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真题)下列行为中,应以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定罪处罚的是
甲在建筑工地开翻斗车。某夜,甲开车时未注意路况,当场将工友乙撞死、丙撞伤。甲背丙去医院,想到会坐牢,遂将丙弃至路沟后逃跑。丙不得救治而亡。关于本案,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2013年真题)甲收买被拐卖的张某后,为让其心甘情愿地做自己的妻子,强行与张某发生了性关系。对甲的行为
犯罪预备的特征是( )
甲将10岁幼童乙拐骗离家出走并欲将乙带至外地卖掉,途中甲被抓获而乙得救。甲的行为构成( )。
对牵连犯,应一律实行择一重罪论处,请对这一说法进行辨析。
下列犯罪人,不得适用缓刑的是( )
下列有关危害公共安全罪客体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简述大赦与特殊的区别
下列关于违规制造、销售枪支罪的说法错误的有( )。
下列关于窃取、收买、非法提供信用卡信息罪的说法错误的有( )。
(2013年真题)简述因缺乏共同故意从而不构成共同犯罪的具体情形。
关于未成年人犯罪,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甲给乙5万元请乙“教训”丙一顿,乙给丁2万元让丁打丙,并带丁辨认了丙。之后,甲感到害怕,又打电话给乙说不打了,并说愿意承担“违约”责任,只需乙退回2.5万元。乙当即说“听你的”,一但未向丁转达。丁还是带人将丙打成重伤。甲的行为属于( )。
关于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用于出口退税、抵扣税款发票罪,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案例一:被告人甲(非中国籍),系某外国航运公司工作人员。该外国航运公司租用我国某远洋运输公司一远洋货轮及部分船员,甲随货轮工作。当货轮行至公海区时,甲与该远洋运输公司的乙产生矛盾,由于双方语言障碍,致使沟通中误解加深,甲为泄愤,顺手拿起甲板上的斧子砍向乙,致使乙身受重伤。 案例二:2003年10月,被告人和某伙同缅甸人腊某(在逃),在缅甸购得鸦片8 500克。和某和腊某将鸦片背人我国云南境内广蚌寨农民徐某(另案处理)家中,由徐某带路,3人将鸦片运往缅甸洋人街贩卖。同年12月,和某将10 000克鸦片从缅甸运入我国境内广蚌寨,藏放在徐某家中,2人准备将鸦片运往缅甸洋人街时,被我公安机关抓获。检察机关对和某以运输毒品罪提起公诉。被告方辩称:和某系外国人,且其行为对我们国家和社会没有造成危害,只是将在国外购买的鸦片途经我国运到外国去贩卖,没有对我国公民的身体和健康造成实际的危害后果,不应以犯罪论处。 问:(1)案例一中,我国刑法对其是否具有效力?为什么? (2)案例二中,被告人的辩护理由是否成立?为什么? (3)如果案例二中的被告人已经在缅甸被追究过刑事责任,我国是否还可以追究其刑事责任?
《刑法》第267条规定:“抢夺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抢夺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携带凶器抢夺的,依照本法第二百六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犯罪构成理论确认抢夺罪的犯罪构成。 (2)“携带凶器抢夺”的含义是什么? (3)除了携带凶器抢夺外,行为人实施哪些抢夺行为的构成抢劫罪? (4)甲为了抢夺被害人乙手中的包,用力过猛致使被害人乙脑部撞地而死亡,如果你是法官,如何处理本案?
下列行为,属于侵犯商业秘密罪行为方式的是( )
甲公司明知乙受贿,仍提供银行账户帮助乙将受贿所得兑换成美元,汇往境外,并收取乙支付的高额“手续费”。对甲公司的行为应认定为( )。(2013年单选20)
违规制造、销售枪支罪的犯罪主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