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说明]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对企业发展的战略意义已广泛被企业认同,当企业不惜巨资进行信息化建设的时候,IT项目的投资评价就显得尤为重要。IT财务管理作为重要的IT系统管理流程,可以解决IT授资预算、IT成本、效益核算和投资评价等问题,从而为高层管理提供决策支持。
问答题阅读以下说明,回答问题。【说明】某高校与一家通信企业合作,对本校的一卡通系统进行升级改造,其合作的主要内容如下:(1)企业承担一卡通系统升级的建设成本。(2)对一卡通系统性能进行优化,并在系统中新增手机刷卡的功能。(3)扩充门禁信息点,实现考勤工作在高校所有区域和部门的全覆盖。通过这项合作,高校在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的同时节省了信息化建设的资金投入;企业通过手机刷卡、一卡通账号绑定等方式、充值缴费等业务增加产品在学生和教职工中的占有率。高校IT部门负责该项目的组织和实施。IT部门认为原系统和新系统是同一家企业的产品,故没有安排新系统上线前的测试工作,只是对系统转换制定了计划。
问答题[说明]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对企业发展的战略意义已广泛被企业认同,当企业不惜巨资进行信息化建设的时候,IT项目的投资评价就显得尤为重要。IT财务管理作为重要的IT系统管理流程,可以解决IT投资预算、IT成本、效益核算和投资评价等问题,从而为高层管理提供决策支持。
问答题[说明]
现有一个事务集{T1,T2,T3,T4},其中这4个事务在运行过程中需要读写表X、Y和Z。设Ti对X的读操作记作TiR(X),Ti对X的写操作记作TiW(X)。
事务对XYZ的访问情况如下。
T1:T1R(X)
T2:T2R(Y),T2W(X)
T3:T3W(Y),T3W(X),T3W(Z)
T4:T4R(Z),T4W(X)
[说明]
信息系统权威戈登?戴维斯给信息系统下的定义是:用以收集、处理、存储、分发信息的相互关联的组件的集合,其作用在于支持组织的决策与控制。
信息系统从概念上来看是由信息源、信息处理器、信息用户和信息管理者等4部分组成。
信息源是信息的产生地,包括组织内部和外界环境中的信息,这些信息通过信息处理器的传输、加工、存储,为各类管理人员即信息用户提供信息服务,而整个的信息处理活动由信息管理者进行管理和控制,信息管理者与信息用户一起依据管理决策的需求收集信息,并负责进行数据的组织与管理,信息的加工、传输等一系列信息系统的分析、设计与实现,同时在信息系统的正式运行过程中负责系统的运行与协调。
由此可见,信息用户是目标用户,信息系统的一切设计与实现都要围绕信息用户的需求;另一方面,信息管理者由于深谙信息系统的开发规律,则起到了一个明确需求、协调资源和分配资源的角色,显而易见,信息管理者的角色很重要。
[说明]
企业信息系统的安全问题一直受到高度重视,运用技术手段实现企业信息系统的安全保障,以容忍内部错误和抵挡外来攻击。技术安全措施为保障物理安全和管理安全提供了技术支持,是整个安全系统的基础部分。技术安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即系统安全和数据安全。相应的技术安全措施分为系统安全措施和数据安全性措施。
[说明]
计算机系统性能评价是按照一定步骤,选用一定的度量项目,通过建模和实验,对计算机的性能进行测试并对测试结果做出解释。
[说明]近年来,中国IT外包产业发展迅速。据有关资料介绍,中国将成为继印度之后新的外包产品中心。企业应将外包商看作一种长期资源,并管理好与外包商之间的这种关系,使其价值最大化,这将对企业具有持续的价值。
[说明]
在信息系统建设中,项目风险管理是信息系统项目管理的重要内容。项目风险是可能导致项目背离既定计划的不确定事件、不利事件或弱点。项目风险管理集中了项目风险识别、分析和管理。
填空题对于企业网络资源应该进行清点,登记在册,定期进行盘点和维护。企业网络资源主要识别的是有以下几类: (1) :即企业的网络传输介质。目前常用的传输介质有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等。 (2) :指的是企业网络服务器。运行网络操作系统,捉供硬盘、文件数据及打印机共享等服务功能,是网络控制的核心。目前常见的网络服务器主要有Netware、Unix和Windows NT三种。 (3) :计算机与计算机或工作站与服务器进行连接时,除了使用连接介质外,还需要一些中介设备,这些中介设备就是网络设备。主要有网络传输介质互联设备(T型连接器、调制解调器等)、网络物理层互联设备(中继器、集线器等)、数据链路层互联设备(网桥、交换器等)以及应用层互联设备(网关、多协议路由器等)。 (4) :企业所用到的网络软件。例如网络控制软件、网络服务软件等。
填空题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于1983年提出了开放式系统互连,即著名的ISO 7498国际标准,记为OSI/RM。在OSI/RM中采用了七个层次的体系结构,请列出这七个层次的体系结构。
填空题信息系统管理的四个关键信息资源分别为 (1) 、 (2) 、 (3) 和 (4) 。
填空题在配置管理系统中,基线就是一个配置项或一组配置项在其生命周期的不同时间点上通过正式评审而进入正式受控的一种状态,而这个过程被称为“基线化”。每一个基线都是其下一步开发的出发点和参考点。每个基线都将接受配置管理的严格控制,对其的修改将严格按照变更控制要求的过程进行,上一个基线加上增加和修改的基线内容形成下一个基线,这就是“基线管理”的过程。 因此基线具有两个重要属性,请简要说明。
填空题信息系统在投入运行之后要不断对其运行状况进行分析评价,并以此作为系统维护、更新以及进一步开发的依据,大致有如下一些指标。 1.预定的系统开发目标的完成情况 2.运行环境的评价 3. (4) 4. (5) 其中 (5) 包括的内容有 系统对用户和业务需求的相对满意程度。 系统的开发过程是否规范。 (6) 。 系统的性能、成本、效益综合比。 系统运行结果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结果是否完整。 信息资源的利用率。 提供信息的质量如何。 (7) 。
填空题TCP/IP是一组通信协议的代名词,是由一系列协议组成的协议。它本身指两个协议集:TCP为 (4) ,IP为 (5) 。TCP/IP协议时常见的一利,协议,它主要包括以下协议: (6) 、 (7) 、 (8) 。
填空题现代计算机网络维护管理系统主要由四个要素组成: (10) 、 (11) 、 (12) 、 (13) 。其中 (12) 网络维护管理协议是最重要的部分,它定义了网络维护管理器与被管理代理间的通信方法,规定了管理信息库的存储结构、信息库中关键字的含义以及各种事件的处理方法。目前有影响的(12)是SNMP(Simple Network Management Protoc01)和 (14) 。
填空题把输出信息返回到组织内相应成员中,组织成员借助于反馈信息来评测或纠正输入阶段的话动。从以上的一些定义可知如下内容: 信息系统的输入与输出类型明确,即输入是 (4) ,输出是 (5) 。 信息系统 (6) 的信息必定是有用的,即服务于信息系统的目标,它反映了信息系统的功能或目标。 信息系统中, (7) 意味着转换或变换原始输入数据,使之成为可用的输出信息。处理也意味着计算、比较、变换或为将来使用进行存储。 信息系统中, (8) 用于调整或改变输入或处理活动的输出,对于管理决定者来说,盟是进行有效控制的重要手段。 计算机并不是信息系统所固有的。
填空题一般说来,网络资源维护管理就是通过某种方式对网络资源进行调整,使网络能正常、高效地运行。其目的就是使网络中的各种资源得到更加高效地利用,当网络出现故障时能及时做出报告和处理,并协调、保持网络的高效运行等。一般而言,网络维护管理有五大功能,它们是: (5) 、 (6) 、 (7) 、 (8) 、 (9) 。这五大功能包括了保证一个网络系统正常运行的基本功能。
填空题[说明]信息系统管理工作主要是优化信息部门的各类管理流程,并保证能够按照一定的服务级别,为业务部门提升高质量、低成本的信息服务。
填空题系统运行质量评价是指,从系统实际运行的角度对系统性能和建设质量等进行的分析、评估和审计。系统评价的三大步骤分别为: (1) 、 (2) 、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