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阅读下列史料并回答问题: 六月丁卯,诏曰:置官班禄,行之尚矣。《周礼》有食禄之典,二汉着受俸之秩。逮于魏晋,莫不聿稽往宪,以经纶治道。自中原丧乱,兹制中绝,先朝因循,未遑厘改。朕永鉴四方,求民之瘼,夙兴昧旦,至于忧勤。故宪章旧典,始班俸禄。罢诸商人,以简民事。户增调三匹、谷二斛九斗,以为官司之禄。均预调为二匹之赋,即兼商用。虽有一时之烦,终克永逸之益。禄行之后,赃满一匹者死。变法改度,宜为更始,其大赦天下,与之惟新。” ——《魏书》卷七上《高祖孝文帝纪》 请概述北魏冯太后主持的改革内容。
问答题论述我国古代典志类的历史文献及其价值(不少于六种)。
问答题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晋朝南渡,优借土族,故江南冠带,有才斡者,擢为令仆已下,尚书郎、中书舍人已上,曲掌机要。 ——《颜氏家训·涉务篇》 材料二: 何晏、王弼,祖述玄宗,递相夸尚,景附草靡,皆以农、黄之化,在乎己身,周、孔之业,置之度外。 ——《颜氏家训·勉学篇》 材料三: 服冕之家,流品之人,视寒素之子轻若仆隶,易如草芥,曾不以之为伍。 ——《颜氏家训·寒素篇》 材料四: 梁朝全盛之时,贵游子弟,多无学术……无不熏衣剃面,傅粉施朱,加长车,跟高齿屐…… ——《颜氏家训·勉学篇》 材料五: ……因晋中兴,南渡江,率为羁旅,至今八九世,末有力田,悉资俸禄而食耳……故治官则不了,营家则不办。——《颜氏家训·涉务篇》 回答问题:
问答题唐蕃会盟碑
问答题简述周初大分封情况以及对分封制的评议。
问答题叁其国、伍其鄙
问答题番上
问答题试论张居正改革。
问答题塗山之会
问答题谈谈对西周礼乐文明的认识。
问答题论述明清时期赋役制度的改革。(浙江大学2001年中国古代史真题)
问答题结合史实论述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形成与发展。(南京农业大学2000年中国通史真题)
问答题对比评析郑和下西洋、哥伦布航海的历史条件和意义。
问答题社稷
问答题彍骑、健儿
问答题董卓之乱
问答题论述诸葛亮治蜀的重要功绩。
问答题杯酒释兵权
问答题博学鸿儒科
问答题阅读下列史料并回答问题: “凡法术之难行也,不独万乘,千乘亦然。人主之左右不必智也,人主于人有所智而听之,因与左右论其言,是与愚人论智也;人主之左右不必贤也,人主于人有所贤而礼之,因与左右论其行,是与不肖论贤也。智者决策于愚人,贤士程行于不肖,则贤智之士羞而人主之论悖矣。人臣之欲得官者,其修士且以精洁固身,其智士且以治辩进业。其修士不能以货赂事人,恃其精洁而更不能以枉法为治,则修智之士不事左右、不听请谒矣。人主之左右,行非伯夷也,求索不得,货赂不至,则精辩之功息,而毁诬之言起矣。治辩之功制于近习,精洁之行决于毁誉,则修智之吏废,则人主之明塞矣。不以功伐决智行,不以叁伍审罪过,而听左右近习之言,则无能之士在廷,而愚污之吏处官矣。” ——《韩非子·孤愤》 请结合上述材料,简述韩非子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