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单选34)汉成帝时,甲杀人,告之其养子乙,乙藏匿甲。问乙何论?( )。
与西周一样,秦朝也重视对犯罪故意与过失的区别,其中过失称为
(2016年单选31)《法经》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的成文法典,该法典中具有诉讼法性质的篇目是( )。
(2010年真题)史称“贿选宪法”的是( )。
(2015年单选39)“八议”是中国古代优遇官僚贵族的法律制度,即指八种人犯罪可经议罪减免刑罚。“八议”中“议宾”的对象是指( )。
破坏坚壁财物罪是( )确定的罪名。
《唐律疏议.断狱》“官司出入人罪”条:“诸官司入人罪者,若入全罪,以全罪论。从轻入重。以所剩论。刑名易者,从笞入杖,从徒入流,亦以所剩论。从笞杖入徒流,从徒流入死罪,亦以罪论。其出罪者各如之。即断罪失于入者,各减三等;失于出者,各减五等”。请运用中国法制史的基本知识,分析上述文字并同答下列问题:
下列关于明朝婚姻家庭继承法律制度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2010年单选45)
比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以下简称《临时约法》)和《中华民国约法》(以下简称《袁记约法》)的不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下列选项中关于北齐政权对中国古代法律的发展所作出的贡献的表述,正确的有( )。
《唐律疏议.名例律》规定:“诸二罪以上俱发,以重者论;等者,从一。若一罪先发,已经论决,余罪后发,其轻,若等,勿论;重者更论之,通计前罪,以充后数。”请运用中国法制史知识和理论,分析上述文字并回答下列问题:
《法经》中类似于诉讼法的篇目名称是( )。
《唐律疏议.断狱律》:“诸应讯囚者,必先以情,审察辞理,反复参验;犹未能决,事须讯问者,立案同判,然后拷讯。违者,杖六十。”请运用中国法制史的知识和理论,分析上述文字并回答下列问题:
(2007年单选35)《宋建隆重详定刑统》的篇目数是( )。
唐律对于犯十恶大罪的罪犯( )。
清朝创设的将罪犯发配到边疆地区并给军人做奴隶的刑罚,称为( )。
秦朝法律保护土地私有权,规定“盗徙封,赎耐。可(何)为‘封’?封,即田千佰(阡陌)”。意为禁止擅自移动田界的标志“封”,违犯者处以赎耐之刑。这一规定出自( )。
(2012年单选39)宋代把未缴纳契税未加盖官印的契约称为( )。
《大清民律草案》主要是以( )民法典为蓝本参酌制定的。
(2005年多选64)清末“礼法之争”的焦点主要包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