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患者女,21岁,大学生。突然性胸闷,心悸,有濒死感,气不够用,出冷汗。上腹部不适,多次发作,每次持续数小时。此次发作难以忍受故来急诊就诊。
单选题精神病性否认、妄想性投射等心理防御机制属于
A.自恋性防御机制
B.不成熟防御机制
C.神经症性防御机制
D.成熟防御机制
E.正常人的防御机制
单选题婴儿获得形状恒常性是在
A.2个月以前
B.3个月时
C.4个月以前
D.6个月以前
E.8、9个月以前
单选题森田治疗的最佳适应证是 A.强迫症 B.疑病症 C.具有敏感特征的人 D.追求完美的焦虑症患者 E.刻板固执者
单选题A.义理开导法 B.以情志相胜法 C.习见习闻法 D.消愁怡悦法 E.气功引导法 以下的描述各是对应以上哪种中国古代心理治疗的思想
单选题下列关于婴儿言语发生发展的描述,错误的是
A.婴儿言语发生的时间基本在10~14个月之间
B.婴儿最早可在9个月时说出第一个有特定意义的词语
C.15个月时基本已能说出50个词
D.16~19个月是词语爆炸时期
E.20~30个月是婴儿基本掌握语法的关键时期
单选题美国学者凯尔曼提出态度的形成所包括的三个阶段依次是
A.教育-服从-内化
B.教育-认同-内化
C.反抗-服从-内化
D.反抗-认同-内化
E.服从-认同-内化
单选题符合“文化相对主义”的观点是
A.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性格”
B.重视人类行为的差异性,认为不同民族的文化都具有适应价值、合理性、功能性,都应该受到尊重
C.各民族文化的特点由养育儿童的模式决定
D.文化差异虽然存在,但人类行为的共性多于差异性
E.研究民族的文化只对当地人来说才有重大意义
单选题有人说,东北人直爽、山东人憨厚、浙江人会做生意、四川人会做菜,这种看法在社会心理学里属于哪种现象
A.首因效应
B.近因效应
C.刻板印象与定型
D.光环效应
E.晕轮效应
单选题患者男,20岁。因“自语自笑,疑人害,凭空闻声半年余”就诊。在半年前无明显诱因缓慢起病,怀疑有人跟踪监视自己,走到大街上感到街上的人都在议论自己,于是不敢出门。在家自言自语,经常对着窗户对骂,诉窗外有人讲他的坏话,有时候无缘无故大笑。对亲戚的到来毫无情感上的反应,生活需要督促。
单选题 患者男,25岁。因少语,与人交往少,呆滞2个月入院。
单选题研究的效度关注
A.用同样方法是否能够重复研究的结果
B.研究的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是否有关系
C.研究的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是否有因果关系
D.研究的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因果关系的构思
E.研究结果能否推广到其他人员、背景条件和时间
单选题患者女,28岁。自幼父母双亡,由姑妈带大,喜欢独处,缺乏亲密朋友,行为退缩,外表不修边幅,缺乏热情和幽默,在谈话时不愿讨论自己的问题,学业和工作能力尚可。
单选题下列哪种方法对失眠治疗有效
A.矛盾意向法
B.梦的解析
C.自由联想
D.共情的回应
E.系统脱敏
单选题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药物的不良反应一般不包括
A.恶心
B.视物模糊
C.头疼
D.性功能障碍
E.焦虑失眠
单选题患者男,20岁。问患者几岁时,患者答道:“三十三,三月初三生,三月桃花开,开花结果给猴吃,我是属猴的。”这个回答说明患者有下列哪种症状 A.思维散漫 B.病理性象征性思维 C.思维奔逸 D.思维中断 E.思维破裂
单选题“社会引导社会成员用社会认可的方法去活动”是指 A.社会学习 B.社会化 C.观察学习 D.自主学习 E.规范学习
单选题A.躁狂发作 B.抑郁发作 C.混合发作 D.环性心境障碍 E.恶劣心境障碍
单选题来访者害怕与人交往或当众说话,担心在别人面前出丑或处于尴尬的境况,而出现尽力回避的行为,此类症状最常用的治疗方法是
A.精神分析
B.自由联想
C.行为治疗
D.家庭治疗
E.个人中心治疗
单选题
A.恋物症
B.异装症
C.同性恋
D.易性症
E.露阴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