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测量仪器报废由( )鉴定,并按公司固定资产管理办法报批。
单选题胶带机通廊悬挂在房框架上,通廊宽8m,两侧为走道,中间为卸料和布料设备,结构布置如题图所示。通廊结构采用Q253B钢,手工焊接使用E43型电焊条,要求焊缝质量等级为二级。
单选题某承重墙下条形基础,埋置深度为1.2m,底宽2.6m,板高0.35m,如题图所示,上部结构传来荷载设计值F=290kN/m,M=10.4kN·m,采用C20混凝土,HPB235钢筋。
单选题
单选题高层剪力墙结构的某片剪力墙,共13层,总高度35.7m。首层层高3.3m,二层至十三层层高均为2.7m,墙厚度各层均为180mm(如图所示)。混凝土强度等级,首层至三层为C30,四层至九层为C25,十层至十三层为C20,首层总水平地震作用经协同工作分析分配的剪力VW,=509kN,弯矩mW=3837kN·m,抗震等级为三级。
单选题底部大空间剪力墙结构的底部总设计剪力设计值为20 000kN,该结构有8根相同的框支柱,其中一根柱计算分配的剪力为180kN,该柱的最终剪力设计值是______。 A.20000×2%=400(kN) B.20000×20%/8=500(kN) C.400kN再加上竖向荷载下的该柱剪力 D.由竖向与地震作用组合计算所得剪力设计值乘以1.25调整系数
单选题某一般建筑有一柱下三桩基础,柱传至桩基承台顶面的竖向力设计值F=2250kN。承台埋深1.50m,承台及其以上土的自重设计值C=90kN。方形混凝土预制桩的边长为400mm,桩端全截面进入粉土层深度为1.50m。桩基平面布置和地基地质条件如图所示。
单选题某建筑场地位于8度抗震设防区,场地土层分布及土性如图所示,其中粉土的黏粒含量百分率为14%,拟建建筑基础埋深为1.5m,已知地面以下30m土层地质年代为第四纪全新世。试问,当地下水位在地表下5m时,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的规定,下述观点何项正确?A.粉土层不液化,砂土层可不考虑液化影响B.粉土层液化,砂土层可不考虑液化影响C.粉土层不液化,砂土层需进一步判别液化影响D.粉土层、砂土层均需进一步判别液化影响
单选题关于屋面活荷载的规定,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单选题已知外纵墙的窗间墙截面为1200mm×240mm(图4-49),采用蒸压灰砂砖MU10和M5的混合砂浆砌筑,钢筋混凝土大梁截面尺寸b×h=250mm×600mm,在梁端设置650mm×240mm×240mm预制垫块。由荷载设计值所产生的支座反力80kN,上部传来作用在梁底窗间墙截面上荷载设计值为50kN。
单选题二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如题图所示,框架梁刚度E|=∞,建筑场地类别Ⅲ类,抗震烈度8度,设计地震分组第一组,设计地震基本加速度值0.2g,阻尼比为0.05。
单选题某自承重简支墙梁(图),柱距6m,墙高15m,厚370mm,墙体及抹灰自重设计值为10.5kN/m2,墙下设混凝土托梁,托梁自重设计值为6.2kN/m,托梁长6m,两端各伸入支座宽0.3m,纵向钢筋采用HRB335,箍筋HPB300,砌体施工质量控制等级B级,重要性系数1.0。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
单选题多遇地震作用下层间弹性变形验算的主要目的是下列所哪种? ( )
单选题关于结构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基本组合中的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设计表达式,即《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 50068-2001)式(7.0.2-1)或式(7.0.2-3),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单选题位于9度抗震设防区、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40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建筑场地属Ⅱ类的办公大楼,地上10层,高40m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剖面和平面见图6-33所示。该楼层顶为上人屋面。通过计算,已知每层楼面的永久荷载标准值共12500kN,每层楼面的活荷载标准值共2100kN;屋面的永久荷载标准值共13050kN,屋面的活荷载标准值共2100kN。经动力分析,考虑了填充墙的刚度后的结构基本自振周期T1为0.9s。该楼的结构布置、侧向刚度及质量等均对称、规则、均匀、属规则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