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请对“具备劫取财物或者造成他人轻伤以上的后果两者之一的,均为抢劫罪的既遂”这一说法进行辨析。
问答题简述诉讼时效的中止与中断的区别。
问答题简述窝藏、包庇罪的概念和构成要件。它与伪证罪有何区别?
问答题甲于2008年3月8日去世,留下房屋一套、笔记本电脑一台,由其子乙继承全部遗产。3月15日,乙持甲的死亡证明去有关部门办理了房屋过户登记。3月20日,丙向法院起诉,诉称该房屋真正权利人为自己。后法院经审理,判决该房屋归丙所有,该判决于5月10日生效。后丙发现,乙已于5月10日将房屋转让给知情的丁并办理了登记,丁又于5月15日以该房屋向银行办理了抵押登记,现丁无力偿还贷款,银行欲行使抵押权。
3月15日乙将笔记本电脑丢失,4月15日乙在其朋友李四家发现自己有特定标识的笔记本电脑,李四告知乙其是通过二手市场买的,碍于情面,乙未予讨要。2010年5月因与李四交恶,乙要求李四返还该笔记本电脑。
问:
问答题简述故意杀人罪与因危害公共安全导致他人死亡的犯罪的区分。
问答题《合同法》第101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难以履行债务的,债务人可以将标的物提存: (一)债权人无正当理由拒绝受领; (二)债权人下落不明; (三)债权人死亡未确定继承人或者丧失民事行为能力未确定监护人; (四)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标的物不适于提存或者提存费用过高的,债务人依法可以拍卖或者变卖标的物,提存所得的价款。 试运用民法原理分析该条法律规定。(要求回答条文所规定制度的概念、构成要件、法律效力和制度价值)
问答题请对“实施教唆行为的人不可能是实行犯”这一说法进行辨析。
问答题简述洗钱罪与窝藏、包庇罪,窝藏、转移、收购、销售赃物罪的区分。
问答题简述特殊侵权行为民事责任的概念和特征。
分析题本条款中“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的含义
分析题甲和乙是否构成共同犯罪?
分析题本案中丁银行应如何通过担保实现自己的债权?为什么?
分析题本条中的“必要费用”包括哪些?
分析题本条款中的“非法所得”如何计算
分析题乙是否有权请求丙交付该套书的中卷本?
分析题本条中的“1年”是何种性质的期间?
分析题丙是否应刑事责任?为什么?
分析题本条中“携带凶器盗窃”应如何理解?
分析题本条文中“法律”的具体表现形式有哪些?
业务题甲(女,1984年7月20日生)因其同居男友乙已另有新欢丙而生恨意。2004年6月7日,甲得知当晚丙一人独居于郊外的出租屋,连叫来好友丁(男,1986年12月13日生),要其晚上去强奸丙,并给了500元“报酬”给丁,丁同意。晚9点,甲领着丁来到丙住处附近,指认了出租屋,并给了丁一把其从男友处偷来的钥匙。晚10点左右,丁找到出租屋,因房门未锁而顺利进入房间,正欲强奸时,遭到被害人极力反抗。黑暗中丁用力反复将被害人头部向墙体撞去,见被害人不再反抗,于是拉开电灯。丁准备强奸时发现被害人已没有了气息,遂匆忙逃走。回家后,丁越想越怕,便告知父母。其父母反复规劝,并硬拉着丁到公安机关去交代了罪行。案发后查明:①甲已有三个月身孕;②甲于2003年1月4日因盗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6个月,缓刑1年,并处罚金500元;③被害女子并非丙,而是丙的另一同室女友戊,丙当晚因加班未归;④戊因丁的暴力而死亡。
阅读分析上述案例后,请回答以下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