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内容、特点和历史意义。
(2016年单选37)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刑讯野蛮残酷。南陈创立了一种名为“测立”的刑讯方式。下列对于该刑讯方式的描述,正确的是( )。
《法经》中规定量刑原则的篇章是( )。(2013年单选33)
在清末修律的“札法之争”中,“法理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
(2008年单选34) 《唐律疏议.贼盗》规定:“诸盗经断后,仍更行盗,前后三犯徒者,流二千里;三犯流者,绞。”这一规定所体现的唐律定罪量刑的原则是( )。
南北朝时期新出现的法律形式有( )。
下列选项中,属于宋朝特有的立法形式有( )。
(2016年单选45)“马锡五审判方式”是群众路线在司法实践中的具体运用,其产生于( )。
试述商朝的继承制度。
中国历史上最早确立“民商合一”的民法典编纂体例的政权是( )。
(2010年真题)“八议”中保护前朝皇室宗亲及其后裔的制度是()。
在明、清时期的六部中,最重要的部是( )。
(2005年单选34)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初具体例的封建成文法典的编纂者是( )。
典卖制度法律化的完备始于( )。
中国第一部近代意义的刑法典是( )。
朝审原于明天顺三年,令每岁霜降后,但有该决重囚,三法司会同公、侯、伯从实审录。秋审亦原于明之奏决单,冬至前会审决之。顺治元年,刑部左侍郎党崇雅奏言:“旧制凡刑狱重犯,自大逆、大盗决不待时外,余俱监候处决。在京有热审、朝审之便,每至霜降后方请旨处决。在外直省,亦有三司秋审之例,未尝一丽死刑辄弃于市。望照例区别,以昭钦恤。”此有清言秋、朝审之始。嗣后逐渐举行,而法益加密。初制分情实、缓决、矜、疑,然疑狱不经见。雍正以后,加入留养承祀,区为五类。 ——《清史稿》卷一百四十四《刑法三》 请运用中国法制史的知识和理论,分析上述文字材料并回答下列问题: (1)何为秋审?其历史渊源是什么? (2)试分别说明秋审案件的五种处理方式。 (3)清朝秋审制度的主要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2009年分析69)
(2016年单选30)宋代文学家苏轼曾感叹“三风十愆古所戒,不必骊山可亡国。”其中,“三风十愆”指的是官吏中盛行的“巫风”、“淫风”和“乱风”三类恶劣风气以及与之相关的十种不良行为。我国古代已有针对“三风十愆”处墨刑的惩罚性规定,作出该规定的朝代是( )。
(2015年真题)京兆府民人张三与邻人李四因琐事发生口角,进而发展成为殴斗,张三被李四打伤。当夜,张三持利刃潜入李四家,将李四及其家人共五口全部杀死。三天后,张三被官府缉捕归案。若此案发生于唐玄宗天宝年间,依照唐律关于“十恶”的规定,张三的行为构成的罪名是( )。
西周实行“同姓不婚”的原因是什么?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规定苏维埃国家政治制度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