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关汉朝法律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有( )。
下列关于南京国民政府立法体制和法律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是( )。
(2011年单选44)依据秦朝诉讼法律制度,下列选项中属于“非公室告”案件的是( )。
(2016年真题)宋代文学家苏轼曾感叹“三风十愆古所戒,不必骊山可亡国”。其中,“三风十愆”指的是官吏中盛行的“巫风”、“淫风”和“乱风”三类恶劣风气以及与之相关的十种不良行为。我国古代已有针对“三风十愆”处墨刑的惩罚性规定,作出该规定的朝代是( )。
(2005年多选62)唐律“十恶”中的“不孝”罪主要包括( )。
汉朝建:立了由皇帝或上级司法机关对囚徒复核审查的制度,以平反冤案,疏理滞狱。这种制度称为( )。(2010年单选40)
据《文献通考》记载,宋太宗端拱元年(公元988年),安崇绪诉他的继母冯氏,认为冯氏与他父亲安知逸已离异,他父亲去世后,冯氏却霸占其父资产,并准备留给自己的儿子。由于《宋刑统.斗讼律》规定:“诸告祖父母、父母者,绞”,因此大理寺将其定为死刑。该案奏报宋太宗裁决。宋太宗采纳右仆射李昉等人的主张,裁决将田业归安崇绪,让冯氏和安崇绪生母阿蒲同居,由安崇绪来奉养终身。如此则儿子有父亲的产业可守,冯氏的终身也有人奉养。关于宋太宗裁决改判的理由,最可能的理由是( )。
清朝制定的法律有( )。
夏商通行的“五刑”包括墨、劓、刖、宫、大辟,前四种以残害人的肢体为特征,后世统称为( )。
清朝绝大多数义字狱判刑都是比照( )。
汉代已经产生了官员退休制度,称为“致仕”,汉代致仕的法定年龄为
(2013三真题)清末变法修律中,清廷制定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民法草案。该草案共分五编,其中由修订法律馆会同礼学馆起草的部分是( )。
“明刑弼教”是( )的立法指导原则。
简述汉代的监察制度。
战国时期,“改法为律”的是( )。
(2014年真题)《尚书·康诰》中说:“人有小罪,非眚,乃惟终……有厥罪小,乃不可不杀。”这里的“惟终”是指()。
属于汉文帝刑制改革对象的刑种有( )。
南京国民政府的法律体系包括( )。
(2007年真题)西汉法律规定,朝廷官员“舍天子而仕诸侯”的行动构成
清末司法改革后,全国的最高审判机关是( )。(2009年单选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