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该病例进一步做哪些检查以协助诊断:
进入流行性出血热多尿期的标志是()
易发生肠穿孔而致死的疾病是()
男孩,9岁。近10天前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活动减少,伴有发热,体温在37-38.5°C之间。近2天出现尿黄来医院就诊。出生时注射过乙型肝炎疫苗。检查:巩膜黄染,肝肋下1.5cm,脾未触及,化验ALT980U/L,T-Bil116.5μmol/L,anti-HBs阳性。最可能的诊断为()
在感染过程的下列表现中,最易识别的是()
潜伏性感染与病原携带状态的主要区别()
该病例的诊断考虑为:
流脑的主要临床特点是()
在治疗一天后,出现咳血痰,气促,不能平卧,肺部大量水泡音,此时可能是:
流行性出血热典型黏膜出血点呈针尖样,多见于()
男孩,9岁。近10天前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活动减少,伴有发热,体温在37-38.5°C之间。近2天出现尿黄来医院就诊。出生时注射过乙型肝炎疫苗。检查:巩膜黄染,肝肋下1.5cm,脾未触及,化验ALT980U/L,T-Bil116.5μmol/L,anti-HBs阳性。应进一步做哪项检查,以确诊病原()
伤寒侵犯()
皮肤出血点部位常见于()
使用干扰素时绝对禁忌()
甲类传染病()
本病例最可能的诊断是:
直接反映HBV复制能力的指标是()
在下列各年龄时,应进行的预防接种的初种制剂分别是\n生后3~5个月时()
可用于预防甲型肝炎的被动免疫制剂是()
对流行性出血热的典型皮肤出血点特征性,描述正确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