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某地级市总体规划确定,主城区在现状基础上仍分为5个组团,该市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有3条河流,主导风向东北风,主城区现状常住人口60万人,规划为90万人(见现状图和规划示意图)。规划要点:1.城市性质:省城北部区域中心城市,新型工业基地。2.总体布局:为“二主三副”的组合型布局结构,二个核心为A、E组团;三副即B、C、D功能组团;各组团之间保留农田和生态绿地进行分隔。3.道路交通:增建高速公路出入口3,规划连接各组团的城市快速路系统。4.工业布局:规划4处工业区,在A组团安排机械制造和生物制药园区,C组团安排新型建材及水泥厂,E组团为电子信息高新技术园区,B组团安排物流中心。5.在组团隔离带内留出高压电力线走廊,新规划1个水厂,4个污水处理厂。请指出上述规划中不合理之处,并简要说明理由。
问答题某建设单位计划建一厂房,于2010年2月向规划局申请办理了《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并于4月开工建设,7月底竣工验收,并于8月初请规划局进行验收。8月初收到规划局寄来的《行政罚款决定书》。后建设单位不服,9月初向规划局提请行政复议,规划局不予处理。
试问,双方在程序上和内容上存在什么问题,并说明原因。规划局能否撤销或者收回《行政罚款决定书》。
问答题某市城市规划区的东南部,按照批准的总体规划方案,有一个约60hm2的城市规划绿地。 某科研单位与当地村委会签订协议,在规划绿地内(现在为耕地)占用3hm2土地建设住宅,补偿费用1 000万元。一年后建成多层住宅五栋,建筑面积25 000m2,该科研单位在分房的过程中有职工向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举报该单位领导搞违法建设,要求查处。经查后,城市规划执法人员认为,该科研单位和村委会对农村集体土地进行变相买卖违法侵占耕地,同时也未报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审批,没有办理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和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即行占地建设属于违法建设,且侵占规划绿地。严重影响城市规划,违法事实清楚,不用再找当事人调查,于是根据城乡规划法第四十条规定对违法建设作出予以没收的行政处罚决定,并经部门领导批准发出了行政处罚决定书。送达后,科研单位不服该行政处罚,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经法院审理,判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败诉。 试分析:败诉的原因是什么?城市规划主管部门应该如何正确处理此案?
问答题某中等城市长途汽车客运站规划设计方案如图2-3所示,规划用地临城市主次干道,两条干道均设置有城市公共汽车站点。该方案将长途站的长途客车间、发车区和站前广场分别布置在车站主体建筑售票大厅的两侧。请按照示意图中标明的①~⑦各点,合理组织长途客车的到、发车和城市接送旅客的进出站交通等(不含城市公共交通)。具体选择安排内容如下。1.长途客车进站口。2.长途客车到达区。3.到达旅客出站口。4.长途客车发车区。5.长途客车出站口。6.城市送客车辆下客处。7.城市接客车辆上客处。
问答题图4-1-7为一组团式布局的港口城市总体规划方案示意图。该城市规划人口规模为60万人。港口所在组团为西区(省道以南为新发展区),东、北两个组团为新建区。有两条省道与该城市联系,其中一条为过境高速公路,另一条省道系以该城市为起讫点的一级公路,通往省内其他地区。试就该城市总体规划方案示意图评析其铁路、公路及组团间联系通道等主要交通设施布局存在的问题。
问答题某镇位于我国西部某大河沿岸,临近国家重要的高山林业水源涵养区。该镇对外交通便捷,旅游资源丰富。作为传统的农业城镇,近年来在国家扶贫开发、生态移民、重点培育旅游服务基地等政策的支持下,经济社会发展迅速。该镇近期拟依托水电资源优势,发展电解铝等产业。镇区2009年现状人口2860,建设用地49.2公顷,人均172m2,规划预测到2020年人口规模达到6000左右,建设用地为89.4公顷,人均149m2。镇区空间发展主要向东、向西两翼拓展,规划布局简图如下图所示。某县县域城镇体系规划示意图[问题]试指出该镇总体规划中在城镇规模、产业发展及其布局、道路、市政设施等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阐明理由。
问答题某市为加强消防安全,准备在城市中心选址安排一个标准消防站,目前有A、B、C三个选址方案(如图)。试对这三个选址方案进行分析,并确定选址方案(不需要考虑用地规模的问题)。某市消防站选址示意图
问答题某市拟规划发展一座人口规模为35万人左右的新城,图2-2-4所示为新城总体规划方案。新城选址位于铁路客运站南侧,一条河流由东西向穿城而过。城西为风景区,城南为连绵的山脉。经专家评审基本同意方案的总体框架,但对部分工业用地、居住用地以及垃圾填埋场用地等方面提出了改进意见。请针对专家意见试评析该规划方案存在的主要不足。
问答题某北方城市拟在市中心地段新建一集公寓、办公、宾馆、商业为一体的综合性建筑,用地朝向为南偏东13°,用地情况如下:东侧为城市支路,道路红线宽度20m,后退红线设10m宽绿带;南侧为城市次干道,道路红线宽度30m,后退红线设15m宽绿带;北侧为现状居民区,全部为6层砖混住宅;西侧为现状办公楼。城市规划部门提供的规划设计条件如下:1.低层、多层建筑后退绿线不少于5m;2.高层建筑后退绿线不少于15m;3.建筑高度100m;4.绿地率不少于15%;5.停车车位:按照规范要求;6.日照要求:板式建筑间距系数为1.5倍,塔式建筑间距为遮挡面面宽的1.2倍。设计单位提供的图纸详见图1-1-20。请按照我国相关规定及规划管理部门的规划设计条件提出设计图纸中存在的问题。
问答题分析该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的做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问答题2.绘图补充实例中03—06地块规划分图图则。
问答题请分析该小区情况,补充缺项的内容,并分别布置在上图中①—⑥的位置。
问答题某县级市为发展当地经济,拟出让县政府所在镇中心区的一块规划建设用地的土地使用权,该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依据镇中心区的控制性详细规划提出了规划条件,如图所示。甲房地产开发公司通过土地市场公开交易的方式,取得了该用地的土地使用权,并与土地行政主管部门签订了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出让合同中明确了出让地块的位置、使用性质、容积率、绿地率和需要同步建设的公共服务设施等要求,但未对建筑高度作出明确规定。甲公司在组织编制修建性详细规划时,为了突出企业形象和便于建筑布局,向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提出了以下要求:1.将用地内原规划安排在西北角的消防站调整到用地东北角;2.在维持其他规划条件不变的前提下,将用地东南角三栋住宅楼的建筑高度由18m增加到30m。该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经委托省规划院进行专题论证,认为甲公司提出的要求不违背镇总体规划,也有利于城市景观和城市功能布局优化。1.甲公司在通过公开交易的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后,是否还可以向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提出变更规划条件的申请?为什么?2.该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是否可以依法批准甲公司的以上申请?为什么?依法批准必须履行的程序是什么?
问答题第六题(15分)
某市一工厂位于市区,因生产不景气,报经总公司批准,同意改建一座高层宾馆,占地面积32000平方米。总公司在批准时指出市委,市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根据规划,经研究并口头同意该厂用地使用性质可以调整。随后,该厂便与合作方签定协议,由合作方出资,建成以后各得一半建筑面积。合作双方的建设方案报经总公司批准后,即着手进行建设。正当开始施工之时,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查处了该工程的建设,责令立即停工,听候处理。
试分析:该工程为什么会受到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的查处?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应如何处置?
问答题某城市人口13万,上届政府领导班子选定在城市东区某某路东侧建设城市广场,广场面积5万m(上标),建设场址为一低丘小山,该广场区位有些偏,但是由于没有拆迁,容易上马,因此上界政府不顾各方面的不同意见,开工建设,然而,在平整土地过程中,发现该低丘内部为花岗石,建设成本比原先预计的大两倍,因此需要加大投资。但由于资金准备不到位,再加上周边项目建设无法跟上,广场建设被迫停工。新一届领导上台以后,经过认真分析,广泛调查研究,发现这个广场存在的关键问题是选址不当,当即拍板另行选址建设。 [问题]
试对该市政府领导班子在选址上的问题进行评析。
问答题某地级市总体规划确定,主城区在现状基础上仍分为5个组团,该市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有3条河流,主导风向东北风,主城区现状常住人口60万人,规划为90万人。城市总体规划用地现状示意图如图2-1-2所示,城市总体规划用地布局规划示意图如图2-1-3所示。规划要点如下。1.城市性质:省城北部区域中心城市,新型工业基地。2.总体布局:为“二主三副”的组合型空间布局结构,两个核心为A、E组团,三副为B、C、D功能组团。各组团之间以农田和生态绿地进行分隔。3.道路交通:增建高速公路出入口3,规划连接各组团的城市快速路系统。4.工业布局:规划1处工业区,在A组团安排机械制造和生物制药园区;C组团安排新型建材及水泥厂;E组团安排电子信息高新技术园区;B组团安排物流中心;D组团安排旅游设施;规划1处均不安排大的工业项目。5.在组团隔离带内留出高压电力线走廊,新规划1个水厂、4个污水处理厂。请指出上述规划要点中不合理之处,并简述理由。
问答题我国北方城市某居住区项目。居住区总用地约65公顷,居住人口约1900人,居住户数约290户。居住区位于城市中心区的东南边缘。北侧是城市快速路,南侧有城市主干路,西侧有一条城市支路,东侧是一条国道。居住区公建设施分为两部分,一是靠近城市快速路一侧,另一部分位于整个居住区的中心位置。某城市居住示范小区详细规划如图所示。试对该方案进行评析。评析内容包括方案的问题及修改建议等。
问答题图2-6及表2-1为北方一城市某房地产商通过土地出让方式所获得的住宅商品房建设用地,该用地北邻城市快速路,东、南与西侧均为现状居住用地。其中《土地出让合同》所规定的土地使用条件如下。1.土地用途:居住。用地界线:见图2-6。2.总用地面积:4.5hm2。3.容积率:不大于2。4.建筑密度:不大于20%。5.绿地率:不小于35%。6.规划套型建设面积90m2以下,不少于住宅总建筑面积的70%。7.建筑间距:按1:1.61控制。8.沿城市次干路需设6m绿化带,并要求建筑退绿线大于5m,沿快速路设30m绿化带,建筑退绿线大于10m,用地界线至绿线。9.住宅层高3m,室内外高差0.6m,女儿墙高1.1m。底商层高3.6m,室内外高差0.6m,女儿墙高0.9m。经审查,其建筑密度、绿地率、停车泊位数、配套指标等符合城市规划设计要求,试问,按照建设单位所提供的规划设计方案及经济技术指标,指出有哪些不符合规划设计条件(即土地使用条件)或相关规定。表2-1规划设计方案主要经济技术指标简表项目单位数值总建筑面积m2109567规划地上建筑面积m298OOO住宅地上建筑面积m288OOO公建地上建筑面积m210000居住小区地下总建筑面积m218250建筑密度%20居住人口人2906居住户数户90890m2以下户数户70690m2以上户数户20390m2以下户数所占比例78%90m2以下建筑面积m26072090m2以上建筑面积m227280平均层数层14.3日照间距面积的1.2倍高度的1.61倍绿地率%45
问答题某部有一大型基础设施项目,除土建工程、安装工程外,尚有一段地基需设置护坡桩加固边坡。业主委托监理单位组织施工招标及承担施工阶段监理。业主采纳了监理单位的建议,确定土建、安装、护坡三个合同分别招标,土建施工采用公开招标,设备安装和护坡桩工程选择另外方式招标,分别选定了三个承包单位。其中,基础工程公司承包护坡桩工程。护坡桩工程开工前,总监批准了基础工程公司上报的施工组织设计。开工后,在第一次工地会议上,总监特别强调了质量控制的两大途径和主要手段。护坡桩的混凝土设计强度为C30。在混凝土护坡桩开始浇筑后,基础工程公司按规定预留了40组混凝土试块,根据其抗压强度试验结果绘制出频数分布表,如表1所示;频数直方图如图2所示。【问题】1.监理单位为什么建议本项目分别招标?应按什么划分范围分别招标?2.这种(分别)招标方式有什么优越性?有什么缺点?3.对设备安装、护坡桩工程招标应选择什么方式?为什么?4.总监强调的质量控制的两大途径是什么?主要的控制手段是什么?5.如已知C30混凝土强度质量控制范围取值为:上限Tu=38.2MPa。下限TL=24.8MPa。请在直方图上绘出上限、下限。并对混凝土浇筑质量给予全面评价。
问答题如图4所示,根据某城市规划部门提供的规划管理文件,A地块规划为一个小型博物馆用地,占地面积3100m2,容积率不得大干1.0万m2/hm2,建筑高度小于10m,建筑退后道路红线至少10m。B地块为某名人故居及保护控制用地,建筑形式为坡屋顶四合院。在该市城市建设检查中发现,有一开发商在规划管理部门不知情的情况下,正在该地块进行开发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