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简答66)简述中国古代法典从《唐律疏议》到《大清律例》篇章体例的发展演变。
(2006年分析69)请运用中国法制史的理论和知识对下列材料进行分析,并回答问题: 《唐律疏议.名例律》:诸同居,若大功以上亲及外祖父母、外孙,若孙之妇、夫之兄弟及兄弟妻,有罪相为隐;部曲、奴婢为主隐,皆勿论。其小功以下相隐,减凡人三等。若犯谋叛以上者,不用此律。 问题: (1)这段文字反映了唐律的什么原则?其历史渊源是什么? (2)适用这一法律原则有何例外?为什么? (3)唐律这一规定的立法宗旨是什么?
(2012年真题)下列关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主要内容的表述,正确的是( )。
(2013年单选40)元朝上都、大都所属蒙古人、色目人与汉人相犯的案件,普通司法机关无权管辖,须由专门机构审理裁决。该专门机构是( )。
(2012年单选32)西周穆王统治时期制定的具有代表性的法典是( )。
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的立法指导思想主要包括( )。(2013年多选59)
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民法典是( )。
(2004年简答66)简述中国土地法大纲的主要内容。
简述商朝“内外服”的司法机构。
唐朝时京城长安某人犯有三种罪,三种罪的处刑分别为徒二年、徒三年和流二千里,依据唐律的规定,该罪犯最终将被处以( )。
(2008年单选45)下列选项中,规定采用人民代表会议制政权组织形式的宪法性文件是( )。
正式将凌迟刑确定为法定刑的是( )。
(2007年单选36)唐朝《选举令》规定:“诸职事官,年七十以上,听致仕。五品以上上表,六品以下申省奏闻。”这里“致仕”是指( )。
西周的三宥之法包括( )。
秦朝类似于后世法律解释的法律形式是( )。
(2013年真题)据《魏书.刑罚志》记载,北魏延昌三年,冀州阜城之民费羊皮为葬母而卖女为婢,按律当死。此案在朝野引起巨大争议,后经宣武帝权衡各方意见,作出最终裁决:“羊皮卖女葬母,孝诚可嘉,便可特原。”关于此案判决所遵循的法律原则,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唐律疏议.断狱律》:“诸疑罪,各依所犯,以赎论。是非之理均;或事涉疑似,傍无见证;或傍有闻证,事非疑似之类。即疑狱,法官执见不同者,得为异议,议不过三。” 请运用中国法制史的知识和理论,分析上述文字并回答问题: (1)唐律处理疑罪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2)依照唐律的上述规定,疑罪分为哪几种情形? (3)唐律关于法官处理疑狱的规定是什么? (4)如何评价唐律的这一规定。(2013年分析69)
下列政权中,对商事立法采取民商合一民事立法体例的是( )。
中国古代婚姻法律中的“三不去”制度是对丈夫休妻权的限制,其中“与更三年丧”是指妻子在夫家守过三年孝。妻子为之守孝的对象是( )。(2009年单选35)
死刑复奏制度最早出现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