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刑法》第310条 明知是犯罪的人而为其提供隐藏处所、财物,帮助其逃匿或者作假证明包庇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犯前款罪,事前通谋的,以共同犯罪论处。
问题:
问答题根据我国《刑法》第110条的规定:“有下列间谍行为之一,危害国家安全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一)参加间谍组织或者接受间谍组织及其代理人的任务的;(二)为敌人指示轰击目标的。”请分析
问答题英国人阿某于2007年6月的一天乘飞机抵达我国新疆的乌鲁木齐市国际机场时,被我海关查获其身上携带4030克高纯度海洛因(达84.2%纯度)进入我国国境内,被我国警方抓获。 问:英国人阿某的行为应如何适用法律进行认定和处理?为什么?
问答题常言道:“不知者,不为罪。”请结合我国刑法学中的认识错误理论加以辨析。
问答题洪某在任市公安局局长期间,利用职务之便,长时间、多次批准他人走私汽车入户和批准他人到香港定居或从事商务活动,从中收受贿赂共计港币19万多元、人民币70多万元。案发后,检察机关查获洪某的财产共计为港币84万元、人民币270万元、美元6万元。从中扣除洪某受贿所得及其他合法收入,尚有港币60万元、人民币110万元来源不明。 问:洪某的行为构成何罪?为什么?
问答题赵某基于抢劫的意图携带凶器于某晚十时许按事先看好的路线从阳台进入民营企业家关某家中,入室后发现关某不在家而其妻正在沐浴,于是使用不惊动关妻的方法打开关家卧室里的柜子,取出1000元现金和价值3 000元的首饰后逃离。几天后,赵某销赃时被抓获。在对赵某如何定罪的讨论中,司法人员之间产生两种不同意见:一些人认为,应以抢劫罪中的人户抢劫(根据《刑法》第263条的规定其法定刑为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的预备犯追究赵某的刑事责任,另一些人则主张对赵某应按盗窃罪(根据《刑法》第264条的规定及有关司法解释其法定刑为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论处。 请回答为什么会产生两种不同意见、两种不同意见各自的理由及你认为对赵某应如何定罪。
问答题试述我国刑法中的量刑原则。
问答题张某因为丈夫王某向她提出离婚,便怀疑王某有外遇,遂唆使李某对王某进行跟踪监视。一天,李某同钱某、赵某跟踪王某的时候,发现王某与其女同事孙某进入一家郊区宾馆,李某立即给张某通风报信。张某得知消息之后,便和吴某一起来到宾馆与三人会合。五人进入宾馆找到王某和孙某后,张某立即上前打了孙某一个耳光,和吴某拽着孙某的头发将其拖到宾馆外面的街道上。李某、钱某和赵某则把王某拖出宾馆门外,用领带将王某捆绑住,并且让王某给张某跪下。李某又到孙某的身边,拖住孙某的衣服领子,将孙某拖倒在地,吴某按着孙某的胳膊和腿,张某骑在孙某身上,击打孙某脸部。李某随后又将孙某胸衣撕破,致使孙某乳房外露,并对孙某说:“不如你和我好,绝对不会亏待你的。”张某等人后来还押着王某和孙某在大街上走,引起群众围观,影响极其恶劣。 问:张某和李某等人的行为是强制侮辱妇女罪还是侮辱罪?
问答题简述刑罚与其他法律制裁方法的区别。
问答题简述窝藏、包庇罪的概念和构成特征。
问答题胡某,女,25岁,高中毕业后先后做过商场售货员、纺织工、公共汽车售票员,均因不遵守劳动纪律被辞退。2002年12月18日,胡某在某旅馆卖淫时被当地公安机关抓获,受到治安罚款处罚。2003年8月,某妇幼保健所在对胡某做身体检查时发现胡某四肢起红色疹,发痒、溃疡并伴有充血,确诊为淋病。胡某被告知此事后未进行医治,继续从事卖淫。2003年11月某日,胡某在某旅社向出租车司机张某卖淫时被公安机关当场抓获。请根据刑法规定和刑法理论知识分析本案。
问答题犯罪的追诉期限,应从犯罪既遂之日起计算,请对这一说法进行辨析。
问答题张某是一家煤炭储运公司经理,其公司卖出的一批煤因质量太差被某单位拒收后,张某找到某国有电厂厂长李某帮忙,希望将这批煤销售给电厂,价格为180元/吨。李某找到自己的密友某个体老板赵某商量,决定借此机会给自己赚点钱。李某和赵某商定,由赵某以180元/吨的价格购进,再由李某按电厂的正常定价以230元/吨的价格从赵某手中买进这批煤。后来赵某以此方式赚取30余万元,李某从赵某处分得人民币10万元。 问:李某和赵某的行为构成何罪?为什么?应当如何处理?
问答题《刑法》第264条规定:“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盗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一)盗窃金融机构,数额特别巨大的; (二)盗窃珍贵文物,情节严重的。” 请回答下列问题:
问答题林某,男,35岁,工人。2000年3月窜人某百货公司,窃得自行车两辆、收音机一台及烟、酒等物价值3000余元。2000年4月被公安机关拘留。林某在被拘留期间,出于悔罪,除如实交代上述盗窃行为,还交代了其他的犯罪事实。首先,2000年2月12日在富裕小区的一家住户内盗窃:在该户的保险柜中看到白粉(海洛因)就顺手带上,回家一称竞有100克;拿走保险柜里的一张信用卡,并用这张信用卡支取了5000元钱。 问:对以上案件事实应当如何处理?
问答题《刑法》第238条第1款与第2款分别规定:“非法拘禁他人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具有殴打、侮辱情节的,从重处罚。”“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使用暴力致人伤残、死亡的,依照本法第二百三十四条、第二百三十二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问题:
问答题甲找到在某国有公司任会计的朋友乙,提出向该公司借款10万元用于购买毒品并出售,并许诺出售毒品获利后给乙好处费。在利益的诱惑下,乙应甲的要求擅自从自己管理的公司款中提取10万元借给甲。甲拿到10万元后,亲自从外地购得毒品,然后在本地出售。出售一部分后,甲分给乙赃款3万元。后甲在出售毒品的过程中被公安机关抓获。甲如实交代了自己出售毒品的行为,但未能如实说明购买毒品的10万元资金的来源。乙得知甲被抓后,担心自己受到处罚,便携带20万元公款潜逃至外地。后乙在家属的带领下到公安机关投案,并如实供述了自己的上述行为。 (1)甲、乙的上述行为是否构成共同犯罪?如果是共同犯罪,构成何罪? (2)乙携带20万元公款潜逃的行为如何定性? (3)乙的行为有何法定量刑情节? (4)对甲、乙的上述行为该如何处理?
问答题请对“只要实施数个犯罪行为就必定构成数罪”进行辨析。
问答题简述假释的实质条件
问答题请对“应受刑罚惩罚是指对犯罪行为都需要予以刑事处罚”进行辨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