (2)针对中方的厂房出资,注册会计师实施的主要审验程序是什么? (3)针对外方的进口机器设备出资,注册会计师实施的审验程序中,除了实施与内资企业实物出资相同的审验程序外,还应当实施哪些特殊审验程序? (4)注册会计师应当实施哪些程序以关注前期注册资本实收情况和增资前的净资产状况? (5)请代为编写验资报告。
问答题A注册会计师负责审计甲公司2012年财务报表。在对甲公司的应付账款项目进行审计时,根据需要,决定对甲公司下列四个明细账户中的两个进行函证:
金额单位:元
项目
应付账款年末余额
本年度供货总额
A公司
42650
66100
B公司
—
2880000
C公司
85000
95000
D公司
289000
3032000 [要求]
问答题ABC会计师事务所首次接受委托,承办V公司2002年度会计报表审计业务,并于2002年底与V公司签订审计业务约定书。假定存在以下情况:
(1) ABC会计师事务所以明显低于前任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收费承接了业务,并且,通过与前任注册会计师和当地相同规模的其他会计师事务所进行比较,向V公司保证,在审计中能够遵循独立审计准则,审计质量不会因降低收费而受到影啊。
(2) 在签订审计业务约定书后,ABC会计师事务所的A注册会计师受聘担任V公司独立董事。按照原定审计计划,A注册会计师为该审计项目的外勤审计负责人。为保持独立性,ABC会计师事务所在执行该审计业务前,将A注册会计师调离审计小组。
(3) ABC会计师事务所聘用律师协助开展工作,要求该律师书面承诺按照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提供服务。
(4) V公司ABC会计师事务所在出具审计报告的同时,提供正式纳税鉴证意见。为此,双方另行签订了业务约定书。
(5) 前任注册会计师V公司2001年度会计报表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ABC会计师事务所在审计过程中发现该会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因认为事实已经非常清楚,所以决定不再提请V公司与前任注册会计师联系。
(6) V公司在某国设有分支机构,该国允许会计师事务所通过广告承揽业务,因此,ABC会计师事务所委托该分支机构在该国媒体进行广告宣传,以招揽该国在中国设立的企业的审计业务。相关广告费已由ABC会计师事务所支付。
要求:
请分别上述6种情况,判断ABC会计师事务所是否违反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并简要说明理由。
问答题Y注册会计师负责对X公司2008年度财务报表进行审计。相关资料如下:
资料一:X公司主要从事A产品的生产和销售,无明显产销淡旺季。产品销售采用赊销方式,正常信用期为20天。
在A产品生产成本中,a原材料成本占重大比重。a原材料在2008年的年初、年末库存均为零。A产品的发出计价采用移动加权平均法。
资料二:2008年度,X公司所处行业的统计资料显示,生产A产品所需a原材料主要依赖进口,汇率因素导致a原材料采购成本大幅上涨;替代产品面市使A产品的市场需求减少,市场竞争激烈,导致销售价格明显下跌。
资料三:X公司2008年度未经审计财务报表及相关财户记录反映:
(1)A产品2007年度和2008年度的销售记录
产品名称
2008年度(未审数)
2007年度(已审数)
数量(吨)
营业收入(万元)
营业成本(万元)
数量(吨)
营业收入(万元)
营业成本(万元)
A产品
900
50000
40000
800
40000
34000(2)A产品2008年度收发存记录
日期及摘要
入库
出库
库存
数量(吨)
单价(万元)
金额(万元)
数量(吨)
单价(万元)
金额(万元)
数量(吨)
单价(万元)
金额(万元)
年初余额
0
0
0
1月3日入库
80
60
4800
80
60
4800
1月4日出库
70
60
4200
10
60
600
2月9日入库
80
55
4400
90
55.56
5000
…
11月30日出库
75
52
3900
75
52
3900
12月2日入库
75
48
3600
150
50
7500
12月9日出库
150
50
7500
0
0
0
年末余额
0
0
0(3)与销售A产品相关的应收账款变动记录
日期及摘要
借方(万元)
贷方(万元)
余额(万元)
2008年年初余额
3000
2008年1月2日收款
2700
300
2008年1月4日赊销
5000
5300
略
2008年11月30日收款
2500
600
2008年12月9日赊销
9000
9600
2008年年末余额款
9600
2009年年初余额
9600
2009年1月25日赊销
3000
12600
2009年1月31日余额
12600 要求:
问答题A注册会计师负责审计甲公司2014年度财务报表。审计工作底稿中记录了实施审计程序中遇到的事项,部分内容摘录如下: (1)[评估风险]因为以前年度审计中没有发现甲公司收入确认方面存在舞弊行为,冈此A注册会计师未将收入确认作为由于舞弊导致的重大错报风险领域。 (2)[管理层凌驾]实施风险评估程序,评估是否存在管理层凌驾于内部控制之上的风险,并据此确定是否需要设计和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 (3)[会计分录测试]在对日常会计核算过程中作出的会计分录以及编制财务报表过程中作出的其他调整进行测试时,A注册会计师向参与财务报告编制过程的人员询问了与处理会计分录和其他调整相关的不恰当或异常的活动。 (4)[会计分录测试]在了解了甲公司的财务报告流程,以及与会计分录和其他调整相关的内部控制后,A注册会计师确定了待测试会计分录总体,并从总体中选取项目实施测试。 (5)[会计分录测试]考虑到舞弊导致的财务报表重大错报可能发生于整个会计期间,A注册会计师决定对期末以前会计期间的会计分录和其他调整实施测试,并根据测试结果确定是否选择在报告期末作出的会计分录和其他调整进行测试。 要求: 假定(1)~(5)均为独立事项,指出A注册会计师的处理是否恰当。如不恰当,简要说明理由。
问答题审计人员对某企业X月份产品生产成本进行审查。该企业生产单一产品A,一次投料,采用约当产量法计算产品成本(产品成本计算单如下),本月完工产品80件,未完工产品20件(完工程度50%)。 产品成本计算单 产品名称:A ××年×月份 单位:元 项目 月初在产品成本 本月生产费用 生产费用总额 完工费用总额 月末在产品成本 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 制造费用 40000 10000 10000 800000 260000 170000 840000 270000 180000 672000 240000 160000 168000 30000 20000 合计 60000 1230000 1290000 1072000 218000 经查: (1) 完工产品及月末在产品数量可以确认。将在建工程领用的材料20000元,计入产品生产成本。 (2) 生产车间已领未用材料10000元,月末未作假退库。 (3) 虚列生产工人工资15500元,多提生产工人福利费2500元。 (4) 计提经营性租入设备的折旧费6000元,计入制造费用。 (5) 无形资产摊销费用12000元,计入制造费用。 要求: (1) 指出存在错误,并提出处理意见(不编制调整会计分录)。 (2) 重新编制“产品成本计算单”,并列出计算过程。 (3) 计算A产品单位成本。
问答题ABC会计师事务所的A和B注册会计师对公开发行A股的甲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甲公司)2014年度的财务报表进行审计。甲公司2014年12月31日的总资产9000万元,2014年的销售收入12500万元。注册会计师确定的财务报表层次重要性水平为150万元。注册会计师于2015年3月20日完成审计工作,并于当日提交审计报告,甲公司董事会于2015年3月25日批准报出。
资料一:
A和B注册会计师正在对甲公司内部控制进行了解检查,甲公司的主要产品是a产品和b产品。生产的主要原料为c材料,注册会计师在检查存货项目时发现下列事项:由采购部门负责采购;c材料进厂后由隶属于采购部门的验收部门负责验收,c材料验收合格后在采购单上盖“货已验讫”印章,然后即交会计部门付款。如不合格直接退给供应商,验收部门不负责开验收报告单。验收后的c材料直接堆放在机器旁准备加工。生产的b产品交由生产部门的储藏室保管。
资料二:
A和B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财务报表时发现下列事项:
(1)2014年12月20日,甲公司收入和应收账款账簿中记录有一笔1000万元的销售,结转成本800万元,今查系销售国外丙公司的d产品。注册会计师审查合同与发货凭证发现,销售发票显示是以到岸验收合格即成交,甲公司已于12月5日发货。注册会计师在审计结束前无法联系到丙公司实施函证,只能通过货运公司查询到货物已于12月20日运达。
(2)2014年11月30日,甲公司清查盘点原材料,发现短缺15万元,作了借记“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15万元、贷记“原材料”科目15万元的会计处理。2014年12月,查清短缺原因,其中属于非常损失部分为14万元、属于一般经营损失部分为1万元,公司作了借记“营业外支出——非常损失”科目15万元、贷记“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15万元的会计处理(不考虑增值税问题)。
(3)甲公司采用备抵法核算坏账,坏账准备按期末应收款项余额的5‰计提。2014年12月31日未经审计的资产负债表反映的应收账款项目为借方9950万元。应收账款项目的明细组成如下:
单位:万元
应收账款——D公司
5660
应收账款——E公司
4000
应收账款——F公司
-2000
应收账款——G公司
2340
合计
10000
(4)甲公司于2014年12月31日与丁公司签订合同,将账面价值为1000万元的土地使用权以3000万元的价格转让给丁公司,于同日向丁公司开具发票并收到土地转让款3000万元;2015年1月4日,甲公司办妥产权过户手续,甲公司于2014年12月31日确认其他业务收入3000万元,其他业务成本1000万元(假定不考虑相关税费)。
(5)甲公司为戊公司向银行借款1000万元提供担保。2014年10月,戊公司因经营严重亏损,进行破产清算,无力偿还已到期的该笔银行借款。贷款银行因此向法院起诉,要求甲公司承担连带偿还责任,支付借款本息1200万元。2015年1月20日,法院终审判决贷款银行胜诉,由甲公司支付借款本息1200万元,并于2015年1月28日执行完毕。考虑到戊公司已宣告破产清算,无法向其追偿债务,甲公司在2014年度做了如下会计处理:借记“营业外支出”1200元,贷记“预计负债”1200元。这一事项使得甲公司2014年末的营运资金和2015年1月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均出现负数。针对可能导致对持续经营能力产生重大疑虑的上述事项,甲公司提出了拟采取的改善措施。A和B注册会计师实施了必要的审计程序,认为甲公司编制2013年度财务报表所依据的持续经营假设是合理的,但持续经营能力仍存在重大不确定性。
(6)甲公司于2014年12月向己公司销售一批b产品(增值税税率为17%),该批产品的销售收入为2000万元(不含增值税额),成本为1800万元,货款将于2015年4月收取,甲公司按规定在2014年12月进行了相应的会计处理。由于质量问题,该批产品于2015年2月8日被退回,已取得应退回的增值税有关证明。甲公司尚未对该销售退回进行会计处理。
要求:
问答题X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上市公司,从事投资、设备制造等方面的业务。EFG会计师事务所2005年9月份接受了X公司2005年度会计报表的审计业务,并指派注册会计师李欣于2005年12月份对X公司2005年度投资业务的相关内部控制进行了解和控制测试,同时对部分财务资料进行了预审。2006年初,李欣作为此项审计业务的外勤负责人带领审计小组成员展开了外勤审计工作。相关的情况如下。 资料一: (1)X公司的股票、债券的买卖业务须由董事会批准、经董事长签字后,由财务经理王宏具体办理股票、债券的买卖业务,但在具体办理的过程中,遇有股票价格大幅波动等异常情况时,王宏可自行决定买进或卖出,并在度过紧急情况后及时向董事长汇报并备案。由指定的专职财务人员甲负责进行会计记录和财务处理,财务人员乙负责股票及债券的保管。每月末,由内部审计人员丙组织财务经理、财务人员甲、乙和其他人员共同参与股票、债券的定期盘点以及与账面记录的核对,以确定股票、债券的真实性、完整性、所有权、正确性。 (2)由于X公司生产A-130产品的原料需要从国外进口,2005年发生了一笔外币短期借款业务:10月20日,X公司以1美元兑换8.3元人民币的市场汇率从M银行借入美元 100万元,作了借记银行存款830万元、贷记短期借款830万元的会计记录(H公司没有发生其他短期借款业务)。年末,美元对人民币的市场汇率上升为1:8.4,H编制会计报表时,短期借款项目的金额仍为830万元。经查,H公司为简化处理,减少差错的发生,财务部门发生外币短期借款业务及期末编制会计报表时均按发生当时的市场汇率折算,折算差额计入财务费用。 (3)X公司为新建加工车间,于2004年1月初从B银行借入年利率为6%、期限为2年的长期借款1000万元。该车间自2004年7月1日开工建设,于2005年6月30日交付使用。X公司已按会计制度规定将交付使用时的在建工程余额(1000万元)转入固定资产,并按规定计提了相应的折旧。由于2005年12月31日该生产车间工程仍未办理竣工决算, X公司将2005年度发生的60万元借款费用计入在建工程。 (4)X公司于2005年12月将本公司长期积压、已被市场淘汰的Y产品以2000万元的价格销售给其关联企业H公司。当月已发出产品、开具销售发票并收到货款。该批不合格品的账面价值为1500万元。假定不考虑相关税费,X公司对此笔交易所作的会计处理为: 借:银行存款 2000万元 贷:主营业务收入 1500万元 资本公积——关联交易差价 500万元 年底,X公司将已计入“资本公积——关联交易差价”的500万元作如下会计处理: 借:资本公积——关联交易差价 500万元 贷:股本 500万元 资料二: X公司的会计资料记载了下列投资业务,具体情况为:X公司于2004年7月1日以80万元银行存款购入C公司当时权益总额1000万元的10%。由于持股比例较低,X公司对C公司的投资按成本法核算。2004年7月1日的下会计处理如下: 借:长期股权投资——C公司 80万元 贷:银行存款 80万元 资料显示,C公司2004年前、后半年各实现净利润45万元,全年实现净利润90万元。 2005年1月1日,X公司向C公司追加249万元投资,购入C公司20%的股份,使其对 C公司的持股比例达到30%。并按规定对此笔投资业务改按权益法核算,相关会计处理如下: (1)2005年1月1日,对2004年投资产生的“股权投资差额”80-1000×10%=-20万元及应确认的“投资收益”90÷2×10%=4.5万元,X公司按以下分录进行了追溯调整: 借:长期股权投资——C公司(投资成本) 100万元 ——C公司(损益调整) 4.5万元 贷:长期股权投资——C公司 80万元 资本公积——股权投资准备 20万元 投资收益 4.5万元 在此基础上,对因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方法从成本法改为权益法进行追溯调整而产生的“损益调整”金额转入“投资成本”明细科目: 借:长期股权投资——C公司(投资成本) 4.5万元 贷: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4.5万元 (2)在上述追溯调整的基础上,对于2005年1月1日追加投资的部分,按权益法进行会计处理: 错:长期股权投资——C(投资成本) (1000+90÷2)×20%=209万元 ——C(股权投资差额) 40万元 贷:银行存款 249万元 (3)2005年12月31日,摊销“股权投资差额”,调减“投资收益”: 借:投资收益 40÷10=4万元 贷:长期股权投资 C公司(股权投资差额) 4万元 资料三:2005年,X公司发生了以下三笔债务重组业务。 (1) 2005年6月30日,X公司经国家批准实施了债转股。X公司原注册资本为3000万元,2004年度经审计的资本公积为50万元。经批准的债转股文件规定:债权人将1000万元债权中的40万元予以豁免,其余的960万元按1.2:1的比例转为股权。当时实施验资的注册会计师经审验确认X公司2005年7月1日实施债转股后的注册资本为3300万元,资本公积为750万元。 (2)甲公司自2003年6月从X公司赊购100万元某种产品后一直无力支付货款,2005年 8月,双方协商决定甲公司以一辆轿车偿还其欠X公司债务的66%,其余款项两年后偿还。该轿车的原值为6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10年、预计净残值为0、至2004年12月 31日止已按直线法计提折旧12万元。至2005年8月31日为止,双方已将与该项交易相关的实物转移手续和产权转移手续办理完毕。X公司已将此轿车作为其管理部门用车。相关会计资料显示,X公司进行了如下的会计处理: 借:固定资产 44万元 营业外支出——债务重组损失 22万元 贷:应收账款——甲公司 66万元 自2005年9月起,X公司按每月5000元的金额对该轿车计提折旧。 (3)X公司2005年度发生了一项债务重组业务。X公司应收D公司销货款的账面价值为 140万元(账面余额为200万元,相应的债务重组坏账准备为60万元),因D公司无法偿还,双方协商后进行债务重组:D公司以其100万股普通股(每股面值1元)抵偿该项债务(不考虑相关税费),债务重组日为2005年8月1日。X公司将债权转为股权后,对D公司的财务和经营政策不具有重大影响。X公司据此于2005年 8月1日作如下会计处理: 借:长期股权投资——D公司 100万元 坏账准备 60万元 营业外支出——债务重组损失 40万元 贷:应收账款——D公司 200万元 X公司拟对该债务重组事项在2005年度会计报表的附注中按规定予以披露(D公司2005年度经审计的净利润为20万元,未实施利润分配方案)。 资料四:X公司2005年度发生了下列两项非货币性交易。 (1)A公司系X公司的全资子公司。注册会计师于2006年初审计A公司2005年度会计报表时,发现X公司于2005年6月30日以A公司的净资产与Y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B公司的净资产进行整体置换。置换前A、B公司的资产及负债构成如下表: 项目 A公司 B公司 资产 银行存款 200 100 应收票据 60 10 应收账款 40 30 预付账款 20 20 存货 150 40 固定资产(净值) 80 30 长期股权投资 200 70 长期待摊费用 50 100 合计 800 400 负债 短期借款 120 30 应付票据 80 40 应付账款 40 20 预收账款 10 10 长期借款 350 100 合计 600 200 按照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专家技术援助小组的答复,置换双方应按非货币性交易进行会计处理。假定两公司的存货、固定资产、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与公允价值相等。置换完成后,A公司对换入的B公司的各资产及负债项目进行了如下会计处理: 借:短期借款 90万元 应付票据 40万元 应付账款 20万元 长期借款 250万元 存货 32.86万元 固定资产 57.14万元 长期股权投资 120万元 贷:银行存款 100万元 应收票据 50万元 应收账款 10万元 长期待摊费用 50万元 营业外收入 400万元 (2)X公司以其生产的汽车与戊公司生产的计算机进行交换:X公司换出的汽车的账面原价为100万元,公允价值为110万元;戊公司换出的计算机的账面原价为80万元,公允价值为110万元。换入的计算机的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预计净残值为0,按直线法计提折旧。X公司决定将换入的计算机作为固定资产使用。此项交易于2005年6月10日完成后,X公司作了如下会计处理: 借:固定资产 80万元 营业外支出 20万元 贷:库存商品 100万元 资料五:2005年度,X公司发生了一系列关联方交易。除下列情况以外,X公司的会计处理均得到了注册会计师的认可: (1)X公司年以每公斤108元的售价将1000万公斤K产品(增值税税率为17%)销售给其控股股东P公司,占X公司当年K产品销售量的85%,已确认为2005年度的主营业务收入108000万元,并相应结转了K产品成本90000万元,货款尚未结算。经了解,X公司K产品的单位成本与市场同类产品基本相同,且销售给非关联方的价格与市场公允售价相同,均为每公斤104元。历史资料显示,X公司销售给P公司的K产品在2005年以前一直为每公斤106元,从2005年起改以每公斤108元的价格销售。X公司已在其会计报表附注中就该关联方交易进行了充分披露。 (2)X公司于2005年12月将其新开发生产的全部T产品以15000万元的价格赊销给其子公司——U公司,并全部确认为主营业务收入。经查,该批产品的账面成本为12000万元。X公司的相关会计处理如下: 借:应收账款 17550万元 贷:主营业务收入 15000万元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 2550万元 资料六:在审计过程中,注册会计师注意到X公司发生的以下内部交易:甲公司及乙公司均为X公司的全资子公司。由于严重亏损等原因,552005年末甲、乙公司的所有者权益已均为负数。为免两家子公司破产、倒闭,X公司继续为甲、乙两公司提供维持生产所必须的原材料。X公司在编制2005年度合并会计报表时,基于这两个子公司所有者权益均为负数,未将甲、乙两公司纳入合并范围。审查中还发现,X公司列示在其2005年个别资产负债表的“应收账款”项目中的5000万元中,有3000万元为甲公司的应付账款,而“预收账款”项目的2000万元中,有1000万元为乙公司的预付账款。X公司规定按应收账款年末余额的5%计提坏账准备。 资料七:X公司发生的需要审计人员关注的其他事项如下: (1)X公司与W公司在2005年度发生了一项知识产权纠纷。2006年2月份,因调解无效,W公司向当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X公司赔偿200万元。对此,X公司已在会计报表的附注中进行披露。注册会计师就此诉讼事项向X公司的法律顾问发出询证函,回函表明X公司极有可能向W公司赔偿150万元, (2)X公司于2001年初为K公司向银行借款100万元提供担保。2005年10月借款到期时,因K公司经营严重亏损,无力偿还。贷款银行因此向法院起诉,要求X公司承担连带偿还责任,支付借款本息120万元。2006年2月20日,法院终审判决贷款银行胜诉,由X公司支付借款本息120万元,并于2006年2月28日执行完毕。基于实际赔偿行为发生在2006年,X公司在2006年2月份的会计记录中做了借记“其他应付款”、贷记“银行存款”的会计处理,并且在2005年度会计报表附注中进行了充分披露。 要求: (一)针对资料一情况(1),指出X公司股票、债券交易的相关内部控制是否存在缺陷,并说明原因;针对情况(2)、(3)、(4),指出X公司的相关会计处理是否符合会计制度的规定,在需要调整的情况下,列出调整分录(不考虑调整对相关税费的影响)。 (二)针对资料二中的投资业务,具体分析并指出x公司所作的会计处理是否符合会计制度的规定。如不符合,请指出其错误之具体所在,并列示相应的调整分录。 (三)针对资料三中列示的各项债务重组业务,分析并指出X公司的会计处理是否存在问题,如存在,请予指出。需要列示审计调整分录的,请直接列示。 (四)针对资料四(1)中列示的非货币性交易业务,指出X公司的子公司的相关会计处理是否符合相关规定,如不符合,请给出正确的会计处理,并在此基础上列示相应的审计调整分录。针对资料四(2)中列示的非货币性交易,指出x公司的会计处理的不当之处,并列示相应的审计调整分录。 (五)分别针对资料五中列示的关联方交易,指出注册会计师是否需要向X公司提出审计建议。如需列示审计调整分录的,请简要说明原因后直接列示调整分录。 (六)针对资料六中陈述的情况,指出X公司在编制2005年度合并会计报表时未将甲、乙两子公司纳入合并范围是否符合相关规定,简要说明依据。如认为应当纳入合并范围,请列示相应的抵销调整分录。 (七)针对资料七中所述事项,指出X公司的会计处理是否适当,注册会计师是否需要提出审计建议。需要建议X公司调整的,请简要说明原因,并列示相应的审计调整分录。 (八)注意确定每个调整分录对X公司会计报表中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和利润的影响额,汇总到下表中,并据以确定全部调整分录对这些会计要素的影响额。 调整分录所依据的可能事实 调整对会计要素的影响数 资产的增减金额 负债的增减金额 权益的增减金额 利润的增减金额 资料三 资料五(1) 资料五(2) 资料五(3) 资料五(4) 资料五(5) 资料五(6) 资料五(7) 资料五(8) 资料六(1) 资料六(2) 资料六(3) 资料六(4) 资料七(1) 资料七(2) 合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