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总的冠状动脉血流量大约占心排出量的
单选题关于房室结双径路的诊断标准,正确的是 A.S1S2刺激,联律间期缩短10ms,S2R间期突然延长≥60ms B.S1S1刺激可见两种S1R1间期,且两者之差≥60ms C.S1S2刺激出现S2R间期文氏延长现象,延长量≥60ms D.电生理刺激诱发出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E.以上都是
单选题有关肺动脉瓣口的描述,正确的是
单选题关于起源于右心室流出道的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QRS波群时限多为0.14~0.16s B.Ⅰ导联QRS波群的振幅大小及主波方向与心动过速的起源部位有关 C.胸前V1~V6导联R波振幅逐渐增大 D.可呈非持续性发作,也可呈持续性发作 E.窦性心律时可见Epsilon波
单选题患者男性,28岁,健康体检,与2天前心电图比较,发现各导联心电图波形振幅均降低50%,时限未见异常,首先应考虑 A.阻尼过小 B.时间常数过大 C.标定电压设置在5mm/mV D.标定电压设置在20mm/mV E.走纸速度设置在12.5mm/s
单选题(1~5题共用备选答案) A.V1~V6导联R波逐渐减低,S波逐渐加深 B.右心房及右心室肥大 C.左心室及右心室肥大 D.aVF导联P-QRS-T波图形倒置 E.肢体导联低电压
单选题判断钟向转位主要根据
单选题患者女性,25岁,风湿性心脏病,心房颤动,长期口服洋地黄。心电图如下图所示,应考虑为
单选题关于束支折返型室性心动过速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折返机制 B.可呈右束支阻滞图形 C.可呈左束支阻滞图形 D.射频消融治疗效果好 E.属于一种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单选题有关双侧心室肥大心电图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可呈现双侧心室肥大的心电图改变 B.心电图不可能正常 C.心电图仅表现为一侧心室肥大 D.心电图诊断双侧心室肥大敏感性较差 E.胸导联可出现左心室肥大图形,而额面QRS心电轴可右偏
单选题关于QT间期离散度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可评估心肌缺血及某些心血管疾病的预后 B.可预测心律失常事件 C.检测方法复杂、费用较高,难以普及 D.联合其他心电监测技术有助于筛查出高危人群 E.正常值、敏感性、特异性目前尚存在问题
单选题图3-13-1应诊断为A.心电静止B.心房颤动C.室性心动过速D.心室扑动E.心室颤动
单选题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心电图改变不包括 A.P波时限>0.12s,伴切迹 B.P波振幅>0.25mV C.额面QRS心电轴右偏 D.Rv1+Sv5≥1.05mV E.可出现右束支阻滞
单选题关于室性期前收缩心电图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代偿间歇多完全 B.室性期前收缩后不应出现逆行P'波 C.单源室性期前收缩的联律间期多固定 D.QRS波群宽大畸形,时限多≥0.12s E.继发性ST-T改变
单选题关于左心房增大的X线征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向后表现为食管的压迫移位 B.向上表现为主动脉窗的缩小和左主支气管向上压迫移位 C.向右表现为双心房影 D.向左表现为左心缘呈现3个弓 E.高电压片或体层片显示气管叉角度有不同程度的增大
单选题在食管的不同部位可记录到不同形态的心房波,最佳的记录位置是 A.心房上区 B.心房区 C.心房下区(过渡区) D.心室区 E.窦房结所在部位
单选题患者男性,53岁,因反复晕厥多次而行食管电生理检查,测得窦房结恢复时间为4700ms,文氏点为160次/分。最适合该患者的起搏器类型是
A.AAI型起搏器
B.VVI型起搏器
C.VOO型起搏器
D.VVT型起搏器
E.临时起搏器
单选题提示发生急性后壁心肌梗死的心电图表现是
单选题关于双腔起搏器周期的描述,错误的是 A.心房除极后产生心室空白期,心室除极后产生心房空白期 B.PVARP是指心室后心房不应期,包括心房空白期和相对不应期 C.心房总不应期等于AV间期与PVARB之和 D.AV间期+PVARP大于基础起搏间期 E.通常起搏的AV间期大于感知的AV间期
单选题以下心电图改变可提示心肌发生坏死,但应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