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患者女性,24岁,因反复发作心慌行食管电生理检查。在图2-7-1中诱发出心动过速的刺激方法是A.S1S1刺激B.S1S2刺激C.S1S2S3刺激D.S1S2S3S4刺激E.RS2刺激
单选题磁带式记录器发生机械故障可以引起下列现象,但除外 A.RR间距延长 B.QRS波群增宽 C.存储量不足 D.RR间距缩短 E.P波时限缩短
单选题患者男性,24岁,车祸后全身多处软组织挫伤,入院后第2天的心电图如下图所示,提示为
单选题Ⅰ导联属标准肢体导联,其正极应安放在
单选题患者女性,32岁,胸闷、头昏。心电图如图3-14-3所示,应诊断为A.完全性干扰性房室脱节B.高度房室传导阻滞C.二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D.三度房室传导阻滞,交界性逸搏心律E.非阵发性交界性心动过速,房室分离
单选题患者男性,52岁,胸闷、心慌,活动后加重。2年前因心肌梗死入院,近日检查心电图如图3-3-9所示,考虑为A.急性后壁心肌梗死B.陈旧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C.心脏顺钟向转位D.陈旧性前壁心肌梗死E.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
单选题提示右心室肥大的心电图标准不包括
单选题关于希氏束的描述,正确的是 A.希氏束传导纤维排列呈束状 B.希氏束与房室结有明确界限,但其内部结构相同 C.其上端分出左、右束支 D.交界性心律的起搏点多产生于希氏束 E.含有P细胞和移行细胞(T细胞),其传导纤维交织成网状
单选题下列不属于窦性心律失常的是 A.窦性心动过速 B.窦性心动过缓 C.窦性心律不齐 D.窦性停搏 E.房性逸搏心律
单选题关于心尖部解剖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心尖部圆钝、游离 B.由左心室和右心室构成 C.朝向左前下方 D.与左胸前壁接近 E.在左第5肋间隙锁骨中线内侧1~2cm处可扪及心尖搏动
单选题冠状动脉新鲜血栓的主要造影征象不包括 A.管腔呈边缘不规则的狭窄——完全梗阻,呈杵状 B.梗阻近心端管腔中可见圆形或不规则形状的充盈缺损,又称轮廓征 C.管腔内血栓被造影剂染色,而呈造影剂滞留征 D.完全梗阻的冠状动脉可以很容易地通过导丝,或注入造影剂后梗阻的管腔有部分开放 E.可见侧支循环
单选题患者男性,68岁,肺动脉高压。心电图如下图所示,应诊断为
单选题ST段是指 A.S波起点至T波起点 B.S波起点至T波终点 C.QRS波群起点至T波起点 D.S波终点至T波终点 E.J点至T波起点
单选题窦性心律不齐的心电图表现为 A.突然出现明显延长的PP间距,长PP间距不是短PP间距的整数倍 B.同一导联上窦性PP间距相差>0.12s C.PP间距逐渐缩短,继而出现一长PP间距,而后PP间距又重复以上规律 D.不同导联上PP间距相差>0.12s E.突然出现明显延长的PP间距,长PP间距是短PP间距的整数倍
单选题患者女性,60岁,高血压病史15年。近来稍活动就发作胸痛。心电图如下图所示。
单选题关于心房扑动与房性心动过速的鉴别,正确的表述是 A.房性心动过速的心房率常<350次/分,心房扑动的心房率常>350次/分 B.房性心动过速的心室律规则,心房扑动的心室律不规则 C.房性心动过速的心房波之间有等电位线,心房扑动的心房波之间无等电位线 D.房性心动过速可伴有室内差异性传导,心房扑动不会伴有室内差异性传导 E.房性心动过速多见于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心房扑动多见于非器质性心脏病患者
单选题右心室肥厚时,心电图V
1
导联出现q波可能是由于
单选题以下是衡量心电图机基线稳定性性能的重要指标,其中不正确的描述是 A.电源电压稳定时,基线漂移不大于1mm B.电源电压瞬态波动时,基线漂移不大于1mm C.无信号输入时,基线随灵敏度变化,其位移不超过2mm D.在5~40℃温度范围内,基线漂移平均不超过0.5mm E.开机2分钟后,用标准灵敏度挡记录基线,其偏移水平应不大于2mm
单选题关于快慢综合征与慢快综合征的鉴别要点,不正确的是 A.前者平时心率和窦房结功能正常;后者平时心率缓慢,窦房结功能异常 B.前者多无基础心脏病;后者常伴有基础心脏病 C.前者多发生于预激综合征伴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终止后;后者常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 D.前者射频消融术可根治;后者常需植入起搏器治疗 E.前者不会发生晕厥,后者常发生晕厥
单选题A.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B.心房、心室和肺循环大血管壁C.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D.胃、肠、膀胱等空腔器官E.心血管中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