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根据《城乡规划法》的规定,下列关于城乡规划实施管理制度的表述,不正确的是______。
A.建设单位或者个人在取得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后,方可办理用地审批手续
B.对符合控制性详细规划和规划条件的,只能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确定的镇人民政府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C.以出让方式取得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建设项目,在签订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后,建设单位应当持建设项目的批准、核准、备案文件和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向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领取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
D.按照国家规定需要有关部门批准或者核准的建设项目,以划拨方式提供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建设单位在报送有关部门批准或者核准前,应当向城乡规划主管部门申请核发选址意见书
单选题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 )。 A.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B.以人为本 C.统筹兼顾 D.发展
单选题提高行政效能的途径是多方面的,主要有( )。 A.改革和完善行政内部体制、结构、程序和提高行政人员素质,完善行政过程,实现行政管理方法与手段的现代化 B.改革机构体制,提高人员素质,完善行政机制,实现办公自动化 C.精简机构,裁减冗员,完善机制,应用现代化管理 D.改革机构,精简人员,完善机制,设备先进
单选题根据《城市用地竖向规划规范》规定,以下有关防护工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台阶式用地的台阶之间应用护坡或挡土墙连接,相邻台地间高差大于1.5m时,应在挡土墙或坡比值大于0.5的护坡顶加设安全防护设施 B.土质护坡的坡比值应大于或等于0.5,砌筑护坡的坡比值宜为0.5~0.1 C.人口密度大、工程地质条件差、降雨量多的地区,宜采用土质护坡 D.挡土墙的高度宜为1.5~3.0m,超过6.0m时宜退台处理,退台宽度不应大于1.0m
单选题《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的实施时间是( )。 A.1993年6月 B.1996年6月 C.1993年11月 D.1996年11月
单选题下列各项中,( )属于城镇体系规划的任务。 A.综合评价城镇发展条件 B.制订区域城镇发展战略 C.综合研究和确定城市性质、规模 D.预测区域人口增长和城市化水平
单选题下列不属于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界线的是______。
A.保护区
B.建设控制地带
C.缓冲区
D.环境协调区
单选题根据《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规定,下列关于城市规划建设用地标准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对于边远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中地多人少的城市,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规划人均建设用地指标,但不得大于250m2/人 B.城市居住建设用地18.0~28.0m2/人(其中采用I级用地标准的城市不得小于16.0m2/人) C.城市道路广场建设用地7.0~15.0m2/人,绿地≥9.0m2/人(其中公共绿地≥7.0m2/人,对采用I级用地标准的城市不得小于5.0m2/人) D.城市工业建设用地10.0~25.0m2/人(其中设有大中型工业项目的中、小工矿城市不宜大于30.0m2/人)
单选题经审核同意后,核发临时用地批准证件,在临时用地范围示意图上明确划定批准的临时用地( )。
单选题下列关于规划条件的叙述,不符合《城乡规划法》的是 ( )
单选题关于《建设项目选址规划管理办法》中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的主要内容,说法错误的选项是( )。
单选题统筹兼顾、综合平衡、加强协调、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相互统一,属于城市规划行业职业道德规范内容中的( )。
单选题在引起差异的原因尚未查清又急需处理时,采取暂时性措施抑制问题发展的方案,被称为( )。
单选题超过3000个座位的体育馆,超过2000个座位的会堂和占地面积超过3000m2的展览馆等公共建筑宜设( )。
单选题根据《城乡规划法》的规定,下列关于村民住宅建设的规划审批程序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______
单选题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所在地镇的城市规划,由( )负责组织编制。A.县所在市人民政府B.县级人民政府C.镇人民政府D.县所在市人民政府的规划行政管理部门
单选题根据《城市排水工程规范》的规定,新建城市、扩建新区、新开发区或旧城改造地区的排水.系统采用( )。 A.主支流制 B.次直流 C.合流制 D.分流制
单选题根据《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的规定,在市中心区规划的公共交通路网的密度,应达到( )/km2。 A.2~2.5 km B.3~4 km C.8~12 km D.2.5~3 km
单选题以下有关城市规划实施管理的依据说法错误的是( )。 A.城乡规划依据包括在规划实施过程中由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核发的选址意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和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等 B.我国已经颁布了一系列有关城乡规划的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性法规、地方政府规章以及规范性文件,这些法律法规都是城乡规划实施管理的依据 C.根据《城乡规划法》的规定,在城乡规划的实施中应当根据城市总体规划、镇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以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制定修建性详细规划 D.根据《城乡规划法》的规定,城乡规划实施管理的主要依据为城乡规划依据、法律规范与政策依据、计划依据、技术标准规范依据
单选题行政法律关系的主体是指国家行政管理活动中的( )。 A.行政管理者 B.被管理者 C.享有管理权力的管理者 D.享有法定权利和承担法定义务的当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