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论说文:根据下述材料,写一篇700字左右的论说文,题目自拟。 一位父亲很为自己的孩子苦恼。因为他的儿子已经十五岁了,可是一点男子气概都没有。于是,父亲去拜访一位禅师,请他训练自己的孩子。3个月后,父亲来接孩子,禅师安排孩子和一个空手道教练进行一场比赛,以展示这3个月来的训练成果。教练一出手,孩子便应声倒地。他站起来继续迎接挑战,但马上又被打倒。他就又站起来……就这样来来回回共20次。禅师问父亲:“你觉得你孩子的表现够不够男子气概?”父亲说:“我简直羞愧死了!想不到我送他来这里受训了3个月,看到的结果是他这样不经打,被人一打就倒。”禅师说:“我很遗憾,你只看到表面的胜负。你有没有看到你儿子倒下去立刻又站起来的勇气和毅力呢?这才是真正的男子气概!”
问答题论说文:根据下述材料。写一篇700字左右的论说文,题目自拟。 你要想走得远,就得结伴而行;你要想走得快,你就得独自上路。在实现梦想的途中,谈谈你对“一个人独自走得快”和“多人结伴走多远”的看法。
问答题简述法律全球化的趋势。
问答题(2011年真题)联系我国法治建设的需要,论述法律解释的必要性。 要求:观点明确,说理充分,条理清晰,语言规范、流畅。
问答题简述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内容。
问答题论述法律责任的概念及构成要件。
问答题2010年春,某市警方在“扫毒”行动中抓获数十名涉嫌吸毒的违法人员。为了强调毒品的危害性,阐明警方严厉打击毒品的决心,在公开处理的现场,警方逐一宣读涉案人员的基本信息,包括姓名、出生日期等,然后带着涉案人员绕市环行一周,以警示民众。有学者提出质疑,认为警方的做法有违宪嫌疑。警方认为其执法活动合法,且宣传警示效果良好。请结合我国宪法的规定及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问答题试述我国的单一制国家结构形式。
问答题(2011年真题)简述南京国民政府法律制度的主要特点。
问答题试论国家机构的概念和特点。
问答题某法官在审理一起索要赡养费的案件时,认为《婚姻法》第21条写的“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中的“子女”指的是成年且有赡养能力的子女。学生甲认为从解释主体的角度来看,该法官的解释是有权解释。学生乙认为从解释的尺度角度来看,该法官的解释是限制解释。请运用法理学相关知识分析上述观点。
问答题简述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法律制度的主要特点。
问答题试述春秋时期各诸侯国公布成文法的情况,并评价成文法公布的意义。
问答题论证有效性分析:分析下述论证中存在的缺陷和漏洞,选择若干要点,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对该论证的有效性进行分析和评论。(论证有效性分析的一般要点是:概念特别是核心概念的界定和使用是否准确并前后一致,有无各种明显的逻辑错误,论证的论据是否成立并支持结论。结论成立的条件是否充分,等等。) 2020年,中国可能提前进入超级老龄社会,但目前发展“银发经济”的战略准备仍然不足,中国将进入“银发贫困”时代。 中国在2010年之前即进入了深度老龄社会,即5个劳动人口供养1个老年人;2020年,中国将提前进入超级老龄社会,即2.5个劳动人口供养1个老年人,人口老龄化加剧的趋势显而易见,如何保证老年人的生活品质成为社会关注的问题。 理想的老龄社会是老龄人口占比较大,经济相对发达,养老服务的消费、供给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占重要地位的“银发经济”社会。因此,我们只有提前做好发展“银发经济”的战略准备,才能保证即将到来的超级老龄社会依然繁荣。经济学家指出,发展“银发经济”至少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提高劳动人口的人力资本和赡养能力,二是促进大龄人口就业和积累养老资产,三是提高老龄人口消费和购买力。简单说,就是要做到“有备而老”,如:老年人有钱(消费拉动经济)、没病(有生活质量)、会讲故事(与青年一代沟通)。 然而,中国目前存在着“未备先老”的问题,即缺乏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发展战略,主要表现在:老龄人口的养老资产不足、消费和购买能力不足;养老服务体系和老龄产业发展滞后。因此,部分早退休领取最低养老金的老年人群进入高龄失能阶段后,很多人将因无力购买护理服务而陷入“银发贫困状态”。
问答题论述宪法原则中的法治原则及其在我国宪法中的表现。
问答题A市政府为了缓解交通压力,改善城市环境,决定拓宽城市的主干道,因此需对主干道附近部分商户的房屋进行拆迁。城府承诺给予类似地段的房屋作为补偿,为了支持城市建设,商户们都同意了政府的拆迁决定,并迅速地搬离了原住地。政府的拆迁计划进行得非常顺利,主干道得以拓宽,大大缓解了交通拥堵现象。但是政府并未在承诺的时间内对拆迁户进行补偿,原因是政府领导换届,新一届领导没有履行上一届领导的承诺。商户们面对已经被拆迁的房屋,不知道如何是好。
问答题简述人民检察院的工作原则。
问答题简述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中华民国民法》的内容和特点。
问答题简述法律移植的概念及必要性。
问答题简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概念和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