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有好多人喜欢讲生活品质,他们认为花的钱多、花得起钱就是高品质生活了。
于是愈来愈多的人,在吃饭的时候一掷万金,在置衣时一掷万金,拼命地挥霍金钱,当我们问他为什么要如此,他的回答理直气壮——“为了追求生活品质!为了讲究生活品质!”
生活?生活品质?这两样东西到底意味着什么呢?
如果说有钱能满足许多的物质条件就叫有生活品质,是不是所有的富人都有生活品质,而穷人就没有生活品质呢?如果说受教育就会有生活品质,是不是所有的大学生都有生活品质,没有受过教育的人就没有生活品质呢?如果说都市才有生活品质,是不是乡下人就没有生活品质呢?是不是所有的都市人都有生活品质呢?
答案是否定的,可见生活品质不是某一阶层、某一地区甚至某一时代的专利。古人也可以有生活品质,穷人、乡下人、工匠、农夫都可以有生活品质。因为,生活品质是一种求好的精神,是在一个有限的条件下寻求最好的风格与方式。
工匠把一张桌子做到了最完善而无懈可击的地步,就是有生活品质;农夫把稻田中的稻子种成最好的收成,就是有生活品质;穷人买一馒头果腹,知道同样的五块钱在何处可以买到最好品质的馒头,就是有生活品质;家庭主妇买一块豆腐,花最便宜的钱买到最好吃的豆腐,就是有生活品质。
整个社会都能摒弃不良的东西,寻求最好的可能,这个社会就有生活品质了。因此,
我们对生活品质最大的忧虑
,不是小部分人的品位不高,而是大部分人失去求好的精神。
在一个失去求好精神的社会里,人们往往误以为摆阔、奢靡、消费就是有生活品质,逐渐失去了生活品质的实相。继而失去对生活品质的判断力,只好追逐名牌,用有名的香水、服装、皮鞋以至名建筑师盖房子,来肯定自我的生活品质,这是现代社会品牌泛滥的原因。
有些人从头到脚,从房子到汽车,从音响到电视用的都是名牌,那些名牌多得让人忘记了自己的名字。
一般人心羡之余,心生卑屈,以为那些就是高品质生活,于是想尽方法不择手段地去追求,甚至弄到心力交瘁的地步。君不见被警察抓了的从大贪官到小流氓,戴劳力士,开进口车,全身都是名牌吗?
真正的追求生活品质,是回到自我,清楚地衡量自己的能力与条件,在有限的条件下追求最好的事物与生活。再进一步,追求生活品质是因长久培养了求好的精神,因而有自信、有丰富的内心世界。在外,有敏感直觉找到生活中最好的东西;在内,则能居于陋巷而依然创造愉快多元的心灵空间。
讲求生活品质就是如此简单。它不是从与别人比较中来的,而是自己人格、风格与求好精神的表现。
单选题虎被称为百兽之王,它是胜利和力量的象征。但在现实生活中,虎的数量却在不断减少。在9种虎中,有4种已经灭绝,仅剩下5种虎,并且有几种的数量仅剩两位数了。还可以在森林中找到的,就只有美洲虎、东北虎了。
东北虎的毛色非常美丽,额前有一个“王”字形的斑纹,一身淡黄色的长毛中夹杂着黑色条纹,显得十分漂亮;它那健壮的四肢和炯炯有神的眼睛,又使它显得威风凛凛。东北虎是肉食性动物,它身上最厉害的武器就是锋利的爪和犬齿。它的爪长达10多厘米,伸缩自如,比钢刀还锋利;犬齿长6厘米,是撕碎猎物不可缺少的“餐刀”。所有种类的老虎几乎都有这些特点,这是它们身体条件上的优势。捕食时,常采取静伏、潜行、突然袭击的方式。它会先一声长啸,吓得许多动物伏地不动,然后再用扑、掀和剪等方法来捕捉。虎的一扑很厉害,能远扑七米之外,一掌可以击倒一只鹿。它的尾巴就像一条铁棍,“一剪”可以打断动物的腰和腿。它还有尖牙利爪,遇上牛这样的大家伙,就从后面跃上牛背,抓住头颈,前顶后扯;如果从正面袭击,就会抓住咽喉,连咬带撕,再壮的牛也只能任它宰割了。
虎栖息于热带或寒温带森林,它们的耐寒能力比耐热能力强,喜欢洗澡,常常出现在离水较近的草丛之间,晨昏时出来觅食,行动十分隐蔽。除母虎带仔外,绝大多数的虎都是单独栖居。母虎一般两三年一胎,一胎一般二仔。
由于森林日趋减少,素有“森林保护者”美誉的老虎不但保护不了被人类不断吞噬的森林,连自身的生存也受到了严重威胁。目前,中国的虎总共只有3000多只,东北虎和华南虎均已被列为中国国家一类保护动物,相信经过人们的不懈努力,一定能使子孙后代们永远可以见到这百兽之王的雄姿。
单选题
单选题前几年的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中,感染者有的病情严重,有的仅出现轻微症状。英国和美国的研究人员联合发表研究报告说,人体内一个基因的“版本”不同影响了人们抵抗流感的能力。
根据这份发表在英国《自然》杂志网站上的报告,这个基因名为IFITM3,它会指导合成与它同名的蛋白质。最开始,研究人员发现这种蛋白质能在试管中抑制流感病毒的复制,于是通过动物实验进行验证。结果发现,那些这一基因被技术性剔除的实验鼠,由于缺少相关蛋白质,即使只感染低致病性的流感病毒,也会出现较严重的症状,但如果重新引入这个基因,则症状会随之减轻。
研究人员分析了人类所携带的这个基因后发现,人体的这个基因存在两个版本。本次研究报告作者之一、英国桑格研究所的薛雅丽博士说,虽然两个版本的基因只有一处小小的不同,但它们指导合成的蛋白质在功能上却大不相同,其结果就是感染同样的流感病毒,有的人病情会特别严重,有的人却只有轻微症状。
对流感患者的分析也显示,无论是甲型H1N1流感,还是普通的季节性流感,那些病情较重的患者往往都携带了对病毒抵抗力较弱的那个基因版本。
薛雅丽说,这项研究成果对防治流感来说有重要意义,如果再出现大规模流感疫情,医疗卫生部门可以通过基因检测手段,预先筛查出那些对流感病毒抵抗力较弱的人群,有针对性地注射疫苗或采取其他防护措施,降低死亡率。此外,从长远看,这项研究结果也有助开发新的流感药物和治疗手段。
单选题Your coat is very good ______ the color. [A] except for [B] except [C] but
单选题武汉理工大学华夏学院大二学生刘普林两年来替母扫街,他的事迹经报道后在社会上引发了强烈反响。2月7日,华夏学院召开专题会议,院党委授予刘普林“爱老孝亲自强不息优秀大学生”荣誉称号,并决定以他为榜样,号召全院大学生深入开展向刘普林学习的活动。
据悉,报道见报当日,武汉理工大学华夏学院就迅速派人到刘普林家中了解情况,同时也向周边同学详细询问刘普林的感人事迹。该校学工处李海民处长说,刘普林对父母孝顺,对社会感恩,集中体现了当代大学生勇于担当的社会责任感,这与学校重视感恩教育和励志教育的风尚是非常吻合的,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看到这么懂事的好学生,内心备感欣慰。
此外,武汉理工大学华夏学院还决定,通过给刘普林提供勤工助学岗位、助学金等多种方式,帮助他缓解生活压力,让他能集中精力完成好学业。该院院长吴永桥表示,他个人将对刘普林实行“一帮一”资助,每年资助他2000元生活补贴。
单选题
单选题唐太宗李世民很喜欢镜子,他的一句名言便是“以古为镜可知兴替,以人为镜可明得失”。由于他常常把铜镜当作赏赐赐予臣下,这就刺激了制镜业的发展,以至于镜子的华贵富丽逐渐登峰造极,稍微有点儿身份的人,都要有“玉匣金镜”,装镜的匣子要用上等玉石制成,匣中的镜子要镶金镀银甚至镶嵌珠宝翡翠。后来,唐镜演变成了一种特有的模式,叫作“金银平脱”,就是把黄金和白银打成薄片,然后在上面雕花刻物,造出图案,再用漆粘贴在铜镜背面。这种镜子一拿出来,金光闪闪,煞是好看。据史书记载,唐中宗还令人为他选了一丈见方的巨镜,铸上金花银叶,可谓富丽堂皇之至。
镜子是用来照人的,而一旦强化了镜子的价值功能,镜子便会发生异化,它在很大程度上便成了显示和炫耀财富与身份的代表。正如同今天许多东西的原本功能也在不断弱化,而附加在它身上的价值功能日益强化那样。一本小小的挂历,也都时兴“24k纯金箔打造”;一只手表,若镶以名贵钻石,便会身价万倍;一支万宝龙大包头金笔,要价5000元以上,有人兜里插上它,并不是用它写字,只是要显示一下贵人的身份。于是,异化的功能,便成了一种有价值的包装。
问答题
问答题
问答题说明:仔细阅读下面这篇文字,阅读后,将其缩写成一篇短文,题目自拟,字数不得少于600,以复述为主,不需要加入自己的观点。
大学时代,我是一名十分优秀的学生。所以,毕业后几乎没费多大力气便应聘到了一家大公司。和我一同进入公司的还有李小林,我们也成了竞争对手,因为公司在三个月试用期后要在我和李小林之间选择一个人留下。但我似乎有点儿信心不足,因为从简历可以看出,李小林毕业于北京的一所名牌大学,比我优秀,可是我天生就有一种不服输的精神,我鼓励自己,决定好好表现,一定要留下来。
刚工作不久,我们便经历了一次真正的考验。那是一次大的营销策划,为了锻炼我和李小林的工作能力,经理让我们俩都参与其中。为了增强工作能力,策划定稿后我便反复地研读,希望能从中多学些东西。可我在研读的过程中,却发现这份策划在第二个环节上存在着一些漏洞,如果不解决,公司肯定会遭受损失。对此,我不敢掉以轻心,于是,大胆向主管提出了质疑,但没有引起主管的重视。最后证明,策划在实施过程中,确实在这个环节上出了问题,但令我想不到的是公司并没有损失多少,原因是李小林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出问题时,他帮助负责人果断地采取了措施,将损失降到了最低。李小林得到了经理的首肯,而我却没有得到任何表扬。我想不通,如果公司当初采纳我的建议,会有损失吗?于是,我的积极性受到了打击,意志开始消沉起来。
王名江是公司的老同志,他对我一直很关心,看我情绪低落,便找我聊天,并且给我分析了问题的症结所在,他很中肯地对我说:“能提出质疑固然好,但当你的质疑没有被重视的时候,你如果能主动把补救的措施做到位,那才更可贵呢。”他的这番话让我茅塞顿开。是呀!当时我也只是提出了质疑,并没有积极地提出处理问题的对策呀!
策划顺利地进行着。一个月后进入了最后一个环节,这次我和李小林都参与具体的工作。为了完成好我的工作,我又把整个策划看了几遍。可没想到,我又发现了一些问题,我向主管做了汇报,可主管依然没能重视,不过这次我没有放弃,针对这些问题,我拟定了一个小方案留以备用。这次我成功了,不但准确发现了问题,而且正确地解决了问题。
一天,经理把我叫到办公室,笑着对我说:“小程,恭喜你正式成为公司的一员。”我云里雾里,有点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经理一笑,解释说:“刚开始,你发现了问题,李小林解决了问题,你们在通过我们第一轮考察时,算是打了个平手。这次考察,你不但发现了问题,而且默默地解决了问题,这是我们最希望看到的,我们最喜欢既能发现问题又能解决问题的人才。”
没想到这三个月里,我俩一直处在公司的考察之中。我惊喜于我的胜出,同时也有一份深刻的体会:命运只垂青于那些有准备的人,而只有认真准备的人才能最终决定自己的命运。
问答题
问答题
问答题说明:阅读下面这篇文字,阅读后,请你以“五一是几号”为题,将其缩写成一篇短文,以复述为主,可以合理删除文中某些信息,不需加入自己的观点,字数不得少于600字。
爹一共来过我的学校两次,两次都让我丢尽了脸面。
第一次,爹送我报到,走到学校门口,突然停下来,把行李从左边的肩膀换到右边,咳嗽一声,冲地上重重地吐一口痰,用他山里人的嗓门儿冲我吼道:“老丫头,给爹念念,这木牌子上写的啥玩意儿?”我看见好多道含义复杂的目光,全都落在我和爹的身上,好像我们是怪物。这些目光烤得我脸红心跳,我跺跺脚,没理爹,逃似的跑进了校园里。
爹第二次来是在一年前,像现在一样,正是“五一节”前夕,同宿舍的姐妹们都在说黄金周的假期,计划着去哪里旅游。爹没有敲门,“哐当”一声推开宿舍门就闯了进来。惹得姐妹们顿时一阵惊呼,慌作一团——天气热,她们都穿得很少。爹一点儿也没意识到,一进门就喊我“老丫头”,问我带的山野菜吃没吃光。他对我说,妈让他又给我送一袋子来。我看看姐妹们,再看看爹,脸上一阵发烧。爹打开口袋,“妮子妮子”地叫着,用他的两只大手,从袋子里捧出一把把野菜,自作主张地放在姐妹们的床上,还不厌其烦地说,菜已经用盐腌好了,拿热水泡一泡,就能下饭吃。
爹送完了礼物,卷一支烟,毫不理会姐妹们捂住鼻子和嘴,坐在我床上有滋有味地吸了几口后,听见了姐妹们说黄金周旅游的事。他站起身,问她们黄金周是什么意思。一个姐妹憋住笑告诉他,黄金周就是7天的长假,可以不用上课。爹就更加纳闷儿,问:“好端端的,学校干啥要放长假?”那个姐妹轻声地笑了,另有两个姐妹也笑出了声。一个姐妹忍住笑说,因为要到节日,“五一”劳动节,所以学校才放假。爹又问,劳动节是什么节?
我无法忍受爹再这样问下去,抢着告诉他,劳动节就是全世界劳动者的节日,也叫“五一”节。
爹似乎明白了,点着头,反复念叨着“劳动节”和“五一”,从嘴里吐出一口浓浓的烟,突然又问了一句:“劳动者是些啥人呢?谁答应让他们过节的?”
爹这句话说完后,宿舍里的姐妹们再也忍不住,一齐发出了响亮的笑声。爹也咧开嘴笑了笑,摸着自己的脑袋问我:“老丫头,那个劳动节——‘五一’是几号呢?”我羞愧得满脸通红,眼泪就流了下来。爹没看到我的泪水,又接着问姐妹们:“旅一次游得花多少钱?”
爹离开学校五天后,我收到了他寄来的300元钱,在附言里写着“旅游”两个字。半个月后,我收到了爹的信。爹不识字,信是我的小学老师代写的。在信里,爹问我,寄的钱是不是已经收到了。爹还说:“爹的老丫头和别人比,不缺啥也不少啥,人家去旅游,你也得去旅游,钱可能不太够,找便宜的地方去游吧!”在信里,爹还说,他知道了“五一”是5月1号,他还知道了,原来自己也是一个劳动者。最后,爹让我放心去旅游,不用惦念家里!在信纸的背面还写着一句话:祝老丫头劳动节快乐!
我没想到,暑假回到家时,竟然看见爹瘸了一条腿。爹看见我,有些慌张,咧开嘴笑了笑,响亮地冲着屋子里喊:“她妈,赶紧杀鸡,咱老丫头回来了!”
妈告诉我,爹的腿是在崖上采山野菜时摔断的,那面崖很陡,但长的野菜很新鲜,一看就知道能卖好价钱。妈还说,你爹盼着多采些野菜,好快点儿还上那300元钱的债!
爹从此再没来过我的学校。
问答题
问答题说明:阅读下面这篇文字,阅读后,请你以“让你的镜头中有母亲”为题,将其缩写成一篇短文,以复述为主,可以合理删除文中某些信息,不需加入自己的观点,字数不得少于600。
60岁的母亲从老家来帮我带孩子已经快两年了,几乎每个周末,我们全家都会带上宝贝女儿去逛公园。女儿天性活泼,公园里玩儿的东西又多,我和妻子轮换着给不满两岁的女儿照相,常常是忙得不亦乐乎,生怕错过女儿难得的笑脸、俏皮的动作,以及公园里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盘点一下,两年下来,女儿的照片、视频已经有很多了。妻说你抽空整理一下女儿的照片,最好能把当时的情景记录下来,我觉得有意义也有道理,就遵命照办。
月上枝头的时候,我静静坐在电脑前,女儿的照片一张张被我设计制作成电子相册,配上了好听的音乐,再加上我厚重的男中音配音,真是太美了!我不由得自叹一声:“女儿是我的杰作,这些视频也是我最优秀的作品。”当我被这一切熏染得恍恍惚惚的时候,一段视频让我犹如醍醐灌顶般清醒继而冷静下来。那是一段女儿在小区玩耍的录像,小家伙手里拿着一个苹果冲镜头蹒跚而来,就在镜头断点的当口,我看见一只苍老的不完整的手——那是我的老母亲的手,是她怕我的女儿摔倒才伸出来的一把“扶手”。
我内心的安静与祥和顿时被打乱。我很仔细地翻阅所有的照片和视频,一遍又一遍,我打开所有的硬盘和文件夹,没有找到母亲的一张照片,哪怕是站在我们边上的。
我猛然靠在椅背上,闭上眼睛任泪水流成家乡的小河。
我的记忆开始回到故乡,我翻开那些发黄的老照片,在为数不多的照片里,我终于找到一张有母亲的照片。那是我十多岁的时候,村里来人照相,还带着少林寺的背景布。当时电视上正在热播电影《少林寺》,很多家境好的家庭全家拍好几张。母亲没有更多的钱,只能拍一张,那天父亲不在家,为了把少林寺的背景拍全,母亲让我们兄妹三人成“品”字形照一张,她站在边上,照片上我们兄妹三人笑得灿烂,母亲却袖手站在很远的地方看着我们。
看着这张发黄的旧照片,我再一次忍不住掉下眼泪。母亲啊!孩儿小的时候,你给我们照相,你却远远地淡出;孩儿们长大了,在给自己的孩子照相的时候,你却被遗忘在镜头的外面。我顿时泪如泉涌,妻子被惊醒,我把自己的心事给她讲了。
妻说:“老公,咱明天带妈去昆明,多拍些照片,让她老人家高兴一下。”我说:“昆明就不去了,妈来云南两年了,还没有去过蒙自,我现在也在蒙自上班,就让她老人家到蒙自转一下,散散心。”于是,我们陪伴母亲在蒙自街头吃小吃、逛南湖、看房子。一路下来,母亲笑得嘴都快合不拢了。回家,我把照片制作成《母亲蒙自写真集》,母亲看了说:“儿子,你把你妈拍成大明星了。”我说:“妈,你本来就是我们家的大明星。”母亲一笑,转身又进到厨房里。
母亲老了,在我们为自己或者自己的孩子照相的时候,不要忘了,让你的镜头里有母亲的身影。因为母亲会越走越远,唯一留得住母亲容颜的,就是那张经年累月在时间长河里浸染的照片。
问答题这间简易房属于临时性建筑,说不定什么时候就要给拆了,它门窗不严先不说,屋子还非常破旧,屋里面也没有床,只有两个简单的铺盖。我每次回家都要经过这间简易房,促使我多看两眼的原因,纯粹是出于好奇心,我想知道什么人住在这里。
原来这间简易房里住着父子俩。白天他们去捡破烂儿,晚上回来就住在这儿。
父亲四十多岁的样子,儿子十多岁吧。更让人心酸的是,他们都有残疾,走路一瘸一拐的。父亲驼背,看上去只有一米六的样子;儿子长得好看,可是腿脚却不好。
我见过他们吃饭,一人端着一个大碗,吃着乱七八糟的东西,猜想那也许是别人剩下的吧。
他们每天都一瘸一拐地去捡破烂儿,还有一辆破三轮。搬家的时候,我把不要的东西给了他们——旧书旧报旧家具,还有一张小床。我说:“不要钱,是我送给你们的。”
他们一个劲儿地道谢,满脸诚恳,显然很受感动。就是这样,我们认识了。
原来那男人姓白,是从安徽过来的,因为太穷,媳妇受不了,径撇下他们父子俩跟人走了。于是他一个人领着孩子来北方,靠捡破烂儿过生活。
他老实木讷,没有多的言语。有一天,邻居突然对我说,老白好像有对象了。
我有些惊讶:“真的啊,谁看得上他啊?”
后来我还真看到过一次。对方是一个也拉扯着个孩子的女人,家在本地,有房子,打算和他一起过。照理说,这个条件比老白强多了,可是没想到老白却不愿意。
我有点儿纳闷儿,便去问老白。老白抽着烟,一根接一根不停地抽着。他说:“我不敢结婚,一是怕耽搁人家,二是我得攒钱。儿子的腿要做手术,得十多万,大夫说越早治越好。我不能让他总这样一拐一拐地走路。我不能结婚,一结婚,负担就重了。”老白为了儿子,连婚也不愿结。
后来,我很多天没有看到老白,我总怀疑他是不是去了外地,因为他们住的简易房被拆掉了,他们连这样落脚的地方也没有了。
再后来,我听说了一件事,眼泪当时就止不住掉了下来。
是我一个朋友那里出了事。这朋友是做建筑的,招了一个男人,没做几天,就从楼上掉下来了,公司要给他治病。他说:“别给我治了,我都四十多了,赔我点儿钱,给我儿子做手术吧。”公司的人不理解,也不愿给这笔钱。
男人哭着说:“求求你们,给孩子做手术吧,我……我是故意的……出了意外就会赔钱,我想让你们给我儿子做手术,这孩子跟着我不容易;我还想告诉你们,儿子……儿子是我捡来的,我根本不能生育……”
男人的话让所有在场的人为之动容。那个朋友也被感动得哭了。他告诉公司的人,一定给老白的儿子做手术,也要救老白!
孩子做了手术,手术很顺利。幸运的孩子不再一拐一拐地走路了。以后逢着过年过节,父子俩就给公司老总送点自家种的玉米和山芋过去,他们知道感恩。公司老总仍然穿梭于生意场上,可是他忘不了那个秘密。
老白曾说:“这个秘密我不想让儿子知道,因为儿子说我是世界上最好的爹。”
世上总有各种各样的秘密,其中最辛酸的秘密,是老白倾其所有爱着这个孩子,这个孩子却不知道,老白并不是他的亲生父亲。
也许真正的爱就是这样:我爱你,不图一丝回报;我爱你,用我的心,用我的命,用我的所有——只要我有。
问答题明成祖用武力从他侄儿手里夺得了皇位,有一件事总使他心里不大踏实。皇宫大火扑灭之后,并没有找到建文帝的尸体。那末建文帝到底是不是真的死了?京城里传说纷纷,有的说建文帝并没有自杀,趁宫里起火混乱的时候,带着几个侍从太监从地道里逃出城外去了;别的地方传来的消息更离奇,说建文帝到了什么什么地方,后来还做了和尚,说得有鼻子有眼,使明成祖不得不怀疑。他想,如果建文帝真的没死,万一他在别的地方重新召集人马,用朝廷的名义讨伐他,岂不可怕。为了把这件事查个水落石出,他派了心腹大臣,到各地去秘密查问建文帝的下落,但是又不好公开宣布,就借口说是求神仙。这一找,就找了二三十年。
明成祖又想,建文帝会不会跑到海外去呢?那时候,我国的航海事业已经开始发展起来。明成祖心想,派人到海外去宣扬国威,跟外国人做点生意,采购一些珠宝,顺便探听一下建文帝的下落,岂不是一举两得。
这样,他就决定派一支队伍,出使国外。让谁来带这支队伍呢?当然非得是自己的心腹不可。他想到跟随他多年的宦官郑和,倒是个挺合适的人选。
郑和,原来姓马,小名叫三保,出生在云南一个回族家庭里。他的祖父、父亲都信奉伊斯兰教,还到麦加(伊斯兰教的主要圣地,在今沙特阿拉伯)去朝过圣。郑和小时候就从父亲那里听说过外国的一些情况。后来,他进燕王宫里当了太监,因为他聪明能干,得到明成祖的信任。这郑和的名字还是明成祖给他起的。但是民间把他的小名叫惯了,所以一直把他叫做“三保太监”,后来,有的书上也写成“三宝太监”。公元1405年6月,明成祖正式派郑和为使者,带一支船队出使“西洋”。那时候,人们叫的“西洋”,并不是指欧洲大陆,而是指我国南海以西的海和沿海各地。郑和带的船队,一共有二万七千八百多人,除了兵士和水手外,还有技术人员、翻译、医生等。他们乘坐六十二艘大船,这种船长四十四丈,阔十八丈,在当时是少见的。船队从苏州刘家河(今江苏太仓浏河)出发,经过福建沿海,浩浩荡荡,扬帆南下。
郑和第一次出海,先到了占城(在今越南南方),接着又到爪哇、旧港(在今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东南岸)、苏门答腊、满剌加、古里、锡兰等国家。他带着大批金银财物,每到一个国家,先把明成祖的信递交国王,并且把带去的礼物送给他们,希望同他们友好交往。许多国家见郑和带了那么大的船队,态度友好,并不是来威吓他们,都热情地接待他。
郑和这一次出使,一直到第三年九月才回国。西洋各国国王趁郑和回国,也都派了使者带着礼物跟着他一起回访。在出使的路上,虽然遇到几次惊涛骇浪,但是船上有的是经验丰富的老水手,船队从没出过事。只是在船队回国、经过旧港的时候,却遇到了一件麻烦事。
旧港地方有个海盗头目,名叫陈祖义。他占据了一个海岛,纠集了一支海盗队伍,专门抢劫过往客商的财物。这回听到郑和船队带着大批宝物经过,分外眼红,就和同伙计议,表面上准备迎接,暗地里想趁郑和不防备,就动手抢劫。
这个计谋被当地人施进卿得知,他偷偷地派人到船队告诉了郑和。
郑和心想,我手下有二万兵士,还怕你小小海盗?既然你要来偷袭,就非得给你点教训不可。他命令把大船散开,在旧海港口停泊下来。命令船上的兵士准备好火药、刀枪,严阵以待。
夜深的时候,海面上风平浪静,陈祖义带领一群海盗乘着几十艘小船直驶港口,准备偷袭。只听到郑和坐船上一声火炮响,周围的大船都驶拢来,把陈祖义的海盗船团团围住。明军人多势大,早有准备,把陈祖义杀得大败。大船上的兵士丢下火把,把海盗船烧着了。陈祖义想逃也逃不了,只好乖乖地当了俘虏。
郑和把陈祖义捆绑起来,押回中国。到了京城,向明成祖献上了俘虏。各国的使者也会见了明成祖,送上大批珍贵的礼物。明成祖见郑和把出使的任务完成得很出色,高兴得眉开眼笑。
后来,明成祖相信建文帝确实是死了,没有必要再去寻找。但是出使海外的事,既能提高国家的威望,又能促进跟西洋各国的贸易往来,好处很多。所以打那以后,一次又一次派郑和带领船队下西洋。从公元1405年到1433年的将近三十年里,郑和出海七次,前前后后一共到过印度洋沿海三十多个国家,最远到达非洲的木骨都束国(在今索马里的摩加迪沙一带)。
到郑和第六次出使回国的那年,明成祖得病死了。他的儿子明仁宗朱高炽即位后,不到一年也死了。继承皇位的明宣宗朱瞻基,是一个八九岁的孩子,由祖母徐太后和三个老臣掌权。大臣们认为郑和出使七次,国家花费太大,到国外航行的事业就停了下来。
郑和的七次航行,表现了我国古代人民顽强的探索精神,也说明当时我国航海技术已经有很高的水平。通过郑和出使,促进了我国和亚非许多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直到现在,那些国家里还流传着三保太监的事迹。
问答题
问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