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题可信赖程度是根据统计结果求得,因此可信赖程度并不随样本量的增加而提高。( )
判断题会计报表项目注释中披露的应交税金明细如下: ( )
项 目
2002年12月31日账面余额(元)
2001年12月31日账面余额(元)
税 率
增值税
—7 499 678.52
—5 956 448.19
17%
城市维护建设税
235 778.14
23 770.89
7%
企业所得税
—10 532 776.27
—8 778 362.54
33%
合 计
—17 796 676.65
—14 711 039.84
判断题会计报表项目注释中披露的资本公积增减变动情况如下:( ) 项目 2004年12月31日 账面余额(元) 本期增加(元) 本期减少(元) 2005年12月31日 账面余额(元) 资本溢价 235674567.12 235674567.12 0 股权投资准备 49543253.69 4325432.88 45217820.81 拨款转入 2000000.00 2654723.15 4654723.15 其他资本公积 204562.18 204562.18 合计 287422382.99 2654723.15 240000000.00[注] 50077106.14 [注]:资本公积“本期减少”系转增股本所致。
判断题在对会计报表整体已经发表了否定意见或无法表示意见后,如会计报表某组成部分构成会计报表整体的主要部分,注册会计师不应再对该组成部分出具审计报告。( )
判断题注册会计师对期初余额进行审计,主要是为了证实期初余额不存在对本期会计报表有重大影响的错报或漏报。 ( )
判断题注册会计师审计与政府审计二者在审计的方式、对象、监督的性质、实施的手段、独立性及依据的审计准则等方面均有所不同,但政府审计和注册会计师的了作成果可相互替代。( )
判断题为了保证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遵循《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规范指导意见》的相关规定,针对ABC会计师事务所在承办业务时遇到的以下问题,请按照指导意见的相关要求,提供正确的意见。
若会计师事务所的A注册会计师担任C鉴证客户的独立董事,会计师事务所接受C鉴证客户会计报表审计的委托,派B注册会计师对C鉴证客户的会计报表进行审计并发表审计意见。( )
判断题审计风险与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呈正向关系,如果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太高,可能导致审计风险过高,审计没有效果;相反,则可能导致审计无效率。( )
判断题注册会计师以应有的职业谨慎态度执行了验资业务,并已获取充分、适当的验资证据,其形成的验资结论一定与投资者实际出资情况一致。 ( )
判断题D公司是Q公司的分公司,规模较小,助理人员认为,小规模企业的内部控制一般比较薄弱,应获取较多的关于内部控制设计合理和运行有效的证据,以降低审计风险。 ( )
判断题由于库存现金总额还不到M公司年末总资产的160,助理人员认为其金额远远低于报表的重要性水平而不必进行盘点。 ( )
判断题A考生没有工作经历,但已于2009年初取得了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全科合格证书。从2009年6月起,在北京T会计师事务所从事审计工作,则其最早可于2010年底取得执业注册会计师证书。 ( )
判断题当期档案是指那些记录内容经常变化,只供当期审计使用的审计档案。 ( )
判断题在对主营业务收入进行截止测试时,若以销售发票的日期为起点,既可以按照会计处理的顺序追查账簿记录,从而防止少计收入,又可以逆着会计处理顺序追查发运凭证的日期,从而防止多计收入。 ( )
判断题Y公司为有限责任公司,原注册资本为600万元,资产总额为1200万元,负债总额为 300万元,净资产为900万元。经股东会决议,Y公司申请减少注册资本200万元。在对与减少注册资本有关的法律文件和与支付300万元货币资金相关的凭证等审验无误后,助理人员验证确认Y公司减资后的净资产为600万元,其中注册资本为400万元。( )
判断题为了增强与被审计单位的沟通与合作,注册会计师可以同被审计单位的有关人员就总体审计计划的要点和某些审计程序进行讨论,并使审计程序与被审计单位有关人员的工作相协调,从而共同编制总体审计计划。( )
判断题A注册会计师推断的应收账款实际金额为9924.80万元。( )
判断题李某完成了对×公司的审计并于2004年4月5日签署了审计报告,该报告于2004年4月8月公布。4月10日李某发现×公司2003年1月10日立案的一宗担保赔偿案,已于3月30日结案,×公司将支付一笔巨额赔偿。经与×公司协商,×公司同意并已经重新编制了会计报表,对此赔偿事项做了充分的披露。李某对新的会计报表审计后出具新的审计报告。( )
判断题注册会计师应对所发表的审计意见负责,而该意见又是借助于专家的工作结果形成的,因此注册会计师要对专家工作结果的利用负责。( )
判断题注册会计师通过实施银行存款的函证程序,可以证实被审单位有关负债类项目的“完整性”认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