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阐述合理的社会流动对社会运行的协调作用。
问答题我国的民政工作中运用的社会工作方法和技巧有哪些?
问答题试分析比较血缘关系、地缘关系、业缘关系的主要特点。
问答题简述社会化的基本类型。
问答题请结合当前的社会工作实践,谈谈你对中国社会工作专业化的理解。
问答题简要分析我国城市中的贫困问题。
问答题根据最近一期的《嘹望》周刊报道,在过去的一年里,中国社会的经济社会资源朝着更加有利于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目标合理配置,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十几年来最有利的发展时期:与此同时,一些社会问题十分严峻,一些不同于其他国家和地区发展经验的国情必须引起高度的警惕:
——农民失地引起的社会矛盾加剧。在目前快速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的情况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上访事件明显增多。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因为失去土地而又未得到妥善安排、公正补偿的农民。按征用土地量和农民人均土地量的保守估计,目前全国有4000万农民。这一现象引起的社会矛盾和社会冲突有各种原因,但最主要的一条就是土地征用的法律制度严重滞后于发展,导致土地征用补偿安置费偏低。
——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根据2004年全国5万户抽样调查结果,上半年最高10%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13322元,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8倍;而最低最高10%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1397元,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29%,高低收入组人均收入直逼至9.5:1,比去年同期9.1:1有点扩大,区域之间,行业之间收入差距同样有扩大趋势。
——就业局面依然面临长期困难。从劳动力供求总量上看,城镇新生劳动力加上下岗的失业人员,每年城镇需要就业的劳动力达到2400万人,每年新增的劳动力达到900万人左右,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十分突出,此外,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成为新的社会问题。
——减少贫困仍然是新世纪的重任。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贫困人口从2.5亿减少到2900万,贫困率从10%降至3%,但目前农村的绝对贫困标准是农民年均纯收入在625元以下,低于人均年收入约900元的联合国贫困测算标准,中国目前正处在减贫的瓶颈阶段。
——反腐败要注重政治体制改革。从中国的纪检机构,监察机构,检察机构,审计机构投入的大量人力物力来看,反腐败的力量和成本很大,但反腐败的大案要案仍不断出现,必须从完善制度上考虑,要渐进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完善干部任免的公开公正程序,逐步建立公务员的财产申报制度,离职资产审查制度等。
——可持续增长受到资源能源和环境的严重制约。中国资源人均占有量较低。资源利用率低,浪费严重。污染物排放总量长期居高不下,远远超过环境自净能力。一些流域,城市的水和大气污染十分严重,部分地区生态破坏的程度还在加剧,土地荒漠化日趋严重。
——注意经济快速增长时期社会心态的变化。近两年,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但低收入群体的生活满意度却在下降,这主要时因为基本食品的价格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也有了较大幅度上涨,占总消费支出50%~60%的食品支出的增加直接影响了人们生活的满意度,而且日益扩大的贫富差距更影响了他们的社会态度和信心。
提问:社会问题主要有哪些理论?运用相关社会问题理论分析上述社会问题。
问答题试从社会学的文化多样性研究阐述我国社会转型过程对“中国道路”探索的必要性。
问答题社会工作价值体系及意义。
问答题怎样理解社会工作专业价值中的“自决”原则?
问答题简述社会控制的涵义及类型。
问答题虚拟社区
问答题何谓初级群体,初级社会群体的基本特征。
问答题请从社会工作实务的角度对此案例进行分析。分析时不要求面面俱到,应有所侧重。可以补充必要的情节,但要合理的想象。
小黄,16岁,高一学生,最近迷上了上网。小黄的父亲早逝,母子住在父亲单位分配的老房子里,家庭经济比较困难。自父亲去逝,小黄的学习成绩下降得厉害,情绪也受到一定的影响,和母亲很少说话。小黄的母亲的工资很低,文化程度不高,看到儿子学习成绩不好,也很着急,但不知如何和儿子沟通,母子两人常吵架。更让她担心的是,学校老师提醒她,小黄可能已经上网成瘾,经常逃学去网吧,必须尽快想办法。然而,更大的打击还在后面。有一天,派出所的警察通知她,小黄因为没钱上网而在放学路上持刀抢劫了一个初中生10元钱。听到消息,小黄的母亲当时就后悔自己没有给儿子多一点零花钱……
问答题简要概述小组工作的内容。
问答题简述后现代主义思潮对当代社会工作的影响。
问答题简述专业关系及其特点。
问答题小组工作的价值观
问答题接案面谈的主要任务有哪些?
问答题小强是个初中二年级的学生。父母在他五岁的时候因爸爸有婚外恋而离婚了,小强和在企业人事部门工作的妈妈生活在一起。妈妈对小强要求很严格,每天必须按时回家,稍有不慎便会遭到母亲的责怪和批评。小学的时候小强的成绩不错,上了初中后妈妈发现小强开始不爱上学,不爱说话,性格内向,经常因作业和上课的纪律遭到老师的投诉。后来发展到逃学、上网、甚至彻夜不归。现在小强的母亲带着小强前来社工服务机构求助。
问题:小强有哪些困境?提出社会工作的介入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