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诚实信用原则的含义和主要内容。
甲、乙、丙三人各自出资10万元、6万元、4万元合伙从事汽车零配件经营,其间因经营管理不善,对丁负债10万元,丙遂退出合伙,并拿出1万元由甲、乙代为偿还对丁债务。现在丁应如何追偿其债权?( )
画家甲将自己的一幅画卖给乙,则乙享有对该画的权利不包括( )。
甲和乙公司签订一份汽车买卖合同,约定由乙公司在6月底将一辆行驶3万公里的卡车交付给甲,价款为3万元,甲交付定金5 000元,交车后15日内余款付清。合同还约定,乙公司晚交车1天,扣除车款50元,甲晚交款1天,应多交车款50元;一方有其他违约情况,应向对方支付违约金6 000元。合同订立后,该卡车因外出运货耽误,未能在6月底前返回。7月1日,卡车在途经山路时,因遇雨,被一块落下的石头砸中,车头受损,乙公司对卡车进行了修理,于7月10日交付给甲,10天后,甲在运货中发现卡车发动机有毛病,经检查,该发动机经过大修理,遂请求退还卡车,并要求乙公司双倍返还定金,支付6 000元违约金,赔偿因其不能履行对第三人的运输合同而造成的经营收入损失3 000元。问: (1)汽车买卖合同是否有效?为什么? (2)卡车受损?损失应由谁承担?为什么? (3)甲能否要求退车? (4)甲能否请求乙公司支付违约金并双倍返还定金?为什么? (5)甲能否请求乙公司赔偿经营损失? (6)甲能否同时请求乙公司支付6 000元违约金和支付每天50元的迟延履行违约金?为什么?
《继承法》第16条规定:“公民可以依照本法规定立遗嘱处分个人财产,并可以指定遗嘱执行人。 公民可以立遗嘱将个人财产指定由法定继承人的一人或者数人继承。 公民可以立遗嘱将个人财产赠给国家、集体或者法定继承人以外的人。” 请根据本条规定回答下列问题: (1)本条第1、2款规定的是何种继承制度?其含义和适用条件是什么? (2)本条第3款规定的是何种继承制度?该制度的含义和主体特征是什么? (3)试分析本条第1、2款和本条第3款规定制度的区别。
甲公司向乙公司购买一批货物,价值100万元,合同中约定甲公司先预付货款35万元,其余的65万元货款在提货后一年之内付清。甲公司要求丙公司为其提供连带担保,但没有约定保证范围。提货1个月后,甲公司在征得乙公司同意后,将65万元的债务转移给欠自己70万元货款的丁公司。丙公司对此完全不知情。债务清偿期届满之后,乙公司要求丁公司偿还65万元的货款及利息,而这时丁公司因违法经营被依法查处,公司的账户被银行冻结。于是,乙公司找到了丙公司,要求其承担保证责任。丙公司以自己刚刚知道甲公司将债务转让给丁公司为由,拒绝承担责任。乙公司诉至法院。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丙公司承担保证责任的范围如何确定?为什么? (2)甲公司转让债务的行为是否有效?为什么? (3)丙公司是否继续承担保证责任?为什么? (4)若乙公司将其债权转让给戊公司,而未经保证人同意,则丙公司是否继续承担保证责任?为什么?
下列选项中,属于物权特征的是( )。
既然质权人对质物享有孳息收取权,则质物所生孳息为质权人所有。
甲和乙于2007年11月11日办理了协议离婚登记手续。2008年4月29日,甲发现乙在离婚时有隐藏夫妻共同财产的行为。甲欲请求人民法院分割乙所隐藏的夫妻共同财产。该请求权诉讼时效的终止日为( )。(2010年真题)
根据《婚姻法》及有关司法解释的规定,在不损害债权人利益的情形下,夫妻请求分割共有财产的主张不能成立的是( )。
根据《婚姻法》的有关规定,无过错方不得主张离婚损害赔偿请求的是( )。
某市电话局为推销其销售的劣质电话机,将电话机的价格计人其收取的电话安装费中,用户申请安装电话时必须一并购买其电话机,否则不予安装。则电话局的行为违反了( )。
死亡宣告撤销后,如被宣告死亡人的配偶尚未再婚,其夫妻关系从撤销死亡宣告之日起( )。
下列情况下,诉讼时效期间为1年的有
下列选项中,属于侵害肖像权的是( )。(2012年真题)
关于要约,以下表述中正确的是( )
简述共同侵权行为的构成要件。
根据《物权法》的有关规定,下列合同可以适用留置权的是( )。
有人认为:“双方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才能成立民事法律行为。”请运用民事法律行为理论对该说法加以辨析。
甲房地产开发公司从他人手中购得位于市中心城市花园广场附近的一块土地,考虑到这块土地优越的地理位置,位处滨海城市的市中心繁华地带,公司建筑设计师构想以“观景”为理念设计并建造高层观景商品住宅楼,预计这批商品房建成后房价可高达1.2万元/平方米。在这块地前方是该市的乙中学,甲公司为了保证商品房的观景效果,就与乙中学协商达成书面协议,内容如下:乙中学在20年内不得在该处兴建高层建筑,甲公司每年向乙中学支付10万元作为补偿。1年后乙中学迁址,将学校所有的房屋全部转让给丙房地产开发公司,但乙中学未向丙公司提及自己与甲公司之间的协议约定。丙公司购得该房屋后也开始着手建高层住宅。甲公司得知这一情况后要求丙公司立即停止兴建,但遭到丙公司的拒绝。于是,甲公司向法院起诉,请求法院确认乙中学与丙公司之间的房屋转让合同无效,并要求赔偿自己因此遭受的损失。问: (1)如何认定甲公司和乙中学之间签订的合同的性质及其效力?为什么? (2)法院能否支持甲公司的主张?为什么? (3)甲公司最终能否要求乙中学承担违约责任?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