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下列关于社会主义法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社会主义法是全体社会成员意志的体现 B.社会主义法是阶级性和人民性的统一 C.社会主义法是国家意志性和客观规律性的统一 D.社会主义法是国家强制实施与人民自觉遵守的统一
单选题甲、乙签订种类物买卖合同,如果甲在合同履行期限到来之前,故意将标的物转让给丙,则
____
。
单选题“马锡五审判方式”是群众路线在司法实践中的具体运用,其产生于______。
案例分析题请结合法理学和宪法学原理,论述人权的内涵以及人权保障在我国宪法的体现?
问答题《宋会要辑稿》记载:“州狱翻异,则提刑司差官推勘;提刑司复翻异,则以次至转运、提举、安抚司。本路所差既遍,则又差邻路”。
请运用中国法制史的知识和理论,分析上述材料并回答下列问题:
问答题“春秋之听狱也,必本其事而原其志,恶邪者不待成,首恶者罪特重,本直者其论轻”。——《春秋繁露·精华》 “春秋之治狱,论心定罪。志善而违于法者免,志恶而合于法者诛。”——《盐铁论·刑德》 试分析上述两段文字的含义并加以评析。
问答题红日家电厂是集体所有制企业,刘某是该厂的法定代表人。在经营期间,刘某得知赵某从事走私成品油的活动,为了逃避有关机关的追查,刘某以红日家电厂的名义从赵某处购得成品油12吨,转手将成品油销售,获利8万元,刘某将违法所得占为己有。刘某得知赵某被抓获后,想去公安机关自首,在去公安局的路上被公安人员抓获。归案后刘某除了如实交代了上述犯罪事实,还检举揭发了如下的事实:刘某曾主持红日家电厂集体会议,经研究后对进口机床进行投保,然后故意毁损进口机床,骗取保险金10万元。
[问题]
问答题联系我国法治建设的需要,论述法律解释的必要性。
要求:观点明确,说理充分,条理清晰,语言规范、流畅。
问答题A县的甲公司与B县的乙公司于2001年7月3日签订一份空调购销合同,约定甲公司向乙公司购进100台空调,每台空调单价2000元,乙公司负责在B县代办托运,甲公司于货到后立即付款,同时约定若发生纠纷由合同履行地的法院管辖。乙公司于7月18日在B县的火车站发出了该100台空调。甲公司由于发生资金周转困难,于7月19日传真告知乙公司自己将不能履行合同。乙公司收到传真后,努力寻找新的买家,于7月22日与C县的丙公司签订了该100台空调的购销合同。合同约定:丙公司买下这100台托运中的空调,每台单价1900元,丙公司于订立合同时向乙公司支付10000元定金,在收到货物后15天内付清全部货款;在丙公司付清全部货款前,乙公司保留对空调的所有权;如有违约,违约方应承担合同总价款20%的违约金。乙公司同时于当日传真通知甲公司解除与甲公司签订的合同。铁路运输公司在运输过程中于7月21日遇上泥石流,30台托运中的空调毁损。丙公司于7月26日收到70台完好无损的空调后,又与丁公司签订合同准备将70台空调全部卖与丁公司。同时丙公司以其未能如约收到100台空调为由拒绝向乙公司付款。问:
(1)乙公司在与甲公司的合同履行期届满前解除合同的理由是什么?在此解除合同的情形下,乙公司能否向甲公司主张违约责任?
(2)遭遇泥石流而毁损的空调的损失应由谁承担?为什么?
(3)乙公司认为丙公司拒绝付款构成违约,决定不返还其定金,还要求其支付36000元的违约金,问其主张能否得到支持?为什么?
(4)丙公司与丁公司所签合同的效力如何?为什么?
问答题简述我国宪法对公民人身自由的规定。
问答题宋某与姜某签订了买卖合同,双方在合同中约定,如果发生争议,可以向合同签订地和标的物所在地人民法院起诉。后来双方就合同履行问题发生争议,宋某向合同签订地法院提起诉,姜某提出了管辖权异议。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24条的规定,合同的双方当事人选择管辖的协议不明确或者选择《民事诉讼法》第25条规定的人民法院中的两个以上人民法院管辖的,选择管辖的协议无效,依照《民事诉讼法》第24条的规定确定管辖。人民法院裁决管辖权异议成立,并将案件移送到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 请阅读上述材料,运用法理学的知识和原理回答下列问题: (1)《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在我国法律解释体制中属于哪种法律解释? (2)有权进行该种法律解释的机关有哪些? 该种解释有哪几类? (3)该种法律解释的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
问答题案例一:被告人甲某(非中国籍),某外国航运公司工作人员。该外国航运公司租用我国某远洋运输公司一远洋货轮及部分船员,甲某随货轮工作。当货轮行至公海区时,甲某与该远洋运输公司的乙某产生矛盾,由于双方语言障碍,致使沟通中误解加深,甲某为泄愤,顺手拿起甲板上的斧子砍向乙某,致使乙某身受重伤。
案例二:2003年10月,被告人和某伙同缅甸人腊某(在逃),在缅甸购得鸦片8500克。和某和腊某将鸦片背人我国云南境内广蚌寨农民徐某(另案处理)家中,由徐某带路,3人将鸦片运往缅甸洋人街贩卖。同年12月,和某将10000克鸦片从缅甸运入我国境内广蚌寨,藏放在徐某家中,2人准备将鸦片运往缅甸洋人街时,被我公安机关抓获。检察机关以和某运输毒品罪提起公诉。被告方面辩称:和某系外国人,且其行为对我们国家和社会没有造成危害,只是将在国外购买的鸦片途经我国运到外国去贩卖,没有对我国公民的身体和健康造成实际的危害后果,不应以犯罪论处。
[问题]
问答题简述违宪审查的模式。
问答题1995年7月1日,某市赵某驾驶一辆大卡车在经过一个十字路口时,与刘某驾驶的一辆夏利牌出租汽车相撞,刘某驾驶的汽车被撞翻到路边,正巧高某路过,来不及躲闪,被压在车下,结果高某的右臂被压断。经交通局认定,此次交通事故的原因如下:赵某、刘某都违反了交通规则,车速超过了正常标准,高某行走在人行道内,并无违章现象。高某经住院治疗,花去医药费等共计2万元,而且右臂残废已不可避免,对以后自己和家人的生活造成重大困难。为此,高某起诉到人民法院,要求赵某、刘某赔偿损失并支付全部医疗费以及今后的生活补助费。问:
(1)如何认定赵某和刘某行为的性质?为什么?
(2)本案应如何处理?
问答题简论《中国土地法大纲》的内容特点和历史意义。
问答题简述法律继承的根据。
问答题材料1 在实在法,也就是各民族制定的各种法律之上有一更高的适用于一切民族永恒的自然法。自然法是与自然即事物的本质相适应的法,其本质为正确的理性。所以,自然法效力高于实在法。实在法必须反映和体现自然法的要求。 ——西塞罗 材料2 法律的存在是一回事,其好坏是另外一回事,坏的法律仍然是法律,即使我们恰巧不喜欢它。 ——奥斯丁 (1)材料一反映了哪个法学流派的观点?其基本主张是什么? (2)材料二又体现了哪个法学流派的核心主张?
问答题2004年宪法修正案第22条规定,《宪法》第33条增加1款,“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这是我国《宪法》首次引进“人权”的概念。 请结合宪法学的相关理论,对此加以分析。
问答题甲收藏名画一幅,并为其保险。现甲将此画转让于乙,双方约定,乙当日付一半价款,名画所有权转移于乙,另一半价款3日内付清,价款付清交付名画。乙当日给付一半价款,一周后,乙仍未清偿欠款,甲家因雷击失火,名画毁损。甲向乙索要欠款,乙要求甲退还已付价款。 问: (1)此画风险由谁承担?说明理由。 (2)谁可以向保险公司索赔?说明理由。 (3)谁的主张可以成立?说明理由。
问答题被告人:汤甲,男,26岁,因为犯盗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2年,2002年3月4日刑满释放;汤乙,男,29岁。
2004年4月4日下午,被告人汤甲、汤乙两兄弟开手扶拖拉机去某村运输氟石,因故未运成。归途路经周庄村时,被告人汤甲见该村口公路旁堆有氟石,即示意停车,提出“不能空手开回去,把这里的矿石运点回去”,得到被告人汤乙的同意并一同盗装氟石2.3吨,计价值1500元。当两被告人刚准备将氟石运走时,被周庄村民李某、张某、叶某等发现而上前制止。汤乙弃车逃跑。李某等人要汤甲将所盗氟石卸下。汤甲非但置之不理,而且用拳头和拖拉机手摇柄等工具,对李某、张某、叶某进行殴打,致李某颈部、腰部,张某头部、脚部多处损伤,叶某颅骨骨折,经鉴定为重伤。后汤甲被随后赶到的周庄村民制服并扭送到派出所。
问:(1)本案如何定罪?
(2)犯罪的停止形态是什么?
(3)本案如何量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