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下列选项中,错误的说法是( ) A.犯罪既遂与犯罪未遂区别的关键在于是否实现了预期的目的 B.犯罪未遂与犯罪预备区别的关键在于是否着手实行犯罪 C.只有在造成法定损害结果时,才处罚过失行为 D.未完成罪仅仅存在于直接故意犯罪过程中
单选题甲前往乙住所杀乙,到达乙居住地附近,发现周围停有多辆警车,并有警察在活动,感到无法下手,遂返回。甲的行为属于( )。 A.犯罪预备B.犯罪中止 C.犯罪未遂D.没有犯罪行为
单选题甲为某市副市长,在代表该市到其他省、市进行招商引资活动中多次接受对方省、市赠送的礼品,价值50万元,应当交公而没有交公。甲的行为构成( ) A.侵占罪 B.受贿罪 C.贪污罪 D.职务侵占罪
单选题刑法上的因果关系是指人的危害社会的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存在的( ) A.表面联系 B.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 C.一般联系 D.普遍联系
单选题因刘某欠赌债不还,钱某邀集朋友林某、涂某一起将刘某骗到一空房内捆绑起来吊在房梁上,用竹板抽打,逼其还钱。2天后,刘某被闻讯赶来的公安人员解救。经法医鉴定,刘某为轻微伤。对钱某等三人的行为应当:A.以非法拘禁罪从重处罚B.以故意伤害罪从重处罚C.以非法拘禁罪和故意伤害罪并罚D.以绑架罪定罪处罚
单选题下列行为中,不属于妨害公务罪的行为是( )。 A.甲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查处伪劣商品的行为 B.乙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有公司经理依法履行组织生产经营职责的行为 C.丙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市人大代表依法执行代表职务的行为 D.在发生重大洪灾中,丁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依法履行防疫职责的行为
单选题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罪犯在二年期满后减为15年以上20年以下有期徒刑的条件是( ) A.没有故意犯罪 B.遵守监规 C.确有重大立功表现D.接受劳动改造
单选题下列关于刑法中法条竞合关系的表述,错误的是:A.法条竞合关系的表现形式之一是一些条文之间在内容上存在交叉关系B.对法条竞合关系的处理原则是,在一般情况下依照特别法条优于普通法条的原则,适用特别法条C.诈骗罪与信用卡诈骗罪之间存在法条竞合关系D.行贿罪与受贿罪之间存在法条竞合关系
单选题甲伪造10万美元后,出售了其中的5万美元假币,还剩5万美元假币没有出售。对甲的行为应( )
单选题下列哪一选项最恰当地指明了伪证罪的主体范围( )。 A.证人 B.证人、鉴定人 C.证人、鉴定人、记录人 D.证人、鉴定人、记录人、翻译人
单选题使罪犯在有关人士帮助、监督、辅导下能更好地适应社会自由生活,减少该罪犯再次犯罪的机率。下列选项中较能体现这一观念的制度是( )。 A.缓刑B.管制 C.假释D.减刑
单选题甲对某危害结果没有阻止其发生的义务,如果该危害结果发生,甲的不作为行为( ) A.不可能构成犯罪 B.可能构成纯正的不作为犯罪 C.可能构成不纯正的不作为犯 D.可能构成手段不能犯
单选题下列行为中,应以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定罪处罚的是( )
单选题甲开办一间小汽修店,因修理一进口轿车缺零配件,便于晚间在一停车场将一同型号小轿车备用轮胎一个(价值1200元)和发动机(价值50000元)拆下盗走,甲的行为( )。 A.构成盗窃罪和破坏交通工具罪,数罪并罚 B.构成盗窃罪和破坏交通工具罪,属想象竞合犯,从一重罪即破坏交通工具罪定罪处罚 C.只构成破坏交通工具罪 D.只构成盗窃罪
单选题消防队员甲在执行灭火任务中,担心被大火毁容,逃离火灾现场。甲的行为( ) A.属于紧急避险 B.属于紧急避险过当 C.不成立紧急避险 D.属于假想避险
单选题张某以请客为名用酒将高某灌醉,然后扶高某到一偏僻无人处,将高某的钱包(内有人民币5000元)拿走。张某的行为构成( ) A.诈骗罪 B.盗窃罪 C.抢劫罪 D.侵占罪
单选题甲因与乙有仇,便捏造乙卖淫的事实,到处散布并向公安局告发,使乙受到严重精神伤害。甲的行为构成( )
单选题下列情形中,属于犯意表示的是( ) A.甲为非法制造枪支而购买钢管 B.乙对朋友发誓说要杀死仇人张某 C.丙发电子邮件邀约朋友参与盗窃 D.丁向他人发送敲诈财物的短信息
单选题甲于1997年8月实施了故意杀人行为,于2000年被抓获归案。在1979年《刑法》和1997年《刑法》中故意杀人罪定罪处刑标准、法定刑完全相同。对本案( )。 A.应适用1997年《刑法》 B.应适用1979年《刑法》 C.适用1979年《刑法》还是1997年《刑法》由审理此案的法官自由裁量 D.报请最高人民法院裁定适用1979年《刑法》还是1997年《刑法》
单选题下列犯罪中,应当认为在中国领域内犯罪的是( )。 A.甲乘坐外国轮船从中国港口出发,当行至公海时实施犯罪 B.乙乘坐外国轮船前往中国,在公海上失手致中国公民落水身亡 C.丙乘坐外国轮船前往中国,在公海上与同行的旅客斗殴。致其重伤,该旅客进入中国医院后经抢救无效死亡。 D.丁在其本国境内打猎,致正在该国旅游的中国公民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