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水是生存之本、文明之源。”“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长江经济带应该走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治理黄河,重在保护,要在治理。要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统筹推进各项工作,加强协同配合,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这给我们启示是______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1872年德文版序言中指出,“不管最近25年来的情况发生了多大的变化,这个《宣言》中所阐述的一般原理整个说来直到现在还是完全正确的……”正确认识和对待科学社会主义的一般原则是______
村民自治的主要内容包括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资本主义在生产资料所有制、劳资关系和分配关系、社会阶层和阶级结构、经济调节机制和经济危机形态、政治制度等方面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当代资本主义的变化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经济规律作用的结果。资本主义的变化是______
马克思关于资本积累的学说是剩余价值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下贫富两极分化的原因,揭示了资本主义失业现象的本质,深刻阐明了资本主义制度必然灭亡的历史命运。资本积累就是( )
决定我们一生的,有时不是我们的能力,而是我们的选择。因为人们有选择,所以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从根本上说是
列宁指出“世界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不仅丝毫不排斥个别发展阶段在发展的形式或顺序上表现出特殊性,反而是以此为前提的”,这表明了______
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曾激励广大青年:要立志做大事,不要立志做大官。他就是希望青年人以国家民族的命运为己任,而不要以个人的荣华富贵为人生的理想。下列表述最符合题意的是
毛泽东同志曾形象地把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比喻为“上篇与下篇”两篇文章。1921年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做“上篇”文章,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此后,中国共产党又不失时机地做“下篇”文章,即把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谁战胜谁”的社会主义革命提上了日程。中国共产党做“下篇”文章的历史条件是
在下列范畴中,反映了资本主义剥削是阶级对阶级的剥削的范畴是( )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内容是( )
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从根本上讲是( )
马克思主义不是书斋里的学问,而是为了改变人民历史命运而创立的,是在人民求解放的实践中形成的,也是在人民求解放的实践中丰富和发展的,为人民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习近平指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社会根源是______
垄断是在自由竞争中形成、作为自由竞争的对立面而出现的。但是,垄断并不能消除竞争,反而使竞争变得更加复杂和剧烈。以下关于垄断和竞争的论述中,错误的是( )
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之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是( )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因素是( )
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随着社会性质的变化,中国社会的阶级关系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动,不仅旧的阶级发生了变化,还有新的阶级产生出来。近代中国最革命的阶级是______
材料1中美贸易摩擦再度升级。美方无视中方富有诚意的态度与行动,于华盛顿时间2019年5月10日0点01分开始,对2 000亿美元中国输美商品加征的关税从10%上调至25%。中方同步发表声明,宣布不得不采取必要反制措施。面对这个令人遗憾的情况,密切关注中美经贸高级别磋商迄今所取得进展的人们不得不发问:美方从根本上违背相互尊重、平等互利的谈判原则,难道是要将中美经贸磋商进程退回到原点吗?中方始终认为,合作是最好选择,也是解决问题的唯一正确选择。只有切实遵循双方业已确定的原则和方向,加强沟通、聚焦合作、管控分歧,才能推动中美经贸合作和两国关系健康稳定发展。中美经贸关系走向,不仅攸关两大经济体,也深刻影响世界。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经济全球化遭遇波折、不确定性加剧,人类社会走向何处?当前,美国政策制定者在“斗”的一面下了一个大赌注,让“现得利益”的浮云遮住了拨云见日的望眼,不能把握历史规律,不去认清世界大势,不想担负时代责任,给世界发展前景蒙上了阴影。摘自《人民日报》(2019年5月13日)材料2经贸摩擦一年多来,美方威胁对中国产品加征关税,类似情况以前多次出现。贸易战没有赢家。中美作为世界最大的两个经济体,其经贸斗争对世界经济影响十分深刻。在当下全球经济依然增长乏力之际.中美双方的合作共赢,不仅是双方的唯一选择,也是促进世界和平和繁荣的责任担当。不顾中方为磋商付出的诚意和努力,无视美国国内对提高关税危害的强烈反对,不考虑对世界经济增长造成严重威胁,这是一种典型的不理性行为,损人不利己。对于美方的反复任性,中国的态度一如既往鲜明:谈,就打开大门敞敞亮亮的谈判,打,也不惧不怕。正如有网友所说,“中美贸易摩擦,愿谈则谈,中国有的是定力和耐心;要打便打,中国有的是底气和信心。”这种底气的根源在于,中国的经济实力、综合实力不断提高,民族凝聚力大大增强。因此,无论发生什么情况,有一条我们必须始终不渝地坚持,就是要把我们自己的事情做好。中国是美国“极限施压”政策压不倒的一座山。无论遇到多大阻力,中国前进的步伐永不停止!摘编自新华网(2019年5月7日、5月10日)
从现在到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要按照党的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各项要求,紧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坚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乡村振兴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特别是要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的攻坚战,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摘自习近平总书记2017年10月18日在十九大上所做的报告材料2“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源自诗经中的“小康”一词,代表着几千年来中国人对殷实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如今,延续了几千年的贫困难题,进入了决战决胜的倒计时。这是一项不停刷新的“纪录”:4月25日,贵州18个县市区退出贫困县序列,贫困县退出实现任务过半;4月29日,山西17个县市区退出贫困县序列,最后17个贫困县也将于年底前全部摘帽;4月30日,甘肃18个县市区退出贫困县序列,贫困县数量减至39个……从2012年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9899万,减少到2018年的1660万。今年,减贫力度仍将在1000万人以上,实现300个左右贫困县摘帽。这是一条不断抬高的“底线”:今年,居民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标准增加30元,一半用于大病保险;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人均财政补助标准提高5元,加上从原重大公共卫生服务平移的补助资金折算为人均9元,达到每人每年69元;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基本养老全再涨5%,1.18亿名退休人员受益……这是一张逐渐织密的“安全网”:基本养老保险覆盖人数超过9.4亿人,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参保人数持续增加;社保卡持卡人数达到12.27亿人,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进一步增强;全国各类养老机构和设施达16.38万个,养老服务床位746.3万张。摘自齐中熙、叶昊鸣:《保障再加力,民生更实惠——从百姓获得感传递出的中国经济温度》,2019年5月10日材料3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攻坚克难,砥砺前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历史性成就。自改革开放之初党中央提出小康社会的战略构想以来,经过几代人接续奋斗,总体而言,我国已经基本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目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也有一些短板,必须加快补上。摘编自2019年4月22日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四次会议材料4到2020年稳定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是贫困人口脱贫的基本要求和核心指标,直接关系攻坚战质量。总的看,“两不愁,,基本解决了,“三保障”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各地区各部门要高度重视,统一思想,抓好落实。要摸清底数,聚焦突出问题,明确时间表、路线图,加大工作力度,拿出过硬举措和办法,确保如期完成任务。脱贫攻坚战进入决胜的关键阶段,务必一鼓作气、顽强作战,不获全胜决不收兵。各省区市党政主要负责同志要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强化政治责任,亲力亲为抓好脱贫攻坚。省级分管扶贫的负责同志要抓好工作落实。各行业部门要围绕脱贫攻坚目标任务,按照尽锐出战要求,切实履职尽责、合力攻坚,对责任不落实、政策不落实、工作不落实影响任务完成的要进行问责。党中央制定了支持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的实施意见,各方面都加大了力度,但不能放松。脱贫既要看数量,又要看质量。要逐一研究细化实化攻坚举措,攻城拔寨,确保完成脱贫任务。摘自习近平2019年4月16日在“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座谈会上的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