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计量学在国民经济和社会活动中有什么作用?
问答题仪器设备的状态标识是什么?应如何使用?
问答题仪器设备购置环节应注意哪些问题?
问答题计量立法的宗旨是什么?
问答题什么是检测?
问答题何谓方法文件的有效版本?
问答题什么情况下出具检定结果通知书?对检定结果通知书的要求是什么?
问答题计量标准如何进行有效溯源?
问答题【案例】
某产品申请型式批准时,首次试验不合格,由技术机构通知生产厂家取回。生产厂取回样机,更换同类型的产品作为样机,重新提交给技术机构进行型式评价。该技术机构对生产厂家新提供的样机针对先前出现不合格的项目重新试验。试验结果均符合要求,则技术机构根据两次试验结果给出该型式试验结果:合格。请回答,该技术机构进行的型式评价是否符合型式评价规定的要求?
问答题比对中数据处理的方法是什么?
问答题计量标准如何进行考核与复查?
问答题怎样撰写比对总结报告?
问答题什么是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它的建立需要履行哪些法定的程序?
问答题什么是比对?
问答题如何填写《计量标准考核(复查)申请书》和《计量标准技术报告》?
问答题【案例】
在现场考评某单位申报的新建计量标准时,考评员带去的盲样是200g的砝码。检定员给出的现场检定结果为200.0012g,扩展不确定度为2.0mg,k=2。已知盲样的值为200.0032g,扩展不确定度为1.5mg,k=3。问该现场试验结果符合要求吗?请写出具体计算过程及判定理由。
问答题【案例】
某计量技术机构的内审员在内部审核活动中采用从工作流程的某一环节上随机抽取一个或多个工作对象,跟踪调查其在整个工作流程中是否按照管理体系的规定执行,以检查管理体系文件贯彻执行的情况。他在一个实验室随机抽取了一份校准原始记录。
内审员首先要求调出该被校准计量器具的受理和接收记录。校准人员根据原始记录上被校准计量器具名称和委托单位名称及受理单编号,很快调出了接收时的记录。受理单上记录了委托单位的名称、联系人、联系电话和传真电话号码、被校准计量器具名称、型号规格、出厂编号、委托方要求的校准项目、接收时外观检查的记录,其中特别提醒该仪器适用电压为110V。
内审员询问此次校准依据的技术文件是什么,校准人员出示了自编的校准方法文件。内审员看到该文件上有文件编号,盖有受控章,有受控号,有编写、审核、批准人员签名。方法文件的附件是一份校准结果不确定度分析报告,给出了校准测量能力。内审员通过核对发现原始记录上校准项目与校准方法文件要求相同,但未记录校准结果不确定度。
内审员又对照原始记录检查了本次校准使用的计量标准器及配套设备,查阅了这些设备的档案、设备使用记录和设备标识。检查结果表明标准器和配套设备都按时进行了周期检定和期间核查,设备状况良好,状态标识齐全。
内审员检查了在记录上签名的校准员、核验员的校准资质证件,其中校准员证件上包含了该校准项目,核验员的证件上却没有此校准项目。内审员问核验员怎样审核时,核验员说他只看一看记录是否规范,有没有涂改,就可以了,不需要知道具体的校准技术。
内审员要求检查校准证书。校准人员通过原始记录上记录的出具校准证书编号,顺利找出了校准证书副本。内审员核对了证书上有关被校准计量器具、使用的校准方法、计量标准器,以及校准结果数据等信息都与原始记录一致。但发现证书上有实验时的环境条件:温度20℃,湿度60%,给出了校准结果的不确定度数据,这些信息是原始记录上没有的。内审员问为什么不记录温度、湿度。校准人员说实验室是恒温的,每天差不多,又有恒温机房人员每天做温度、湿度记录,检定、校准原始记录就不记了。内审员进一步向恒温机房追查了当天的记录,上面显示上午和下午的记录是温度25℃,湿度85%,已超出了方法文件中规定的环境条件要求。
内审员又问记录中为什么没有记录此次校准结果的不确定度的计算数据。校准人员说在校准方法文件附件中已经做过分析计算了,就是此项目的校准测量能力,每次出具证书时就打印这个数据,不用计算了。内审员仔细阅读了方法文件的附件,又检查了被校准仪器的情况,发现此次被校准仪器的分辨力低于方法文件附件中分析不确定度时的被校准仪器的分辨力。内审员将上述情况如实填写在内审检查表上。
问答题什么是校准测量能力?
问答题检定的对象是什么?
问答题检定工作必须依据什么进行?