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类
公务员类
工程类
语言类
金融会计类
计算机类
医学类
研究生类
专业技术资格
职业技能资格
学历类
党建思政类
全国联考
公共课
专业课
全国联考
同等学历申硕考试
博士研究生考试
法硕联考专业基础(法学)
法硕联考专业基础(法学)
法硕联考综合(法学)
法硕联考专业基础(非法学)
法硕联考综合(非法学)
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
经济类联考综合能力
化学
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
动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
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
问答题为炫耀制造假币的技能,吴某伙同王某用吴某哥哥和妹妹的身份证登记承租某市白云区京溪街梅苑小区的203号房作为伪造货币的窝点,在上述地点伪造货币。2005年1月13日吴某和王某被该市公安局白云区分局干警抓获,并当场缴获假人民币60970张,总面额3094150元,假美元5000张。 问:吴某和王某的行为如何定性?为什么?
进入题库练习
问答题甲,男,30岁,1998年4月因侮辱罪被判处有期徒刑2年,缓刑3年。1999年12月,甲教唆乙(1984年10月生)与一名痴呆女性强行发生性关系,甲在一旁观看取乐,但其本身并未与该痴呆女子发生性关系。乙回家后,被其父发现异常,随后追问出真情,将乙捆绑后送至当地公安机关。乙到案后说出行为的前因后果,公安机关遂将甲抓获归案。 请你就本案应如何处理表明观点,并陈述理由。
进入题库练习
问答题简述代替考试罪的构成要件。
进入题库练习
问答题简述减刑的对象条件
进入题库练习
问答题某区派出所民警张某与某乡派出所的干警在去一起抢劫案件的现场途中,见国道旁有两人在等车,发现两人形迹可疑。张某上前询问,这两人自称名叫王某和李某。张某怀疑这两人是这起抢劫案的犯罪嫌疑人,遂将这两人带回乡派出所予以扣留。第二天早上8点左右,张某与乡派出所的干警赵某、钱某、孙某对王某进行讯问。在讯问过程中,张某用一根长约50厘米、粗约40毫米的灰白色橡皮管击打王某的臀部、胸部和背部。在9点30分左右,张某让赵某、钱某去休息,由其本人与孙某留下继续讯问。在此期间,张某又用一块厚木板击打王某的背部、双腿及臀部等处,造成王某的双腿内外侧皮下大面积淤血,深达肌层。上午10点左右,张某让赵某、钱某接替其继续讯问,但讯问两个多小时仍无结果,便将王某关押。第三天早上7点左右,在把王某带往现场辨认的途中,张某发现王某神情不对,立即把王某送往医院。王某经抢救无效,干当日下午3点死亡。经过市公安局法医鉴定,结果为:“王某生前患有心腔内血栓形成和肺、气管、心包等处感染,在受到多次皮肤、皮下组织挫伤出血、疼痛等因素的刺激下,激发心内血栓断裂出血而死亡。” 问:张某的行为构成刑讯逼供罪还是故意杀人罪?说明理由。
进入题库练习
问答题司法工作人员帮助在押犯脱逃的,一律成立私放在押人员罪,请对这一说法进行辨析。
进入题库练习
问答题杨某为获取高额利润,通过他人介绍结识了在A市新华印刷厂制版车间工作的李某、赵某,并两次前往A市,要求二人为其印制1934年版面值为500元和100元的假美元。李某、赵某同意后,即用本车间的照相制版设备,制出了假美元胶片。杨某为此付给李、赵二人人民币各5000元。为能印制出假美元,杨某从B市购回名片机一台,试制假美元未获成功。同期,李某、赵某两人又前往C市印刷一条街查看资料,并购回一台小型胶印机,由赵某调试机器,试印出了部分假美元。为此,杨某又付给李某人民币3000元,赵某人民币5000元。为了印出效果更好的假美元,杨某出资人民币8.4万元,同李某一起到某省印刷物资公司购回一台胶印机及立式制版照相机,并在C市某酒楼租房,进行制版,印制了大量1934年版、1966年版假美元。刘某以4000元人民币的价格从杨某手中购得1934年版面值为500元假美元100张,共计金额5万元,1966年版假美元100张,并将1934年版假美元卖出。 (附:假定1934年版假美元在案发时,市场可以流通;1966年版不可以流通。) 问:杨某构成何罪?简要说明理由。
进入题库练习
问答题贾某系国有公司业务员,在代表公司接受进口货物时,发现溢货现象,贾某清点后发现溢货250打。几天后,贾某将此溢货以每件500元的价格卖给个体经营者李某,并要李某将货款汇至其原来工作过的某外贸公司的账上。该外贸公司的财务人员按照公司总经理的指示,从银行提取现金1万元交给了贾某。贾某则以李某的名义,以借款为名填写了借支单。案发以后,贾某称外贸公司给他的1万元是他为自己原单位做了12.5万元“贡献”后所得到的奖金。后经查证,溢货实为200打。 问:贾某的行为是否构成贪污罪?为什么?贾某误将属于本公司的50打货物当做溢货转卖是何性质?为什么?
进入题库练习
问答题贾某为全国足球甲级联赛的裁判,在其担任主裁判的若干场比赛中,在比赛中不公正执法,有意控制比赛进程,影响比赛结果,为足球俱乐部牟取利益,总计接受足球俱乐部贿赂30多万元。 问:贾某的行为构成何罪?为什么?
进入题库练习
问答题破坏交通工具罪与破坏交通设施罪的区别在于破坏行为的直接指向不同,请对这一说法进行辨析。
进入题库练习
问答题徐某是某区公安分局侦查员,一日接到举报后,在该区某仓库查到大量穿山甲、娃娃鱼等珍贵野生动物,同时还发现某大型餐饮企业的老总李某是所查获珍贵野生动物的物主。徐某考虑到自己在该企业参与入股经营,于是并未向组织汇报,也没有及时采取措施,反而暗中向李某透露消息,以致该批珍贵野生动物被李某迅速转移而无法追缴,李某也迅速逃离到其他地区未被及时抓捕。 问:徐某的行为构成何罪?为什么?
进入题库练习
问答题贾某对某门卫怀恨在心,便欲除之,但又不愿意伤及无辜,故迟迟未下手。一日晚,贾某发现该门卫单独值班,便乘机把定时炸弹放入该值班室。而同时,该门卫因觉无聊,便邀来几个朋友打牌,结果门卫与被邀来的几个朋友均被炸死。 问:(1)贾某的行为构成何种犯罪? (2)对贾某是否应数罪并罚?司法操作中如何处置?
进入题库练习
问答题张某系某制药厂负责人,1998年10月来到某区劳务市场招聘车间工人。张某接到王某的简历,觉得王某身体不错,很适合在制药厂的生产车间工作,于是和王某签订了为期3年的劳动雇用合同。王某曾经提出自己1986年出生,年纪太小恐怕不能胜任制药厂的工作,张某说:“没关系,在车间工作不需要太多经验,只要把药装在瓶子里就行了。”王某遂跟随张某来到该制药厂,进入一线车间工作。一个月后,王某发现自己身体出现异常状况,先是浑身起了红斑状的疹子,后来出现腰痛的症状,并且伴随小便的不正常。王某一个月后到医院进行身体检查,检查结果为长期处于汞辐射状况之下,导致肾功能衰竭,并有可能影响以后的生育功能。但该制药厂知道此事后,并未做出任何反应,1999年2月王某将当初招聘自己,并且有隐瞒事实真相行为的张某起诉至法院。 问:张某的行为属于民事范畴还是刑事范畴?如果属于后者,那张某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说明理由。
进入题库练习
问答题简述战时违抗命令罪的概念和构成特征。
进入题库练习
问答题2007年2月,甲与乙相识,又通过乙结识了丙。三人经协商,达成了去A市买牛皮的协议。同年4月,丙、乙集资1万元,由丙与甲到A市购买牛皮。甲见丙身带钱款,遂生抢劫之念。他以到别处购买牛皮为由,将丙骗出,当行至一隐蔽处,乘丙不备,用石头将丙的头部击伤,丙急忙逃跑,甲仍穷追不舍。丙见甲即将赶上,便扔掉随身携带的一个兜子说:“你不是要钱吗?给你!”继续向前跑。甲认为兜内有钱,但为了杀人灭口,仍追赶丙,直至追上并将丙按倒在地。丙见状忙说:“我跟你出来乙是知道的,你打死我你也跑不了!”甲听后,停止了暴力行为。丙被迫交出1万元。事后甲供认:“别说兜子里没装1万元,就是装了1万元,不等我拿走,他就到公安局把我告了,所以我得把他整死。” 根据上述案情回答下列问题:
进入题库练习
问答题王某在某市从事保姆工作。2008年10月,王受雇于居住楼房的于某家,工作一个月后于家为王办理了一份价值10万元的家政保险,保险受益人可以是王的家人,也可以是雇主于某一家。但王某拒绝,理由是自己干活出了意外,雇主于某家还获理赔,故与于某吵了一架。 2009年1月,于某家要搬新家(住在某高楼的第11层)。王某认为万一自己在高层擦玻璃出了事,于某家还可以获保险公司赔钱,自己接受不了,想报复于家后离开。于是,1月初王某将雇主家买给她看的21寸液晶电视(放置在王的房间)邮寄回农村老家。几天后王某在于家泼洒酒精后用打火机点燃,并用箱子装走于家的两台笔记本电脑、金银饰品、高级箱包等物品离开,致于某家发生火灾将家具衣物等烧成炭灰,后邻居报警灭火。于家财产损失2.5万余元。 问:(1)王某的行为构成何罪?请简要说明理由。 (2)对王某是否应按数罪并罚处理?
进入题库练习
问答题李某,男,17岁,系某市国有百货文化用品公司工人。王某,男,系李某结拜兄弟。王某16岁生日将至,多次向李某要生日礼物。2005年9月10日,被告人李某在本公司营业厅盗得该公司空白提货单2份(五联单)并乘收款员刘某不备,在提货单上偷盖了该公司付款专用章。而后,李某分别在提货单上填写了购货单位和物品名称等项目。同年10月26日,在王某生日当天,李某将提货单交给其结拜兄弟王某,告诉其实际情况,并将该提货单作为生日礼物送给王某。同日下午,王某去该国有百货文化用品批发公司仓库,分别提走洗发水100箱,洗面奶100箱,物品价值7690元。
进入题库练习
问答题(2011年真题)事实一:甲、乙、丙为骗取钱财,共同出资设立了一家房地产有限责任公司,以投资房地产为名,吸收社会公众资金,许诺“投资”的年回报率为100%,先后募集资金总额达1000万元。募集到的资金除用于购买复制淫秽音像制品的生产流水线外,剩余部分被三人挥霍一空。该设备在复制淫秽物品时被司法机关没收。最终,募集到的资金无法归还。 事实二:乙归案后,主动揭发甲曾参与一起抢劫犯罪活动并致被害人死亡。该线索经查证属实。 事实三:丙归案后,主动交代了公安机关没有掌握的其本人曾经编造未曾发生的保险事故,骗取保险公司保险金8万元的事实。 请分析: (1)“事实一”中的行为构成哪些犯罪?为什么? (2)“事实一”中的犯罪是单位犯罪还是自然人犯罪?为什么? (3)“事实二”中乙的行为应如何认定?为什么? (4)“事实三”中丙的行为性质和量刑情节应如何认定?为什么?
进入题库练习
问答题某外国公民黄某长期侨居我国,在返回其国籍国探亲期间被该国间谍机构招募,接受派遣任务并参加训练。黄某返回我国后,多次秘密与该国间谍组织联络,并按“每月报告两次”的密令,先后多次直接或者采取通过第三国转寄的方法向该国间谍组织密报我国空军歼击机机型、空军作战训练基地等情报。黄某还按照该国间谍组织的命令,两次密报了我国领导人会见某外国议会代表的谈话内容等情报。 问:黄某的行为构成何罪?为什么?
进入题库练习
问答题我国《刑法》第264条规定:“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请分析:
进入题库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