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题会计报表项目注释中披露的长期股权投资明细如下: ( )
2006年12月31日
被投资单位
股权投资期限
初始金额(元)
比例
账画价值(元)
A公司
1997年8月—2007年7月
15 1300 000.00
15%
15 000 1300.00
B公司
2002年10月—2012年9月
30 000 000.00
30%
26 287 375.39
C公司
永久
30 000 000.00
40%
56 478 987.25
D公司
1998年9月—2028年8月
100 000 000.00
35%
157 267 089.78
合计
175 000 000.00
255 033 452.42
判断题为了保持审计的连续性和审计结果的可比性,注册会计师对同一客户所进行的多次年度会计报表审计,应使用相同的重要性水平。( )
判断题注册会计师在针对G公司舞弊导致的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实施函证、询问、检查等审计程序时,可以在实施函证程序时改变常规函证内容,询问G公司的非财务人员,针对本期较早时间发生的交易事项进行检查。 ( )
判断题因为不存在满意的替代程序来观察和计量期末存货,所以注册会计师必须对被审计单位的存货进行监盘。 ( )
判断题如果通过对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的了解,注册会计师发现管理当局缺乏诚信,导致会计报表的错报风险非常重大,并对会计报表的可审计性产生疑问,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发表保留意见或否定意见。( )
判断题资产负债表试算平衡表左方调整金额栏借方调整额之和减去贷方调整额之和等于右方调整金额栏借方调整额之和减去贷方调整额之和。( )
判断题
X注册会计师是Q公司2007年度财务报表的项目经理,X注册会计师负责审核助理审计人员对存货监盘的底稿,请代X注册会计师对以下事项进行判断。
判断题滚石有限责任公司是一家注册资本为200万元、以房屋租赁为主营业务的有限责任公司。 2005年,该公司采用高价租入、低价租出的经营方式,前半年业务量及现金流量大增。下半年,由于一部分房屋所有者既无法按时从滚石公司取得租金收入,又不能收回房屋,针对滚石公司的诉讼大量增加。由于事项重大,政府相关部门已开始对滚石公司进行司法调查。滚石公司已在会计报表附注中对此事项进行了适当披露。注册会计师以司法调查尚未公布、审计范围受到严重限制为理由出具了保留意见审计报告。 ( )
判断题乙注册会计师正在执行验资业务,请代为做出以下判断。
判断题注册会计师根据其审计结论发表独立、客观、公正的审计意见,以合理保证会计报表的可靠程度。( )
判断题A注册会汁师是Y公司2006年度财务报表审计的项目负责人,Y公司为境内上市公司,主要从事电子设备的生产、设计和安装业务。该公司系增值税一般纳税企业,适用的增值税率为17%,在对审计工作底稿的复核过程中,A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注意到以下事实,试分析判断公司上述有关收入的确认是否正确。
判断题煤炭生产企业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提取安全费用时,应将按照国家规定标准计算的提取金额,借记“制造费用(提取安全费用)”科目,贷记“长期应付款(应付安全费用)”科目。煤炭企业于未来期间使用已提取的安全费用时,在相关费用实际发生时,直接冲减长期应付款;如能确定有关支出最终将形成固定资产,应在“在建工程”科目下单列项目归集所发生的费用。待有关安全项目完工后,对于形成固定资产的,应按实际成本,借记“固定资产”等科目,贷记“在建工程”科目;同时,按固定资产的实际成本,借记“长期应付款”科目,贷记“累计折旧”科目,该项固定资产在以后使用期间不再计提折旧。 ( )
判断题审计人员对内控制度的检查评价可以获取到环境证据。( )
判断题不论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的评估结果如何,注册会计师均应对各重要账户或交易类别进行控制测试和实质性测试。( )
判断题由于发现的误差数为3,超过预期误差数1,所以,注册会计师不能以95%的可信赖程度保证总体的误差率不超过4%。这时,注册会计师B应减少对这一内部控制的可信赖程度,实施其他审计程序,如扩大控制测试范围,增加样本量或执行追加审计程序。( )
判断题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项目金额与总账、明细账金额一致,说明会计报表要素不存在低估或高估错误。( )
判断题《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应当在期末对固定资产逐项进行检查,如果期末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的,应当将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作为固定资产的减值准备。固定资产的减值准备应按单项资产计提。( )
判断题Q公司有一套严格的坏账审批政策和标准,而且历年来一贯从严执行,如果L注册会计师能够证明该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能够合理延续到本期,则可以减少实施针对Q公司坏账损失的实质性程序。 ( )
判断题审计工作底稿表明,注册会计师已向A公司寄发了积极式询证函,并很快得到了复函。复函表明双方记录相符。李星认为自己的工作符合审计准则的要求,不存在工作过失。
( )
判断题内部审计的主要目标是对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经营活动的效率和效果等进行检查、监督和评价。至于内部控制的有效性,那是内部审计为达到上述目标而借助的主要手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