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起搏器的感知功能是指 A.起搏器对起搏后QRS波群的识别能力 B.起搏器对干扰波的识别能力 C.起搏器对自身T波的识别能力 D.起搏器对起搏后P波的识别能力 E.起搏器能识别自身的P波或QRS波群,并能做出相应反应的能力
单选题右心室流出道的下界是 A.界嵴 B.室上嵴 C.三尖瓣的隔侧瓣 D.前乳头肌 E.隔缘肉柱
单选题Bruce方案四级的能耗值为 A.5代谢当量 B.7~8代谢当量 C.10代谢当量 D.14代谢当量 E.20代谢当量
单选题冠状窦口位于
单选题下列情况易发生心室颤动,但除外 A.早期复极 B.急性心肌梗死ST段明显抬高 C.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 D.Brugada综合征 E.先天性长QT间期综合征
单选题正常人V
1
~V
5
导联R波的移行规律是
单选题TIMI分级Ⅲ级是指 A.冠状动脉无血流 B.仅有少量血流通过 C.血流通过正常 D.血流通过缓慢 E.冠状动脉狭窄>75%
单选题关于aVL导联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左上肢接正极,右上肢和左下肢相连接负极 B.P波可直立、双向或倒置 C.垂位心时,T波可倒置 D.横位心时,QRS波群以负向波为主 E.QRS波群可呈qR波
单选题关于胸前导联的描述,正确的是 A.将无干电极与地线连接 B.正极应置于胸壁的特定部位 C.反映的是额面的心电活动 D.属于标准双极导联 E.反映的是矢状面心电活动
单选题临床上V
3R
~V
6R
导联常用于诊断
单选题患者男性,62岁,冠心病。因突发胸痛不能缓解就诊,图3-3-4系患者胸痛发作后1小时、24小时及3周的心电图记录,应诊断为A.急性下壁心肌梗死B.急性后壁心肌梗死C.变异型心绞痛D.急性前间壁心肌梗死E.急性下、后壁心肌梗死
单选题A.胸导联呈J点抬高型ST段上移B.SⅠQⅢTⅢC.一过性肺性P波D.高度房室传导阻滞E.右心室占优势的QRS波群特征
单选题在心电图上计算心率,如PP间距为0.8s,其心率是 A.70次/分 B.75次/分 C.80次/分 D.85次/分 E.90次/分
单选题A.LDHB.CKC.ASTD.cTnE.Myo
单选题A.房性逸搏 B.交界性逸搏 C.室性逸搏 D.交界性逸搏心律 E.室性逸搏心律
单选题患者男性,47岁,因突发胸痛2小时就诊。图3-3-5A、B、C系患者胸痛发作后2小时、24小时及1周的心电图记录,应诊断为A.急性下壁心肌梗死B.急性后壁心肌梗死C.急性前间壁心肌梗死D.变异型心绞痛E.急性下、后壁心肌梗死
单选题患者男性,23岁,因反复晕厥就诊。电解质正常,超声心动图正常。常规心电图如图3-18-3所示。患者未使用任何抗心律失常药物,晕厥时动态心电图记录到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
单选题患者女性,67岁。近3天夜间呼吸困难,不能平卧。心电图如图3-3-8所示,应诊断为A.陈旧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B.慢性前壁心肌梗死C.急性前间壁心肌梗死D.超急性前间壁心肌梗死E.变异型心绞痛
单选题在走纸速度为25mm/s的条件下,判断心电图机时间常数的方法是 A.测量方波从10mm下降到基线时所需的时间 B.测量方波从10mm下降到30%幅值时所需的时间 C.测量方波从10mm下降到3.2mm时所需的时间 D.测量方波从10mm下降到50%幅值时所需的时间 E.测量方波从10mm下降到3.7mm时所需的时间
单选题以下为心肌缺血的定义,但不包括 A.冠状动脉血流量相对减少 B.冠状动脉血流量绝对减少 C.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D.冠状动脉流量不能满足心肌代谢需要 E.心肌消耗其糖原储备进行无氧代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