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患者女性,25岁,风湿性心脏病,心房颤动,长期口服洋地黄。心电图如图3-6-4所示,应考虑为A.低钾血症B.高钾血症C.洋地黄效应D.高钙血症E.洋地黄中毒
单选题A.5~10天 B.10~14天 C.24~36小时 D.24~30小时 E.3~5天
单选题心室处于充盈状态的心动周期是 A.快速充盈期、缓慢充盈期、等容收缩期 B.快速射血期、快速充盈期、心房收缩期 C.快速射血期、快速充盈期、缓慢充盈期 D.缓慢射血期、缓慢充盈期、快速射血期 E.缓慢射血期、缓慢充盈期、等容舒张期
单选题患者男性,38岁,因晕厥就诊。心电图如图3-14-8所示,应诊断为A.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室性逸搏心律B.三度房室传导阻滞,交界性逸搏心律C.高度房室传导阻滞,左束支阻滞D.室性逸搏心律E.高度房室传导阻滞,室性逸搏
单选题患者男性,61岁,3年前植入双腔起搏器。随访时查心电图,测量自身的.PR间期为160ms,将起搏器AV间期调整到不同值时,心房激动下传的QRS波群形态可以不同。
单选题有关冠状动脉痉挛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冠状动脉痉挛可引起ST段抬高或压低 B.冠状动脉痉挛可发生在某支冠状动脉血管的多个节段上 C.冠状动脉痉挛可同时发生于多支冠状动脉 D.冠状动脉痉挛引起的胸痛通常采用β受体阻滞剂可使之缓解 E.乙酰胆碱可诱发出节段性冠状动脉痉挛
单选题患者男性,20岁。因心悸就诊,常规心电图示频发室性期前收缩。为了对室性期前收缩进行定量分析,应选择 A.常规心电图 B.运动心电图 C.心电向量图 D.动态心电图 E.超声心动图
单选题患者男性,37岁,偶发心悸。心电图如图3-8-1所示,应诊断为A.二度Ⅱ型窦房阻滞B.Ⅰ窦性停搏C.窦性心律不齐D.交界性期前收缩E.房性期前收缩未下传
单选题男性,24岁,心电图诊断为早期复极。比较准确的说法应是 A.心电图正常 B.心电图不正常,不需要治疗 C.心电图可疑,需要治疗 D.心电图正常变异,不需要治疗 E.心电图不正常,需要治疗
单选题关于阿托品试验的阐述,不正确的是 A.小剂量阿托品可兴奋交感神经 B.大剂量阿托品可以解除迷走神经对心脏的抑制作用 C.静脉注射阿托品后,窦性心率<90次/分,为阿托品试验阳性 D.静脉注射阿托品后,以2~3分钟时心率最快 E.阿托品试验阴性,不能完全排除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单选题关于一度房室传导阻滞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P波可重叠在T波或ST段上 B.PR间期延长>0.40s,多见于房室结内阻滞 C.可出现跨R波的房室传导现象 D.心房、房室结、希氏束和希氏束下(双侧束支)阻滞均可引起PR间期延长 E.PR间期正常可完全排除房室传导阻滞
单选题患者男性,67岁,高血压病史8年,长期口服利尿剂降压治疗。心电图如图3-6-1所示,应诊断为A.低钾血症B.高钾血症C.低钙血症D.高钙血症E.低钠血症
单选题关于aVL导联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单选题患者男性,33岁,心悸半个月就诊。心电图如图3-15-9所示,应诊断为A.窦性心律,非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B.窦性心律,间歇性右束支阻滞C.窦性心律,间歇性预激D.窦性心律,右室肥大E.窦性心律,非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伴室内差异性传导
单选题关于心腔内电图各间期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PA间期正常值为30~55ms,平均值为40ms B.PA间期反映两个心房间的传导时间 C.AH间期反映冲动经过房室结的传导时间,正常值为55~130ms D.HV间期代表希浦系统的传导时间,正常值为30~55ms E.HV间期相对固定,一般不受心率以及自主神经等因素的影响
单选题关于心肌缺血引起ST抬高机制的阐述,不正确的是
单选题关于心电图产生原理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单选题以下为12导联同步心电图机的临床应用价值,但应除外 A.有助于判断是否存在房室分离现象 B.有助于房性和室性期前收缩的定位诊断 C.可准确地测定QT间期离散度 D.可精确地测量Q波的深度 E.可准确地测量P波离散度
单选题QT间期离散度的正确测量方法是 A.使用12导联非同步测量不同心搏的QT间期 B.使用3导联同步测量不同心搏的QT间期 C.使用6导联同步测量不同心搏的QT间期 D.使用12导联同步心电图测量同一个心动周期的QT间期 E.以上均可
单选题变异型心绞痛的心电图通常表现为 A.一过性ST段水平型下移≥0.05mV B.一过性ST段抬高伴对应导联ST段下移 C.一过性T波高耸或倒置 D.持续ST段抬高伴T波倒置 E.一过性Q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