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RUP(Rational Unified Proces)是一种软件工程过程产品,它吸取了现代软件开发中许多成功的实践。RUP把软件生存周期划分为多个循环(Cycles),每个循环生成产品的一个新的版本。每个循环依次由4个连续的阶段(Phase)组成,每个阶段完成确定的任务。与传统的软件过程相比,基于RUP的软件过程可以降低项目的风险,规范管理和开发流程,有效地控制资源,提高软件开发的成功率和生产率。 请围绕“统一软件开发过程的应用”论题,依次从以下3个方面进行论述。 1.概要叙述你参与管理和开发的软件项目及你在其中担任的主要工作,包括角色、工作内容等。 2.论述RUP的核心工作流和典型的迭代策略模式,具体论述你所参与项目如何应用RUP,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遇到了什么问题,如何解决。 3.分析与评估你在所参与项目中应用RUP裁剪的实际开发效果,以及你进一步应用RUP的有关设想。
问答题试题三 论基于REST 服务的Web 应用系统设计
REST(REpresentational State Transfer)是指从几种基于网络的架构风格衍生出来的一种混合架构风格,它是目前互联网的核心架构风格。基于REST 服务(RESTful Service)的Web 应用系统设计任务主要包括:识别并设计REST 风格的服务,采用面向服务的思想进行REST服务集成。采用这种方法设计的Web 应用系统能够结合REST 风格和面向服务思想的优点,近年来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请围绕“基于REST 服务的Web 应用系统设计”论题,依次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1.概要叙述你参与实施的Web 应用系统开发项目以及你所承担的主要工作。
2.简要叙述与传统的Web 服务相比,采用REST 服务构建的Web 应用具有哪些优势和不足。
3.阐述你在设计基于REST 服务的Web 应用系统时遇到了哪些问题,如何解决。
问答题传统的应用系统模式是“主机/终端”或“客户机/服务器”。随着中间件技术和Web技术的发展,这些传统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新的环境。目前设计大中型应用系统大多采用多层分布式结构,例如C/A/S和B/A/S。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系统具体需求和运行环境的不同选择合适的多层分布式结构。 请围绕“多层分布式架构风格在企业信息化的应用”论题,依次从以下3个方面进行论述。 1.概要叙述你参与管理和开发的多层分布式管理信息系统及你在其中所担任的主要工作。 2.简要说明多层分布式架构风格分类的依据及其特点,并指出你参与管理和开发的应用系统属于其中的哪种结构,以及选择这种结构的原因。 3.具体论述你在开发该系统时采用了哪些方法、策略和工具来实现所选的结构,最终实际效果如何。
问答题企业应用集成(Enterprise Application Integration,EAI)是每个企业都必须要面对的实际问题。面向服务的企业应用集成是一种基于面向服务体系结构(Setvice-Oriented Architecture,SOA)的新型企业应用集成技术,强调将企业和组织内部的资源和业务功能暴露为服务,实现资源共享和系统之间的互操作性,并支持快速地将新的应用以服务的形式加入到已有的集成环境中,增强企业IT环境的灵活性。 请围绕“SOA在企业集成架构设计中的应用”论题,依次从以下3个方面进行论述。 1.概要叙述你参与管理和实施的企业应用集成项目及你在其中所担任的主要工作。 2.具体论述SOA架构的内容、特点,以及你熟悉的工具和环境对SOA的支持,在应用中重点解决了哪些问题。 3.通过你的切身实践详细论述SOA在企业应用集成中发挥的作用和优势。
问答题对于系统工程师(或网络规划设计师)而言,在把某项工作系统化的时候,正确地理解该项工作的内容并设计出有效的系统,是一件最困难的事情。为了把用户的需求正确无误地反映到网络工程项目(或其他类似工程项目,下同)的逻辑设计文档中,常规的做法是将该工程项目的需求说明书和逻辑设计文档交给用户征求意见。在某些情况下,还要做出系统的原型,请用户试用。 请围绕“逻辑网络设计(或其他类似工程项目)中对用户需求的把握”论题,依次对以下3个问题进行论述。 1.叙述你参与规划、设计的网络工程项目的概要及其逻辑网络设计的目标,说明你所承担的工作。 2.结合你的切身实践叙述该项目网络技术选择时的主要考虑因素。 3.就你所下过工夫的地方叙述,为了把用户需求反映到网络工程项目的逻辑设计文档中,采取了哪些手段与用户进行通信?对于你所采用的手段,各举出一点你认为有效果的方面和无效果的方面,简要叙述你对这方面的评价。
问答题论ESB模式在企业应用集成中的应用 企业应用集成(Enterprise Application
Integration,EAI)是每个企业都必须要面对的实际问题。企业服务总线(Enterprise Service
Bus,ESB)是一种体系结构模式,支持通信各方间的服务交互的虚拟化和管理。它充当面向服务架构(Service-Oriented
Architecture,SOA)中服务提供者和请求者之间的连接服务的中间层。与传统的EAI技术相比,ESB采用总线式的体系结构集成多个应用系统,基于开放标准实现其内部核心功能,并支持快速加入新的应用到已有的集成环境中。
请围绕“ESB模式在企业应用集成中的应用”论题,依次从以下3个方面进行论述。
问答题试题四 论软件可靠性评价
软件可靠性评价是指选用和建立合适的可靠性数学模型,运用统计技术和其他手段,对软件可靠性测试和系统运行期间的软件失效数据(也可能包含软件生命周期内其他可靠性数据)进行处理,并评估和预测软件可靠性的过程。
软件可靠性评价是软件可靠性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既可在软件开发过程实施,也可针对最终软件系统实施。软件可靠性评价的难点在于软件可靠性模型的选择和软件可靠性数据的收集与处理。
请围绕“软件可靠性评价”论题,依次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1.简要概述你参与实施的软件开发项目以及你承担的主要工作。
2.说明你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所选择的软件可靠性模型,并论述在软件可靠性模型选择时应该考虑的主要因素。
3.收集软件可靠性数据时经常遇到的问题有哪些?简述你收集软件可靠性数据时所遇到的具体问题及解决的方法。
问答题信息是每家企事业单位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动力之一,信息的可靠存储是每个单位得以正常运作和发展壮大的根本所在。利用新的存储技术构建一个符合基于网络的、支持多应用服务系统、支持异构系统平台、满足大用户访问量的存储系统,是每个单位管理信息系统架构中的设计要点之一。 请围绕“分布式网络存储系统的规划与设计”论题,依次对以下3个方面进行论述。 1.概要叙述你参与管理和开发的大中型管理信息系统项目及你在其中所承担的主要工作。 2.简要叙述常见的网络化存储技术,详细论述你在该管理信息系统项目中针对特有的应用环境和需求采用了哪些分布式网络存储系统的设计技术、方法和步骤,采取这些技术和方法有何优点? 3.分析你采取上述技术和方法的效果如何,还有哪些需要进一步改进之处,以及如何进行改进。
问答题阅读以下有关嵌入式系统设计的说明。 [说明] 某公司承接了某机载嵌入式系统的研制任务。该机载嵌入式系统由数据处理模块、大容量模块、信号处理模块、数据交换模块和电源模块等组成。数据处理模块有2个,分别完成数据融合和导航通讯任务;大容量模块主要功能是存储系统数据,同时要记录信号处理模块、数据处理模块的自检测、维护数据,向数据处理模块提供地图数据;信号处理模块的处理器为专用的DSP,接收红外、雷达等前端传感器数据并进行处理,将处理后的有效数据(数据带宽较大)发送给数据处理模块;数据交换模块主要负责系统的数据交换;电源模块主要负责给其他模块供电,电源模块上没有软件。 要求该机载嵌入式系统符合综合化、模块化的设计思想,并考虑系统在生命周期中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以及硬件的可扩展性和软件可升级性,还要求系统通讯延迟小,支持多模块上的应用任务同步。
问答题企事业单位信息系统安全体系的架构与规划则是本单位信息化发展战略的基础性工作,而信息系统安全体系的架构与规划是一个非常细致和非常重要的工作,需要对企事业单位信息化发展的历史情况进行深入和全面的调研,针对现有的及未来的信息系统安全的主要内容进行整体的规划工作。 请围绕“大中型信息系统安全体系的架构与规划”论题,依次对以下3个方面进行论述。 1.简述你参与规划和设计的大中型信息系统及你所担任的主要工作。 2.结合你的网络规划设计经验,简述大中型信息系统安全体系所包含的基本内容和规划框架,并着重说明你采用的保障信息系统安全和网络安全的技术和方法。 3.分析你采取上述技术和方法的效果如何,还有哪些需要进一步改进之处及如何进行改进。
问答题试题二 论软件设计模式及其应用。
软件设计模式(Software Design Pattern)是一套被反复使用的、多数人知晓的、经过分类编目的代码设计经验的总结。使用设计模式是为了重用代码以提高编码效率、增加代码的可理解性、保证代码的可靠性。软件设计模式是软件开发中的最佳实践之一,它经常被软件开发人员在面向对象软件开发过程中所采用。项目中合理地运用设计模式可以完美地解决很多问题,每种模式在实际应用中都有相应的原型与之相对,每种模式都描述了一个在软件开发中不断重复发生的问题,以及对应该原型问题的核心解决方案。
请围绕“论软件设计模式及其应用”论题,依次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1.概要叙述你参与分析和开发的软件系统,以及你在项目中所担任的主要工作。
2.说明常用的软件设计模式有哪几类?阐述每种类型特点及其所包含的设计模式。
3.详细说明你所参与的软件系统开发项目中,采用了哪些软件设计模式,具体实施效果如何。
问答题论可视化技术在实时控制系统的应用
以图形的方式观察和认识事物,是人类最便捷的认知方式之一。实时控制系统的可视化技术,使得操控人员以更加易于理解的形式掌握被控对象和过程的状态,为操作与决策提供方便。但是,可视化的设计涉及许多相关技术,程序设计复杂,有时甚至比设计实时控制系统本身的工作量还大。
请围绕“可视化技术在实时控制系统的应用”论题,依次对以下3个方面进行论述。
问答题试题二 论数据挖掘技术的应用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各组织机构积累的数据量急剧增长。如何从海量的数据中提取有用的知识成为当务之急。数据挖掘(Data Mining)就是为顺应这种需要应运而生发展起来的数据处理技术,是知识发现的关键步骤。数据挖掘就是从大量的、不完全的、有噪声的、模糊的、随机的实际应用数据中,提取隐含在其中的、人们事先不知道的、但又是潜在有用的信息和知识的过程。
请围绕“论数据挖掘技术的应用”论题,依次对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1.概要叙述你参与分析和开发的软件项目以及你所担任的主要工作。
2.数据挖掘的主要任务是什么?具体论述你在项目中使用数据挖掘技术所解决的问题。
3.数据挖掘的方法主要有哪些?分析并讨论你所选择的数据挖掘方法,简述其具体实现过程和实际应用效果。
问答题试题一 论基于DSSA 的软件架构设计与应用
软件架构设计的一个重要课题是如何解决软件重用问题。特定领域软件架构(Domain Specific Software Architecture, DSSA)是一种有效实现特定领域软件重用的手段。按照Tracz 的说法,DSSA 就是一个特定的问题领域中由领域模型、参考需求、参考架构等组成的开发基础架构,其目标就是支持一个特定领域中多个应用的生成。
DSSA 的基本活动包括领域分析、领域设计和领域实现。领域分析的主要目的是获得领域模型,领域模型描述领域中系统之间共同的需求,即领域需求;领域设计的主要目标是获得DSSA,DSSA 描述领域模型中表示需求的解决方案;领域实现的主要目标是依据领域模型和DSSA 开发和组织可重用信息。
请围绕“基于DSSA 的软件架构设计与应用”论题,依次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1.概要叙述你参与管理和开发的软件项目以及你在其中所承担的主要工作。
2.就你所熟悉的领域,请给出针对该特定领域,在基于DSSA 的软件设计开发中所涉及的领域模型、参考需求和参考架构以及相应的支持环境或设施。
3.具体阐述你参与管理和开发的项目中使用DSSA 的情况,包括领域分析、领域设计和领域实现等活动是如何具体实施的,最终实际效果如何。
问答题试题四 论软件可靠性设计与应用
目前在企业中,以软件为核心的产品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随着系统中软件部分比例的不断增加,使得系统对软件的依赖性越来越强,对软件的可靠性要求也越来越高。软件可靠性与其它质量属性一样,是衡量软件架构的重要指标。
软件工程中已有很多比较成熟的设计技术,如结构化设计、模块化设计、自顶向下设计等,这些技术为保障软件的整体质量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此基础上,为了进一步提高软件的可靠性,通常会采用一些特殊的设计技术,即软件可靠性设计技术。
在软件可靠性工程体系中,包含有可靠性模型与预测、可靠性设计和可靠性测试方法等。实践证明,保障软件可靠性最有效、最经济、最重要的手段是在软件设计阶段采取措施进行可靠性控制。
请围绕“软件可靠性设计与应用”论题,依次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1.概要叙述你参与实施的软件开发项目以及你所承担的主要工作。
2.简要叙述影响软件可靠性的因素有哪些。
3.阐述常用的软件可靠性设计技术以及你如何应用到实际项目中,效果如何。
问答题论SOA在企业集成架构设计中的应用 企业应用集成(Enterprise Application
Integration,EAI)是每个企业都必须面对的实际问题。面向服务的企业应用集成是一种基于面向服务体系结构(Service-Oriented
Architecture,SOA)的新型企业应用集成技术,强调将企业和组织内部的资源和业务功能暴露为服务,实现资源共享和系统之间的互操作性,并支持快速地将新的应用以服务的形式加入到已有的集成环境中,增强企业IT环境的灵活性。
请围绕“SOA在企业集成架构设计中的应用”论题,依次从以下3个方面进行论述。
问答题试题二 论企业应用系统的数据持久层架构设计
数据持久层(Data Persistence Layer)通常位于企业应用系统的业务逻辑层和数据源层之间,为整个项目提供一个高层、统一、安全、并发的数据持久机制,完成对各种数据进行持久化的编程工作,并为系统业务逻辑层提供服务。它能够使程序员避免手工编写访问数据源的方法,使其专注于业务逻辑的开发,并且能够在不同项目中重用本框架,这大大简化了数据的增加、删除、修改、查询功能的开发过程,同时又不丧失多层结构的天然优势,继承延续应用系统架构的可伸缩性和可扩展性。当运用关系型数据库作为数据存储机制时,在业务层与数据源间加入数据持久层,能够解决对象与关系的“阻抗不匹配”问题,将对象的状态持久化存储到关系型数据库中。
请围绕“企业应用系统的数据持久层架构设计”论题,依次从以下三方面进行论述。
1.概要叙述你参与分析和设计的企业应用系统开发项目以及你所担任的主要工作。
2.分析在企业应用系统的数据持久层架构设计中有哪些数据访问模式,并详细阐述每种数据访问模式的主要内容。
3.数据持久层架构设计的好坏决定着应用程序性能的优劣,请结合实际说明在数据持久层架构设计中需要考虑哪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