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E公司运用标准成本系统计算产品成本,并采用结转本期损益法处理成本差异,有关资料如下: (1)单位产品标准成本: 直接材料标准成本:6公斤×1.5元/公斤=9元 直接人工标准成本:4小时×4元/小时=16元 变动制造费用标准成本:4小时×3元/小时=12元 固定制造费用标准成本:4小时×2元/小时=8元 单位产品标准成本:9+16+12+8=45元 (2)其他情况: 原材料:期初无库存原材料;本期购入3500公斤,单价1.6元/公斤,耗用3250公斤。 在产品:期初在产品存货40件,原材料为一次投入,完工程度50%;本月投产450件,完工入库430件;期末在产品60件,原材料为一次投入,完工程度50%。 产成品:期初产成品存货30件,本期完工入库430件,本期销售440件。 本期耗用直接人工2100小时,支付工资8820元,支付变动制造费用6480元,支付固定制造费用3900元;生产能量为2000小时。 要求: (1)计算产品标准成本差异(直接材料价格差异按采购量计算,固定制造费用成本差异按二因素分析法计算); (2)把各项成本差异转入本期损益; (3)计算企业期末存货成本。
问答题某公司为扩大经营规模融资租入一台机床,该机床的市价为198万元,租期10年,租赁公司的融资成本为20万元,租赁手续费为15万元。租赁公司要求的报酬率为15%。 要求:1.确定租金总额。
问答题某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去年变动成本总额为84000元,单价为10元/件,变动成本率为80%,获利润11000元。假定今年只需追加2000元广告费,其他条件均不变。
要求:
问答题某工业企业大量生产甲产品。生产分为两个步骤,分别由第一、第二两个车间进行。第一车间为第二车间提供半成品,第二车间将半成品加工成为产成品。该厂为了加强成本管理,采用逐步结转分步法按照生产步骤(车间)计算产品成本(金额单位:元)。
该厂第一、二车间产品成本明细账部分资料如下表所示:
{{B}}表1产品成本明细账{{/B}}产品名称:半成品甲
金额单位:元车间名称:第一车间 2011年3月 产量:500件
成本项目
月初在产品定额费用
本月费用
生产费用合计
完工半成品成本
月末在产品定额费用
原材料
1900
6300
2800
直接人工
1100
3000
1300
制造费用
2300
6100
2600
合计
5300
15400
6700
单位成本
{{B}}表2自制半成品明细账{{/B}}半成品名称:甲
金额单位:元
月份
月初余额
本月增加
本月减少
数量(件)
实际成本
数量(件)
实际成本
数量(件)
单位成本
实际成本
3
400
10300
700
4
200
{{B}}表3产品成本明细账{{/B}}产品名称:产成品甲
金额单位:元车间名称:第二车间 2011年3月 产量:350件
成本项目
月初在产品定额费用
本月费用
产成品成本
月末在产品定额费用
总成本
单位成本
半成品
6100
2600
直接人工
1200
3700
500
制造费用
2500
8850
1400
合计
9800
4500 要求:
问答题ABC公司正在考虑改变它的资本结构,有关资料如下:(1)公司目前债务的账面价值1000万元,利息率为5%,债务的市场价值与账面价值相同;普通股4000万股,每股价格1元,所有者权益账面金额4000万元(与市价相同);每年的息税前利润为500万元。该公司的所得税税率为25%。(2)公司将保持现有的资产规模和资产息税前利润率,每年将全部税后净利分派给股东,因此预计未来增长率为零。(3)为了提高企业价值,该公司拟改变资本结构,举借新的债务、替换旧的债务并回购部分普通股。可供其选择的资本结构调整方案有两个:①举借新债务的总额为2000万元,预计利息率为6%;②举借新债务的总额为3000万元,预计利息率为7%。(4)假设当前资本市场上无风险报酬率为4%,市场风险溢价为5%。要求:
问答题A公司是一个化工生产企业。生产甲、乙、丙三种产品。这三种产品是联产品,本月发生联合生产成本748500元。该公司采用可变现净值法分配联合生产成本。由于在产品主要是生产装置和管线中的液态原料。数量稳定并且数量不大,在成本计算时不计算月末在产品成本。产成品存货采用先进先出法计价。 本月的其他有关数据如下:
产品
甲
乙
丙
月初产成品成本(元)
39600
161200
5100
月初产成品存货数量(千克)
18000
52000
3000
销售量(千克)
650000
325000
150000
生产量(千克)
700000
350000
170000
单独加工成本(元)
1050000
787500
170000
产成品售价(元)
4
6
5 要求: (1) 分配本月联合生产成本; (2) 确定月末产成品存货成本。
问答题 ABC公司是一家商业企业,主要从事商品批发业务,有关资料如下:
资料1:该公司2011年、2012年(基期)的财务报表数据如下: 资产负债表:
(单位:万元)
项目
2011年
2012年
货币资金
18000
22500
应收账款
120000
150000
存货
180000
225000
其他流动资产
60000
75000
流动资产合计
378000
472500
固定资产净值
414000
517500
长期资产合计
414000
517500
资产总计
792000
990000
短期借款
66000
82500
应付账款
48000
60000
其他应付款
84000
105000
流动负债合计
198000
247500
长期借款
132000
165000
负债合计
330000
412500
股本
330000
412500
未分配利润
132000
165000
股东权益合计
462000
577500
负债及股东权益总计
792000
990000利润表:
(单位:万元)
项目
2011年
2012年
一、营业收入
1600000
2000000
减:营业成本
800000
1000000
销售和管理费用(不含折旧摊销)
320000
400000
折旧
9600
14000
财务费用
15840
19800
二、营业利润
454560
566200
加:营业外收入
0
0
减:营业外支出
0
0
三、利润总额
454560
566200
减:所得税(30%)。
136368
169860
四、净利润
318192
396340
资料2:公司预计2013年销售收入增长率为6%,并且可以持续,公司经营营运资本占销售收入的比不变,净投资资本中净负债比重保持不变,税后利息率保持2012年的水平不变,预计税后经营利润、资本支出、折旧摊销的增长率将保持与销售增长率一致。
资料3:假设报表中“货币资金”全部为经营资产,“应收账款”不收取利息,“应付账款”等短期应付项目不支付利息,财务费用全部为利息费用。
资料4:公司股票的B系数为2,证券市场的无风险收益率为7%,证券市场的平均风险溢价率为5%。
要求:
问答题已知:A公司拟于2009年1月1日购买某公司的债券作为长期投资,要求的必要收益率为12%。 现有五家公司的债券可供选择,其中甲、乙、丙三家于2007年1月1日发行5年期,面值均为1000元的债券。甲公司债券的票面利率为10%,6月末和12月末支付利息,到期还本,目前市场价格为934元; 乙公司债券的票面利率为10%,单利计息,到期一次还本付息,目前市场价格为1170元; 丙公司债券的票面利率为零。目前市场价格为730元,到期按面值还本。 丁公司于2009年1月1日以1041元发行面值为1000元,票面利率为8%,每年付息一次的5年期债券,并附有2年后以1060元提前赎回的条款; 戊公司于2009年1月1日平价发行的是面值为1000元,票面利率为2%的5年期可转换债券(每年末付息),规定从2009年7月1日起可以转换,转换价格为10元,到期按面值偿还。 已知:(P/A,6%,6)=4.9173,(P/F,6%,6)=0.7050,(P/F,12%,3)=0.7118 (P/A,5%,4)=3.5460,(P/F,5%,4)=0.8227,(P/A,4%,4)=3.6299 (P/F,4%,4)=0.8548,(P/A,6%,3)=2.6730,(P/F,6%,3)=0.8396 (P/A,9%,2)=1.7591,(P/F,9%,2)=0.8417,(P/A,8%,2)=1.7833 (P/F,8%,2)=0.8573 要求:
问答题某企业拥有长期资金500万元,其中长期借款200万元,资本成本8%,普通股300万元,资本成本13%。由于扩大经营规模的需要,拟筹集新资金。经分析,认为筹集新资金后仍应保持目前的资本结构,即长期借款占40%,普通股占60%,并测算出了随筹资的增加各种资本成本的变化。 资 金 种 类 目标资本结构 新 筹 资 额 资 本 成 本 长期借款 40% 30万元以内 30~80万元 80万元以上 8% 9% 10% 普通股 60% 60万元以内 60万元以上 14% 16% 要求: (1)计算各筹资突破点; (2)计算各相应筹资范围的边际资本成本; (3)若有A、B、C、D四个投资项目,它们的投资额各为50万元,内含报酬率分别为18%、16%、13%和10%,确定公司最适宜的筹资预算。
问答题某公司今后3年每年需使用零件30000件,3年后此产品停产,目前要进行零件自制还是外购的决策。外购零件的成本为100元/件。公司目前拥有生产此零件的专用设备,其账面净值为60000元(税法规定的残值为24000元,税法规定的尚可使用年限为3年,变现价值为25000元),预期3年后设备价值为零。若生产零件,需占用厂房,租金为120000元/年,生产零件需追加平均材料储备50000元,自制单位成本80元/件(不包含厂房租金及折旧)。企业适用的所得税率为25%,该企业要求的实际必要报酬率为8%,通货膨胀率为1.85%,若上述现金流量为考虑了通货膨胀后的名义现金流量,则该公司应该自制还是外购?
问答题某公司下设A、B两个投资中心,上年有关资料见下表:
金额单位:元
投资中心
A中心
B中心
部门税前经营利润
100000
350000
部门平均净经营资产
1000000
2000000
要求的税前报酬率
12%
12%
现有两个追加投资的方案可供选择,第一,若A中心追加投资1200000元,每年将增加150000元部门税前经营利润;第二,若B中心追加投资2000000元,每年将增加200000元部门税前经营利润。
要求:
问答题某企业2005年A产品销售收入为4 000万元,总成本为3 000万元,其中固定成本为 600万元。2006年该企业有两种信用政策可供选用: 甲方案给予客户60天信用期限(n/60),预计销售收入为5 000万元,货款将于第60天收到,其信用成本为140万元; 乙方案的信用政策为(2/10,1/20,n/90),预计销售收入为5 400万元,将有30%的货款于第10天收到,20%的货款于第20天收到.其余50%的货款于第90天收到(前两部分货款不会产生坏账,后一部分货款的坏账损失率为该部分货款的4%),收账费用为50万元。 该企业A产品销售额的相关范围为3 000万~6 000万元,企业的资金成本率为8%(为简化计算,本题不考虑增值税因素)。 要求: (1)计算该企业2005年的下列指标: ①变动成本总额; ②以销售收入为基础计算的变动成本率; (2)计算乙方案的下列指标: ①应收账款平均收账天数: ②应收账款平均余额; ③维持应收账款所需资金; ④应收账款机会成本; ⑤坏账成本; ⑥采用乙方案的信用成本。 (3)计算以下指标: ①甲方案的现金折扣; ②乙方案的现金折扣; ③甲乙两方案信用成本前收益之差; ④甲乙两方案信用成本后收益之差。 (4)为该企业作出采取何种信用政策的决策,并说明理由。
问答题ABC公司2016年销售收入为10000万元,税后净利400万元,发放了股利300万元,年末简化资产负债表如下:假定ABC公司2017年销售净利率与股利支付率仍保持2016年水平,若该企业经营资产、经营负债与销售收入之间有稳定百分比关系,并假设“现金”全部为金融资产,“应收账款”不收取利息,“应付账款”不支付利息。要求:
问答题甲投资者现在准备购买一种债券进行投资,要求的必要收益率为5%,现有A、B、C三种债券可供选择:
(1)A债券目前价格为1020元,面值为1000元,票面利率为4%,每半年支付一次利息(投资后可以立即收到一次利息),到期还本并支付最后一次利息,债券期限为5年,已经发行3年,甲打算持有到期。
(2)B债券为可转换债券,目前价格为1100元,面值为1000元,票面利率为3%,债券期限为5年,已经发行两年,到期一次还本付息,购买两年后每张债券可以转换为20股普通股,预计可以按每股60元的价格售出,甲投资者打算两年后转股并立即出售。
(3)C债券为纯贴现债券,面值为1000元,5年期,已经发行3年,到期一次还本,目前价格为900元,甲打算持有到期。
要求:
问答题某企业生产A、B两种产品,有关单位产品标准成本的资料如表1所示。该企业产品的正常生产能量是A产品800件、B产品1 000件,实际生产量为A产品600件、B产品800件。有关两种产品实际单位成本的资料,如表2所示。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进行各项成本差异的分析。 表1 成本项目 A产品 B产品 直接材料(元) (6千克×4元/千克)24 (5千克×5元/千克)25 直接人工(元) (4小时×8元/小时)32 (3小时×8元/小时)24 制造费用变动部分(元) (4小时×3元/小时)12 (3小时×2元/小时)6 固定部分(元) (4小时×2元/小时)8 (3小时×1元/小时)4 标准单位成本(元/件) 76 58表2 成本项目 A产品 B产品 直接材料(元) (8千克×3元/千克)24 (6千克×45元/千克)27 直接人工(元) (3小时×9元/小时)27 (3.5小时×8元/小时)28 制造费用变动部分(元) (3小时×3.5元/小时)10.5 (3.5小时×2.5元/小时)8.75 固定部分(元) (3小时×1.5元/小时)4.5 (3.5小时×1.5元/小时)5.25 实际单位成本(元/件) 66 69
问答题甲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年产销量为5万件,单位产品售价为20元。为了降低成本,计划购置新生产线。买价为200万元,预计使用寿命10年,到期收回残值2万元,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据预测可使变动成本降低20%,产销量不变。现有生产线的年折旧额为6万元,购置新生产线后现有的生产线不再计提折旧。其他的固定成本不变。目前生产条件下的变动成本为40万元,固定成本为24万元。
[要求]
问答题资料: (1) A公司是一个钢铁企业,拟进入前景看好的汽车制造业。现找到一个投资机会,利用B公司的技术生产汽车零件,并将零件出售给B公司。B公司是一个有代表性的汽车零件生产企业。预计该项目需固定资产投资750万元,可以持续五年。会计部门估计每年付现固定成本为(不含利息)40万元,变动成本是每件180元。固定资产折旧采用直线法,折旧年限为5年,估计净残值为50万元,会计与税法的规定一致。营销部门估计各年销售量均为4万件,B公司可以接受250元/件的价格。生产部门估计需要250万元的净营运资本投资。 (2) A和B均为上市公司,A公司资产负债率为40%,A公司不打算改变当前的资本结构,债务资本全部是债券,票面利率为8%,发行价格为1200元,面值1000元,发行费率为4%,期限为5年;B公司的资产负债率为30%,β权益目前为1.1,预计从第3年开始变为1.5;A公司的所得税率为30%,B公司的所得税率为40%。 (3) 无风险资产报酬率为4%,市场组合的预期报酬率为9%。 要求: (1) 计算用实体现金流量法评价该项目使用的折现率; (2) 按照实体现金流量模型计算项目的净现值(提示:按照逐年滚动的方法计算折现系数); (3) 假如预计的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固定资产残值,净营运资本和单价只在±10%以内是准确的,这个项目最差情景下的净现值是多少?(假设项目的亏损可以抵减所得税)。 已知:(P/A,2%,5)=4.7135,(P/A,3%,5)=4.5797 (P/S,2%,5)=0.9057,(P/S,3%,5)=0.8626
问答题甲公司上年度财务报表主要数据如下: 单位:万元 销售收入 2000 税后利润 200 股利 40 收益留存 160 年末负债 1200 年末股东权益 800 年末总资产 2000 要求:1.计算上年的销售净利率、资产周转率、收益留存率、权益乘数和可持续增长率;
问答题资料: (1)A公司2009年有关资料如下所示:
单位:万元
项 目
年初数
年末数
金融资产
31
15
金融负债
131
215
资产总计
431
515
负债合计
231
285
利 润
表 2009年 单位:万元
项 目
本期金额
一、营业收入
750
减:营业成本
640
营业税金及附加
27
销售费用
12
管理费用
8.23
财务费用
22.86
资产减值损失
0
加:公允价值变动收益
0
投资收益(经营)
1
二、营业利润
40.91
加:营业外收入
16.23
减:营业外支出
0
三、利润总额
57.14
减:所得税费用
17.14
四、净利润
40
(2)A公司2008年的税后经营净利率为6.25%,净经营资产净利率为15%,税后利息率为10%,净财务杠杆为40%。
(3)财务费用全部为利息费用。 (4)2009年没有增发新股也没有进行股票回购。
要求:
问答题已知L公司2011年和2012年的销售收入为10000万元和12000万元,税前经营利润为600万元和580万元,利息费用为125万元和100万元,平均所得税率为30%和32%,2012年的股利支付率为60%。假定该公司的经营资产、经营负债与销售收入同比例增长,可动用的金融资产为零,2011年末和2012年末的其他有资料如下(单位:万元):
项目
2011年末
2012年末
货币资金
180
220
交易性金融资产
80
60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94
82
总资产
8000
9800
短期借款
460
510
交易性金融负债
54
48
长期借款
810
640
应付债券
760
380
总负债
4200
4800
股东权益
3800
5000 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