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图为某县级市城市用地发展布局和省道改线的两个方案。值得注意的是该市西距人口65万的地级市40km,东距人口5万的县城30km,用地条件较好,西部为山丘坡地,东部较为平坦,水资源充沛。虽现状人口不足10万,但近些年国家铁路通车后,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省域城镇体系规划中已确定其为重点发展城市。试评析,哪一个方案对城市今后的发展更为有利?为什么?(注,不考虑人口规模预测及各项用地比例。)某市城市用地发展及省道改线规划示意图
问答题下面为某县级市开发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文本,请指出其规划文本的格式与内容中存在的问题。 某开发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说明书 第一章 现状条件分析 一、概况 本开发区位于南方地区某城市东北部,距中心区3.4km,地理位置十分优越。 二、基地用地现状分析 基地地势较为平坦,南部有部分洼地,用地面积为174.2hm2。规划区内现状建设用地不多,主要集中于北部,以公共设施用地为主,其他以荒地、耕地等农村未建设用地为主。 第二章 规划布局 一、总体构思 由于该基地条件较好,具有较大的经济发展潜力,因此本规划将该基地划为城市规划区内,建设成城市未来的中心区,包括行政办公中心、商业贸易中心、文化娱乐中心,同时带有居住、游憩等功能。 二、用地布局 规划形成6个街区,三大功能中心(包括商业贸易中心、行政办公中心、文化娱乐中心),3个居住片区(包括5个居住组团) 第三章 道路交通规划(略) 第四章 绿地系统规划(略) 第五章 规划控制指标 一、控制指标体系 地块控制指标体系分为两类:控制性指标和指导性指标。 1.控制性指标 控制性指标为强制性指标,是指在规划管理中必须严格遵循的指标,主要分为以下几类:用地性质、容积率、建筑密度、绿地率、建筑后退红线距离。 2.指导性指标 主要是为下一步编制修建性详细规划及进行单体建筑设计时提供参考,目的在于丰富城市景观,使城市发展具有协调统一性。本次控制性详细规划主要对居住人口即住宅用地地块内总的居住人口数、建筑形式、建筑限高、建筑色彩、机动车出入口、配建车位数,提出了指导性指标。 3.主要的技术指标 规划区总用地174.2hm2,其中居住用地86.84hm2,公共设施用地21.84hm2,道路用地1.25hm2,绿地0.33hm2,市政公用设施用地0.02hm2,规划区居住总人口25.33万人。总开发建筑量370万m2左右,其中住宅340万m2左右。 第九章 市政工程规划(略) 附录 名词解释与技术规定(略)
问答题某中等城市长途汽车客运站规划设计方案(见示意图),规划用地邻城市主次干道,两条干道均设置有城市公共汽车站点。该方案将长途站的长途客车到、发车区和站前广场分别布置在车站主体建筑售票大厅的两侧。请按照示意图中标明的①~⑦各点,合理组织长途客车的到、发车,和城市接送旅客的进出站交通等(不含城市公共交通),具体选择安排以下内容:长途客车进站区;长途客车到达区;到达旅客出站口;长途客车发车区;长途客车出站口;城市送客车辆下客处;城市接客车辆上客区。
问答题某大城市长途汽车客运站规划设计方案(见图1-1-25),规划用地临城市主次干道。两条干道均设置有城市公共汽车站点。该方案将长途站的长途客车到、发车区和站前广场分别布置在车站主体建筑售票大厅的两侧。请按照示意图1-1-25中标明的1~7各点,合理组织长途客车的到、发车,和城市接送旅客的进出站交通等(不含城市公共交通),具体选择安排以下内容:长途客车进站区;长途客车到达区;到达旅客出站口;长途客车发车区;长途客车出站口;城市送客车辆下客处;城市接客车辆上客区。
问答题某中等城市长途汽车客运站规划设计方案如图2-2-6所示,规划用地临城市主次干道,两条干道均设置有城市公共汽车站点。该方案将长途站的长途客车间、发车区和站前广场分别布置在车站主体建筑售票大厅的两侧。请按照示意图中标明的①~⑦各点,合理组织长途客车的到、发车和城市接送旅客的进出站交通等(不含城市公共交通)。具体选择安排内容如下:①长途客车进站门;②长途客车到达区;③到达旅客出站口;④长途客车发车区;⑤长途客车出站口;⑥城市送客车辆下客处;⑦城市接客车辆上客处。
问答题某市工业局为解决职工住房紧张的问题,拟撤销位于跃进工业区的塑料制品厂,准备在该厂2hm2的用地上建设5万m2住宅楼,并向该市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提出了申请。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在进行研究后,没有同意市工业局的申请。
问答题某村农民王某未经审批扩建其房屋,侵犯了一部分村土地的使用权。村民委员会遂向市政府土地管理局控告,要求拆除王某扩建的房屋。市土地管理局只决定给予王某2000元罚款,村民委员会不服土地管理局的决定。经查,市土地管理局做出决定后半年,既未制作、也未送达行政处罚。
试问:村民委员会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理由是什么?
问答题试分析该规划中主要存在哪些问题。
问答题某市中心有一座市级医院,地处两条交通繁忙的城市干道交叉口的西北角,占地面积为0.48hm2。医院为改善门诊条件,决定将位于转角处的2层门诊楼改建为6层门诊楼,并提出了医院改建总平面图。改建后全院总建筑面积约14000m2。试分析:这个规划在总平面布置、交通组织、安全防火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示:(1)该市医院建筑的规定停车位可按0.5辆/100m2计算;(2)不涉及建筑高度、体形、容积率、后退红线等其他问题。)
问答题图为一组团式布局的港口城市总体规划方案示意图。该城市规划人口规模为60万人。港口所在组团为西区(省道以南为新发展区),东、北两个组团为新建区。有两条省道与该城市联系,其中一条为过境高速公路,另一条省道系以该城市为起讫点的一级公路,通往省内其他地区。试就该城市总体规划方案示意图评析其铁路、公路及组团间联系通道等主要交通设施布局存在的问题。{{B}}某市城市总体规划示意图{{/B}}
问答题如图所示为某县级城市用地发展布局及省道改线的两个规划方案。值得注意的是该市西距入口65万的地级市40km,东距5万人口的县城30km。用地条件较好,西部为山丘坡地,东部较为平坦,水资源充沛,虽现状人口不足10万,但近些年国家铁路通车后,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省域城镇体系规划中已确定其为重点发展城市。试评析哪一个规划方案对城市今后的发展更为有利?为什么?(注:不考虑人口规模预测及各项用地比例)
问答题如图为某市市区边缘地段拟建的一所18班小学,请指出该小学在选址和总平面布置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问答题某开发建设单位申请在某大城市(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市中心的一个地段内进行旧区改造,开发住宅、商业、办公等项目,其性质与城市规划相符。该地块面积约21.8hm2,东、西两侧临城市主干道,南侧为现状(低层)商业街,西侧为已初具规模的区级商业中心,地块周边地区人文环境要素众多,交通繁忙,西侧主干道(二号大街)上有规划地铁线通过,地块现状如图2-1所示。已给出的规划设计条件如下。1.用地性质、用地范围、用地面积。2.建筑限高、建筑后退及间距要求。3.绿地配置要求。4.公建配套设施要求。5.市政公用设施配置要求。6.保留新建多层商厦及绿地。7.原有停车场为地块西侧的区级商业中心使用,应就近保证其停车位数量。假如你是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经办人,试对上述已给出修建性详细规划的部分规划设计条件,补充提出其他必要的规划设计条件。
问答题
1993年,市民张某在未经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批准的情况下,在自家四合院内将原靠外缘的住宅改建为2层,其邻居工某以张某住宅严重损害自家采光、通风权益为由,要求城市规划管理部门依法处理,一个月后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下达了《关于张某违法建筑的处罚决定》,要求张某自行拆除二层部分的建筑。张某在收到处罚决定后拒不自动履行,三个月后王某将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告上人民法院,人民法院经调查判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败诉。
问答题该工程为什么会受到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的查处?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应如何处置?
问答题某平原地区城市,2000~2020年总体规划拟定为以轻型工业和商贸为主的地区中心城市。城市建设用地向南和向东发展。规划2020年城市人口50万人。城市建设用地为62km2(包括工业开发区在内,不包括城市发展备用地。工业开发区原定用地范围为16km2,5年来已建成约1.5km2,另有约2.5km2已投入基础设施)。该总体规划方案(见图1.17)经评审认为:城市性质、人口规模、城市建设用地发展方向、路网骨架基本合理。但对城市建设用地规模、城市商业中心和城市环境提出了重要修改意见。你认为上述三个方面存在的最主要问题是什么?并提出相应的主要调整措施。
问答题某市位于我国南部沿海丘陵地区,盛产水果、海产品,风景旅游资源丰富,部分山体列入国家自然保护区。东湾为水产资源保护区,沿海分布大量的红树林、湿地、沙滩及礁石。外商根据东、西两个海湾均具有建深水港的良好条件和市场、区位等其他因素的综合考虑,计划在该市投巨资兴建大型石化项目。据此,该市编制了以发展石化工业和旅游业为主的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其要点如下:1.等级结构:分为A、B、C、D四级。A为市域中心城市;B为市域副中心城市;C为重点发展城镇;D为一般城镇。2.职能结构:C1、C2、C3、C4、C5以发展石化工业为主要职能;D13、D14、D15以发展旅游业为主要职能;其余均为综合职能。3.交通:考虑到东湾现状基础设施和城镇依托条件较好,规划拟在东湾进行局部填海建设深水港码头。为促进市域协调发展,规划建设环状高速公路网和若干条一、二级公路,以加强各城镇之间的联系。该市市域城镇体系规划示意图如下图所示。[问题]根据以上说明及规划示意图,指出港口选址、石化工业布局及高速公路选线存在什么问题,并说明主要理由和提出改进意见。
问答题某市位于我国南部沿海丘陵地区,盛产水果、海产品,风景旅游资源丰富,部分山体列入国家自然保护区。东湾为水产资源保护区,沿海分布大量的红树林、湿地、沙滩及礁石。 外商根据东、西两个海湾均具有建深水港的良好条件和市场、区位等其他因素的综合考虑,计划在该市投巨资兴建大型石化项目。据此,该市编制了以发展石化工业和旅游业为主的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其要点如下: 1.等级结构:分为A、B、C、D四级。A为市域中心城市,B为市域副中心城市;C为重点发展城镇,D为一般城镇。 2.职能结构:C1、C2、C3、C4、C5以发展石化工业为主要职能;D13、D14、D15以发展旅游业为主要职能;其余均为综合职能。 3.交通:考虑到东湾现状基础设施和城镇依托条件较好,规划拟在东湾进行局部填海建设深水港码头。为促进市域协调发展,规划建设环状高速公路网和若干条一、二级公路,以加强各城镇之间的联系。
问答题图示拟建项目位于某市风貌建筑保护街区内的城市次干道与城市支路的交口处,总用地面积为2016m2,用地性质为办公建筑,除按有关规范规定要求外,还提出以下规划条件,即建筑限高12m,容积率不大于1.4,建筑密度不大于35%;建筑间距应满足:南北向大于新建建筑高度的1.5倍,东西向大于新建建筑高度的1.2倍;建筑风格要求与周边现有建筑相协调。屋顶须采用坡屋顶形式。请你对图示方案进行审核,提出存在的问题。
问答题某单位工程为单层钢筋混凝土排架结构,共有60根柱子,32m空腹屋架,监理工程师批准的网络计划如图1所示(图中工作持续时间以月为单位)。该工程施工合同工期为18个月,质量标准要求为优良。施工合同中规定,土方工程单价为16元/m3,土方估算工程量为22000m3,混凝土工程单价为320元/m3,混凝土估算工程量为1800m3。当土方工程和混凝土工程工程量任何一项增加超出该项原估算工程量的15%时,该项超出部分结算单价可进行调整,调整系数为0.9。在施工过程中监理工程师发现刚拆模的钢筋混凝土柱子存在工程质量问题。在发现有质量问题的10根柱子中,有6根蜂窝、露筋较严重;有4根柱子蜂窝、麻面轻微,且截面尺寸小于设计要求。截面尺寸小于设计要求的4根柱子经设计单位验算,可以满足结构案例和使用功能要求,可不加固补强。在监理工程师组织的质量事故分析处理会议上,承包方提出了如下几个处理方案。方案一:6根柱子加固补强,补强后不改变外形尺寸,不造成永久性缺陷;4根柱子不加固补强。方案二;10根柱子全部砸掉重做。方案三:6根柱子砸掉重做,4根柱子不加固补强。在工程按计划进度进行到第4个月时,业主、监理工程师与承包方协商同意增加一项工作K,其持续时间为2个月,该工作安排在C工作结束以后开始(K是C的紧后工作),E工作开始前结束(K是E的紧前工作)。由于K工作的增加,增加了土方工程量3500m3,增加了混凝土工程量200m3。工程竣工后,承包方组织了该单位工程的预验收,在组织正式竣工验收前,业主已提前使用该工程。业主使用中发现房屋面漏水,要求承包方修理。【问题】1.承包方要保证主体结构分部工程质量等级达到优良标准.以上对柱子工程质量问题的三种处理方案中。哪种处理方案能满足要求?为什么?2.由于增加了K工作,承包方提出了顺延工期2个月的妻求,该要求是否合理?监理工程师应该签证批准的顺延工期应是多少?3.由于增加了K工作,相应的工程量有所增加,承包方提出对增加工程量的结算费用为土方工程3500×16元=56000元混凝土工程200×320元=64000元合计120000元你认为该费用是否合理?监理工程师对这笔费用应签证多少?4.在工程未正式验收前,业主提前使用是否可认为该单位工程验收?对出现的质量问题。承包方是否承担保修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