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试述环境许可证制度(要求包括环境许可证制度的概念、种类、意义、程序和保障措施)。
问答题【背景材料】 2014年3月5日,全国两会上,部分代表委员在审议、讨论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风水官员"的行为与报告中提出的“以人民利益至上”“当好人民公仆”的要求背道而驰,他们应该践行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政府公信力。 两会前,江西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省总工会原主席陈某涉嫌严重违纪违法,被罢免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职务。据媒体报道,陈某任萍乡市委书记期间,与声名狼藉的所谓“气功大师”“风水大师”王林关系密切,不但是“王府”的常客,还经常在当地设宴招待王林。 “信仰缺失,风水盛行,官员信风水就是一种堕落。”全国政协常委、复旦大学教授葛剑雄一针见血、毫不留情地痛斥此类现象。 全国政协常委、民盟中央常委刘慕仁认为,“风水官员”将升迁的希望寄托在“风水大师”身上,是缺乏科学素质和文明素养的表现,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背道而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提到‘文明’,文明即科学、大众、民主的文化,是价值观中最根本的东西,遵循科学规律,不盲从迷信,是党员干部的基本信仰。” 全国政协委员、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长贾康认为。官员希望通过良好的风水让自己升官发财,而最直接的方式就是修建筑、拜财神、求佛像等,这些经费从哪里出?往往是挪用公款,构成了隐性腐败。 钱学明委员也认为:“不勤政为民,以为‘干得好不如烧香烧得好’,官员迷信风水严重破坏了官场生态,令老百姓反感。” 对此他提出,党员干部首先要破除迷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服务人民群众,这是扫除官场风水情结的基础;其次,要建立透明有效的监督机制,发挥社会和群众的监督作用;最后,对违规行为要依法严厉惩处。 【习题】 背景材料划线部分提到“信仰缺失,风水盛行,官员信风水就是一种堕落”,请结合你对背景材料的思考和对这句话的领悟,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1.自选角度,立意明确;2.联系实际,不拘泥于背景材料;3.思路清晰,语言流畅;4.总字数1000~1200字。
问答题如何进行员工福利的管理?
问答题如何建立和完善文化市场稽查体系?
问答题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人事工作要实行哪两个调整,为什么要实行两个调整?
问答题【背景材料】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国家的确发展了,人们的生活的确也有了巨大的改善。但也不得不承认,一部分国人在富了之后的奢侈消费、炫耀性消费,令人咋舌、让人惶惑。眼下,热衷“住大房、开大车、吃大餐”的人不在少数;出国游,一掷千金狂购奢侈品的也是大有人在。某大款的儿子结婚时,包下一整座豪华酒楼,一连喜庆数日,婚礼耗资数百万;有的富人花数万元高价买宠物,声称不要国产的、只要进口的,觉得牵一条名贵犬或者外国犬去遛,狗有身份,主人才风光;更有甚者,点一道菜就是数万元,甚至十多万元,不管肚子能否装得下,也不管最后浪费多少,只要能出风头,只要能提高自己的知名度,只要能“镇”住与他比阔的人,就觉得有面子。 贫富差距的拉大强化了人们向上的社会比较心理,使人们的不公平感增强,尊严感、满足感降低。许多研究成果和客观事实表明,在物质财富相对匮乏的时期.人们的生活水平差距不大,又处在相对封闭的社会环境中,人们能够对比的条件受限,所以,增加收入不仅能够提高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改善生活条件、赢得更多的发展空间,也使人更充分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进而提升自己的富足感。但是,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共同财富的剧增,个人收入虽然普遍提高了,但贫富差距也越来越大。从基尼系数看,我国贫富差距正在逼近社会容忍的“红线”。【习题】围绕背景材料主旨,以“财富”为主题,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要求:1.观点明确,联系实际:2.分析具体,语言流畅;3.800~1000字。
问答题如何从文化多样性角度看待“文化遗产”?
问答题【背景材料】网络时代,城市还需要独立书店吗?答案当然是肯定的。谁都不能否定,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图书是文化的载体。书店不仅是了解一个城市的窗口,而且是城市公共文化交流的重要场所,知名的独立书店更是一个城市的文化景观。我们想一想东京神保町的书店街、伦敦的小书店,就会同意此言不虚。改革开放以来,散处于我国各大中城市的独立书店,以其纷繁的个性、卓绝的坚守,为城市贡献着缕缕书香,为爱书人建构着精神家园。然而,在当前,独立书店面临的现实是在挣扎,在批量死亡。 国家在“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加快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作出《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决定》。书店作为文化事业的重要部分,作为城市的名片,在这样的背景下理应得到政府更多的支持。 作为国民经济组成部分的文化产业,终会随着国家经济结构的成熟和完善成长起来,而在文化新型产业摸索未知方向的阶段,保留旧行当,不使文化和产业出现断层,显然是有意义的。【习题】背景材料中提到“在文化新型产业摸索未知方向的阶段,保留旧行当,不使文化和产业出现断层,显然是有意义的”,请你以这句话为出发点,自拟标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主题应与背景材料相关,结合生活实际;2.观点鲜明,结构完整,语言流畅;3.总字数800~1000字。
问答题【背景材料】2014年3月2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确定了2014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重点工作,提出下一步将继续加大投入,注重发挥市场作用,并延续了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确定的方向:“推动医改向纵深发展。” 按照会议部署,2014年医改将实行医疗、医保、医药三联动。在推进全民医保体系建设方面的措施包括三个方面,基本保障和社会保险的衔接,重特大疾病保障机制,以及疾病应急救助制度;同时在医疗信息化系统的基础上,推动异地就医实时结算。【习题】 “健全医保、规范医药、创新医疗是医改三大主攻方向,医保、医药、医疗三轮驱动应该成为‘十二五’时期深化医改的基本策略。”请结合你对这句话的思考,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1.自选角度,立意明确,有思想性;2.参考背景材料,但不拘泥于背景材料;3.语言流畅:4.总字数800~1000字。
问答题如何加强和改善党对群众组织的领导?
问答题行政处罚有哪些种类,应遵循什么程序?
问答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框架,主要由哪些部分组成?
问答题简述倡议书的内涵与格式。
问答题【背景材料】2014年8月10日.“2014中国生态经济建设.狮子山论坛”在华中农业大学国际学术交流中心举行。论坛以“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推进绿色经济发展”为主题,围绕着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生态环境保护、资源综合利用与低碳经济发展、城镇区域生态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模式等理论议题进行研讨。 建设生态经济区就是以保护自然环境和维护生态安全为基本理念,以循环经济、绿色发展为核心价值,以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为载体,就是要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习题】请结合对背景材料的理解与思考,以“生态经济”为主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观点鲜明,内容充实;2.结构完整,语言流畅;3.800~1000字。
问答题我国计量监督的彤式有哪些?
问答题城市经营
问答题【背景材料】2013年9月26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会见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及提名奖获得者,强调道德模范是社会道德建设的重要旗帜,要深入开展学习宣传道德模范活动,弘扬真善美,传播正能量,激励人民群众崇德向善、见贤思齐,鼓励全社会积善成德、明德惟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起强大的精神力量和有力的道德支撑。【习题】请围绕“道德建设”这一主题,自拟题目,撰写一篇议论文。要求:1.中心明确,内容充实;2.层次清晰,论述深刻;3.语言流畅,有说服力;4.字数1000~1200字。
问答题农民黄甲与黄乙因一间住房产权问题长期闹纠纷。一日,因抢占房屋,黄乙被黄甲打成重伤。县人民法院在审理这一伤害案件过程中,黄乙提出要黄甲赔偿医药费、误工费315元,同时请求法院将房屋判还归他。 问:该县人民法院能否将黄乙的请求作为附带民事诉讼一并审判?
问答题【背景材料】2013年4月份,一则严重诋毁雷锋形象的信息被网名“秦火火”的人发布在互联网上并迅速传播,信息称“雷锋1959年为自己添置的皮夹克、毛料裤、黑皮鞋等全套高档行头,皮夹克、毛料裤、皮鞋加起来当时在90元左右,而当时雷锋一个月才六块钱”。这则消息引发大量网民对“秦火火”不满,北京公安机关接到不少网民的报警,要求彻查诋毁雷锋形象的谣言制造者。 北京警方迅速开展侦查,发现以“秦火火”“立二拆四”为首的北京尔玛互动营销策划有限公司,专门通过互联网策划制造网络事件,蓄意制造传播谣言及低俗媚俗信息,恶意侵害他人名誉,严重扰乱网络秩序并非法牟取暴利。 据秦、杨二人称,网络炒作必须要“忽悠”网民,使他们觉得自己是“社会不公”的审判者,只有反社会、反体制,才能宣泄对现实的不满情绪,才能将那些人一辈子赢得的荣誉一夜之间摧毁。其叫嚣“谣言并非止于智者,而是止于下一个谣言”。 创新工场董事长李开复曾在新浪微博上发出倡议,强调“转发是一种力量,更是一种责任”的微博发言理念,号召网友从自己做起,共同打造一个更清澈、更温暖的微博。该倡议一经发出,立即引发了大量微博网友的表态支持。 【习题】 背景材料中提到“转发是一种力量,更是一种责任”,这句话引发你什么思考?请参考材料,自拟标题,自选角度。写一篇1000~1200字的议论文。要求:1.中心明确,思想深刻;2.内容充实,论证有力;3.思路清晰,语言流畅。
问答题材料一:某地发生了一个灾难性突发事件,媒体采访当地一个领导干部,这位领导作了五分钟左右的回答。主要在讲当地领导是如何如何重视,措施是如何如何有力等。经媒体报道公布后,公众大为不满,说这位负责人只顾拍马屁,逢迎上意,报道不实。
材料二:2005年11月13日,吉林省吉林市的石化公司双苯厂胺苯车间发生爆炸,成百吨苯流人松花江,最高检测浓度超过安全标准108倍。随着下泻的减缓,污染带从80公里蔓延到200公里,导致下游松花江沿岸的大城市哈尔滨、佳木斯,以及松花江注入黑龙江后的沿江俄罗斯大城市哈巴罗夫斯克等面临严重的城市生态危机。这是我国首例城市生态危机事件,并殃及外国。我国传媒关于这一事件的报道可以大致分以下几个阶段:第一阶段11月14—18日,这四家媒体的报道限于吉林石化公司爆炸事件本身;第二阶段H月19—21日,因为没有新的新闻源,四家媒体处于共同的沉默期,其中《吉林日报》的沉默持续到11月23日311月22—28日为第三阶段,三家媒体的报道对象由吉林转向哈尔滨,关注哈尔滨宣布四天停水的事件,并逐渐与吉林的爆炸联系起来。《吉林日报》在这一阶段报道主题是吉林的环保和支援哈尔滨的情况。12月3日公布国家环保局局长解振华引咎辞职后,报道进入第四个阶段,关于松花江污染段的流向和沿途的防范情况逐日公布,信息基本公开化。
问题:
评论政府部门在应对突发事件时采取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